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建筑5分钟音频,节选自2015年1月24日在有方空间502举行的讲座“个别参考”,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方戟主讲。
▷ 我一直在想:语言是否有必要和建筑平行存在?是否每个建筑都需要抽象的语言来支持才能成为有建筑学意义的建筑?
Chiostro Grande
我们讲的第一个建筑是Chiostro Grande修道院,它在一个叫帕维亚(Pavia)的城市,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城市。Certosa是教会的一种修道院,修士终身要在一个院子里面隐修。修道院有一个大的围院,所有隐修的修士要围着一个大的修道院住在一起,围院的边上有一个教堂。
大部分意大利城市里面的教堂都是给公众用的,但是这个非常偏僻的教堂是很特殊的,有一种家族的纪念性。这个家族很有钱,他们做了一个贵族的教堂,并且采用了Certosa这种非常特殊的形式。重要的修士,每人拥有一个房间,要一辈子都在这样的房间里隐修。当然重要的修士本身需要其他普通的修士,普通的农民来为他们服务,他们的生活是靠其他人来支持的。
下图所示的大院,非常大,是100m×120m。这个建筑立面本身是中世纪非常重要的作品,教堂里面也非常漂亮,但不是今天的重点。
围院每边有8个修士住的房间,这种格局的修道院在欧洲还是有一些。但是不同地方的修道院类型是不一样的,建筑的样子也都不太一样,但是平面的规则很多是相似的。这个修道院因为是皇家资助,所以非常豪华,面宽是很阔绰的。而且经过几代的维修之后,建筑的细节非常丰富。
从下图可以看到每个修士都有一个房间,房间的壁炉上面有象征性的塔。围院的三边都有修士的房间,其中一边没有,这边跟教堂的围院接在一起。每个修士住的是两层楼,前面伸了一小块出去,伸出去的地方是卫生间。
每个修士的房间挺大,并且都有自己的院子。因为隐修院的隐居生活非常安静,所以所有的家具都做到尽量简单,屋子里面没有什么东西。
简单总结一下,我之所以觉得这个修道院对我的影响很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个体和集体的对比,这种对比在很多建筑里都有,我们做不同的建筑都有可能产生某些不同私密等级的空间或者人群。这种对比反应到建筑上,是有可能被建筑承载或者被加深的。空的院子和塔楼产生了形象上的对比,从心理上加强了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周围的小单元和外面沙漠一样的空间又形成生活上的对比,我们发现它既有生活的部分,又有建筑设计的部分,这两部分相互之间在讲同一个故事。
第二是地景与类型,每个人有一个隐修的院子,然后需要有一个进行宗教仪式的教堂,这个是他们当时基本的设想。单一的就是它的概念,多样性就是场地,因为场地的原因,它的概念超越了场地的束缚,但是概念同时也存在。所以这两种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要不想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很容易就场地论场地,也很容易就概念论概念。但是在概念和场地之间有一种交互,而这种交互让这个建筑在概念和场地之间得到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第三是建筑需要抽象的语言,我们刚才看了好几个,很多是中世纪的,中世纪的时候,从法国到德国,再到意大利,当时的地域之间其实是没有传真、网络的,我觉得都不一定有图纸。从法国Certosa 的原型在意大利的实现,其实很大程度上我猜测是靠语言来传递。我现在一直想的问题,语言是否有必要和建筑平行存在,是否每个建筑需要抽象的语言来支持才能成为有建筑学意义的建筑。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也是Certosa 给我带来的新想法。
IL Monastero diSan Marco
第二个建筑IL Monastero diSan Marco,是在佛罗伦萨圣马可教堂里面的修道院,跟第一个有点相似,也是居住的空间。关于这个修道院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画家,叫Angelico,还有一个布道者,他是佛罗伦萨历史中非常有名的人,既是政治家,又是宗教家。这个修道院还因为Michelozzo做的工作,进行了翻修。我们看到的很多建筑设计,应该是Michelozzo时期留下来的格局。这个建筑以前不是属于教派的,是因为美第奇家族把这个教派引进来之后,这个教派又重新翻修了教堂和修道院,最后才有下图所示的格局。
今天的格局如下图所示:左边是教堂,右边是院子,里面是展览。但是传统上不一定是这样子,传统上楼梯对面有一幅最重要的画。
下图是从楼梯往上走看到的Angelico的最重要的画。这里建筑的比例关系基本上沿用Michelozzo当时用的关系,通过绘画再现了他所在建筑的空间。Angelico在里面有非常多的壁画,因为他就是修士。
下图所示是一间一间宿舍的入口,每一间宿舍里面,Angelico都画了一幅壁画。因为今天这里变成了博物馆,参观者无法进入房间,所以人们只能站在门口一间一间地看。
下图中这个奇怪的洞,大家是否猜得出是什么?每个宿舍都有一个窗,但是这两间没有窗户,所以他们很古怪地在天顶上挖了一个洞,希望光通过这个洞可以照进房间。
从室内照片可以看到,右边是一个窗户,窗外是街道。窗里有一扇木头的窗,木窗在龛里面,龛的形状像钥匙。窗的左边是Angelico画的画,上面是圆拱。房间里的拱连续起来,像连环画一样,讲述了从基督降生到后面的事情。
这个项目里,Angelico和Michelozzo用绘画对建筑进行模拟,让建筑和装饰相互之间有一种吸收。我们在建筑史和艺术史中会看到这两种东西,但是这两种东西共鸣的状态,可能大家很难预料。通过这样一种关系,建筑和装饰之间相互吸收。同时,因为把房间进行拆分,不同的故事被拆分到不同的房间里,在参观这些不同的东西时,给建筑赋予了时间的感觉。
第二是尺度上的认识。在这座建筑中,走廊采取了固定的尺度,并在空间感知上与顶部结构连在一起,营造出非常阔绰的公共空间的感觉,倒过来挤压了宿舍的空间。这是先有集体空间后有功能空间的做法。从这个大走廊通过一个2.2米高的门进入狭窄的宿舍;宿舍墙壁上有一个更小的龛;龛里面有再小一点的窗;窗被压缩一半;然后还可以再压小。通过这种尺度的递进和压缩,公共空间与私有,精神与世俗在尺度上不停相互转换,并将转换落实在居住者的精神上。
最后是秩序与变异的问题。刚才我们看有一个很大的窗,他没有为了把所有的宿舍做一个完整的宿舍链而把这个窗做窄或者去掉一间宿舍,于是就形成图书馆的界面和这个院子的界面。虽然说是一间一间的房间,到转角没有光的时候都有可能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影响秩序,反而给这种秩序增加更丰富的层次。这种现象其实跟设计相关,我们应该反思这种丰富性和秩序性能不能被设计出来。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联系新媒体中心: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建筑5分钟 | 魏春雨:建筑师的图式语言
下一篇:谢英俊:房屋工业化新思维 | 有方讲座39场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