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王方戟: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大于建筑造型

王方戟: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大于建筑造型
张远博 | 2015.05.15 11:55

dh-wfj1

▲ 王方戟在讲座后接受有方采访(摄影:刘听泉)

导言

1月24日下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方戟讲座——《个别参考》在有方空间举行。这是“行走中的建筑学”系列第10场讲座,也是有方空间今年的首场讲座。讲座结束后,有方特别对王老师做了一个简短采访,就如何转换几何与感知的关系、建筑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传达这种关系以及人与尺度的密切关系等几个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

以下为访谈全文:

个人参考与建筑教育

有方:我们看到您在意大利的游览过程中对建筑的一个思考,这个过程可能首先是一个感知的过程,然后转换到平面和几何的一个关系,请问王老师这两个过程是如何去切换的?

王方戟:其实这些过程都不是一个瞬间的过程,都有一些时间上的发展。刚才讨论中说过,当初在去看这些建筑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预期,只是从手册上知道它们是很好的建筑或博物馆。在实地看了之后发现它们不仅仅是好,还可以给人震撼及启发。San Vitale一看上去就是一个圆的东西,但走进建筑中的时候怎么一点圆的感觉都没有。到底怎么回事?当时在现场实在是想不通。拍了照片回来以后再找平面来研究。第一个平面是在红宝书系列书里找到的,那是一个接近现状的平面。平面跟现状的感受也很难对上。有了平面后还是看不懂空间中发生了什么。但那时候就感觉到一定要找一个时间把这个东西搞搞清楚,并分析出来从几何的角度来看,究竟是哪些部分给了我当时的感知。

dh-wfj2

▲ San Vitale教堂内部空间

有方:就是一种量化?

王方戟:对,然后其实我花了很长时间与学生一起把这个几何的东西具体几何以及历史演变想清楚,然后看出来那种现场感到底是怎么来的。今天讲座中说得虽然很明白,双层结构啊带来空间深度及层次啊什么的,但最初完全没有想到是双层的原因。最后的认识是在把相关资料分析完之后,结合回忆后逐渐意识到的。

有方:我们现在一些建筑教学中可能更多偏向于平面上的一种教育,那如何在教育中加入这种思考呢?比如说在感知中认识到这种东西,如何放到教育中,或者是用什么样的方式?

王方戟:在教育是可以说这个事情的,但即使是说了也很难起到效果。我觉得这个事情无法通过教育来实现。如何看建筑,如何体验,是挺个人化的。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东西更有感觉。这些感觉也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与个性相关的东西就很难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获得了。教育所能实现的是那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老师说了大家都能懂的东西。

dh-wfj3

▲王方戟讲座中,观众座无虚席(摄影:AC)

有方:或者有一种引导方式,比如说什么要点,怎么看这个要点之类的。

王方戟:那是可以的。今天这样的讲座就是一种引导。在学校我也会这么示范一下,兴许个别学生听了以后很有同感,愿意用类似的方法去尝试,可能也就促成了一些事情。今天讲座中介绍的方法也很简单:先从环境去看,然后讲个人对建筑最大最特殊的感知定格下来,再通过各种渠道去分析这种感觉的来源,想清楚了,也许也就看到了一些东西。这条线路很简单,没什么秘密,我就是这样去分析的。但把自己在现场的特殊感觉抓住这个事情就是个性的事情了,完全超出了方法的领域。能告诉的只是方法。

动线和尺度跟人产生更密切的关系

有方:回到今天的讲座,我觉得是不是有这样一条内在逻辑,跟王老师分享一下。就是说这些历史的建筑,有一些宗教因素,它的尺度与人本身的尺度可能会形成了一个矛盾,从而造成了一种加强的空间感受。所以您后面说这种方式也许可以运用在设计中,去刻意的改变尺度的关系,那如何去平衡这种尺度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在适宜的尺度与特殊空间感受间找一个平衡点?

dh-wfj4

▲Certosa di Pavia院落空间

王方戟:你的总结差不多是我想法的一部分。不光宗教的空间如此,你去看今天类似会展中心这样的建筑,它的空间也很庞大。但是这种庞大有时候就只是很大,只是震撼,而没有与人产生进一步关联。人往往觉得这种震撼比较遥远,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需要确立并不是很简单。想要确立这种关系仅仅靠在大空间中放一些小空间是不行的。因为空间还需要跟功能有关系。就是我是否确实需要这些小空间。

有方:那么在空间中结构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您在讲座中说有些结构经过时间的变化,有些保留下来,有些可能没办法去保留。在时间的一种叠加中,可能会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空间感受,就像您展示的两个日本住宅。那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结构的作用呢?

dh-wfj5

▲吉岛家住宅内部空间

王方戟:我觉得可以把你的问题分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与空间关系的问题。另一个是结构与建筑中时间关系的问题。

前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建筑中的结构与空间之间经常是一种相互消长的关系。在有的具有很大表现力空间的中结构是不呈现的。比如Zaha Hadid设计建筑的方式经常是构思一个非常令人难忘的造型,以及特殊的内部空间,请结构师想办法做出来。这时结构都是包裹在建筑的表皮之中,不加展现的。那是空间优先的方法。这么做可以从建筑师比较擅长的空间形态角度进行构思,开始与结果之间的关联直截了当,比较容易达到形态上的目的。另一种建筑是由具有很强表现力的结构组成的,整个空间就是由结构构建而成。比如Santiago Calatrava的建筑常常由很多无比优美的构架搭建而成。他的建筑也给人很深的印象。在这里结构成为一种装饰以及需要被凝视的对象。再比如Christian Kerez的建筑都有突破常规的结构样式,并用空间手段把这些样式进行表现。这些都是结构优先的设计方法。

无论是空间优先还是结构优先,都是以形态表现为前提的。这就需要思考“空间与人的基本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比如深圳机场是很漂亮的,但是一个赶飞机的人可能就注意不到这种需要凝视才得到的体验,他只感觉到一种怎么走都走不到头的印象。比如刚才我们讨论的San Vitale教堂,它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空间及装饰本身,人在其中复杂的行为动线,内外间尺度的转换,这些关系与那些建筑上具有表现力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才给了人一种很好的体验。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与建筑,与空间,与空间中的结构的关系不仅仅建立在凝视关系基础之上。空间也好,结构也好,它们在建筑所处的地位不仅仅是它们表现了没有,谁表现得多谁表现得少的问题,而是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加上从建筑结构技术的角度来看,空间与结构之间是否达到了一个恰当的平衡。

再说说结构与建筑中时间的关系。今天说的几座历史建筑,它们大多都经历了很多功能上的变迁,也因此有了很多空间上的调整。在所有的这些改变中,变化相对较少的东西是建筑的结构。因为要增加一些辅助结构还比较容易,要是要对主体结构做大的调整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无论功能怎么变,无论谁来经营这座建筑,他们基本都会选择尽量不改变结构。这并不是说大家都意识到建筑中结构的重要性,而是他们从实际角度出发不得不选择这么做。所以这些建筑的基本结构也得意跨越历史一直留到今天。

dh-wfj6

▲讲座后观众提问(摄影:刘听泉)

把空间立场想好,把背景切分清楚

有方:您最后在回答一个学生的问题的时候说到建筑的本体,就是说建筑是什么,那么您在找寻这个“本体”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感悟呢?

王方戟:我个人对于这个事情的认识有过很大的变化。读书时认为建筑中最基本的是形式加平面,这两个事情最重要。

毕业后发现在建筑中空间才是最重要的。空间给人的是对建筑的基本印象。那时候仔细分析了一些用剖面来推敲建筑的西班牙建筑师的作品,那些建筑师通过剖面研究了光进入建筑的方式,挺玄妙的。这种事情靠平面根本就推敲不出来。通过剖面还可以对不同空间之间相互穿通的方式进行推敲。楼梯前一半还在外面,后一半就钻到里面了,上一半又上转到对面去了。有了相关的分析后我对空间在建筑中的核心作用更为确信。那时候还发现立面还可以由内部空间的原因而形成,并不一定要以表面的原因来造型。空间可以影响立面,我更觉得空间的重要。

dh-wfj7

▲日下部家住宅内部空间

这以后又发现结构才最重要。建筑中什么都可以拆,就结构不能拆。相比于结构,其他很多东西都像是装饰物。结构毫无商量地存在在那里,比空间更为重要。然后就去研究结构,看设计中如何想结构的事情。再后来发现,不对啊!表皮和构造好像比结构更重要。结构和空间不管做成什么样子,我用一个表皮给你一包,包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室内我也可以弄弄黑,让你看不清楚空间的边界,这样创造内部空间感知也不需要过于精确的室内关系。这样一步步地想过来,逐渐到了今天的思考状态。

虽然应该还会有很多的变化,就当下而言我整理的建筑设计操作中需要遵循的基本顺序是,建筑与城市或者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设计中最首要的因素。设计需要处理的是建筑的体量,建筑给周围人的视觉感知,建筑对场地上人流动线上的考虑,建筑与周围邻居的关系,与场地地形的交接等。这些因素需要在最早进行把握,才有可能进行后面层次事情的思考。作为一个设计而言,概念也非常重要,但这个概念需要建立在对建筑与社会之间关联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概念的形成往往与建筑师一贯的思考有关。

接下来一个层次是以平面为载体的功能与动线的设计。就像前面提到过,建筑不是雕塑,它由一系列相互牵制的因素促成,因而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很难是一种简单的凝视关系。所以无论是造型还是空间都不太能成为建筑与人之间关系的最核心内容。人在移动中与建筑产生的关联是他能从建筑里获得的最主要趣味。前面说的以平面为载体的功能与动线的设计就是为创造这样的关系而进行的努力。在移动的过程中,人对建筑的体验不完全是建筑形态及静态空间美感的体验,它更是一种对空间尺度交接,空间光线关系的体验。所以对于大多数项目,这就是在环境关系及概念之后需要控制的东西。然后是对空间、结构、形态之类的控制。再后面是细节、构造之类的事情。这是一个大致的顺序,但是不同的项目对于各个东西的要求不同,顺序很可能又不一样。

有方: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建筑设计其实是在营造一个处境,人的处境?

王方戟: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说。

有方:所以在人的这种身体的感知中是不是能找到建筑的一个最初的意义?

王方戟:不同的建筑师心里对于建筑中不同因素的权重是不同的。对于人在建筑中感觉的判断也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建筑师更偏重自我感受,有的建筑师更偏重还原他人感受。不是还原的就一定能照应好人的感知,有时候并没有严格顺应感知的设计也能产生特殊的感知效果。而感知是否能作为建筑最基本的意义,也还是需要大家思考的。

dh-wfj8

▲远香湖公园大顺屋一角

有方:那么其实这里面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个人到一般,这个问题可能没办法解答,但是这个是否有一个平衡点?

王方戟:我觉得是有的。与建筑相关的很多东西可以找到一个基本的共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该大于建筑造型,对于很多建筑师来说这应该是有基本共识的。在这个方面要是能把控好,而不是把建筑作为个性发挥的对象的话,建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会是比较恰当的。另外,作为建筑师不得不对建筑与人的真实关系进行想象,在这种想象之中经营自己的设计。这种想象是拉紧个人与一般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

有方:所以要用不同的语境去分析?

王方戟:是的,设计中需要顾及一般人的感知,又要从这种约束中跳出来,用更加整体的角度去看建筑。否则这样子单线推进也会使设计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访谈
王方戟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