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Superimpose 叠术建筑
项目地点 山西长治
建成时间 2021年
建筑面积 50,150平方米
如果不复刻一线城市楼盘形态与欧式外立面风格,广阔的中国腹地能否找到自己对城市生活的新定义?设计团队以80后住宅项目Y-Loft City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山西长治市的老工业区,项目再次整合了公共空间与住宅空间,去除围墙与大门,让三座塔楼公寓成为视线汇聚的白色地标。
项目位于城市的新CBD区域,这里有深厚的工业社区历史。过去,人们在此共享着同一种对现代化的期望和工业文化传统。当工业文化变为工业遗产,原本的坐标系随之消失,长治被以地价、商业等元素重新定位为三、四线城市,一些人们只能以一线城市为模板来想象理想生活。
对设计团队而言,Y-Loft City项目是一次挑战。如何为这个融合不同历史元素的区域重新展现一种共同生活——既根植于自己的本土文化体验,又能够汇聚社区的力量持续更新。因此设计团队在宏观与微观的空间层面精巧组合,对这个挑战做出回应。
项目所在的空间,如果与数十年前轴承厂时代的空间重叠,将会呈现出一种意外的共同特征:多种城市和社区功能在同一个有机体内组合。轴承厂所属的厂房、住宅区、医院、学校曾经连为一体。项目也与基于旧厂区建造的博览中心、文创园建筑等公共空间遥遥呼应。
在更小的尺度上,项目再次重新组合了公共空间与住宅空间。与周边那些早期建成的住宅社区相比,项目最直接的差别是“围墙+大门”的消失。开放的公共空间包含斜向交错的通道和地面、下沉面双重活动区域。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通透呈现,让项目不仅是周边区域处处视线可及的白色地标,也成为人们随时可到达的行动中心点。
设计团队拒绝使用整齐划一的复制方式。三座公寓建筑高低不同,朝向各异,却彼此呼应,成为整体空间的三个构建支点。社区共同体与独立居住这两种氛围在由支点构成的区域内兼容并存。这种空间结构,引导了人们从内、从外观看建筑的方式。
作为主体的建筑强有力地直接介入环境中,与大规模住宅社区单体建筑的存在感被整体所压制的常态截然不同。三座塔楼布局时的高度落差与旋转处理打破了单调的水平、垂直重复。明亮的白色轻质立面低成本但明快,连续地跨过楼外间隔,在三座建筑之间呈现出一贯的纹理,也与周边的早期社区色调形成了鲜明而不失和谐的对比效果。
与连续、一贯的整体风格感并存的,是每一个个体Loft单元得以同时得以凸显于观者眼前。设计团队用雕塑式的手法把阳台从乏味的整齐排列中拉出,将直角元素从外立面的平面扩展为每座公寓四面上的立体凹凸结构。这种变换中的构造强调着阳台所通往的个体居住想象。作为与白色主体的对比,暗色从每一层窗框、窗玻璃延伸到阳台的金属栏杆,呈现着强烈的存在感。
阳台的这种凸显设计并不只是出于形式的动机,它也塑造了一种真实的均质生活体验:不论是三座塔楼中的哪一座,以及其中的哪一个房间,都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光照范围。设计团队与开发方在使用规则上也有共识——阳台不会封闭,这种所有居住者共同享用的体验会一直持续。
业主期望用合理的预算造出真正的现代设计风格。设计团队在项目中使用简单而独特的强对比方法,替代掉泛滥的繁复装饰结构,降低了外立面所占用的造价成本。对于Y世代青年用户而言,这是更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所,又不会由于堆砌装饰而让价格高不可攀。
项目既是设计团队对开头问题的回答,又是新的提问——在无数急速发展中的中国小城,是否也能产生这一种以生活、社区形态而非价格、地段为核心吸引力的住宅项目?建筑师还能为新的社区形态演进做些什么?设计者与业主应怎样协作,珍惜利用既有的文化资源以创造新的社会生活?这是未来团队必将继续探索的问题。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Y-Loft City
项目位置:山西长治
项目类型:住宅
建筑功能:Loft公寓和商业
设计范围:建筑设计
设计公司:Superimpose 叠术建筑
合伙人:Carolyn Leung、Ben de Lange、Ruben Bergambagt
建筑师:Carolyn Leung、Ben de Lange、Ruben Bergambagt、Pablo Gonzalez Gonzalez、谢慧敏
业主:长治市昌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50,150平方米
建筑高度:最高100米
建造日期:2018年—2021年
外立面材料:氟碳漆保温装饰一体板、阳台材料穿孔铝板
摄影:CreatAR Images(建成);Marc Goodwin(建造中)
编辑:朱近野
版权声明:本文由Superimpose 叠术建筑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杭州化纤厂旧址改造:修旧如旧,整旧如新 / 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
下一篇:BIG公开深圳歌剧院项目竞赛方案,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