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有方2014首个策展项目亮相上海

有方2014首个策展项目亮相上海
张远博 | 2014.10.15 13:55

xc 27 1

史建(有方)2014首个策展项目亮相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主办的“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将持续至11月30日

由有方合伙人史建策展,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主办的展览——“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于10月11日在上海开幕,展览将至11月30日。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冯纪忠及王大闳先生的女儿,和来自台湾、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学者、建筑师、策展人、媒体记者等参加了开幕式,并成为展览的首批参观者。

此次展览挖掘、展示了冯纪忠的方塔园及何陋轩,王大闳的建国南路自宅、国父纪念馆(中标方案)、故宫博物院(中标方案)等作品。通过设计图纸、模型、历史资料(图片、文献),以及影像、装置等当代展示方式和效果,呈现两位在两岸均被“埋没”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杰作,激发设计界对探寻、接续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思考与讨论。两位设计师的作品在OCAT上海馆的两个展厅分别展示,形成富于深意的两岸现代设计的深层对话——将被埋没的呈现出来;将被区隔的互映起来;将未竟的承接下去。

开幕当天,展览吸引了支文军、柳亦春、张斌、庄慎、刘宇扬、冯路、孔锐等上海当地学者建筑师参加。策展人史建为媒体和部分参观者进行了导览。展览回顾了冯纪忠、王大闳的生平和实践,许多人通过展览对两位分别来自内地与台湾,从未谋面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为他们以相近的理念在不同环境中坚守现代主义态度的实践而感叹。

本次展览是有方2014年首个亮相的展览项目,也是OCAT上海馆的首个建筑展。有方期望借助此次展览,呈现上个世纪中叶内地和台湾两地建筑师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的探索,接续在两地曾一度被打断的现代主义建筑本地化发展实践,并将其讨论推向更广泛的范围。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

策展人:史建 有方合伙人、北京一石文化策划总监、策展人、建筑评论家

主办: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

协办:华侨城(上海)置地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支持:冯纪忠奖励基金会、王大闳建筑研究与保存学会

感谢:王澍、陆文宇、王俊雄、徐明松、赵冰、严善錞、王明贤、李翔宁

展陈设计:有方/ 邓政、何柳

视觉设计:非白工作室

开幕时间:10月11日,18:00 - 21:00

展览时间:10月12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闸北区北苏州路1016号 / 文安路30号

xc 14 1

▲ 展览序厅(摄影:史建)

zx1 1

▲ 展览序厅 - 格罗皮乌斯书赠王大闳诗稿(图片版权属OCAT上海馆)

前言

《新陈代谢之前》是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以建筑史家的视野与立场,将中、日、美三个现代建筑运动边缘国家不同的现代化/本土化历程进行比较,并且抽出梁思成、菲利普·约翰逊和丹下健三进行个案分析/引申,它使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本土化的症结在这一特定语境得以彰显。

实际上,就像“建筑”这个词初创于日本并被中国和韩国接受,在对现代性的接受、转化与创造上,东亚诸国中日本不仅是开风气之先者(虽然是被迫的),也一直是先锋和榜样,其在几乎全部领域的经验与成果,已经成为东亚现代文化的基础资源。

但是至少在目前,只从文化模式角度谈东亚问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从表面上看,它似乎规避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有色”视角,而进入更为沉潜的文明演化议题,但是对东亚诸国来说,近代以来的历史正是因为被日本“强制的现代性”的存在,阻断了两岸同样可以“优雅”地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历史契机。当这段历史在战后“重启”,两岸的更为自然的现代性之路已变得边缘和阻隔,如内地的冯纪忠、台湾的王大闳的现代主义与传统转化实验。

也就是说,两岸近代本应产生更为丰富、多样的空间现代性模式。由于至今尚未澄清、纾解的历史与文化积怨,导致空间遗产亦得不到正视和研究,成为被“抽空”的现代性转型时代。解开这个心结,跨越这个界限,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

由于早期的意识形态屏蔽(复古/折中主义成为主流)和后期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后现代/商业建筑成为主流),冯纪忠与王大闳先生的现代建筑理念实践在两岸现代历史中均处于边缘位置,一生多有波折而甘于淡泊,其理念和实践的重要历史价值在近年才日益凸显,被后人研究、展览和重新评价。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挖掘、展示冯纪忠、王大闳两位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最重要的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如冯纪忠的方塔园及何陋轩,王大闳的建国南路自宅、国父纪念馆(中标方案)、故宫博物院(中标方案)等,以设计图纸、模型、历史资料(图片、文献),以及影像、装置等当代展示方式和效果,呈现在两岸均被“埋没”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杰作,激发设计界对探寻、接续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思考与讨论。

两位设计师的作品在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的两个展厅分别展示,形成富于深意的两岸现代设计的深层对话——将被埋没的呈现出来;将被区隔的互映起来;将未竟的承接下去。

zx1 1

▲ 冯纪忠作品展厅全景1

zx1 1

▲ 冯纪忠作品展厅全景2

zx1 1

▲ 何陋轩竹构造节点模型展示

xc 27 15

▲ 方塔园平面地面投影&何陋轩弧墙(片段)复原

zx1 1

▲ 王澍参观冯纪忠展厅

(以上展览现场摄影由主办方提供,图片版权属OCAT上海馆)

关于建筑师

zx1 1

冯纪忠(1915-2009,上海)是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自1947年执教同济大学任教授六十余年,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由于历史原因,虽然冯先生的著述和设计作品并不多,但他的设计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却代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建筑文化的教学和传播系统,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大闳厅:

zx1 1

▲ 王大闳作品展厅1

zx1 1

▲ 王大闳作品展厅2

zx1 1

王大闳部分设计图纸

zx1 1

▲ 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局部)复原

zx1 1

▲ 策展人史建在建国南路自宅庭园小品-小水池前为参观者导览

(以上展览现场摄影由主办方提供,图片版权属OCAT上海馆)

关于建筑师

zx1 1

王大闳(1918-,台北)是著名现代建筑师。1949年以来,台湾的复古主义建筑于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至王大闳设计的国父纪念馆为之一变,探讨以现代建筑理念、营造模式与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的有机结合,摆脱了近代以来大型公共建筑摹古、复古的定势,遂由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坚实转向。而其建国南路自宅、故宫博物院方案等,更是持守以现代主义理念,对推动台湾现代建筑发展有重要的启蒙与示范贡献,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中承前启后、并引领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冯纪忠
史建
建筑自媒体
王大闳
策展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