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史建:用访谈勾勒设计的现实

史建:用访谈勾勒设计的现实
史建 | 张远博 | 2015.01.19 08:54

导言

一个不再缺少表演性和轰动效应的时代,缺失的是深度和真实,从今天起,每周日有方以“深度”释放你的思考。栏目首个推送主题系列为史建主持的中外建筑师深度访谈,文本依托于《domus国际中文版》与一石文化编辑成册的《与中国有关》一书。本篇为这组访谈的总序。

▲史建

这是一个超速城市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影像和言语泛滥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再缺少表演性和轰动效应,缺失的是深度和真实,甚至连最基本的“现实”,也变得模糊不清。近十年来现实语境的剧烈转换,早已使往昔的“实验建筑”、“本土设计”和“殖民建筑”等议题的有效性丧失,但是由于涉及这些基本问题的当事者的“失语”,使得设计现实在一片表面繁荣的同时,缺少基本“史料”和“史实”的支撑,更遑论理论的梳理。

访谈的动议缘起于2006 年我正在编辑的安迪·沃霍尔的访谈集《我将是你的镜子》。这是一本汇集了安迪·沃霍尔一生访谈精华的集子,其中收录了大量“地下杂志”的“山寨”式访谈。但正是这些或长或短、体例不一的访谈,建构了另一个安迪·沃霍尔,一个褪去了巨星光环的、真实而充满生存智慧的安迪·沃霍尔。它使我明白,只要方式得当,言语同样可以富于深度地述说(甚至建构)现实。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恰逢《domus 国际中文版》即将创刊,其原版曾有过的汉斯·于尔里克·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的跨界访谈,让我印象深刻,尤其他的访谈在这本历史深远的、以视觉设计特征为特点的杂志中,是以文本性的、单色的小册子方式呈现的。这种视觉与文本的强烈反差相得益彰,是我喜欢的访谈呈现方式。但是我想做的,还只是有限的跨界,即domus 所涉及的建筑、设计和艺术,并且,“与中国有关”。

做专业性的长篇访谈一直是我的理想。因为这样的访谈要有三个小时的时间,至少一万两千字,这就要求访谈者不仅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功课(阅读所有相关的文本,拟出访谈提纲),还要在访谈过程中针对受访者和访谈的整体结构,随机设定、引导和驾驭访谈的言语走向。在这个过程中,去新闻性、去矫情和建立袒露心声的语境,并且激发受访者沉入学理思考,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设想与《domus 国际中文版》主编于冰女士一拍即合,于是,与编辑冯恪如合作,从2006 年7 月出版的第1 期开始,访谈就从未间断地进行了17 次,也就是收入本书这18 篇(其中与日本建筑师矶崎新的访谈进行了五个小时,分两次刊出)。另外,《domus 国际中文版》的一个“接龙”式的对话栏目,分别刊出了朱锫与我、我与“海外军团”(国外著名事务所的中国建筑师)的对话,因涉及相关议题,也一并收录。

这次结集我把19 个访谈/对话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实验建筑可能的突破:建筑教育

收录了张永和、王澍和马清运的访谈。实验建筑曾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化现象,由最初的体制外的边缘运作到逐步成为媒体明星、纳入主流设计/ 教育体制,可谓一波三折。值得关注的是这三个实验建筑师不仅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延续了实验姿态,还利用主导学院教育的契机,将这一姿态带入国际建筑教育的实验之中。在访谈中,张永和陈述的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改”实验,王澍津津乐道的他在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对想象的传统建筑教育的“恢复”,马清运畅想的他将在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教育体制改革设想,都是难得的“史料”。在建构乏力的“后实验建筑”时代,建筑教育实验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设计领域独有的、不同于日本的现代建筑转型的模式。


中国建筑扫描:主流、实验、社会建筑

收录了崔恺、刘家琨、谢英俊访谈。崔恺在访谈中详述了他的介于主流/ 实验之间的建筑实践历程,回顾了主流设计师和大设计院近十年面临的困境与转型契机;刘家琨在访谈中表达了一个实验建筑师在超速城市化/全球化时代的“退守”(低技和地域)状态;谢英俊的访谈则披露了作为社会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机制的反思,以及他在台湾邵族原住民居住区重建方面的独特努力。当然,对中国建筑现实的扫描并不限于上述三个访谈的叙述,张永和、王澍、马清运、艾未未和朱锫,也都在访谈和对话中详述了他们的设计策略。


城市保护与再生:北京、台湾、意大利、西班牙

收录了王军、夏铸九、弗拉维奥·阿尔巴内西(Flavio Albanese)、索萨(José Antonio Sosa)和冈萨雷斯(Magüi González)访谈。一如在《城记》中的直率,王军在此更为系统和深入地畅谈了他对北京城市建设(尤其是规划)的洞见;台湾学者夏铸九试图通过对台湾都市化的教训的概述,给内地的超速城市化现实以借镜。2007 年6 月,我曾经在国家图书馆策划了“再生策略:北京旧城—— 西四新北街概念设计国际邀请展”,试图在北京旧城的夷平或博物馆式保留之间,引入更为务实可行的国际经验,弗拉维奥·阿尔巴内西、索萨和冈萨雷斯是受邀参展的十一个国际建筑师团队中的两个,在访谈中,他们分别提出了针对北京旧城保护与再生的“病毒”和“循环利用”的理念。


亚洲建筑与亚洲性:日本、韩国

收录了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和韩国建筑师承孝相的访谈。矶崎新先生是建筑界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以七十六岁的年龄接受了我们长达五个小时的访谈,涉及建筑文化的地域性阅读、未建成与城市批评两大议题,视野宏阔、观点精深,分两次刊出。日本《新建筑》2008 年11 月的别册《矶崎新的访谈@中韩日》,收录了我们对矶崎先生的这篇访谈。作为与中国最近和文化最密切的现代国家,韩国的建筑文化,尤其是现代建筑的历史脉络,一直漫漶迷离。此次承孝相先生不仅以简洁论说厘清了这段史实,也精确地阐述了他的基于韩国文化和城市化现实的“贫困美学”理念。


国际建筑师与中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全球化

收录了奥迪勒·黛克(Odile Decq)、坎波·巴埃萨(Alberto Campo Baeza)访谈,以及朱锫与我的对话“从斯卡帕引出的话题”和我与国外著名事务所的中国年轻建筑师的对话。奥迪勒·黛克是法国女建筑师,个性卓异,她对法国当代建筑与教育、尤其是她作为女建筑师成长历程的阐述,生动精彩;西班牙建筑师坎波·巴埃萨是依然顽强持守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和美学的建筑师,他在理性设计方面的深切感悟,在追逐时尚的当下显得尤其珍贵;朱锫对斯卡帕及意大利现代的剖析,意在揭示这个与中国有着同样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向现代转化中的策略给我们的启示;而10 位在国外著名事务所工作过的中国年轻建筑师的对话,则袒露了他们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与国际建筑大师工作经历的体会,以及透过在华项目对中国文化与现实的再理解。


艺术与设计:建筑、艺术、设计

收录了艾未未、徐冰、深泽直人的访谈。作为艺术家、建筑师和公共知识分子,艾未未的立场表白直率得令人瞠目,在这次访谈中,他的耐心同样令我们感动(他的著名博客转载了这篇访谈,名为《删去7000》);徐冰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这次以他的作品《天书》、《鬼打墙》、《何处惹尘埃》、《烟草计划》和《地书》为线索的访谈,是对他创作的文化理念的完整陈述;作为世界著名的产品设计师和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深泽直人在这个设计时代对设计保持了应有的警醒,他在访谈中一再谈到:设计其实就是去寻找意识的核心。

当然,这些长篇访谈不可能仅只上述一种视角,实际内容远比上述分类庞杂,如张永和对国内双年展(尤其是“深圳城市/ 建筑双年展”)机制的反思,马清运对库哈斯的批评理论与建构实践的独到理解,王澍对中国园林空间的领悟,艾未未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在“鸟巢”设计决定阶段史实的披露……

中国超速城市化的现实是如此生猛和生动,“与中国有关”的访谈计划也因此具有“无边”的资源。然而《domus 国际中文版》是月刊,在坚持了一年以后,实在追赶不及它的出刊速度,在专业性的深度访谈有可能蜕变为随机性的媒体访谈之前,只得向于主编请求暂停。好在这是一个可以随时“重启”的项目,而且,在多变的现实面前,我们总可以找到新的对应和表达的方式。

(本文作于2012年6月)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domus 国际中文版
史建
深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