项目名称 广州南站核心区场地设计总图及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深化
设计单位 SOM
合作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状态 设计完成(2021年)
规划面积 46.4公顷
本文文字由SOM提供。
广州南站是中国最繁忙的火车站,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过4条高铁、3条城际线可快速联通粤港澳大湾区2+9个城市。SOM为这片区域重新构想了现有的框架规划,将其改造成为大湾区最理想的城区之一,从功能单一的交通场站向“站城—体、业态融合”的大湾区门户枢纽转型,并为广佛一体化区域创建了一个新的核心——魅力南门户,缤纷新广州。
▲ 方案视频介绍 ©SOM
规划范围
为落实广州南站片区36平方公里整体范围的高点定位、渐进推动地区发展,在控规和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划定1个枢纽核心区+7个功能组团的基础上,通过确定组团建设总量、居住总量上限,路网密度、绿地、公服建筑面积下限,在广州南站核心区占地4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北至石洲西路—石壁大道,东至东新高速,南至石都北路,西至大洲路—韦涌路,明确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目标愿景与空间框架。
规划特点
总体规划将车站与城市融为一体,将这座单一用途的车站转变为通往该地区的门户枢纽,将“天量客流”转化为“人才流、信息流、资本流、商务流”,汇聚世界一流的文化、商业及旅游资源。车站位于该新枢纽的核心位置,此次规划提出了由一条中央绿轴将5个区域编织在一起的构想。岭南风格的户外花园设计将山峦带入到城市,提升了广州南站的到达体验,同时也优先考虑了生态、健康和人们的幸福感。
针对衔接产业导入、土地供应、项目建设等需求,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文商旅目的地和大湾区最繁荣的都会区。
规划设计定位旨在将项目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客厅和门户枢纽经济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的新极核、广州市南部中心区。项目覆盖“地区—组团—地块”三个尺度,以高水平和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打造湾区枢纽门户典范。
广州南站核心区构建“3+N”产业体系,以枢纽服务、国际消费、商贸会展3大开放型综合产业为引擎,衍生N个创新服务型业态。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打造未来枢纽经济区特性的城市公共和建筑空间,构筑协同发展的高品质产业生态圈。
精细化方案激发枢纽魅力
针对交通不通畅、形象不鲜明、空间不紧凑等问题,SOM提出几大设计策略:提升交通系统;营造适宜步行的环境;采用岭南特色的城市景观花园,来连接人与自然;塑造以人为本、尺度宜人的商业街道,打造让人难忘的空间;创建活跃的、全时段的枢纽经济区;建立世界级标志性目的地。
设计导则引导站产城一体化
为实现交通站场、枢纽经济、城市配套的融合发展,设计导则明确了城市形态、连通性、建筑特征、街道景观、开放空间、夜景照明、可持续设计等7大方面19类要素,提出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管控要求,重点探索绿地统筹、街墙设置、消防空间共享、步行系统连通等适配性准则,形成2.39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导则。
管理图则指导重点地块建设
为实现城市设计意图到建设实施管理的有效传导,设计团队制定重点项目管理图则,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为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近期以“西交通、东商务”为原则推进南站TOD综合枢纽项目,通过可视化、可落地的管理图则,统筹多类型复合交通空间和换乘大厅,同时满足商务服务综合开发,实现“一体设计、统一建设、立体开发、功能融合”。
设计可持续性
在项目中,设计团队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设计标准,为项目编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导则,提供建筑层面的环境保护目标。
广州南站枢纽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实践了从“理想蓝图”到“实施管控”全周期、分层次的规划传导理念与路径,为城市设计总体愿景到具体地块建设的高品质落地提供可复制的项目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枢纽门户提供了示范案例。
完整项目信息
业主: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
SOM服务: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导则、地块控制图则、景观设计
合作方: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状态:设计完成(2021年)
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
设计团队:Douglas Voigt、Xuan Fu、Thomas Hussey、Alan Lewis、Tien-Yun Lee、Tanvi Parikh、Ryan Culligan、Sydney Brown、Han Wang、孙乃飞、何雯雯、李诗晨、吴婧瑶、陈喆、刘奕汝、窦建珊、徐里格、郑宇、汪成刚、朱晖、李哲林、柯漪灵、蓝佳有、赵江、欧国泳、陈欣、刘翠仪、曾秋韵、林鉴宇、宣伟阳、黄乔、李璐颖、郑佳芬、钟正、陆巧玲、杨光
版权声明:本文由SOM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瑞银体育馆:周密细节塑就欢畅体验 / POPULOUS
下一篇:OMA第二名方案:以漂浮体量解决场地的“灵魂”缺失,慕尼黑HVB新总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