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仙林学校 / 雁飞建筑事务所

仙林学校 / 雁飞建筑事务所
撰文:水雁飞 |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4.07.10 19:23
仙林学校  ©雁飞建筑事务所

建筑设计  雁飞建筑事务所

合作设计院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张准

项目地点  南京市栖霞区

建成时间  2022年10月

撰文  水雁飞


 

仙林学校[1]是对“普通学校”的一次探讨。

 

虽然关于普通教育(Общ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2]的系统早在建国后就从苏联引入,但考虑到当时的国情,中央下放教育事业管理权,区域内中小学由地方负责投入,直到1985年义务教育才转变为以国家财政性投入为主;次年,我们才正式进入“普九”的重要阶段。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校的建设标准是以各个省份的标准设计室或建筑院校提供的学校图集作为参照。“普通”(generality)关注点落在了经济性建造和关于教室单元的采光、通风、噪音、温控等基本物理性能的讨论。其背后既是应对在经济困难、机电匮乏时期的大班化教学的刚需,也是朴实地回应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生理成长和心理安全的需求。同时,因学校整体规模较小,尺度适中,建筑大多围绕操场线性布置,学生课间活动与场地的关系也就相对紧密。这种关系在大量的集体照中被记录下来,形成了那个时期的一种集体记忆。

 

普通学校设计中的技术转移及国情路线  ©雁飞建筑事务所

技术转移往往需要时间来适应和消化。在苏联技术转移的过程中,首先集中在工业、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因为这对于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更为紧迫。中小学教育设计作为相对次要的领域,在技术转移和应用上则相对滞后,但这也留下了一个时间的窗口。一方面,参照的来源结合了苏联、德国和日本的一些案例及资料集;另一方面,各地方依据不同区域、人口、政策及城乡情况,制定的地方标准也逐步推动了国家规范的出台,渐渐形成一条符合国情的路线。

 

1956—1994年各省标准设计工作室的学校平面  ©雁飞建筑事务所

这部分关于“标准与弹性”的重绘整理工作中,框选部分是设计方案,其余为实例。整体上看有一种因经济性导致的克制,但细看又可以读到南北廊与操场、气候及流线的关照。

 

之后,在1986年推出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与“普通”挂钩的基本性能被纳入到规范中,设计的关注点开始慢慢转向形式的讨论,这在同期出版的一系列关于学校的竞赛和优秀选集中亦是清晰可见。到1994年分税制实行后,土地财政模式主导了新区开发,推动了快速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随后在90年代末农村入学适龄儿童减少,导致了当地撤点并校的政策,到2001年撤点并校也正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政策,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下,也变相推动了学校规模的扩大化,重点学校、巨型学校开始站上舞台。

 

而“普通学校”则陷入乏善可陈的困境,作为伴随新区开发的基础性教育配套,它也成为了平庸图景中的一部分,就其集约用地、师生配比、班级规模,以及综合造价而言,它最终是一个经济测算的结果。规范作为提供基本物理性能的保障,同时也暗示着按部就班、大同小异的设计结果。所谓的独特性,大多不在里子,而在一种如画的面子[3];其愈是试图抵抗平庸的图景,愈是加剧了现状。“普通”与经济性的挂钩,由原先的物理建造,演变为如今可考核的指标。普遍通用(general)渐渐的滑向了一般的、广泛的、无差别化的(generic)生产。

 

上世纪90年代后大型学校的卫星影像  ©雁飞建筑事务所

爬取了北上广深以及成渝地区数以千计的中小学卫星图,最终选取了规模体量上相当的510所作为研究对象。

 

重迭 vs. 强排  ©雁飞建筑事务所

当抽取了510所学校图底化后,重迭图像与强排方案形成了一种照应。在讨论设计时,规范往往被处于一种回避的姿态;而事实上,它是整个普世生产的先锋。

 

草图与工作模型  ©雁飞建筑事务所

仙林学校与周边现状  ©雁飞建筑事务所(上);苏圣亮(下)

因此,仙林学校尝试重新考察“普通学校”的可能——“普通”在抽象化的同时,是否还暗含着一种具体化的胜任。它瞄准的是一系列与经济性相关的问题——大容量教学模式与大体量的化解,校舍操场的布局模式与僵化的间距控制,教室单元与结构单跨规范限制,公共空间的比例与混合分区,结构预制率与管线综合,采光通风与运营能耗,学生心理安全与活动便利性,上下学接送对周边社区的交通压力与社区开放分享的衔接等等。这些诸多问题隐匿在了一种标准容积率的暗示中,所以它也有一个代号 “FAR= 1.0”。

 

结构模型与剖面序列  ©雁飞建筑事务所

两者反映了一种整体上的重复与局部上的差异。经济性引发的在城市尺度上庸常化,事实上为在建筑上的操作赢得了自由,以应对尺度、单跨、机电及内容的具体需求。

 

城市界面,由上至下:东、南立面  ©雁飞建筑事务所;西、北立面  ©陈颢

界面的呈现并非来自如画的设想,也不是单一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是尽可能消解它,让它成为性能的一种延续。既考虑超级街区的现状,也考虑内外尺度的转换。既考虑每日光照、一年内季风的变化,也考虑内部的温控、外廊的效用。

 

然而化解策略不在改弦易张,而与规范的重新调和,回到制定这些物理条件的本身——也就是在维持大规模化、大班教育的前提下,如何更新“普通学校”的基本性能。

 

比如南北双廊带来更稳定的双向均匀采光,大部分时间利用自然光就可以达到室内教学的照度要求;对称门窗的布置具备良好自然通风,也带来更稳定的内部布局,更良好的课桌与黑板的视线关系以及日常的收纳储藏;40m宽的空中内院(multi-datum)[4] 不仅为学生在课间提供了充沛的活动场地,也有效地降低了前后排教室之间噪音干扰。遇上气候宜人的季节,门户大开的课堂里的琅琅书声亦是一景。材料和机电的使用既考虑其通用性便于日常维护,也尽量避免装饰面在系统层面的使用,以降低造价。比如采用独立竖向管井,安置空调外机于屋顶或地面,隐蔽桥架于室内吊顶,预埋灯光于叠合楼板,结合栏杆和廊柱设置排水系统。

 

大班教室单元规范图集(上)及仙林学校教室单元(下)  ©雁飞建筑事务所

采光均匀度和良好的视线是大班单元的核心,因此推演出了接近方形的平面以及双廊的设置。其更多是出于场地尺度和柱跨的考虑,而同时满足小学(不大于8m)和中学(不大于9m)的7.9m视距仅是一个偶然,但这的确也为小学二年级部的临时使用创造了条件。

 

采光研究  ©雁飞建筑事务所

现代主义中阳光与卫生的关联,在进入中国后,可能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季风气候的特点,甚至可能也受风水传统的一些影响,逐步演变为一种强制规范,例如中小学规范中的“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这个现象也构成了关于“绝对日照”(absolute sunlight)的研究。事实上,更重要是理解如何有效地将光照转化为相对均匀的自然采光。校舍层数、庭院间距,以及檐廊尺度才是关键。

 

通风研究  ©雁飞建筑事务所

南京处于夏热冬冷的地区,主导风向以东,东南风向为主,其炎热潮湿的问题更为凸显。因此尽量利用外廊的布局,孔洞的设置以及开窗的方式等来加强对流,建立一种适应性温控(adaptive thermal comfort)[5],减少对于空调的依赖,延长春夏、夏秋之间相对舒适的体感时间。

 

噪声研究  ©雁飞建筑事务所

相对于规范规定的25米,40米的楼间距使教室之间的噪声降低了5个分贝,也就是声压减弱了约1.8倍。因此当一侧班级在朗读时,另一侧的班级仍然可以开着门窗上课。这也为通风创造了前提。

 

上课时和放学后的教室单元  ©雁飞建筑事务所
多基面(multi-datum)  ©雁飞建筑事务所

学校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多向25m的间距虽然守住了基本的采光、噪声的控制,但实际上切断了课间十分钟时教室与场地之间的联系。因此,如何尽可能重构这些关联,提供不同时段使用场景,同时配合学生心理感知的尺度才是多基面设计的关键。

 

北内院  ©雁飞建筑事务所
南内院  ©雁飞建筑事务所
多孔的预留单元  ©雁飞建筑事务所
中庭  ©雁飞建筑事务所
西入口  ©雁飞建筑事务所
嵌入建筑的看台  ©陈颢
连桥与公共楼梯A  ©雁飞建筑事务所
连桥与公共楼梯B、C  ©雁飞建筑事务所
学生食堂  ©雁飞建筑事务所
体育馆  ©雁飞建筑事务所
与操场相邻的廊下空间  ©雁飞建筑事务所
夕阳时分的社团活动  ©陈颢

而模数8.4m×9.6m的轴网,一方面回应了与上下学接送的地库需求,以降低周边已有学校带来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中小学教学单元在视距上的通用性,同时一些留白单元也考虑将来教室的扩容。通过这些基本性能的微调,最终形成仙林学校多维叠合的平面:3至5层为教学区,1至2层为公共功能,-1层为接送及设备区。

 

内外廊两种尺度,前者照应了曾经普通学校的那些操场紧邻校舍的集体记忆;后者双层挑空,结合内部实现局部双跨以应对抗震要求的四个立面程度不同,而在看台部分配合视线抽柱挑梁,却是对于周边环绕百米住宅的超街区一种城市性回应。两种尺度的配合意在即维系它的体量,但又让它变得透明。

 

西侧出入口  ©陈颢
地库北侧出口  ©雁飞建筑事务所
地库东侧出口  ©雁飞建筑事务所
地库接送区  ©雁飞建筑事务所

关于“中国式接送”的讨论,一方面是关于区域交通压力、社会安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心理问题,如何构建一个公平、有尊严的时刻,可能是才是接送空间最需要去达成的任务。

 

造价对比  ©雁飞建筑事务所

管线综合  ©苏圣亮(上);雁飞建筑事务所(下)

设备走线最大化利用竖向管井,大型设备与干管置于其顶端或底端,规整隐蔽,同时充分利用屋面作为设备平台。

 

预留教室正在被填充  ©雁飞建筑事务所

仙林学校如今已临时作为小学二年级部投入使用一年,原来构架预留下来的空白单元,因生源压力也逐步被填充上了普通教室。这样的变化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这个规模的尺度下显得有些人小鬼大,但当我们记录下这些使用的场景——无论是课时门窗大开教室里的诵读,课间内院里的奔跑,午饭时食堂的熙攘,还是体育课前在檐廊下享受微风,傍晚操场的各类体育社团活动,放学时在接送大厅鸟兽散状的一哄而散;他们嬉戏玩耍的状态赋予了这些空间另一种活力,也都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建筑的承受力和堪用。

 

仙林学校所引发的关于“普通学校”的探讨,并非是简单地出于对经济性所塑造的庸常生活的批判,也许更多的是提供另一种选择——当我们身处看似无特性的大众生活里,是否还有一种相对西方诗意(poiēsis)更延绵的可能,一种平淡中见新意的契机。

 

暮色中的仙林学校  ©陈颢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雁飞建筑事务所
一层平面图  ©雁飞建筑事务所
二层平面图  ©雁飞建筑事务所
三层平面图  ©雁飞建筑事务所
地下一层平面图  ©雁飞建筑事务所
剖面图  ©雁飞建筑事务所

 

注释:

[1] 仙林学校:仙林湖北部中学,按39轨加6(预留)的初中规划设计,现临时作为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二年级部使用,文中简称“仙林学校”。

[2] Общ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普通教育”:苏联采用的普及教育原则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提出“对16岁以下的男女儿童实行普遍免费义务教育”。由于国际局势的影响与经济水平的制约,至1930年左右,儿童普及初等教育才在苏联开始全面实施,期间公共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新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中国教育应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新中国早期的普及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大量借鉴了苏联经验,与此同时,众多苏联的学校设计理论与设计案例著作被译为中文版本,成为当时建筑行业从业者学习与研究的重要资料。

[3] 如画的面子:picturesque“如畫美景”:“庫:对,我們所参照的正是這類的景觀美學。因爲只有這種方式才能解釋現在的中國之美,這种根本無法相容的元素恐怖地並列的情况。”夏斯藍,馮斯瓦. (2003). 庫哈斯談庫哈斯-兩場對談及其他. 林宜萱, 译. 田园城市,p. 134.

[4] multi-datum: "A second aspect of the Domino diagram which can becalled self-referential is the horizontal datum. The notion of a datum i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ense is not modernist but an attitude to the vertical plane which seems to have originated in the 16th century, ”Eisenman, P. (2014). Aspects of Modernism: Maison Dom-ino and the Self-Referential Sign. Log, 30, 139-151.

[5] 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Nicol, F., Humphreys, M., & Roaf, S. (2012). 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Routledge.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仙林湖北部中学

地点: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副城白象片区仙林湖北侧

建筑设计:雁飞建筑事务所

设计时间:2019.7—2021.12

建造时间:2021.2—2022.10

主持建筑师:水雁飞

项目建筑师:王浩丞

设计团队:邹拥君、徐翰骅、宋菁菁、李格格、周谷阳、叶莹、石明雨、敖斐、卿思远(驻场)、胡馨予、简仕翰、谭佳琪、李文伟、李豪、吕远、陈圳杰、Jae Sok Surh、高钧怡、张伊佳、周简、张硕桐、毛宇俊、魏铭路、孙晶、邓钧文(实习)、宋雨琦(实习)、马晨钟(实习)、姜天一蓝(实习)、卢镛汀(实习)、范家玮(实习)

研究团队:李格格、王溱、左壮壮、王浩丞、邹拥君、裘怡霖、陈圳杰、张翔、李豪、丁凯怡(实习)

层数:地上五层

建设用地面积:37712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37651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2409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61749平方米

容积率:1.0

摄影:陈颢、苏圣亮、雁飞建筑事务所

建设单位: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南京仙林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代建单位:南京城市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院: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张准

施工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文由雁飞建筑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南京
教育建筑
江苏
雁飞建筑事务所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