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ATLAS
项目地点 贵州黔东南
建筑面积 440平方米
建设周期 2019年11月—2020年8月
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深谷里的杉木风景
大利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由明朝初年迁入的侗民建立,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保持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原始样态。技艺精湛的木制建筑、庄重的萨坛鼓楼、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和蜿蜒环绕的自然供水系统、层层叠叠的梯田,促成了这片平坦开阔的山坳自然孕育出的旧有生活方式的和谐。
大利村所在的山谷平且促狭,摊开似一片薄唇。整个村寨的布局以萨坛和鼓楼为中心,房屋沿主要河道及支流四散排布,从高处往下俯看秩序感极强。
村子拥有四条石板古道,可通外界,修葺碑文迄今尚存,可见其选材形制考究;六口古井,是村内重要的供水系统,井口前方设有水池,供村民淘洗果蔬、衣什、物件;村寨的内部通路,由水系和石路交替组织而成,五座横亘在溪流上方的有顶花桥,成了连接上、中、下寨的重要节点,也是除鼓楼、萨坛外,村内少数可供村民聚会交流的活动空间。
△ 项目视频 ©朱锐、吴志天
侗族重视群落生活,特定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活动自然转化成多样形态的物质空间。传统的侗寨社会组织,主要分为“氏族”“斗”“然”三个社会层级。
“氏族”是指同一姓氏但不一定同血缘的关系组织,在大利村,绝大多数人口同属于村寨的创始家族——杨氏。由氏族层级延伸而来的主要公共领域为萨坛,以供奉共同的女性祖先“萨岁”。“萨”在侗语里代表祖母,是侗族的最高保护神祗,因而萨坛也是凝聚整座村寨精神与文化,情感与信仰的中心。
氏族之下的社会层级为“斗”,即房族。房族是以亲属血缘为单位的关系组织,不同的斗之间有着不同的祭祀仪式与婚嫁习俗。每个“斗”共有的水田、林地、鱼塘等是这个层级的公共财产,而鼓楼与鼓楼坪,即议事空间与祭祀空间,作为全村的重要场所,承担集会、祭神、仲裁、饮宴,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往来,是侗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建筑符号。
“然”是最小的社会层级,也就是个体家庭。家屋是组成侗寨最主要的建筑型态,其空间格局依照家庭的组织而略有不同,最常见的是两层楼三开间的基本型态。厅堂位于正房中央,两侧开间为住房,每户每层最多可以拥有四个房间,上下一齐八个房间的标准配置。然而由于现代社会家庭核心人口的缩减,一般只使用木构造的一层,二层基本至作为粮食与各种劳动工具的储放场所。当然,在过去家族人口基数庞大、物产丰裕的时代,也有出现过四合院的建筑型态,同时可以容纳上百人。
另一个重要的建筑文化空间是粮仓,侗族依旧保留着完整的“饭稻羹鱼”生活习俗,古人应时应地建立起的生计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社区内部的团结与稳定,还把一套基于实践的智慧传递其中。
盖房子始终是件大事
对于村子里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它涉及周围人际网络的连结,也关乎对于建房资源的获取。物料取得的多寡难易直接决定了房子样貌,所在的环境则形塑了房子的姿态。从设计者的角度来思考农村民居时,势必需要谨慎地观看、聆听房子与环境的关系,让这些关系引导设计的方向。
侗族的村落大都是沿着山谷溪流分布,外围通常都有一圈保护村子的风水林,然后才是耕地与家族的林地,这些林地便是重要的建房木料来源。他们知道自己的林地里每一棵树的位置,那些是前人要留给后代的遗产,而当下的族人只需用心守护。
这种盖房子的木料是一种冷杉,分岔的枝头与末端卷曲细长的复叶很像是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笔直的树干是非常好的梁柱用料,油脂丰富,不太容易受到虫害与潮湿腐坏,刨下的树皮可以当作屋顶防水的材料,切片加工后的杉木板得架高风干,而柱子的用料可以直接使用。掌墨师傅说,新鲜的柱子跟晒干的梁卡接在一起之后,干缩的柱子才有办法把梁咬紧。
在黔东南地区,大多新建的木构造民居已经有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现代的商业分工让大部分木料供应从私有转为批发。屋主会跟着掌墨师傅到商人的林子去选木料,由木材厂根据屋主的需求,以及掌墨师傅的设计来加工主要梁柱结构。一个月后,木料就可以运送到宅基地准备组装起架了。偶尔会有些家庭还是依循着传统的方法,从自己的林地里伐木,通常是在上游,去枝后的原木可以顺着河水直接流进村子里。
井上民宿的上层部分就是用上述杉木组装起来的传统穿斗木架构,两层楼三个开间。在大利这样保存完整的侗寨里,我们尽可能地使用当地杉木当作主要建筑材料。无论是透过不同的拼接方式,还是保留杉木自然的边缘或是原木本身的自然形状,都是为了让植物生长痕迹能够保留在木料构建当中,让冷杉与建筑的连结关系更加清楚,而木房子其实就是周围杉木林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捕捉风的容器
相较于木料与房屋的关系,另一个重要的线索是关于风的。传统的西南民居通风条件良好,在湿热环境的下,空气流通对物理环境要求极高,透过气流的移动可去除大部分的湿热体感,对夏季的西南地区来说尤为关键。在大利,寨子里吹的风大都是顺着河流的方向。
在传统空间当中,通常屋子顶层放粮食的地方不会封墙,这是风会经过的地方,抬高的屋架除了阻断来自土壤的湿气,也有助于风在地面的流动,而屋子正中间的厅堂连结屋后的厨房空间,也成为允许风穿透的条件。但当屋子的机能从住家转为民宿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为了隐私与隔音,民宿空间中出现太多分隔的墙,阻断了原本风的路径,因此在面对这样的难题时,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捕捉风的建筑形态。
井上民宿立面上每个房间外推的挑窗是为了捕捉风,相对溪流方向略为倾斜角度的挑窗,让风得以进入窗户的开口,进到室内,再从房门上方的通气孔离开,借此补足为了满足空间机能而牺牲的通风品质。如此,传统侗寨的建筑形态也因为现代机能的引入而开始有了变化。井上民宿便是在这样的思考之下,形塑其在溪谷里的姿态。
红砖也是村子中非常常见的构造材料,因为大都被用作猪舍建设,所以村民普遍对此材料没有太好的观感。红砖上因烧结而产生的黑斑,更令人无法喜欢。但相较于如今大量村落因追求现代化生活品质而普遍使用的磁砖,我们反而觉的,带有黑斑的红砖有着其独特的地域魅力,更能够与木料的个性相容,并由此提纯出符合村寨氛围,适应当代发展的高品质空间。
因此,该项目中,我们大面积使用了红砖作为铺地、墙体与柱子,既是结构材料,又充当饰面材料,透过不同的排列方式暗示空间构成,并且少部分地保留了原有的水泥天花结构,借此去定义在村寨当中混凝土结构应有的样貌。
家屋与民宿,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型
“公共空间”对于侗寨来说,一向都与家族相关。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公共”的含义已不全然是过往公社制度中的共有含义,现代意义中比较趋向普遍的众人之事。较为明显的例子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兴盛,全新的公共机能需求与属于私产家屋的空间形态之间,更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冲击,大利村这样保存完整的聚落更是如此,因此,“民宿”俨然成为侗寨当中全新形态的公共空间。
随着新兴技术的涌入,现代商业发展使得建筑材料越发容易取得,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开始出现在村寨当中,并且成为取代木架构的一股潮流。为了保护村寨的完整性,留存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当地行政单位鼓励大家沿用传统风貌,于是,一种新奇的混合式家屋应运而生,即一层为混凝土框架外饰面贴木皮,二、三层为木结构主体。
暂且不讨论这样的产物是否符合村寨永续发展的目标,单就空间本身来说,一层空间释放了传统受限于木料强度的开间尺寸,一跃进入现代建筑谈论的自由平面:墙体与结构分别属于不同的架构系统。
尽管出现了混凝土框架加上木结构这样新的折衷形式,村民的生活型态大致并未因此发生改变,原有的居住习惯依然延续,一样是在木结构的首层,只是加上混凝土框架之后变成了整个建筑的二层,而一层空间转变为主要的起居空间、厨房或是少数个人的工作间或是小卖部。这样的空间机能几乎成为同时期发展起来的民宿产业的典型形式:下层作为民宿运作的服务空间,上层木构作为房间。
井上民宿是在针对黔东南当前特殊的营造语境下,将设计策略落实在具体材料选用与空间组织重构当中,所获得的另一种可能性,一如当地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同样质朴而别开生面。
面对现代化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介入,侗寨空间的演变将会是需要本地人和介入者共同思考的议题,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更是如此。
大利井上作为一次重要的尝试,希望从村寨内部找到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藉由民宿提出的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对话模式,成为构建乡村永续发展环节中一股善意的力量。植根于本地美学和物质文化经验,在村庄中形成集体意识,希望大利村找到一条尊重过去和重视眼下的前进道路。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The Well House 大利井上民宿
项目类型:建筑/改造
项目地点:贵州黔东南
设计单位:ATLAS
主创建筑师:Jenny Chou, Troy Lee, Catherine McMahon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Jenny Chou, Troy Lee, Catherine McMahon
业主:侗天井上民宿
造价:85万(改造预算)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9年9月—2019年11月
建设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8月
建筑面积:440平方米
摄影师:ATLAS、朱锐
撰文:ATLAS、HONGSOO
版权声明:本文由ATLAS、朱锐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瑞士“10号站台”艺术区建设中,上下分离的体量将容纳两个博物馆
下一篇:建筑地图110 | 四川:西南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