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梧桐山院:老宅生新“芽” / 李益中空间设计

梧桐山院:老宅生新“芽” / 李益中空间设计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1.12.02 15:06
项目外观  摄影:山外视觉

设计单位  李益中空间设计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建成时间  2021年5月

项目面积  56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老瓦房,作为传统岭南民居建筑,被赋予了情感记忆与历史价值,当往日的生活已褪色为渐远的记忆,

我们如何使其重塑,功能再生?

对于老建筑的改造,我们当然可以修旧如旧,

但我们更希望将当代设计观念置入,塑造新旧间强烈的冲突感。

 

 

深圳是全国城中村密度最高的一线城市之一,上千个城中村接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近年来,深圳市把城中村综合治理列为重大民生工程予以推动,落实有机更新理念,以“绣花”功夫推进城中村微改造,活化城中村中的历史遗存,传承优秀地方文化。

 

位于罗湖区的梧桐山社区也迎来了有机更新,社区致力于建设具有引领效应的创新示范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打造深圳的一处“桃花源”,为艺术家的创作栖息提供首选。

 

项目鸟瞰  摄影:山外视觉

 

改造背景

 

我们受罗湖投控委托,对梧桐山社区虎竹吓村中的一座老瓦房进行改造。这是一座保持传统客家风貌的排屋,因几经易主,具体建造年限已无从考证,但其仍是梧桐山社区现存的保存较完好的民居建筑,记载了深圳原住民的历史人文风貌。

 

项目改造前原貌  供图:李益中空间设计

时过境迁,人过楼空,如今的老瓦房荒草丛生,墙体斑驳,无序加建的民房将老屋围起,楼与楼之间的距离颇为狭窄。同时,村内也面临着开车堵、停车难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缺乏邻里活动的公共空间……

 

改造前原貌  供图:李益中空间设计

而对老屋展开仔细的观察,便发现其结构对称,屋梁高,门楣屋檐等位置有着遗留的彩绘、木刻等艺术作品,大门保存较为良好。房屋后侧邻山,萦绕着青山绿意,朴素的原生态氛围在这里蔓延。

 

改造前原貌  供图:李益中空间设计

但对老屋的改造,也同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夯土建筑结构的不灵活性,给空间重构带来掣肘。原始的夯土砖墙无法承受加建部分的重量,因此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浇筑混泥土进行加固。部分屋梁早已被白蚁蛀蚀,我们对损坏的梁体进行了更换,有价值的部分则继续保留使用。

 

改造前的周边原状  供图:李益中空间设计

 

设计策略

 

改造目标分为三部分:一是将其作为梧桐山社区改造规划的展厅,把老瓦房本身作为改造示范点,实践创新产业社区;二是兼具艺展、学术、接待、招商等功能,培育文创产业输出地;三是融入公共活动空间,联络社区邻里关系,赋能社区交往活力。

 

盒子体量的植入  ©李益中空间设计
改造后的建筑立面  摄影:山外视觉

我们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对各类综合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推导出此次的设计策略:旧改不是抹平一切过往,是因地制宜、尊重文脉、多元共生的更新路径,让老建筑为当下所用,使之成为传统建筑的再生典范。

 

鸟瞰改造后的建筑  摄影:山外视觉

模型照片  ©李益中空间设计

一方面,建筑更新需加强对光线、温度等的调控,以及对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等的设计;另一方面,我们对老屋重新置入功能,对场地进行相应设计,以激发空间潜力,赋予其作为城市更新展厅的新生。

 

俯瞰改造后的建筑  摄影:山外视觉

 

老宅新生

 

我们以现代的空间力量及仪式感形成空间结构的特色,玻璃与砖墙,现代与传统,在叠造间共生,融入环境之中。前广场设有低矮的石挡墙以界定前场空间,又设立水庭柔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为建筑增加了光影和神秘感。

 

建筑入口  摄影:山外视觉
入口水景  摄影:山外视觉

我们以原建筑为依托,保留了原有的雕梁画、转角石墙、木门框等有意义的物件,这些旧物保留了古韵,是岁月洗练后的古朴简雅,我们呈现它们最原始的不尽完美的状态,但这种美超越了时间,历久弥新。

 

入口处保留的雕梁画  摄影:山外视觉

房屋内保留原建筑标志性的瓦质坡屋顶,墙面做简洁化处理,保留石制门槛。被改动过的小窗回归原来的位置,并用钢板收边,以突显当下设计的介入。建筑东面朝向山体景观,为了增强室内与景观联系,我们在建筑内置入一个“生长性空间”,作为室内空间重组的延伸和体现。经过结构工程师的精细测算后,我们将原有部分砖墙拆除,置入一个向外延伸的盒子,盒子把景与光纳入室内,让内与外都有了互动的体验。被山体和植被围绕的后院享有最好的景观,这里在改造后将作为整个社区活动的公共场所,观影、饮茶、阅读、闲谈……形成开放活跃的院落生活氛围。

 

植入的盒子体量  摄影:山外视觉
盒子内部  摄影:山外视觉
从盒子看向后院  摄影:山外视觉
后院  摄影:山外视觉

一层作为规划展示区,展示梧桐山社区历史脉络及发展规划的缩影。整个展厅墙面使用肌理漆,通过朴素的材料突出陈列。中心的会客区以自然的形式、安定的力量和有机的亲密感,赋予空间侘寂美学的氛围。

 

一层规划展示区  摄影:山外视觉

窗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生态。别具巧思的开窗为室内引入了光影和景致,回应了场所的特定氛围。光影、肌理与器物相互组合,创造出有温度、有哲思的意蕴场景。

 

门与窗  摄影:山外视觉

我们让功能厅尽可能地简洁实用,会议、学术甚至宴客都可在此实现。点到而止的陈设,让平和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发生。旋转楼梯又以极简的黑色钢板造型将空间的内耗尽量减少,串联上下层的动线,在有限的围合空间中营造无限感。夹层展示区可作为画廊使用,成为片区的文创场所。在嵌入的盒子内我们则以线性灯光配合阶梯式步道,打造出隧道般的穿梭感。人们可以自由穿越,也可以在此休憩停留。

 

旋转楼梯  摄影:山外视觉

使用频率较高的水吧区被设置在前后院动线之间,便捷高效。通往后院的通道与夹层的盒子采用了上下对称的设计,让室内外空间产生巧妙的关联,增强空间的故事性。

 

走廊  摄影:山外视觉
会客区  摄影:山外视觉

水吧  摄影:山外视觉

入夜,暖黄的灯光点亮了整座房子,成为村里最“耀眼”的存在。初夏的夜里满是蝉声萦绕,晚风把芭蕉林吹得沙沙作响,人们攒三聚五,来到树下纳凉,夜色中后院的白墙是最佳的荧屏,一束光、一台放映机,这里就成了露天电影院。

 

有温度的设计,令被遗落的老宅成为一根纽带,重新将彼此与环境之间联系起来。我们希望通过老瓦房的改造,能对当地起到良好的旧改示范作用。我们尊重了老屋的历史和村民的生活方式,愿能唤起城市移民对自然的情感,让传统文脉得以延续。

 

建筑夜景  摄影:山外视觉

 

设计图纸 ▽

 

一层平面图  ©李益中空间设计
二层平面图  ©李益中空间设计
剖面示意图  ©李益中空间设计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梧桐山院

项目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社区虎竹吓村

项目面积:560平方米

竣工时间:2021年5月

委托单位: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甲方团队:庄欣、游牧、贺子娟、田会莹、温范金、李宏标

设计范围:建筑改造、结构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设计总监:李益中

设计团队:范宜华、段周尧、孙妮、温喻涵、陶少君、吴建彬

摄影:山外视觉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益中空间设计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广东
改造
李益中空间设计
深圳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