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古宅迁建是利是弊?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一日

古宅迁建是利是弊?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一日
编辑:李菁琳;现场:胡康榆;校对:陈妍 | 2018.07.17 19:17
开营仪式合照

7月16日上午,“乡村作为营造智慧的样本: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开营仪式在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彤,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出席。仪式由东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聪惠主持,张彤发表开营致辞。

 

周聪惠首先介绍,在举办过两届研学营后,此次研学营在三个方面都有突破:首先是报名人数是三年来最高,共收到来自全国52所高校的251份申请;其次是入选人数创下新高,为55人入选;最后是联合单位也有增加,今年继续携手有方的同时也联合了九城都市设计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

 

随后,张彤在开营致辞中讲到:

 

第一,实地研学是东南大学的传统,本次研学营希望将东南大学的传统,以优质的师资联合专家一起做一个分享和普惠。因为建筑学是关于身体全部感觉的一种质量实现,以及由此产生的经验和学习,所以去现场学习、工作、盖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学习建筑和实践建筑最应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第二,本次研学营之所以聚焦传统村落及乡村智慧,是因为自然生长的乡村是最真实的建造过程和结果。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乡村,其营造活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经历长期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连续而稳定的体系,蕴含了朴素、真切的智慧。

 

第三,本次研学营以培养学生实现眼、脑、手的联动为目标,说是唯一目标也不为过。

 

开营现场讲座 摄影:胡康榆

在当天的行程中,55位营员先后聆听了来自黄滋和周聪惠的两场学术讲座,并对浙江省武义县璟园古民居博物馆进行了考察研习。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将继续走近江南隐秘乡土的传统智慧,走近王维仁、徐甜甜等当代建筑师在松阳的独立实践。

 

考察现场 摄影:胡康榆
考察现场 摄影:胡康榆
考察现场 摄影:胡康榆
考察现场 摄影:胡康榆

以下是第一、第四小组营员当天考察心得及手绘笔记。

 

营员随想

第一小组

 

第一小组合影

坚持原地保护,迁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贝以宁 / 天津大学

 

璟园的建园背景是基于对即将拆除的古民居的迁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效但比较被动的抢救办法。在如今农村大拆大建的状况下,古宅留在原地保护的可能性较低。但异地迁建虽然保护了古宅,能否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还是个问号。

 

璟园现阶段的最大问题在于古宅之间仍然是孤立的。虽然建园之初有规划布局,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仍然是拼凑式的重建。我们发现有一些饰面是崭新的,只能说保护的是古建的部分构件。我们认为璟园还缺少一个环境,但这个环境应由原住民产生,由他们的生产生活来保护建筑,包括周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对建筑的滋养等等。这个矛盾是异地迁建不可避免的。综上,我们组更坚持原地保护,迁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璟园空间序列与窗户样式分析 绘制:贝以宁

璟园模式依然有可适当借鉴之处

郑佳佳 / 华南理工大学

 

古村落建筑的原真性保护不仅在于建筑物自身层面的保护,还在于村落整体格局、风貌以及非物质层面上的生活和文化形态的保护。璟园的保护模式则是在无法实地保存古建、建筑面临拆除和毁坏的前提下的抢救性保护——将古建搬迁到异地,置入新功能,成为一个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为城市居民所利用和观赏。

 

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利处在于使这些建筑避免了面临拆毁的命运,且能在新功能——展览文创办公等的置入下得到重新利用,使这些老建筑重焕生机;弊端除了失去了完整的建筑原真性,脱离了地区语境和乡村文化语境外,还在于新环境下建筑景观布置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璟园虽然在规划上讲这些古建筑重新布局,尽量依据其原来的村落景观格局设计外部环境,但在细节设置处,比如材料的选取、景观的布置方法(如在门楼外面布置花坛、种植整齐灌木等现代做法)上依旧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总体来说,璟园的建筑保护以及产业发展模式虽然有种种问题,但依然有可适当借鉴之处。古建筑的活化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旧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大门样式分析 绘制:郑佳佳
考察现场 摄影:郑佳佳

特定年代背景下作出的决策

田琳 /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现在我们讨论历史村落保护,倡导的都是“活态保护”,不仅要把建筑保留下来,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居民生活以及文脉的传承。璟园当年建立的起源是开发商把那些即将面临拆除的乡村古民居都收购下来,并置为一个观赏园。这种保护手法是否得当,众说纷纭。

 

我认为这是在特定年代背景下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放在当时是明智的,只是因为没有迎合长远的考虑而略显遗憾。

 

武义吴宅内火洞大厅平面分析 绘制:田琳

脱离了原生环境的古民居,还是古民居吗?

杨乐川 / 湖南大学

 

今日研学营初步接触了传统村落。上午在听黄滋院长讲座时对“保护传统村落在活态角度的重点在于恢复乡贤,恢复礼制,培养本土营造群体和保护意识”的观点非常认同。

下午考察了璟园古民居博物馆,对如此多来自各地的古民居聚集于一处感到很兴奋。但兴奋之余不忘思考这样的开发保护模式是否为良性。古民居在其原生环境中岌岌可危,于是搬迁重建、植入新的功能,这样脱离了原生环境的古民居,还是古民居吗?

 

经过思考与讨论,我认为璟园的开发模式是在乡村走向同质化的危机之下,一种不得已为之的做法。呼唤乡贤是一种理想的愿望,建立在诸多条件之上。璟园的保护也许是一种中庸的做法,但在理想式的保护和破坏式的商业开发之间,找到一种最为可行的保护开发模式。

 

璟园总平面 绘制:杨乐川
山水格局分析 绘制:杨乐川

古宅迁建有利有弊

石纯煜 / 合肥工业大学

 

璟园古民居博物馆的每一栋古建筑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由古宅内部的“雕梁画栋”表达得淋漓尽致。武义吴宅内火洞大厅就是一个例子,其内部所有的装饰尤其雕梁无一不体现女遗孀期盼万事皆顺的美好愿望。

 

古宅迁建这种保护措施有利有弊,建筑脱离了本土环境,失去本土性活力的同时又会被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可以让更多外来人与外来产业接触传统元素,从而使其有被“活化”的可能,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本质上保留一部分传统文化,避免其在古村落中由于人口的流失而被封存。

 

武义吴宅内火洞大厅细部分析 绘制:石纯煜

资本与乡村

葛臻 / 重庆大学

 

“以旅行而认识与设问”是张彤老师在开幕式上的寄语,也是我希望本次研学营能够真正做到的事情。从黄滋老师的“传统村落活态保护路径”讲座,到亲自来到古民居博物馆,感慨颇多。我注意到黄滋老师在演讲之中多次提及经济与产业,这也是我以为的村落再生发展的核心问题。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根本动力实质上在于资本流动,如何将资本引入乡村?如何将资本注入村落的山水人物?恐怕是我们目前所面对的乡村振兴的最大问题与挑战。

 

剖面分析 绘制:葛臻
剖面分析 绘制:葛臻

眼、脑、手联动

王润娴 / 华南理工大学

 

“考察是眼、脑、手的联动,设计思维由此产生。”张彤院长在开营式上的开场白是今天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在此之前,我的学习与设计方法都与之相反:场地资料可以从论文中获取;场地关系可以看谷歌实景地图;场地周边环境依赖别人拍的航拍图......在这种模式下,我尝试过乡村建筑和场地改造设计,但未达到理想效果。由于之前没有亲自感受场地,眼、脑、手相互割裂,只能在形式的基础上做设计,成果没有“切身体验”的资料依据。

 

接下来的几天,“眼、脑、手联动”将成为我考察的动力与目标,希望能改进自己原先的工作模式与调研方法。

剖面分析 绘制:王润娴

天井剖面分析 绘制:王润娴

 

第四小组

 

第四小组合影
第四小组考察现场

璟园:极端的古建保护模式?

陈一家 / 南京林业大学

 

璟园的景观布置与设计整体偏向现代风格,与园内各类古建筑形成对比,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状况。中国传统园林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景观一方面符合人们的审美,引导人们的活动,另一方面与自然结合,过渡人工与自然的生硬界限,才形成中国传统建筑中丰富的空间层次与人群活动。璟园在布置与重建的过程中忽视了建筑在原址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时串联各建筑的流线相对简单,缺乏变化,加上许多古建筑的立面较为相似,使得在游览过程中缺乏参照,容易迷失。

 

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古建筑均处在维修的阶段,无法进入。这侧面说明古建在重建与修复之后,仍然面临着一些维护与保养方面的问题。相比这些古建,另一些被赋予实际意义与用途的建筑,比如书斋、国学馆等,维护情况则较为完好。目前“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等理论的提出,表明我国在乡村保护与复兴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乡村内生动力的提升。能让村民自发地保护古建,让村民在保护古建的过程中受益,对于提升传统村落的内生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上午黄滋院长想向我们传达的。在璟园这种较为极端的古建保护模式下,提高产业与古建修复的联动性,缩短古建保护与产业入住的时间差,从而更多地让村民自发保护古建,也许会让璟园的保护工作更有效率。

 

璟园分析 绘制:陈一家

天井作为古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元素

林斯媛 / 合肥工业大学

 

人的活动是乡村价值的发源与体现。在学习黄滋老师的“古村落活体生态保护”讲座后,我对乡村的认识,从一个宏观大型的概念具象到乡村建筑的一个个细节,我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关注居民频繁出现、逗留、使用的空间。

 

天井是中国古民居中尤具代表性的空间元素,它是宅院中房与房之间围合成的露天空地,作用是协助宅院进行采光通风,调节气候与室内环境。几乎每一栋传统中式古宅都可以看到天井。“四水归堂”“聚天地气”都是对它的美誉,但其形制却常常因“地”而异。

 

我着重关注了璟园中4栋住宅的天井:儒林郎第(6个)、魁榜堂(1个)、内火洞大宅(2个)和书院(2个)。从其数量与面积的关系对比得出一个规律:当房屋面积增大,天井数量增加,这其中少不了为调节室内采光通风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面积增大,屋内空间更加丰富,从原本起居,增设了学堂、迎宾等空间,因此需要增设天井。除此之外,在庞大的家族中人的分工愈加明确,屋内空间被分割为几个主次部分,居民在各自所在层级的空间内频繁活动,每人每日从事的工作操作不同,生活中心不同,天井在其中起着象征地位的作用,体现了古代传统建筑的建造智慧与中国历史流传的宗族等级制度。

 

璟园分析 绘制:林斯媛

璟园:大门,家族

权逸群 / 重庆大学

 

古时候,宅院是时代传承的祖业,是累世经营的成果,所以有的家族就算生活勤俭,也会在整修宅院上尽心尽力。大门是一座宅院的脸面,所有的高低兴衰都写在脸上。一座宅院给人初始印象的也是大门,这户人家富贵清贫,一眼便知。这次考察中,我从大门一窥各家风采,采样了四个民居大门:两座浙派民居,一座江西徽派,以及一座闽派。原主人多为商贾,经商致富后修建宅邸,或从政为官(儒林郎第),精修宅院。小富小贵,则大门嵌于外墙内,有屋檐突出墙体,大门部分凭材质与墙体区分;富贵显赫,则屋角飞檐高高翘起,围墙从下层屋檐延伸而出。两种做法中,门与墙统一又相争,像是图与底的交互相衬。

 

大门分析 绘制:权逸群

槐庭公祠墙、柱、梁关系

张韫铮 / 哈尔滨工业大学

 

槐庭公祠墙、柱、梁关系如下,如图所示的建筑空间,首层墙和柱之间有一段较大距离,形成了廊道空间。石灰墙体中镶嵌有木柱,木柱并非完全埋于墙体,而是有直接接触空气的部分,便于木材排湿。二层木柱则与木质墙体嵌在一起。第二部分空间中柱与石灰墙体脱开较小的一段距离,虽然对家具布置有诸多不便之处,但对木柱的防腐却是有利的。主梁上架着较密的次梁,可承受较大荷载。

 

槐庭公祠墙、柱、梁关系分析 绘制:张韫铮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乡村营造

赵黄哲 / 浙江大学

 

传统乡村的营造是一种社会活动,在古时往往一幢建筑需要动员大量的社会劳动力,而在建筑建成之后往往会成为承担社会活动、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活动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反过来,建筑营造作为社会活动本身,也可以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结构。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黄滋老师要强调对乡村建筑的活体保护,缺少了合适的社会背景,社会活动本身也就难以为继,而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自然会促进乡村建筑营造这一社会活动的发生。

 

璟园古民居博物馆作为一个将全国各地古民居拼贴起来的体验式博物馆,尽管我们多少有些诟病它向我们展现的马赛克式乡村建筑风貌。但是透过这些乡村马赛克片段,我们仍得以窥视其背后乡村社会结构的图景。通过对这些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建筑进行初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凝聚了大量劳动力的房屋大部分来自于两个地方:宗族祠堂与有功名在身的望族的住宅。其中大量的装饰语言也向我们传达了维系乡村社会的两个重要生产生活核心:血缘宗族与考取功名。从这两点出发来再次观察乡村与乡村的建筑,我们可能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璟园分析 绘制:赵黄哲

材料、质感对建筑外观的影响

朱惠子 / 华中科技大学

 

上午黄滋院长的的讲座让我们思考了传统村落如何保持自然资源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以及传统村落乡土性、地域性、文化性的活态保护路径。

 

下午参观的璟园民居博物馆,便是其中一种保护模式。每一栋古民居背后都浓缩着一段历史,它是一个个家族的兴衰史,也是一段段民族精神文化传承史,体现着不同的建筑文化和特色。虽然这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地域民居的集中呈现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保护了那些即将要消失的民居文化,但这种模式另一方面也导致民居丧失了地域性特征以及建筑与环境一体的完整性。但是这也提供了我们很好的对比不同地域类型民居特点的机会。

 

十几栋民居逛下来,我将关注点放在了建筑立面的处理上。我观察到大型夯土墙、木装修墙面、白粉墙、横向排列的砖墙,竖向排列的石板等材料直观地给民居带来不同的质感效果;在几何形态上,马头墙的不同尺度与比例、对称与不对称的处理给民居带来不同的韵律感。这些都是自然的建造,然而对比过后我逐渐意识到,民居建筑不光只有自发和自然属性,建筑立面形式的不同也不只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它们背后还有一套成熟的礼制系统,这套系统体现在人居环境上,便是建筑和空间的营造法度。

 

建筑立面分析 绘制:朱惠子

 


本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关键词:
东南大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