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无锡北依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可谓是城抱湖、河抱城、滨江通海。人文上,无锡是江南文明、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富庶江南的高光地带——古有米市、丝都、布码头,今有医药、制造、物联网产业等等。
被唤作“太湖明珠”的无锡,城市与建筑之缘起、布局、发展,都与江南水系及文化紧密相连。在一曲吴歌中,声声字字讲述着江南的故事。
无锡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无锡大剧院
设计:PES-Architects,2012
坐标:无锡市蠡湖大道金石路口
剧院选址在太湖南岸地区的人造半岛上,该位置决定了大剧院将成为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如同巨大的雕像一般,建筑从基地高度升起到50米高处;8个巨大的屋顶如翅膀般远远伸出墙外,让剧院看起来像一只蝴蝶,大屋顶同时也有利于阻挡阳光的热量。
在钢翅膀内是上千只LED灯,可以根据演出剧目的特点变换翅膀的颜色。另一个特别之处是由50根高9米的光之柱形成的“森林”,光柱从主入口的广场开始,支撑起中央大厅的屋顶,并通过沿湖侧的入口延伸至湖中。
一个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特性贯穿于整个建筑:大量使用既是中国传统材料也是现代材料的竹材。近来一些新的竹材制造和使用方法,使得主要剧院观众厅被一万五千块根据音响需要与建筑形象决定的各自不同形状的实心竹材块包裹成为可能。
剧院还采用了一项具有芬兰特色的材料,即剧院观众大厅沿湖一侧的弧形墙上将近两万块经过特别设计的玻璃砖。芬兰的自然,湖泊与冰,亦组成了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02
太湖秀剧场
设计: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2019
坐标:无锡市缘溪道与万锡路交叉口
太湖秀剧场位于无锡市太湖之滨,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最大的竹林——宜兴竹海公园。建筑作为Franco Dragone的永久水上表演项目的所在地,可容纳2000个座位。
建筑外观由三个主要元素组成:柱子、遮阳篷和建筑围护结构。细长的白色圆柱形成竹林的抽象意象,在建筑围护结构与周围景观之间形成了一个“屏障”。“竹林”在各个入口处清出一条明确的通道,指引人们进入建筑。
遮荫的顶篷形成了建筑的屋顶。不同的三角形框架内设置了一排排金色的阳极氧化铝百叶窗,每组百叶窗的角度不同,富有变化,形成了有机的结构和光影效果。每一组百叶都固定在三角形网格结构中,它们连接着柱子的顶部,并将负载转移到建筑的主要结构中。遮阳篷和柱子能够为建筑表面提供阴凉,被动地降低建筑的冷却负荷。
建筑表皮主要由彩色砌块和幕墙玻璃组成。通高的玻璃为建筑的公共区域提供最大化的视野,并绘有白色和金色的条纹,模仿“竹林”的肌理,也使建筑外柱群的效果更加明显。
03
运河汇1958
设计:深圳华汇,2023
坐标:无锡市塘南路120号
运河汇1958项目坐落于古运河边的无锡钢铁厂旧址。古运河城区历史悠久,承载了无锡先民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的生活。场地内,几座残存的厂房构架成为一种遗迹式的存在,宏大的巨构和古运河边鳞次栉比的老房子形成鲜明的反差。
设计时在原位保留一号和三号厂房的基础上,于其中植入丰富的功能与空间,完成新与旧的共生。向运河一侧,布置了形态错落、尺度怡人的滨水文化街区。沿城市道路一侧,则是相对完整的集中体量形成的地标群组。在一个清晰的空间十字轴的规划策略之下,多重业态和多种形态构成了丰富的空间体验。
对于一号厂房的改造,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部分尽可能保留和加固,破损和无法利用的部分则进行拆除重建,而新建部分则尽可能遵循原有的基本关系和尺度。建筑内部嵌入了一个十字轴空间体系,一方面清晰划分了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另一方面则成为了项目整体十字形空间主轴在建筑内部的延续。其中公共部分为3层通高的发布大厅,大厅内部裸露的混凝土排架柱、耐候钢板以及上部的屋顶桁架充分体现了结构和材料美感。
三号厂房的改造策略则是“巨构里的微缩城市”。横跨两百米长的巨构空间和立面横向遮阳板,在工业建筑里也属罕见。设计在对其充分保留的基础之上,植入室内、半室内和室外的各种尺度、材质和功能的空间,最终实现厂房到商业、大尺度到小尺度、严肃到活泼的三重转换。
04
无锡锡宝行
设计:非常建筑,2023
坐标:无锡市惠山区天明路2号
无锡锡宝行是宝马品牌的汽车销售服务4S店,为一集中式的单体建筑。设计尊重并旨在延续江南传统的建筑文化。建筑中部设有一处转译自传统江南民居中的内庭院,四周有楼梯环绕可达屋顶,顾客在选购汽车产品的同时亦可观赏庭院景观。
材料方便,建筑外立面和内庭院立面使用代表传统材料意向的白色陶砖。结构方面,水平构件采用“清水混凝土藻井”双向密肋梁板,设计缘起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梁格模数为1.35米×1.35米,与钢柱网模数及幕墙分格模数统一协调。首层展厅采用V型钢柱,柱网尺寸为8.1米,支撑覆盖范围大,空间开敞且个性独特,利于汽车展示;二三层转换为钢柱,适应车间、车库、办公的使用需求,空间可以灵活地进行布置。
在结构构件中,檐口、梁板均为清水混凝土,不做修饰,力图展现建筑本身真实的自然肌理和结构美学,同时展现材料耐久性的优势。
05
无锡梅里遗址博物馆
设计:中国院历史所+上海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2022
坐标: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梅里中路吴音水岸街上区206号
建筑内外空间的布局围绕整体参观流线展开。博物馆规模不大,按照常规的博物馆功能区面积比例,两千平米规模的博物馆其展览面积在一千平米左右,且本项目包括一个较大的遗址原状展厅。因此参观流线为单线式,按策展分主题依次呈现;采取上下两层空间回转串接的方式,把各个展厅首尾连接起来,从二层文创商店出馆,经过位于遗址展厅正上方屋面的临河观景平台,再下行重新回到博物馆入口近旁,观众由此完成了一趟流线闭合且体验丰富的旅程。
馆内利用单侧的坡屋顶在中部设置了两层贯通的展区,使空间更为生动。馆外二层,于出口处坡顶下设置了开敞式共享空间,便于游客遮风躲雨和观看近旁河道上的水幕表演,贴合江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另外,屋面观景平台作为室外公共空间,不仅很适合赏观河景,更把地面广场“抬升”到屋面,把建筑物占用的场地又还给了公众。
06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
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23
坐标:无锡市新吴区经发一路与薛典路交叉路口
无锡梅村,古称梅里,吴文化发祥地,一个位于太湖之滨、泰伯故里的江南水乡,雅致之境,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穿城而过。创立于1913年的百年名校——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屹立于这钟灵毓秀的江南山水之间。空港分校作为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新校区,用现代设计语言传承百年名校的历史文脉,赓续 “敏毅诚朴,至贤至德”的名校精神。
为最大限度将校园地面空间归还给校园使用者,减少因为建筑的介入而产生的校园地面空间拥堵感,设计尽可能将校园建筑进行竖向抬升,释放校园核心区域首层空间。学术圆环、学术报告厅等大空间的建筑体量首层进行架空,滨水的食堂、绿化丛中的教学楼等建筑首层进行内退处理,营造了建筑体量在二层以上漂浮于地面的视觉效果,学生可以在首层穿梭无阻,快速到达教学区的各栋建筑。
校园以中心直径85米的“学术圆环”作为文化传承的最核心载体,以多层级的共享交流空间作为学校公共性的体现。圆环中部的“梅苑”、顶部的生态花园跑道,将校园的绿化空间由地面延伸至第五立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绿化种植,营造校园的“绿洲”氛围。
07
宜兴污水概念厂
设计:清华院素朴工作室,2021
坐标:无锡市宜兴市环保大道辅路
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是将传统污水处理厂升级打造为资源循环工厂,将传统封闭的治污工厂变为环境友好、科普教育、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基础设施的现代工厂。
厂区内建筑分为三个组团:分别是北侧的水区(污水处理)、西侧的泥区(污泥与有机质处理)、东南侧的研发办公区。三个组团各自有独立的出入口及前场空间,并借助环绕中部共享的水务花园景观的参观连桥为纽带将三个分散的单元串成整体。连桥的设置不仅能使人从更立体的角度了解污水资源工厂,同时将三个组团从空间上隔开,避免相互干扰,实现建筑景观一体化。
水区部分画龙点睛的处理,是紧贴二沉池南侧的池子咖啡和中控展示厅这一线性序列空间。这部分不仅严丝合缝地与二沉池构筑物咬合,也是建筑、景观、室内、照明一体化的设计处理。考虑到各类使用场景,咖啡区的场所气质需既优雅得体又亲切有趣,故诸如天窗、照明灯具、空调风口等功能元素,都通过精确的定位和设计处理来营造室内的视觉美学,力图实现“没有装饰的装饰”。
08
无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设计:gmp,在建中(预计2026年建成)
坐标:无锡市贡湖大道与干城路交叉口
无锡奥体中心紧邻太湖沿岸约56公顷的湿地公园,规划有6万座体育场、1.8万座多功能体育馆和2000座游泳馆,还配备一栋包括健身中心、酒店、运动员公寓和商业空间在内的综合体。奥体中心不仅用于国际和国内体育赛事,为当地运动员提供最佳的训练条件,其多样化的休闲和体育设施也服务于无锡市民和游客。
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湿地公园提出的“海绵城市”概念。该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尚贤河和太湖的湿地地带。设计团队与WES共同创造了宽敞开阔的公共开放空间,延续了湿地公园的主题,并将天然河道整合到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通过现代化的雨水管理系统,连通绿地的贮水池和自然渗坑,防洪防涝,营造宜人的微气候。
体育场馆的构造灵感来自于湖泊和湿地的形态和有机结构。主要结构元素转化成一个精细的轻质系统,唤起对叶片、翅膀和帆船的联想。设计团队与结构工程顾问sbp携手合作,为体育场馆设计了高性能、资源节约型但又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钢结构。
09
无锡美术馆
设计:ennead,在建中
坐标:无锡市滨湖区尚贤道尚贤河湿地公园
作为华东地区艺术与文化的新地标,无锡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文脉交相呼应。坐落于尚贤河湿地公园内的无锡美术馆和艺术公园是无锡市传统园林基因的延展与表达,因此在建筑设计上,ennead强调并凸显了整个美术馆空间体验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
设计灵感源自江南特有的太湖石形态,并以苏式园林艺术与现代人文肌理作为加持。整个建筑空间“洞空灵透交错、虚实空间互生”,这种沉浸而复杂的结构,加上精心编排的空间流线,将为访客创造一个不断延伸、连续变化的体验之旅。
ennead与景观设计事务所West 8合作,通过虚实空间的互生结合,为建筑与周边的景观营造了一种合而不同的整体氛围。穿过园林、庭院和拥有广阔草坪及游乐设施广场的蜿蜒小径,进一步加强美术馆与自然的融合关系。此外,访客亦能够在美术馆户外剧场的绿地空间内观看艺术投影、电影放映和现场表演,尽情享受闲暇时光。在这些空间中体验时,随处可见的标志性雕塑与户外艺术品也从真正意义上,为访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艺术探索旅程。
10
无锡交响乐厅
设计:Perkins Eastman,在建中
坐标:无锡市新吴区清晏路
无锡交响音乐厅选址太湖湾城市活力轴线中心翡翠河畔,规划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功能上主要包含“一厅两中心”,其中“一厅”指音乐厅包含1500座交响音乐厅、500座室内乐演奏厅,“两中心”包含艺术交流中心与演艺商业中心、依托音乐艺术文化优势打造综合型的体验业态及空间,和7天24小时全天候活力的高品质国际街区。
项目以“星河吴月”为设计理念,将宇宙与音乐的宏大命题注入吴越传统文化的独特场域内。交响音乐厅是此次项目的灵魂,位于场所东北侧。人们穿过星月之门来到观演入口。演奏大厅以无锡市花——梅花为灵感,采用葡萄园式布局,配有多模式可升降舞台。与传统的全封闭形式不同,设计将空间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自然天光透过具有隔音功能的天窗进入大厅内,把音乐的起伏与光影的呼吸同步。从东方自然美学中汲取灵感,花瓣状的声学墙体、楼座造型、反声吊顶,将视觉的设计美感与绝佳的技术声学表现统一其中。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隈研吾事务所新作:N SQUARE共享办公空间
下一篇:西扎新作:塞拉尔维斯博物馆“西扎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