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本土季展空间装置与展陈设计 /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本土季展空间装置与展陈设计 /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撰文:董元铮 |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2.03.11 22:22
展陈空间与装置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项目地点  北京西城

完成时间  2020年


 

空间·日常

 

建筑师的一年四季都是忙碌的。这条位于车公庄大街19号院创新大楼14层的走廊,是本土中心建筑师们日常工作的必经之路。

 

走廊位于大厦三角形标准层的一个长边,连接了几处三角形的开放区,以及电梯、办公区、卫生间、开水间,我们每天都要经过很多次。或者步履匆匆擦肩而过,或者若有所思徜徉徘徊,或者打电话、接开水,或者夹着图纸和电脑赶赴一个个会议和工地,周而复始。不同的是从冬到夏,从春到秋,走廊一侧窗外的风景,偶有雨雪阴晴。

 

走廊原状,左侧是外窗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就在这不起眼的日常中,不知不觉地,我们持续创作着、奔波着,在或近或远的土地上,不断地营造出新的空间、建筑和城市。日复一日,这走廊的空气中似乎留下了什么,是建筑师们的忙碌,思想、交流和感受,它看起来有点空旷,而又并不是空的。

 

我们想到利用这条20米长的走廊,做一个常态化的展览空间。展览一个季节更换一个主题,在日常的情境中呈现设计,用轻松的方式表达思考。让建筑师们的思想和脚步,在这20米长的路途中稍作停留。

 

改造后的展览场地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展览·装置

 

首先,在线性空间中,我们需要置入一系列的展架作为展览的载体。

 

展架的置入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采用装配式的体系,使展架的拆装始终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季展的更迭节奏;二是采取与周遭有关联性的模数,使它得以依附于走廊一侧的玻璃幕墙,就像环境中不动声色的原生之物,成为展览的沉默背景;三是寻求某种恰当的形式,不是占据而是正向激活空间,并使展架有机会与走廊的宽度、通行方向和观展视线形成更舒适的关系;四是这种形式,能否调整狭长的走廊与办公区之间产生的多处三角形剩余空间。

 

展廊区域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系统:幕墙是黑色龙骨,因此采用黑色的钢制展架;以玻璃幕墙的分格尺寸2250毫米作为模数,得到展架系统的标准组装模块;对矩形模块做一次对角切削,得到更丰富的斜切界面,使人在沿走廊通行的方向上,视线夹角得到舒适的调整。

 

展架生成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基本展架单元模数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模块两两背对背拼接、或者顺序拼接,能得到多种不同的组合界面。20米的长度内,整个展架系统既可以完全均质富有韵律,也可以波澜起伏带有转折。在空间开合处,可以对展架单元的拼装做适当的变奏,使几处三角形剩余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根据不同展览主题的需要,与空间形成丰富、开放的关系。

 

基本展架单元的多元组合方式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同时,我们希望展架不是家具,而是这个空间中自发的“建筑”。这“建筑”可变、可拆、可移动、可改造;这“建筑”有20毫米方钢管销接成的纤细“梁柱”,有可调整的“层高”和“楼板”,有2毫米厚轻薄的钢板“屋顶”,有“照明”和“泛光”,也有“帷幕”和“外窗”。

 

窗外正是西城区特有的漫漫老旧小区的灰色屋顶。可以说这装置是最原始的“棚屋”,它的构造和审美意象,都有一种简而至朴的象征性——这是一条建筑师的走廊,这是建筑师手搭的棚屋。

 

基本展架单元组装方式与节点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试安装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本展架单元构成系统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整个展线的起首在电梯厅,出来处、稍微打开的三角形空间,我们对标准展架单元做了局部的变奏和聚集,使它在这里形成一个序章,在节奏上统领整个展线。四组三角形单元的拼装,创造了较大的进深空间,建筑师有机会在这里动手创作与展览的主题相关的抽象装置。

 

入口三角空间的展览主题装置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展线的中段,根据展览的主题不同,依序渐次展开关于城市、街区、空间、立面、构造等各个层次的话题的讨论,图纸、模型可以根据需要在垂直面和水平面上呈现。在中段的玻璃会议室入口处,有一个三角形的剩余空间。我们用三角形展台调整空间界面,平面高度距地69厘米,适合恰当的俯视。这里成为大尺度城市设计模型与建筑群体模型的理想展示之处。

 

图纸与模型展区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会议室门口的三角形展台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人们在整段旅途中探索和了解设计诞生的过程、建筑所在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实现的技术路径,以及真实的材料选择与样板片段。最后在展线结束的位置,走进VR虚拟现实,进入未建成作品的“元宇宙”。

 

VR体验区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电梯厅:展览的起止点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伴随展陈从头至尾的是高低林立的室内绿植,这是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明生命的绿色,是高层写字楼中难得的自然的慰藉,也是对硬朗的金属、玻璃质感空间界面的柔软的缓冲。绿植与金属棚屋的共生,是陈列中隐性的线索和永恒的主题。

 

与绿植共生的展览区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展望·尾声

 

建筑师的工作是饱含情感的。因为伴随着一个作品从设计到落成,建筑师连续投入几年的生命时间是常态。我们跟我们的作品一起走过的路,现在浓缩在短短的20米长的一条走廊中。伴随四季更迭,建筑师们关于建筑、城市,关于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犹如四季不停的河流,在动态中呈现。

 

本土季展,一季一会。

 

展览现场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展区轴测示意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本土季展 空间装置与展陈设计
项目地址:北京 西城
设计时间:2020年11月—2020年12月
建造时间:2020年12月
设计团队:中国院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关飞、董元铮、郭一鸣、葛斐然、卫嘉音、宋建军
结构顾问:董越
幕墙顾问:中国院帷幕中心
展架制作:北京华康文仪家具有限公司
撰文:董元铮
插图:葛斐然、郭一鸣、刘佳凝、卫嘉音
摄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中国院
北京
展陈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装置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