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2014年7月
这次我们采访的是坊城建筑合伙人创意总监陈泽涛。他最近在做去年深港双年展主场馆的再改造项目。这个工业设计港的委托让他感觉责任重大,一来要尽可能保留双年展的遗产,其次还要考虑新建筑如何与现有建筑和谐共存,这是一个考验。他这几年一直在读《道德经》,并将其作为自己做人和做建筑的最高指导原则。他认为人必须搞清楚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存,才能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各种问题,建筑也一样。曾经有人问他世界末日之前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趴在桌子上继续做设计。
有方:最近在做的最有趣的项目是什么?
陈泽涛:最近在做的最有趣项目应该是去年双年展主场馆的再改造项目了,2013年我幸运了收到了创意总监Ole Bouman的邀请参与了主场馆的改造,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一同出谋划策,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经验,特别是Ole作为一个评论家, 策展人那种国际化的视野和独到的改造理念-轻轻触碰,并用持续的学术活动来激活整个场馆的策略,这也算是深港双年展的一次创新,我作为本地设计师有机会参与整个过程并负责机械大厅的改造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最终双年展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空间和精神遗产作为下一轮再出发的基础,现在我们收到这个工业设计港的委托也是感觉责任重大,一来需要尽可能的保留双年展的遗产,其次还要考虑新建建筑如何与现状建筑的和谐共存,这是一个考验。
▲2013年深港双城双年展主场馆机械大厅改造
▲工业设计港鸟瞰图
有方:最近在做有趣的项目的同时,是否也出于某种原因,做另一些无趣的项目?
陈泽涛:其实有趣的项目那是可遇不可求,大部分的项目都是要在约束条件非常高的情况下去寻找有趣的点,不管有趣与否,这些项目也往往牵涉很多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城市景观,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有方:最近在自己的业务上你觉得最烦的事是什么?
陈泽涛: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平和,遇到问题积极乐观的面对更重要。
有方:最近在集中琢磨什么问题?
陈泽涛:就是怎么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做更多的精品项目,这里面牵涉的问题很多,项目的管理,团队的磨合,还有细节的控制,整体的落实。
比如最近我们在做东莞的一个销售中心,希望能够更加纯粹的表达我们的理念及整体效果,我们向甲方提出了从建筑,室内到环境的整体性设计,这种整体性设计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 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更高, 希望能够成为我们的一种更加习惯的设计模式。
▲东莞万科销售中心
有方:最近读的最有趣的一本书是什么?
陈泽涛:应该说这几年一直悟《道德经》。这本书已经成为指导我做人和做建筑的最高指导原则了。个人认为做人做建筑其实是一样的,先要做“好”人,才能做出“好”的建筑,这种好是一种和周边环境关系的和谐平衡,人必须搞清楚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存的伦理关系之后才能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各种问题,建筑也一样,要法地,法天,法自然,去了解事物背后的道,才能真正看到问题的根源。
有方: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陈泽涛:最近工作和家庭两头忙,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旅行了。
有方:最近有没有新发现某位很有趣的建筑师,对你特别有启发?
陈泽涛:最近有一次去都市实践和孟岩、刘晓都聊天,他们提出年轻建筑师如果碰到好的项目应该抓住机会,往死里做,这样的描述还是很让我震惊,就是全力以赴还不够,也对我很有启发!
有方:最近哪个建筑议题最让你关注?
陈泽涛: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问题。
▲一百万保障房竞赛作品《桥 都市生活原型》
▲城间城(2013深港双城双年展参展作品)
有方:你觉得最近建成的最糟糕的建筑作品是哪一个?
陈泽涛:所有用心做的项目都不会那么糟糕,只是有些不那么满意而已。
有方: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陈泽涛:最近反腐的势头还有力度不断加大,我想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建筑市场的生态系统紧密相连,期待这么一个大环境,让有能力,有理想,有责任,有立场的建筑师能够发展起来。
有方: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陈泽涛:养育新生命。
有方:最近有没有对建筑设计感到困惑、厌倦,想过改行,改做哪一行?
陈泽涛:曾经有人问过我世界末日之前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在趴在桌子上继续做设计,虽然学习并做了10多年的建筑,但感觉还是刚入门,学习一辈子都不会够的,路还很长啊!
建筑师简介
陈泽涛
深圳大学建筑学学士,荷兰贝尔拉格城市与建筑学院硕士,现任坊城建筑合伙人创意总监,坊城建筑是一家致力于中国城市化研究与实践的工作室,工作室多个作品在国际竞赛获奖并发表于国际主流媒体,《桥-都市生活原型》以及《城间城》两个研究项目分表参加2011以及2013深港双城双年展,陈泽涛还作为主要设计师负责2013年深港双年展A馆价值工厂主场馆的改造。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建筑师在做什么38 | 徐浪:睡觉对我来说是个体力活儿
下一篇:建筑师在做什么40 | 陈海津:最近在关注反腐是否有利于改善建筑师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