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师在做什么82 | 李麟学:新建筑革新的三个支点:热力学、数字化、材料化

建筑师在做什么82 | 李麟学:新建筑革新的三个支点:热力学、数字化、材料化
秦竞卓 | 2015.02.06 21:41

▲采访时间:2015年1月

李麟学,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 L+主持人。他最近的项目都是在“气候建构”的框架下进行,延续其十多年来“自然系统建构”的主线,并在“技术文化”这个点上找到历史支点和理论营养。

有方:最近在做的项目是哪些?

李麟学:我将自己的项目分为两类:“建筑生产”与“知识生产”。刚刚完成在哈佛一年的访问学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我而言,当只关注建筑时,根源上的历史营养与创新动力会越来越枯竭;职业的道路实际上会越走越窄。

▲李麟学在哈佛大学评图

深圳双年展  微巨构

“知识生产”的方面,正在与彭怒老师客座主编下一期的时代建筑,主题是“形式追随能量-热力学作为建筑设计的引擎”;2013年参加了上海与深圳的双年展;2014年与哈佛建筑系主任Inaki Abalos 教授一起完成中国三个高铁站的热力学建筑集群教学与研究,分别针对青岛、义乌、深圳三个自北到南的不同的气候与文化区,计划出本书。

▲高铁引导的热力学建筑原型研究

▲黄河口游客中心草图

▲黄河口游客中心模型

▲黄河口游客中心建成照片

▲黄河口游客中心建成照片

作为“建筑生产”,刚刚建成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一个一万平米的夯土房子;南开的学生活动中心正在施工;目前正在进行中国商业与贸易博物馆与义乌美术馆、崇明体育运动中心核心区建筑,以及一个名叫“雅端”的优美江南历史村庄改造等项目设计。刚完成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夯土建筑,“融于大地,适于当地严酷气候的建筑”是初始概念,但具体的实施从沙石、泥土等当地材料的选料开始,从无数大大小小的试块测试;从工人的培训与切磋,到无数样墙的实验;从没有设计规范的尴尬,到建筑本体的建构。我喜欢在每个项目中挑战不同的“系统”:类型功能系统,社会建造系统,材料系统,乃至气候系统……

▲中国商业与贸易博物馆草图

▲中国商业与贸易博物馆模型

▲中国商业与贸易博物馆模型

▲中国商业与贸易博物馆效果图

有方:和过往比,最近做的项目有哪些新的思考或尝试?

李麟学:将“知识生产”与“建筑生产”贯通起来,是一个基本的想法。“知识生产”为“建筑生产”提供历史与未来的关照,“建筑生产”将“知识生产”最大化加以转化;“知识生产”应该走的更远,“建筑生产”则更贴近系统建构和本土。这是我自己团队的路线图。工作室贯彻了十几年一贯的思路:“不做不建成的建筑”。因此可以在概念的初期就同时关注“概念、资源与材料”。

最近的项目都是在“气候建构”的框架下进行。这些想法延续了十多年来“自然系统建构”这一“知识生产”的主线,并在“技术文化”这个点上找到历史支点和理论营养。热力学建筑的研究与建筑师的环境议题相呼应,也是历史潮流的一部分,关注“能量-物质-形式”跨学科的内在设计逻辑。目前在“气候响应设计”、“热力学物质化”、“热力学都市主义”以及“热力学考古”几个层面上展开。既有宏观的知识建构,也结合具体的设计实践。

当然对于中国现实的应对一直是个挑战,有时需要一种非常简明的策略。例如:面对新型城镇化的争论,与一个历史文化村落的村支书交谈中,我给他的建议是,不管领导怎么讲,手中的历史建筑“绝不能刷个桐油完事”,宁可不动,老祖宗那点遗产一不小心就给毁了!

有方:当项目进行施工时,会经常去现场吗?如果去,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李麟学:2003年开始杭州市民中心设计,十多年间去工地不会少于200次吧!前面提到的游客中心夯土房子,从材料的选材,配比,试块,到各种尺度的样墙,前后实验就有大半年,还伴随了各种随时发生的领导意见翻盘,没有验收规范下的专家沟通,现场工人的培训。设计在中国是一个“体力活”。幸运的是,工作室保持了一个超级稳定的团队,主要建筑师基本都伴随工作室十多年的成长,他们是我能兼顾到教学、研究与设计的最大保证。还有一个技巧是,在每个项目施工之初,对于各方团队的建筑师视角的培训与系统制定,譬如要求所有的意见必须有传真,甚至由我们帮业主和施工方做好范本,实际我知道永远做不到那么彻底,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感性和非系统化,总会冒出来,有时很可爱,会给项目带来创造性突破,但有时很要命!

有方:当下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

李麟学:去年一年都待在哈佛所在的剑桥镇上,每天步行穿梭在哈佛、MIT与住处,算是一种“修行”。之间写了一篇稿子一直未发:“非实用主义建筑”,想想大家都在热火朝天,有点不合时宜。其实我是感到巨大的困惑才下决心离开一段时间,当学校从一开始就将教育定位成“就业和职业”,当建筑师太多谈论“诗情画意”,可以深切感受到在中国城市与建筑领域喧嚣的大背景下,实用主义的困境和建筑师对于大话题的无力。这种无力感,既没有对接历史断面的能力,对于未来又缺乏有强度的思考。

对我而言,通过自我的“放逐”才学会应对这种现实和困惑。15年前在巴黎游学一年; 15年后下决心再次离开。一年中大量的读书、思考和高强度的交流,让我释惑很多。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生活的最大收获是人与自然的密切融合,你会从精神上喜欢自然。在康科德的“森林小屋”,哲人索罗提出了一个人的“最小需求”问题,在最小的物质环境下精神同样可以非常富足,他写道:把生活逼到绝处,保留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人至简,而无惑!

有方: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现在的处境?打算怎么应对?

李麟学:项目明显放慢,造价控制越来越严格,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必须在有限的造价和普通的材料中,学会“系统创新”的方法。其实这样的困境在2008年之后的美国与欧洲同样存在。在经济危机之后的美国,对于建筑院校教育体系方面的冲击非常大,哈佛GSD近五年的人员、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转向,对于社会大图景课题的响应,在气候变暖、生态都市主义、热力学建筑、全球城市、数字化工具、性能化转向以及跨学科创新等方面,不断思考“学科的边界和核心知识是什么?”

事务所方面同样如此,这次走访了许多纽约的事务所,在那样的困境下建筑师通过全球化市场的介入,对于城市修复、非洲乡村建造、环境仿生设计、新材料潜力等等的“知识生产”,完成了新知识架构的转型与积累。现在随着社会整体的经济复苏,展现出非常强的创新性和活跃度。在此过程中,对于源于现代主义时期“技术文化社会”的再发现,尤其让我感受深刻。例如对于弗雷·奥托与巴克明斯特·富勒遗产的再发掘;历史上的危机时刻,往往是新技术的转型时期!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应对的策略。个人认为,建筑行业当前的困难处境,对于快速发展了二十多年的中国城市与建筑,对于年轻一代的知识转型,可能是一次“机遇”,但前提是我们要有“新知识架构”的储备意识和路径方法!

有方:如何看待参数化设计?你认为参数化会导致一场建筑的革命吗?

李麟学:我将“热力学、数字化、材料化”看作新建筑革新的三个支点。 建立在地域气候与环境参数之上的、基于能量流动与新材料建构的建筑,是具有未来范式的建筑方向之一!参数化设计在工具理性与思考路径的层面,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方向,并与现代社会整体的创新与生产体系相衔接。但一个很大的误区在于,参数化设计并不必然导向哈迪德和舒马赫所宣称的单一的“建筑风格”,这对于城市可能是个灾难,对于学科则是一个整体知识系统的肢解与简化。我同意尼尔·里奇的观点:参数化是强大的工具与思维模型之一,在其之上尚有建筑历史与现实的更迫切话语!参数化是整个话语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并且应该导向多样的出口,而非已经形成视觉疲劳的流线型建筑与装置。我们需要关注吉尔·德勒兹,同样需要关注布鲁诺·拉图:新的建筑革命源于思想,而非工具。

有方:最近读的有趣的书是什么?简单阐述理由。

李麟学:《气候赌场》和《第二机器时代》非常值得一读,揭示了目前西方学术领域关注的两个热点:环境挑战和制造创新。最近在读布鲁诺·拉图的早期哲学出版《我们从未现代过》,是最有文采和抱负的一本哲学书,对于当代社会具有深入的批评与洞察,尤其对于“自然-科学-文化”在“现代性”议题上的边界进行了重新界定。其实,从建筑到建筑的末端式阅读,会使得建筑师越来越走到一个狭窄的专业瓶颈之中,我一直这样建议自己的学生。

《气候赌场》和《第二机器时代》  封面

▲《我们从未现代过》  封面

有方: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李麟学:最近在游学时去了加勒比海的南线,算是非常偏远的一串海岛,气象万千,每个岛都保留了英-法-西班牙等殖民时期的文化印记。在巴巴多斯看到最美的白沙滩,几乎没有人,整体上处于一个未经现代化的时期。而对于加勒比热带雨林系统的考察,在自己的专业关注方面很有收获。

有方: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李麟学:勒·柯布西耶与巴克明斯特·富勒,他们都触及了不同时代建筑的大话题与大图景,并有不断被发掘的遗产,这次特地驱车去蒙特利尔拜会富勒少有的作品,历久弥新。也喜欢让·浦玮、皮埃尔·沙候这些前现代的巴黎建筑师,会让你看到历史的断面,而非进化的结果!在巴黎时的Odile Decq与在波士顿时的Inaki Abalos对我的影响是直接的,他们是我的老师、朋友乃至合作者,了解他们作为一个个人,而不仅仅是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的激情与忧虑,这永远是虚拟的大师所无法比拟的。那种内在的启发和力量是真实的和可感知的!

有方:最近有发现对你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吗?为什么?

李麟学:Philippe Rahm不错,他从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现在巴黎凡尔赛建筑学院和哈佛做教授。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几个作品以及不多的建成作品,展现了他的哲学思考与建筑天赋,他尚未被发掘!我们在哈佛互相认识,因为手机中都存了世界城市的雾霾指数而相谈甚欢。下学期计划一起作一个关于“中国空气”的设计研究课程!

有方:上学时,哪门课让你最有兴趣,为什么?

李麟学:1988年大学开学第二天,同济教工俱乐部罗小未先生请来查尔斯·詹克斯讲座,至今记忆尤深。后来第一个作业就是抄绘教工俱乐部。二年级时的设计课,因为有乐星老师,他是冯继忠先生的高足,并常常自豪冯先生的家具都托他来买,因为相信他的眼光。2000年在巴黎BELLE-VILLE建筑学院选修Jean-Michel Millieux的课,一位希腊裔的法国国家建筑师,经常在巴黎街头室外咖啡座上交流,自己也因此一年中几乎走遍巴黎的角角落落。还有从八十年代几次冯继忠先生的讲座,每次都是讲诗词研究,几乎没怎么讲建筑。前年在威尼斯建筑学院做暑期教授,每天在斯卡帕与帕拉蒂奥的遗产中出没,一直在验证他们的设计与威尼托地区气候、红酒和奶酪的关联。这次在GSD参加莫内奥先生的课,老先生每月来几天,略有颤巍,喃喃自语,如数家珍。我的建筑学习的最深刻记忆都是与这些“片断”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些,我在想,其实是一种“品性”的熏陶,这是建筑师骨子里的东西,并且与一个个广泛的生活经历、人物、感知、味道、语言、食物、气候等紧密连接。

有方:毕业后工作中第一个教训是什么?从中学习到什么?

李麟学:不要用力过猛!2003年进行杭州市民中心设计,在最大的矛盾累积时大病一场。30岁时一下子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主持一个城市巨构般的建筑,太全身心去投入,后来逐渐悟得所有的事情得“建构一个系统”,需要一种智慧和沟通,方能在中国繁杂的社会与城市系统中去建造与实现。

有方:最近哪个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李麟学: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容易引起关注的社会议题实在太多,但更希望聚焦在自己能做些什么的议题。论而不做,不是我喜欢的。在哈佛几次听德鲁·福斯特校长讲“气候变化”,后来看到气候科学家Charles David Keeling与其儿子Ralph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冰川研究,才真正明白这一议题为何以从专业知识,进化成为社会与政治议题。批评需建立在知识之上!基于社会生态文化的技术创新是自己目前关注最多的话题。MIT Media Lab的主持人就特别赞赏深圳的社会草根创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多“技术文化”的创新观念,带动整体的社会进步!布鲁诺·拉图讲“我们生活在实验室之中”,目前筹划做一个名为 SocioEcoLAB(社会生态实验室)的平台,希望在一个更大的视角推动专业研究与社会议题的结合。

有方: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李麟学:写作,阅读,运动,看展,陪女儿。

有方:送句话给将要毕业的同学吧。

李麟学:最终,建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游戏!坚持不懈!

建筑师简介

李麟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 L+主持人,创设“能量与热力学建筑中心CETA(Center for Energy & Thermodynamic Architecture)”,《时代建筑》专栏主持人。2014年哈佛大学GSD设计研究生院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法国总统项目“50位建筑师在法国”(50 ARCHITECTES EN FRANCE),巴黎PARIS-BELLEVILLE建筑学院访问交流。主持建成杭州市民中心(2013世界高层建筑学会“世界最佳高层建筑”亚太区提名奖)等多项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等荣誉。

基于其“自然系统建构”的建筑哲学与实践,成为中国当代建筑的出色诠释者之一;同时也是国际学术领域“能量形式化与热力学建筑”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推动者。曾参加 40位小于四十岁的华人建筑师设计作品展(40 under 40 exhibition)、“从研究到实践”米兰建筑三年展、上海西岸当代建筑与艺术双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展览与论坛。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李麟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