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方茶室只有六个平米的大小,是UAO主持设计师李涛设计的最小建筑。
茶室的景观设计也由UAO负责设计,它地处公园北侧池塘边,另一侧是下塘河,两边的风景都很优美。
设计最开始的策略是选址在两侧水面夹击的长条堤岸上,体现很好的亲水感和对风景的零距离观赏。
日本建筑师藤森照信曾经设计一个树屋茶室,架在树上,仅容两人。但是人上去后如果老在动,茶室和树就会跟着晃动,就不能安心品茶,所以他用这个装置建筑限制了人的走动,让人只有喉头在动:品茶,从而真正体味到茶之味。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边喝茶边看美景是很愉悦的感受,但其实这不是喝茶的最高境界。 那么,这个小小的茶室,美景真的很重要吗?
尤其是处于这么好的风景位置,设计师认为有限制的美景才是最好的体验。
所以,茶室是这样一个方案:一个半封闭,半下沉的盒子,进入它要从室外地面往下走60公分,进去后,视线只是在露出室外地面30公分处无遮挡,30公分以上高170公分的部分均为竹子百叶半遮挡住;人要看风景,需要俯下身,表达了对茶和风景的敬畏之情。
喝茶的人需要向下走方能进入,只能在仅存的缝隙里看到外面的水面——墙面会反射外部水面的波光,品茗者围坐在下沉中心茶桌边,只看到有限的风景和反射的波纹,内心只有这壶茶。
设计师引导一条蜿蜒的碎石子小路到茶室南侧,并在南北侧种植了一棵紫薇,一棵朴树,北侧入口的朴树倒向水面,枝条在空中又弯回茶室,与茶室的混凝土墙面形成刚柔对比。
设计将传统的中国古建筑坡屋顶的形态简化,中间起坡刚好形成东向通风高窗。
茶室的坡面朝向西边池塘,会在池塘对岸黑松林里看到其倒影。这种坡屋顶小亭子倒影于水面的意象,原型指向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清风明月我。”
茶室由三片木纹混凝土结构墙支撑起水平挑檐横板,没有其他结构梁出现。三片结构墙刻意对茶室内的人的视线做了限制,将视线范围控制在两边的水面之内。
木纹混凝土外表皮刷了清漆做保护,使得建成后的木纹混凝土摆脱了生水泥的颜色,显得厚重。外挂竹百叶经过水煮处理,颜色也趋近木纹混凝土最后的颜色。
北侧入口的挑檐挖了一个圆形洞口,将茶室名字“陆方”焊接在洞口一侧,一年中只有在夏日午后阳光的照射下,入口墙面上才会很短暂地显示“陆方”两个字的影子。
圆形洞口对应的地上是设计师挑选的一个石磨,宛如顶部洞口切割掉下来的样子。
在屋顶中间设计有一凹槽收集雨水,顺着入口处的钢丝流向入口台阶,并引流至石磨周围干铺的石子。利用自然界的光线、雨水,在小小的方寸间与建筑元素共用,有点向斯卡帕致敬的意思。
老房子的一对门板,改造后一块做了茶室的门板,一块做了茶室内的茶桌。门口檐板的高度,刚好能让人低头进入,心绪随之平静。
阳光将竹百叶的影子投射到茶桌和木纹混凝土的墙面上,于方寸斗室间摩挲这清水木纹的墙体,让设计师李涛回想起在有方柯布西耶考察之旅中,于拉图雷特修道院留宿的那个夜晚——那个宽1米8的斗室有着四壁质感粗糙的墙,在昏黄暖色灯光以及柯布配色的渲染下,给予人犹如婴儿处于母亲子宫中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超越了人性的尺度,偏向于神性的解读。
坐在茶室内,外面的美景被限制、隔绝,茶客的心态随之平静,只余茶之味。
设计团队:UAO瑞拓设计
联系方式:542595072@qq.com
位置:江苏常州.一席婚礼公园
主创设计师:李涛
建筑施工图:李龙
景观设计:胡炳盛、吕月娟
植物设计:虞娟娟
摄影:存在建筑摄影苏哲维 李涛
文字:李涛
版权声明:本文由UAO瑞拓设计授权有方发布,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上一篇:去希腊旅行,如何看懂古典柱式?
下一篇:“∞”双桥,驻足观望不同高度的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