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8座建筑,8组建筑师,畅想“未来赤坎的古今中外” | 有方报道

8座建筑,8组建筑师,畅想“未来赤坎的古今中外” | 有方报道
撰稿:袁蓓祺、李博超 | 校对:原源、袁蓓祺、李博超 | 2023.04.06 15:06

赤坎,潭江之滨的一颗明珠,是百年前船舶云集的繁华商埠,也是无数华侨魂牵梦萦的故乡。

 

赤坎得水而兴,因侨而盛,将璀璨的历史篇章都一一记录在它的建筑上。这里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而今日赤坎,又将如何整装再出发?

 

3月28日下午,“未来赤坎的古今中外”城市建筑艺术论坛暨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项目启动仪式,于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举行。在此后的建筑共创中,何镜堂、刘珩、柳亦春、孟凡浩、王子耕、张雷&雷晓华、章明、庄子玉(音序)8组建筑师将在赤坎新区对8座建筑进行设计,共同描绘赤坎的未来。

 

排序不分先后

在开平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本次活动由开平市赤坎古镇文化旅游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开平市赤坎镇人民政府主办,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江门市政协副主席汤惠红、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与风语筑董事长李晖莅临现场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建筑学家和教育家何镜堂于线上致辞。

 

在对开平历史建筑及赤坎新区一同调研考察之后,专家学者、建筑师、艺术家与江门市、开平市领导齐聚一堂,为赤坎新区未来城市建筑发展建言献策,见证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项目的启动。嘉宾名单如下:

 

主旨演讲:

张国雄、彭耀根、刘珩、薛峰、陈力娜

圆桌讨论:

陈杰文、刘珩、孟凡浩、盘育丹、王绪男、王子耕、张雷&雷晓华、庄子玉(按音序排列)

主持人:吕凝珏

 

 

这是一场关于“赤坎下一站”的讨论,也将为其他历史遗产焕发新生提供参考。全国有成千上万的古镇,赤坎的文化核心是什么?今日的赤坎怎样给自己定位?怎样展现赤坎的人文积淀和地域特色,传承并发扬华侨文化?我们要为后人留下怎样的建筑遗产?以下为致辞、演讲、圆桌研讨的扼要呈现,与你一同展望赤坎未来。

 

 

——

致辞

 

近年来,开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侨’的文章的决策部署,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和赤坎新区建设,努力把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展示平台,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和典型范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这次活动是开平设市30周年暨全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之一,邀请何镜堂院士领衔的国内知名建筑师参与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项目规划设计,目的就是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华侨文化,打造以‘侨’为主题的文化建筑群,建设更有特色、更有活力的赤坎新区,实现赤坎新区与赤坎华侨古镇相互促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努力创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示范县。”

 

—— 余中华

开平市委书记

 

 

 

开平拥有底蕴深厚的华侨文化,是许多海外同胞的心灵家园。在这里,中国传统与海外文化碰撞、融合,发展出特色的侨乡文化,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与赤坎华侨古镇都是这段中西交融历史的见证。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沉淀着城市的文脉与记忆。开平现存的1800多座碉楼与600多座骑楼,都是极具保护与利用价值的历史记忆文化瑰宝,是此地的文化基因。对于展现地方文化基因精髓以及保护、传承侨乡文化,我们作为建筑师,义不容辞。

 

建筑师既是工程师也是艺术家,除了解决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我们也需要始终与文化紧密相连,从深层次思考,让建筑成为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作为‘江门市开平古建筑与世界文化遗产研究院’顾问之一,本次我也将参与设计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期待能与政府、企业和各位建筑师共同努力,将赤坎打造成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华侨文化新高地。”

 

——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杰出建筑学家和教育家

 

 

 

初来赤坎,无论是充满魔幻特色的碉楼,还是当地领导对于文化深植的情怀,都令我深受触动。此情此景,促使我希望用设计和艺术的方式,为开平做一些事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之外,今日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项目的启动,也要感谢各位建筑师的参与。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沟通、交流,也一直在等待。大家在百忙之中还愿意投身到这次的设计,也一定是源于情怀与热爱。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把项目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化地标。通过设计艺术赋能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等方向,是风语筑的发展使命。我也期待,这里未来不仅成为我们设计从业者们愿意前来的地方,也是能让所有喜爱设计与艺术的人群青睐的目的地。”

 

—— 李晖

风语筑创始人、董事长

 

 

 

江门市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华侨的影响渗透到城乡建筑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侨乡建筑风貌,彰显出兼容并蓄、包容开放的城市魅力。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项目是建筑艺术承古贯今的新尝试、新路径、新表达。

 

在专家学者支持下,开平古建筑与世界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开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经送宝’。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以用促保,焕发历史建筑全新活力。希望开平市充分发挥‘侨’资源优势,依托赤坎华侨古镇、赤坎新区等项目资源,打造广东省乃至全国古建筑活化示范工程。”

 

—— 汤惠红

江门市政协副主席

 

 

——

主旨演讲

 

在全国古镇数量众多且同质化程度较高的背景下,赤坎古镇如何走得更远、在全国的古镇中脱颖而出?这个问题的根本其实是问赤坎古镇的文化特质。赤坎古镇的核心遗产是侨文化。但侨乡文化并非江门所独有,我们要找到赤坎古镇侨文化的价值特殊性,才能讲好属于赤坎的故事。

 

我将通过两组比较来说明这种特殊性。首先是我国城市的近代建筑与开平碉楼对比,为何只有后者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认为,前者是西方建筑文化的“移植”,是教科书里的“规范建筑”;而以开平碉楼为代表的中国侨乡建筑,是一种来自农民的融合与创新——亦中亦西、亦土亦洋,不标准、不规范、不精致。

 

开平碉楼的建筑是一种建筑碎片的组合,这种组合反映出的乡村审美情趣,恰恰将侨乡的建筑与城市的近代建筑区别开来。开平碉楼的文化价值,实际上是中国侨乡农民所主导的中外文化交流实践,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群体实践。由此,开平碉楼也在近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第二个是开平碉楼与国内其他侨乡建筑的对比。中国四大著名的传统侨乡中,其他侨乡的外来建筑,主要是受东南亚地区文化影响,代表的是农业文明之间的交流;而以开平碉楼为代表的五邑侨乡建筑,所吸收的外来文化主要来自于欧美,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交流,因而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现代化特征

 

这就是赤坎古镇的“门道”。赤坎古镇的侨乡文化与华侨文化,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东西,对景区的策划与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也给赤坎未来作为国际平台的交流内容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古镇建设引出的安置与泛安置的问题,是新区建设的缘起。为了在满足安置之余协调好新区与古镇间的关系,我们本着“离土不离乡,离家不离情”的原则,确定了新区的选址——与古镇仅有一墙之隔,且能共用水系的公福德业片区。

 

项目特殊的背景,也要求我们仔细斟酌新区的定位:新区将容纳哪些功能与人员,如何提供宜居宜业的环境?在既有建筑遗产的基础上,新区如何处理与古镇间的关系,对未来应该留下何种图景?最终,我们将新区确定为“旅游配套与服务接待中心、岭南侨乡宜居风情新镇、百年后的古镇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四版控规研究。在解决安置、适老化设计等具体需求之外,我们格外关注建设中的传承性。例如安置房一、二期中,推敲之后我们在建筑立面上采用了独具赤坎特色的砖砌与洗石米的施工技术,安置房三期如何秉承这一原则还在研究。

 

另一个关注点是水系。水是城市商业建筑的活力来源,也是华侨文化的脉络和纽带,侨乡的精华与血液。无论是出于延续历史还是现代城建的技术所需,水系的整治都值得在控规中去仔细推敲。这里也期待由刘珩老师完成的第五版规划。

 

既然古镇选取了整体保护、再现荣光的策略,我们在新区建设中也应还给大家百年后能成为文化遗产的建筑。待到一百年后再度回望,希望我们今天的努力能为赤坎新区再添一批文化瑰宝。

 

 

 

今年热播的《狂飙》和长盛不衰的《让子弹飞》等影视作品,让更多普通大众知道了开平赤坎,感知了物质上留存在这里的“时间的痕迹”。实际上,这种“痕迹”背后有其之所以为然的深层逻辑,也就是地缘政治经济学。我在港中文教书时,常常向我的学生推荐《虎、米、丝、泥》这本书,它从人类地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了岭南地区的变迁,为我带来一个启发:建筑师不应局限于为当下的生活创造一个空间,更要把空间作为一个出发点,了解它是怎么来的,思考我们要把它带向何方。

 

整个珠三角区域都可以说是“得水而兴”,而赤坎与区域内其他依水建造的村镇有什么不同?那便是“因侨而盛”。侨民侨汇不仅使得当时的经济进一步兴旺,还从西方带来了图书馆、剧场等新的公共设施。在赤坎古建筑中,既有学自西方的材料符号和比例关系,又顺应岭南环境对建筑进行特色处理。中西合璧,使赤坎在珠三角独树一帜。

 

对于新区,除了要考虑与旧村界面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古镇精华来激发活力。在前面几版规划的基础上,我对于水系进行了梳理,旨在充分利用湖面景观,在园林般的环境中围绕湖布置8座文化建筑作为新区的“点睛之作”。至于这8座建筑如何打造,有待与各位建筑师一同探讨。最后,我希望我们能“淡定、务实、生猛”地将项目推进下去,因为建筑师所有的情怀,如果不能转化成真实的空间,就只是纸上谈兵。

 

 

 

身为艺术家,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作为开平可参考的艺术构思。在规划师、建筑师们的设想落地呈现之后,艺术、文化的部分可以被引入到空间中,为开平赤坎提供文化赋能的初步想象。

 

首先展示一些我在开平发现的自觉的“原生态”艺术雏形。上周我确认参与今天活动之后,自驾回程就顺道来了,在赤坎古镇外围的田野、交错的小路和河流,我探寻到不少可以引入创作的空间,以及当地人自发的一些艺术创造一一桥头的雕塑、路边的凉亭和碉楼、大块的白墙、居民为自家墙壁做的装饰......稍加改造、增加层次,便能在“乡土开平”的基础上,赋予人们“当代开平”的感知

 

那么当代艺术怎样体现在地历史和生命感知?我分享两个案例:一是Doug Aitken在印第安人曾经居住的山谷里做了一个镜面房子,镜面映射了周边的景观,在远处观看时,使这座镜面的屋子消隐在环境之中,从这一点看,作品准确传递了历史如烟、消失的原住民以及当下的追忆和反省。二是艺术家FélixGonzález-Torres以现成的日常生活用品——两只同款挂钟,同时装上电池启动,是否会同时走到生命终点,来表达人和机械的生命感知。也就是说,今天的艺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来传递观点和情感。

 

接下来我想说说明斯特,它每十年举办一次雕塑展吸引大量业内人士和公众参加,城市里也有常设的艺术品。我认为开平赤坎可以对标明斯特,在常规的“打卡”景点地图之外,另出一张文化艺术品地图,并策划周期性的活动。

 

 

 

前面几位嘉宾分别从文化研究、政策制定、建筑规划、艺术赋能四个方面分享了和开平·赤坎的故事,有辛苦、有美好、有成就、有未来。这也说明了赤坎的包罗万象和新区的无限可能性。

 

风语筑是一家具有建筑基因的文化科技独角兽企业,在2019年与开平结缘。项目具有三个主题诉求:承载历史、预见未来、回归本源。为此,风语筑团队经过前期勘场、顾问咨询、专家调研,对赤坎古镇展开深度研究,挖掘在地文化浓厚的8座建筑,策划并实施邀约何镜堂院士领衔的张雷&雷晓华、刘珩、柳亦春、章明、王子耕、孟凡浩、庄子玉共8组著名建筑师在开平赤坎新区联合发起全球首个华侨文化建筑群国际赋能计划,以共建创新的模式系统化、生态化地“打造中国侨乡文化建筑群新地标”,让8座文化建筑在赤坎新区的核心空间中,形成古今之间、建筑师之间的对话。这样做不是仅为借助大师知名度为赤坎引流,而更是希望集思广益,为赤坎探寻链接古今的途径。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故事的创作过程仍在继续,因为看好开平赤坎,我们愿意以耐心和恒心打造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这件精品。

 

习总书记曾说:“华侨的特点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跟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分不开。”我们作为项目策划人,也是抱着同样的情怀,以使命感推动华侨文化的发展,擦亮中国第一侨乡的品牌,用设计、艺术和文化科技IP为开平赋能,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预见赤坎下一个百年的文化传承,为赤坎书写更美好的明天。

 

 

——

圆桌讨论

 

 

 

Q1  陈常委作为政府方代表,也是赤坎华侨古镇和新区的重要领导者、参与者,见证了赤坎的成长,可以从政府角度谈下经验、诉求和展望吗?

 

 

关于赤坎,我们政府方主要有三个使命:一是赤坎华侨古镇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二是新区的选址、居民安置和配套设施建设;三是通过项目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赤坎核心的文化独特性在于华侨文化,而建筑应该作为展现文化的切入点

 

在第一点上,我们对古镇的资源进行整合之后,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和运营,来延续古镇历史风貌,传承和弘扬华侨文化。目前这个任务已基本完成。

 

而今天举办的这场活动,就是第二个任务中的重要步骤,我们希望赤坎新区不仅仅是古镇安置目的地,还能作为文化载体进一步传承发展华侨文化、体现赤坎深厚的底蕴。我举一个例子:“得水而兴”的赤坎,今天亲水空间居然很少。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新区公共空间的塑造,让人与水文化重新形成链接?至于具体的空间如何打造、下一步如何带动周边的区域,有赖于各位建筑师为赤坎出谋划策

 

 

 

Q2  说到水这个元素,发达的水网是项目所在区域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是赤坎地域性的一个侧面。刘珩老师负责本次项目的规划工作,而王绪男老师所在的原作设计工作室在滨水空间方面有不少精品项目,能不能请二位讲讲对于水系统如何考虑,以及地域性在城市与建筑中如何体现?

 

 

我认为水系统和城市设计确实是赤坎目前最需要的两方面设计。水体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其重要性首先在于水安全,其次才是水文化、水生态、水经济。在赤坎的项目中,我们也需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应对水安全的问题,并努力把水文化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至于城市设计,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体现文化性,而建筑将作为文化的引擎及切入点。百年前的赤坎创造了当时中西合璧的先锋建筑与文化,今天的我们给出什么答案?城市里的公共空间如何承载新的建筑文化?古镇原来富有烟火气的肌理如何转换到新区中?建筑如何恰到好处地表达地域性,体现一个地区真正的精华?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解答。城市设计和建筑不是自上而下的关系,我非常期待从大家的“头脑风暴”中获得一些批判性的意见。

 

 

 

我们工作室一直关注城市更新以及公共空间,尤其是滨水空间。我们秉持的理念“向史而新”恰好可以回应刚才提到的对于“关系”的处理——既要眷顾过去,谨慎地研究在地的遗留;也要观照现在,关注新的功能和形式;更要展望未来,以长远的眼光为百年之后创造建筑遗产。策略上,我们选择“锚固与游离”:“锚固”就是牢牢抓住在地的文化要素;“游离”则是会对原来建筑的形式、空间、元素进行取舍和演绎,进行新的诗意建构。我们想要创造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让人感觉这个建筑的意蕴还在,却又能获得新的空间和体验。

 

水系统确实颇为复杂,需要一个顶层设计来统筹各个部门综合地管理。在赤坎这个项目里,水是建筑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我踏勘时的感想是,能不能在建筑外围多留出一些自然、生态的亲水空间?

 

这二三十年来我们工作室积累了经验和能力,同时保有最初的热情和情怀,这次在赤坎,我们也一定不辱使命,不遗余力地写好新文章。

 

 

Q3  水体在物理上将8个建筑联系起来,而赤坎独特的地域文化则为他们赋予了一脉相承的气质。张雷老师和雷晓华老师实地看过场地之后,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点?未来如何在建筑上体现地域文化?

 

 

今天是我第一次到项目现场,我认为这些建筑作为文化载体,承载了非常大的信息量,这让我感到很兴奋、也很有信心。我预感到从赤坎这片底蕴深厚的历史土壤中,可以挖掘出许多文化基因“密码”。“密码”不是简单的符号延续,而是对未来有启发性的、不为人所知的规律。挖掘“文化密码”是我们工作室一直在做的事,所以这也是我的信心来源。

 

踏勘中我发现很有趣的是:自力村中建筑和水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碉楼前面平静的水塘尺度亲人,水边生长着乡土植物。于是我就在想:新区规划的湖面是不是需要这么大?是否可以从区域核心村子里学习到建筑和水很亲近的关系,让人们可以跟水互动?

 

 

 

前面演讲中提到,赤坎的这些中西合璧建筑大多是当时的非专业人士的融合创造,这跟我的经历有些相像。那么我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建筑师,也分享一些我的感悟。

 

我们畲族人自称“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受此影响,后来我在参与乡村运营和建筑实践时都会思考:这里的“主人”是谁?他们想要什么东西?来到这里的人想要看到什么东西?我想说的是,作为建筑师、作为“客人”的我们,不要企图以强势的姿态主导这里的秩序。很多时候,当我们放下对这片土地的预设和期待,去实地探寻和体验,反而能从动态之中得到一种惊喜感。

 

我今天参观村子的时候就获得了一个惊喜:有一栋楼的大厅里,主人设置了两面镜子,解说人员告诉我们:主人以此表达对于“平静生活”的心愿。换一个人来表达“平静的生活”,他也许会用一池平静的水;然而也有人会把水看作“不稳定、易逝”的象征……这就还是回到,我们要去了解:这里的人想要传达什么、展现自己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文化?深入沟通之后,下一步才是如何表达在空间中。

 

 

 

Q4  何镜堂院士团队完成了很多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符号的大型建筑,盘育丹老师在其中也参与了大量的工作。但这次设计在公共性的功能之外,还需面对鲜明的地域特征,盘老师您认为这次8个文化建筑的设计,在地域与国际性之间应扮演何种角色?

 

 

开平碉楼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踏勘结束后,我还在思考建筑师的角色问题。昨天在自力村,理查德·罗杰斯的一句“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就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些碉楼所反映出的,正是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的一段历史,包括侨民往来的过程中西方思想与乡土文化的结合。我们在城市里所见的西方建筑,它们都是被动式的介入,但到了开平,这些建筑却都是群众主动的创新。

这次作为建筑师,我们可能要更谦逊一些。前面这些大众的“建筑师”已经创造了很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希望首先要延续记忆,这也呼应了何院士所说的“时代性、文化性和地域性”。延续记忆,就是延续侨乡的文化,将其留存于我们的这些新建筑中,让建筑成为一个桥梁。

 

另外不止特色鲜明的建筑,村落中的外部空间也令我感受颇深。这种场景浓缩了建筑与景观,是我们在中国其他地方是没有看到过的。它是只属于这个地方的地域性,属于当时的时代记忆。我们8座新建筑,一定也与景观、城市、村落紧密关联,与整个侨乡文化连接。我们团队创造的“新”也将是基于原有的基础,与未来连接,如一架桥梁。我们建筑师发挥的也是桥梁的作用。

 

 

 

Q5  孟凡浩老师的东梓关民居项目,也是在典型乡村风貌中的当代聚落营建范例。但开平与江南的乡村面貌截然不同,结合您的经验或感受,您认为赤坎的这8个建筑在统合古今的角度,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策略?

 

 

大家刚才都有讲到新区与古镇的关系,我想补充一点。原来水平维度生长的村落在回迁安置后,可能会给8座建筑形成一个垂直维度上的背景。这种“背景建筑”也鲜明地反映出我们当今的城市化进程状态,所以未来的8座建筑与背景间的关系,也是我认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地方。

 

关于在地建筑如何体现时代性,我也想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对于这些传统建筑,很多人都把它的样式作为一种标本来研究。比如一提起徽派建筑,大家都会想起马头墙。但我去徽州时触动我最深的却是走进空间中体会到的肃穆礼仪感,家族凝聚力、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等,这些能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共鸣的内容,或许这也是在文化积淀比较厚重的地方做设计时,处理新旧关系上的一个新角度

 

最后我想说,开平碉楼的设计在当时绝对是先锋的。以中西融合的风格结合当地防御的功能需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创举,还应用了彩色玻璃、钢板门等当时最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所以我们能否以当代的先锋性,来与之形成一种对话?也是我认为可以在设计中尝试的构想。

 

 

 

Q6  庄子玉王子耕老师都有过比较综合性的经历,比如王老师以前担任过电影的营造参谋,庄老师也曾在时尚设计等领域也有过活动。就两位的个人经历来谈,这次8个建筑在地域文化的呈现上,我们有无可尝试的突破点?如何通过建筑实现赤坎文化的外延?

 

 

这次与我过往参与的集群设计都很不同。我分别参与过政府和运营方主导的集群设计,而在今天的赤坎,召集我们的是做内容的风语筑

 

这就回到了讨论的本质——内容。对于这8个文化建筑,我们今天讨论的本体是建筑,但核心关键词还是文化。我们在实践中更多关注的还是内容本身,而内容的呈现状态可以非常多样。作为建筑师,我们可以用更丰富的介入形式与手段呈现多元的设计,也需要具备用不同方式承载内容的能力。

 

我认为这次“置换而非新建”的命题非常有趣。我们置换的不仅是功能,更是这个地方的内容。我们今天在现场,其实都是在把赤坎的文化内涵给聊出来,并探讨怎么把它再置换到新的地方,而非空套一个形式

 

这8座建筑将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我们只是要做好这个展览的容器。

 

 

 

我曾作为导演组的营造参谋,参与拍摄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和他一起复原1937年的北平。这个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姜文导演对杂糅或文化交融的要求。他经常会让我们把一些有趣的西方建筑语言,再融合到北平的城市中去。为此我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到彼时中国各地已经涌现出大量以建筑为载体的、非常有趣的文化交融现象,呈现多元、包容的活力。

 

像开平这种遗留下来的特殊建筑类型,从中还有反映出文化的包容性,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特的。这当然也给我们创作者一些压力,怎样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既能保证新的创作语言和空间的运用,又能继承文化的活力与包容性,这将会非常有挑战。

 

 

——

结语

论坛“头脑风暴”之外,更让人期待的是8组建筑师如何在赤坎新区以建筑互相对话、碰撞出设计的火花。言语之间,建筑师们已流露出对这场“不会落幕的展览”的畅想。期待这场由当地政府、建筑师、艺术家、风语筑共同策划的盛事,为赤坎打造一张承古贯今的新名片。

 

 

 

撰稿 / 袁蓓祺、李博超

照片后期 / 唐杰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袁蓓祺、李博超

本文为主办方推广文章,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广东
开平
推广
有方报道
江门
论坛
资讯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