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客,记录有方与建筑界内外人士的对谈,呈现对城市与建筑的不同读解。本期对谈嘉宾Winy Maas,MVRDV联合创始人。2017年底Maas携空间装置WeGo、影像The Future is Wide等三件展品来到2017年“深双”,并接受了有方专访。他对城中村有着怎样的读解?如何看待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一起来看。
· 城中村是一种需要被改善的底层策略
· 本届“深双”有力地前置了城中村这一议题
如果说目前深圳40%至50%的区域仍是城中村,这意味着一个有趣而充满张力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不仅被自上而下地规划着,也有从底部发起的互动。
但是当然,在城中村里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被改善,还有很多不太和谐的地方。我们要引入创新的科技,去解决电力、消防、交通等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以便让城中村这种建造类型变得可持续,并能被更多人接受。
城中村这一模式,允许我们将密度与复杂性结合在一起。确实,我们需要去改善它,并投入资源;我认为这届双年展强调了这个议题,而接下来它需要被推进。
· 城中村是对真实都市生活之复杂性的参与
· 也许混乱,但能量也正在其中
· 在未来,城中村可能是最昂贵的地段
我并不排斥“混乱”(chaos)。因为对我来说,混乱也意味着一种激活和更新。在混乱中,人们可以成长,因为你可以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混乱中包含着自由,惊喜与意外也蕴藏其内,而没有意外的生活是无趣的。面对这样一届有意识地将混乱纳入其中的双年展,我们有许多可以分析之处。我认为本届深双的组织者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打出了这张牌,以一种精心组织、颇为智性的方式。
某种意义上,“混乱”可能是对概括城中村状态最准确的概括,城中村更像是对真实都市生活之复杂性的参与。
“混乱”中一定有着能量。至少在这个地点(南头古城)中,混乱之能量是可见的。你看人们收拾自己房间的方式,看他们开的店铺,以及对阳台的利用。这里是有能量的。我认为这届双年展向人们展示出,城中村这种集体居住方式,可能甚至是更丰富、更有潜力、更经济的。如果我们借鉴世界其他地区的经验,在未来,城中村可能反而是最为昂贵的地段。好好照看它,让人们的生存在其中得以继续。
· 我们知道过度的保护主义将导致什么
· 为世界平等而进行的努力,是一种诗意
我喜欢多样性,喜欢可接近性,喜欢自由,喜欢亲密性——这也是城中村的一部分,街道紧密,人们可以方便地交流。我喜欢民主和自由,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正为这样的社会氛围而努力。比如在欧洲,人们呼吁着对国界的开放,这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德法等国接受着来自叙利亚的难民,这些为了让世界更加平等而进行的努力,是一种诗意。
我们知道过度的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最终将导致什么。如果这世界是一个保护主义横行的世界,或者被恐惧所占据,那么我们的方向大概是错了,它将更容易招致冲突和战争。有些时候我们希望去保护现状的美好,保护部分地区已实现的宁静,我尊重这种心情。但我们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包容,去接纳一些更大的理想。
· 建筑师是可以将想法视觉化的职业
· 十年前在深圳,我们创造出WeGo住宅的原型
· 建筑师是在建造未来
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建筑师有能力将想法视觉化,为理念“赋形”,并显示出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小规模中进行试验,也可以将之实践在更大的规模中。
十年前在深圳,我们创造出一个城市尺度上的“WeGo住宅”,虽然没有太多人知道那件事。我们在深圳的一次竞赛中第一次提出了对这种灵活、开放、定制化的未来居住空间的构想,然后我们输掉了那次竞赛。但是现在我们在欧洲将它实现了。在阿姆斯特丹旁边我们盖起了20,000座房子,是能容纳40,000人的一个小城。这个项目正在建设,第一批的80栋房屋已被人们建造出来——WeGo这一模式在深圳被创造,在阿姆斯特丹,它真正地落地了。
所以建筑师是能够在较大的尺度中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可以将想法视觉化,可以实际地去建造,也可以建造未来。我们对未来城市的设想希望实现环保上的目标,而在此之外,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进步,都是同等重要的。在对任何集体的规划中,我们都要想办法同步推进这些方面的进展。
采编 | 原源
拍摄 | 魏唐辰希(实习生)
剪辑 | 赵筱雅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身心合一:普泛建筑工作室的2017年
下一篇:当代的传统园林:未相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的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