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云朵”下的家园:大鱼云海·妈妈农场 / 梦想改造家设计师

“云朵”下的家园:大鱼云海·妈妈农场 / 梦想改造家设计师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2.03.07 20:00
建筑外观
生活公区

主设计师  张耀天、周游、张建武、许铭轩、徐蕴芳、李聪

项目地点  四川绵阳

完工时间  2021年12月

项目面积  6680平方米


 

影像资料由设计团队提供。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

 

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妈妈农场处在地震带,这里生活着20位来自困境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缺乏家庭的支持。一方面,孩子们在农场中通过劳动获得更多知识,另一方面农场也提倡孩子们有尊严地受助,但是简陋杂乱的生活环境却很难令人产生家的温暖与归属感。

 

▲ 项目视频

农场拥有500平方米公共区、800平方米宿舍区、1300平方米的广场、200平方米的户外功能区,以及3亩地的农园,环境与形势极其复杂。2021年,《梦想改造家》受大鱼公益委托后,邀请六位年轻设计师,在“家”与“生活即教育”的设计核心理念下,展开一次治愈人心的空间改造。

 

俯瞰农场全貌

 

01

设计议题

 

微妙的公共私密度,平等的空间参与感

设计希望提供给使用者自主、平等、开放的空间参与感,故通过以离散、非明确定义的拓展空间改变原有场所性格,并通过更积极、可自由使用的空间创造不同尺度:个人的尺度、伙伴的尺度、集体的尺度、通向广阔空间的尺度。各尺度空间并非完全限定、隔离,而是一种相互过渡转换的共生关系,让孩子能在不同的阈值中进退自如。

 

云朵状的雨棚

私密与公共之间的尺度把控,同样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团队从宿舍区最私密的空间介入,堆叠与卷帘的设计让个人空间得以保留;如同城市中驿站的会客厅连接两侧庭院,隔楼以隐秘包裹的形式与公共区域形成回望;行至外场檐廊,由小半亭组成的连续起伏坡屋面被绿植打断,在原先40米长、1层楼连续屋面的僵硬与压抑之后,形成一个手拉手的聚合村落;偌大的云朵紧紧包裹着整个场地,在连入北川起伏连绵的山之后再现辽阔界面。

 

建筑与广场外观

 

飘逸的山川云海,安顿的情感表达

 

设计师们通过檐廊和雨棚来拓展生活空间,同时选择易于建造的“钢构+阳光板”“钢构+膜”的建造方式,增加空间尺度与情感层次。檐廊的造型介于小屋和半亭之间,最简单的坡屋面完成每个孩子心中提供庇护的家的隐喻。

 

排列成一串序列的檐廊完全改变了原来建筑立面“水平檐口+标准窗洞”的冷漠,互相独立,却又同时形成一个如同群山起伏的整体,象征着孩子们手拉手的村落。云朵形态的雨棚,如同妈妈的怀抱,消融原本各不相干的建筑体量,又好似孩子们的嬉闹追逐,串联起整个场地的建筑与自然。尊重一草一木,给予平等的关怀,在情感安顿之后,仿佛又回想起第一次驱车进入北川的那一天,眼前那延绵起伏的山与山间漂浮的云。

 

广场夜景

一片云朵庇护下的温暖家园,离不开背后的“叙事”力量:建筑师徐蕴芳以云朵雨棚与群山连廊所串联的灰空间消隐了内外边界;负责公区的张建武则通过把握公共端口的尺度延续集体记忆,不断唤醒新旧建筑的对话;擅长情绪处理的张耀天用温柔的腔体,回应着人类寻求精神庇护的需求;许铭轩从功能与情感出发,打造出可居可卧可游的云海休憩空间;游戏高手周游以多功能棋盘游园为孩子带来不同体验;强调生态环保的李聪在植被的间隙中完成了一道设计填空题……

 

农场入口

 

02

设计内容

 

公共空间的尺度与记忆

 

如何把握公共端口的尺度、延续集体记忆,成为本次探索的一则重要议题。通过对居住容器中的人、场景进行深度观察,一方面,设计试图通过空间重置唤醒孩子对于自我所处环境的意识形态并产生真正自主性;另一方面,动态的空间状态将为场所带来活力,在有机融合中展开新旧对话。

 

非硬质空间的调整改变场所的循环,前场以界面开口让室外拥有了室内的表情,并以此打开通往公共空间的端口。

 

建筑外观

延续内外一致性,活动室入口中庭顶部采用阳光板以呼应建筑外部,产生暧昧关系。四周被分解的空间单元通过中庭轴线再次统一起来,加固的结构支撑方式则将地面释放给使用者。

 

活动室入口中庭

椭圆形下沉区采用软包堆叠覆盖的形式,创造性为孩子们构筑一个柔软的“小窝”。电视墙则后退式隐匿于片墙之中,搭配动态升降装置以“动态+科技+艺术”的手法,营造多维展示空间。

 

动态升降装置

原有单一的阅读区被重塑成多元的复合型空间,兼具阅读、储藏、举办小型活动等功能。阶梯式的阅读景观延续公共空间的视觉联系,同时让孩子们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角落。

 

阶梯式的阅读景观

除了阅读之外,这里也是日常举办文化交流的活动场地。方便组装、易于收纳的研发特制桌椅可满足多重使用需求,升降隐藏式投影仪在节省空间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孩子们观看电影的心愿。

 

升降式投影仪与组装桌椅

建筑连接起梦的起点,同时也为归家的孩子打开一扇窗。高队办公室是每个小朋友来到妈妈农场的第一站,也是迈入新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木质纹理的介入,让材料与环境亲密对话,特别绘制的农场地图让空间“一目了然”,开放柜照片墙则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时光。

 

卡通农场地图

偏向暖色的肌理漆面一体化拥抱场地记忆,柔软的材料予人以安全与亲密感。朦胧的灯光为静谧的“云梦悄悄话”心理辅导室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外衣,安抚着孩子们不安的情绪与内心。

 

心理辅导室

结合居者的就餐动线,从厨房取餐后行至餐厅用餐,让行动变得合理有序。餐桌、桌椅折叠展开,不同形式的变化能满足日常聚餐、活动聚会、手工制作等多重场景的需求。

 

自由排列组合的配套餐桌

 

云海:可居可游

 

功能与情感是对空间的转译,设计基于此出发,打造出可居可卧可游的云海休憩空间。此外,为保留场所的原始记忆,设计师以当地羌族家庭中独特的木质结构建筑为联结,在建筑体量、结构上作在地化表达处理,从而平衡人、自然与建筑的动态关系,为人居生活带来进一步思考与启迪。

 

建筑内部空间与大环境相连接,每个空间都有与自己“独处”的界面,整个外场因而成为家的会客厅,在介于私密与公共的层次与体量中,包裹并从容接纳着每一个深入其中的访者。

 

起伏的檐廊打破了黑色坡屋面的沉闷,树随之斩断其连续感形成一个随意又联结的序列。基于部分树的位置与建筑窗口缺乏对应的关系,且在2米廊下空间阻碍了组织的通畅性,设计师最终决定直白地保留冲突,让树“顺势”穿过檐廊的屋顶。阳光板后的调光灯带在明暗交替的呼吸中,弱化原先檐口立面被树打断的片段感,延续了对男女生宿舍的回应。

 

建筑外观

由于整体宿舍建筑为砖体结构,存在漏水和保温性差等隐患,且无法做隔墙的移动与尺度调控,设计师在多次喷注聚氨酯材料与闭关测试后,将细小孔洞与间隙填补,顺势打造出两间男生宿舍(一间四人间,一间双人间)与一间女生宿舍(四人间)。

 

宿舍

男生宿舍以“海”命名,象征着辽阔的胸怀,同时也为室内的储藏空间埋下隐喻的伏笔。宿舍空间利用床体结构设计了海量的储物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属天地。因为空间尺度的差异,男生宿舍双人间采用丁字型和平行错位型两种床体形式,让休憩更加自如。

 

宿舍

裸露的石灰表皮与木质构建轻与重的对峙,在以“云”为主题的女生宿舍四人间中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张力。木梁结构是当地羌族特有的建筑形式,为保留孩子对地域原貌的记忆与熟悉感,设计师在室内顶部搭建木质悬梁,一则串联起孩子的童年记忆,二则为悬挂伸缩帘打造私密空间提供了便利。

 

宿舍

建筑在加固期间通过外扩飘窗的形式将采光量提升,百叶卷帘与玻璃夹层的设置有效控制室内光线与户外风景。居住墙面上特别设置一块“木质生活墙”,并划分为生活洗漱、运动器材、兴趣记忆、学习收纳四大主题板块,为孩子提供有序、整洁、清晰的收纳条件。

 

木质生活墙

宿舍与会客厅间设有一个联通的内庭院落,在增加室外活动趣味性的同时提振了建筑的视觉性。通过搭建帐篷打造出梦幻的想象天地,门前一侧的暖灯则氤氲着温暖的场域氛围,为步入会客厅温柔的建筑腔体埋下伏笔。

 

内庭院

 

他界:温柔的腔体

 

洞穴,原始人类最初的庇护空间。如同子宫般柔和包裹的建筑腔体,在摆脱了平直、弯曲或曲折墙面构成的单一体块后,趋向于感性。回归原始与粗野,设计在母体构建中汲取灵感,将个体从创伤的现实世界中暂时剥离开来,以遗世独立的“他界”,温柔回应人类寻求精神庇护的需求。

 

女生会客厅将场所与庭院进行连接,在切片的腔体中产生对话、联系。拱券手法的运用让空间多了份柔和的意象,带有情绪性倾向的绯红让整体气氛充满活力与炽热。

 

女生会客厅

置入男生会客厅,治愈的色调与木作质感作为譬喻妈妈温暖怀抱的载体港湾,守护着每一次激烈“情绪风暴”的骤然来袭。

 

男生会客厅

充满童趣的二层阁楼,在如云朵般私密包裹的场域中,感受内心自我涌动的力量。这一隅隐秘角落,如同宇宙微波中的繁星碎片,在时光流转中照亮孩子斑斓的梦境。

 

阁楼

 

自在的云端棋盘

 

在自然幕布的引导下,设计尽量减少对地貌的干预,沿着四围灰空间向中心聚合,以“追云寻梦记”为主题,打造出智趣与娱乐相结合的多功能棋盘游园。富于变化的形态打破了固有僵硬的排布组合,在移步异景间重拾对场地界面的人文关怀,为孩子们营造出新奇有趣的空间探索体验。

 

由内及外,广场设计选用柔软的线条与相对低饱和度配色,以保证整体风格与翻新建筑、云朵连廊有机融合。材质则以环保、抗氧化EPDM和透水混凝土为主,极大提升了广场的实用性。

 

广场夜景

整个广场如同展开的一幅巨型棋盘,设计师在保留原有区块功能的基础上,叠加“穿云摘星”“云巅漫步”等以云为主题元素的智趣游戏,将活动场所与飞行棋相结合,不断激发着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装置陈设

随着闯关游戏的开启,孩子们在博弈与游玩中不断挑战自我,并奔赴终点。滑梯一侧的云梦终点站,特意设置了可供休息的秋千与豆袋,在畅玩之后可以回想、审视过去并面向未来。

 

装置陈设

场地除了体育运动与停车外,还承载着农场室外排水的重任。为了不让排水沟破坏活动场地的视觉效果,设计师以线性排水沟盖板与地面线条巧妙结合,同时解决了蚊虫滋生的问题。

 

广场铺装

 

自我造血的生态岛

 

从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实践出发,空间在天然材质、蓄能节水、回收减排等一系列环保措施中实现“自我造血”。同时以坚持“生活即教育”为理念,基于当地自然生态的闭环链合理改造、科学种植,在晾晒区(生活空间)与农场区(劳动基地)动静中为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口。

 

生活公区通过将工作人员与孩子动线区分开来,给予使用者一定的归属感。晾衣区和洗衣区相结合,将原先紧靠墙体的设置改造至通风的位置,同时采用物理遥感的方式,满足孩子日常晾晒衣服的便利性。

 

生活公区

公共卫生间利用“雨水为先,自来水为后”的系统设置收集雨水,同时采用太阳能照明的形式,传达自然环保的理念。材质的挑选上以自然明亮为主,阳光板屋顶呼应了与前场的延续性,在公共与私密的多功能空间中,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给予相应的尊重。

 

公共卫生间

设计师严格根据当地气候及形成自然生态的闭环链,在农场种植植物与蔬菜,同时采用立体科学种植的方式,以松木根、废纸箱、堆肥、土壤5层基础的整木堆肥结构方式,增大种植面积,既保存了土地带给蔬菜瓜果和植物的湿度、温度,又将自然中的养分充分发挥出来。

 

夜色下的农场

除了实现自我造血的种植区外,空间还增设了以剧场、树屋、兔儿岛、昆虫旅社为主体,兼备娱乐教育性质的多功能生态园。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户外活动的多维需求;另一方面,消减溶洞水源碱性的兔子粪便生成可灌溉种植的水,昆虫与自然气候的联结,也成为整个农场种植区的自然生态闭环自我循环的一部分。

 

剧场
昆虫旅社

在进行家访时,设计师们细心地发现住宅围墙中用片石垒起来的挡土墙,这种归属于当地山脉主体结构的岩层材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取之于林,还之于林,当这片有着当地特殊寓意的片墙堆砌而起时,在每一季春风吹拂轮回下,这棵播种在妈妈农场的希望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农场夜景

 

完整项目信息

主设计师:张耀天、周游、张建武、许铭轩、徐蕴芳、李聪

委托方:大鱼云海妈妈农场

项目地点: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东升村

项目完工时间:2021年12月

项目面积:6680平方米

图片提供:张耀天、周游、张建武、许铭轩、徐蕴芳、李聪


版权声明:本文由张耀天、周游、张建武、许铭轩、徐蕴芳、李聪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四川
改造
梦想改造家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