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地图187 | 福建:山山海海

建筑地图187 | 福建:山山海海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2.11.03 11:39

福建,这个被山地与丘陵环抱的省份,以茶文化、土楼建筑、海滨生活等关键词闻名。过去十年来,福建的当代建筑实践也越来越精彩。

 

在上篇“福建:在山里,在海边”的基础上,本篇地图将补充一批最近三至五年内建成的作品。对福州建筑地图感兴趣的读者,可移步单篇“福州:海峡之歌”。

 

福建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龙岩工人文化宫

设计: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2021

坐标:龙岩市新罗区莲南路21号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工人文化宫建筑沿路分别布置1号楼与2号楼,两栋建筑成L形布局,围合形成的职工文化广场与东山湿地公园融为一体。

 

团队采用了被动式设计优化建筑的通风隔热、遮阳避雨,提高建筑使用品质与舒适度。1号楼筑内设置通高的天井,与低层的架空空间配合,引入冷风,带走热量。南侧阳台外包裹的预制混凝土竖向遮阳构件,可有效遮挡下午刺眼的夕阳,同时引入难得的晨曦。2号楼,不同尺度的体量沿基地东侧展开,并由两条不同标高的水平外廊连接。廊既是水平交通,又提供了垂直联系,也为市民提供了连续的遮阳、避雨的半室外空间。

 

首层的架空空间,将建筑占据的土地尽可能归还给城市。建筑上部将相对完整的体量做“镂空”处理,空中的露台尺度、位置不尽统一,有的是职工的交流场所、有的是室内功能的延伸、有的是充满绿意的层次造型。上部露台和低层架空相呼应,二者通过各种路径相联系,既是功能需要,也是空间情趣。

 

 

02

清水园

设计:默认建筑工作室,2021

坐标:漳州市

 

摄影:张超

项目长方形的用地约3亩,短边南北方位,北临路南近海,东西两侧相邻地块有些现状建筑。用地与海滩间密植了30米宽的木麻黄市政防风林带,阻隔了场地直接观海的视野,但亦屏蔽了台风的不利影响。

 

两位业主拟在此建造一处私人空间,将由三部分组成:兄弟俩及家人各持一处的独立居住空间,以及用于团聚、会亲和健身等活动的家庭休闲空间。此外,兄弟二人期望新建的宅子能够成为承载家族记忆、并传递延续下去的空间载体。

 

破题策略以庭院空间为核心。进出场地的道路在北侧,将来的出入口也将安放于此。建筑师先将场地一分为二,北侧归给公共休闲部分靠外,南侧划为私密居住区域靠内,两者之间拟造一共享水院,“有水则灵”。随后再将居住部分亦对半切开,形成两套独立居住单元,切开得来的“负空间”区域,自然形成了两户间的带状庭园。建筑群的地面部分,除南、北两侧布置二层体量外,均以单层展开。

 

长镜头般的内部游线,是一条串联空间的时间线索,既模糊了各部分的边界,也让庭院流动了起来。由东北角入口推门而入,透过嵌套的圆形窗洞,瞥见庭院深处的景致,可望却暂不可达。兜转穿越由若干片墙和建筑体量围合形成的过渡空间,踱步至中央水院则豁然开朗。(项目为私宅,发布仅供学习了解,请大家尽量不要前去打扰业主生活)

 

 

03

欣贺研发设计中心

设计:MAD,2022

坐标:厦门市湖里区岭下北路75-1号

 

效果图 ©MAD
©CreatAR Images Courtesy of MAD Rhapsody

欣贺设计中心位于中国海滨城市厦门,建筑占地1.5万平米,建筑面积6.1万平米,是欣贺集团及旗下的六大时装品牌的研发设计总部。 设计以一个圆形中庭为轴心,六个大跨度空间发散型星状布局,形成充满力量感的骨架结构,其间办公空间和绿色花园混合布置。在立体花园的外侧悬挂着半透明的PTFE膜材,在炎热季节起到遮阳和通风作用的同时,也让建筑看起来飘逸、轻盈,好像一层透薄柔软的皮肤覆盖在建筑骨架之上。

 

作为一个创新型的办公建筑,其空间组织结构如同围绕中心点展开的六个花瓣,使得集团六大品牌既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研发空间,又可以与其它部门相互交流。有别于常见的方盒子建筑,发散型布局使得办公空间灵活高效,并具有足够的自然光线,通风和景观。中庭作为公共区域,向不同品牌的员工、客人开放,其间的天桥除作为空中的交通连接外,还可以用作时装秀等表演空间。设立于中庭的两个景观电梯又将半透的办公中厅空间在竖向上连接在一起。内部与外部环境连接,将研发中心的公共交流从室内延伸到室外花园,为员工提供轻松的氛围和场所,同时具有很强的向心力。

 

04

海峡旅游服务中心

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陶郅工作室,2018

坐标:厦门市湖里区环岛东路五通客运码头附近

 

©榫卯建筑摄影

海峡旅游服务中心项目是厦门市政府主导的在厦门市五通设立的对台重要交流平台,得到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将作为国家旅游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海峡旅游服务中心是对台(金门)海空联运的重要节点,是厦门对外窗口和主要港口门户之一。

 

服务中心有效整合码头、旅游会展、旅游博览、旅游服务以及多式联运,形成综合性、功能齐全的旅游目的地及两岸旅游业界交流平台;同时它是一个集餐饮购物、度假酒店、客运码头、综合办公、旅游会展、影视艺术、市民休闲、亲子娱乐、马拉松赛事活动等一体的海岛东岸城市旅游综合体。

 

建筑不仅向观者展示了富有激情的三维造型,还提供与场地特征有关的空间体验。建筑整体呈现出的多维度倾斜与变化姿态,为城市干道和海岸线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形态轮廓。方案采用了“适当分离”与“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重塑区块的空间秩序。将建筑分为两个组团,退让出带状的内部空间,但各个建筑又有意识地按功能特征聚拢布局。产生的带状空间则打造成峡湾广场,有效加强区内各种以海峡旅游为主题的城市功能的联系,积聚人气与活力,促发了各个功能区块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使得各个子项最大程度地形成资源共享,产生更为活跃与正面的效应。

 

 

05

厦门市思明区青少年实践基地

设计:筑境设计,2020

坐标:厦门市同安区竹坝农场新村139-6号

 

©黄临海

项目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荏畲村附近,基地三面山体环绕,现状为陡峭的护坡,本该向地面延伸的山势被护坡切开;另一面朝向农田,视野开阔。项目用地面积为6788平方米,容积率高达1.7,包含了食堂、礼堂、教室、图书馆、风雨操场、宿舍等功能。在此之外,业主方还要求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场地,以便青少年各类活动的拓展。

 

建筑师提出“复原山势,自然介入”的概念,在场地中用部分建筑体量复原被护坡打断的山势,将剩余的建筑体量以自然有机的方式介入其中。原始地形中山体护坡高度与基地标高相差较大,因此将使用频率较低的大型公共空间放到一层,主要活动、教学空间则抬升至二层,使其标高与山体护坡高度相近,与山体关系更为融洽,形成“补山”的效果。

 

为缓解建筑体量带来的压迫感,教室、图书馆、医务室等功能块被打散成互不相连的小型盒子重新组合,盒子间留出多个开放空间,农田方向的美景由此渗透到建筑内部;宿舍部分体量架空于基座之上,建筑形体随着等高线扭转,在两端以退台的形式呼应山势,中间以开洞的方式增强了建筑的通透性,引入自然。同时将架空层和教室的屋顶连接起来,引入一条10米宽的环形大坡道——“活力之环”,在这个环上融合了展廊、图书馆、室外剧场、公共门厅、拓展跑道等功能,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的活动场所和连续的空间体验。

 

 

06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设计:时境建筑,2020

坐标: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工业大道16号海联创业园

 

©时境建筑

项目业主在多年的石材业务中收集并保护了大量的化石文物,他们希望在集团总部的办公楼里引入一个博物馆,用于展示化石的历史和自然研究成果。

 

设计师在对石材最原始的形态——“晶体结构”的解读中获得了新的建筑语言,在中庭内引入三个相互穿插的晶体,它们如同金字塔般的锥筒,其倾斜的上外表面可以将一部分天光反射到中庭四周的办公室里,而在筒内,另外的一部分天光则可以直达一层的博物馆大堂。

 

围绕着这些垂直通高的晶体,另有一些横向的晶体与中庭纵向的晶体生长、穿插,共同形成了一个个的化石展厅,展厅的布局根据展览的时间和故事线索行进展开。这些水平的晶体沿着自身的生长方向,也把一部分外立面上的室外光线引入到博物馆展厅室内——最终这些横竖交错的晶体将光线、展览功能交织在一起。

 

 

07

青普梧林文化行馆

设计:谜舍设计工作室,2021

坐标:泉州市晋江市东西三路

 

摄影:北京锐景摄影

青普梧林文化行馆位于晋江市梧林古村落,场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13栋福建传统民宅组成。场地的建筑分为闽南红砖古厝以及南洋楼两种主要风格;形态迥异的建筑彼此呼应,创造丰富的场所体验。


接待空间是客人对于行馆室内空间形态的初次认知。建筑师选择保留建筑的木结构,将划分房间的木质隔墙拆除;通过引入玻璃天窗、暗藏空调等方式,营造出明亮通透且具有室内舒适性的空间,让客人感知闽南古厝的魅力及新的可能性;使用夯土材料很好地呼应了传统建筑的历史感。

 

客房方面,重新整理场地内每一栋闽南古厝的内部平面划分,做出更为放松宜人的空间格局;并将面向内庭的立面打开,用木格栅填充,使自然光线进入到客房的同时又有相对的隐私性。主要选用木材、草席等具有自然质感的材料;有时间肌理的闽南红砖墙、老木门等局部构件被有选择地保留下来,并与现代崭新的材料在同一空间中形成差异化美感。古厝建筑的木窗被新的实木材料重新复刻,具有更好的使用性,同时,该做法还原了老窗富有特色的开启方式。

 

 

08

顺昌博物馆

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21

坐标:南平市顺昌县龙山路与塔山路交叉路口

 

摄影:赵强

顺昌博物馆并无特别著名的重要藏品,如何让建筑融入市民日常与承载游子记忆成为了设计思考的切入点。将有一定长度的用地置于自然的山水画卷之中,建筑形式避免了城市人流与沿江步道的隔离,并以建筑作为媒介,打造一处“可穿越的城市游园”。由于博物馆处于城市沿江慢行系统的重要节点,设计师将建筑底层抬起,形成具有相当尺度的城市灰空间,可供大量人流停留,并延伸至富屯溪边。

 

以城市客厅为空间序列的起点,组织博物馆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的主入口,并考虑临时展厅及报告厅独立使用的可能性。博物馆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参观流线都是以各自的综合大厅为核心,串联起完整的参观流线。博物馆以综合大厅结合楼梯来组织分布在一至三层的展厅,城市规划展示馆则以城市沙盘为中心,通过旋转坡道的联系,在满足参观需要的同时,衔接一、二层之间的展示功能。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示馆之间的连接空间,为兼顾展览展示的文化书吧,旋转坡道螺旋而上,延伸至建筑屋面的城市阳台,衔接沿河游步道,将建筑的内部流线也融入城市空间。这是整个建筑空间构成方式的一大特色,人们通过有形的内外建筑界面来识别无形的空间。

 

 

09

和合茶亭

设计:篆山营造,2020

坐标: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国家公园北侧

 

宽亭 摄影:夏至

青架 摄影:夏至
青架 ©郑健

和合茶园位于武夷山景区北侧小果园的南坡上,是画家破水定居的地方。建筑师通过植入三个木构小品,重新梳理了茶园的功能。宽亭、青架、茶廊三个木构小品,点缀茶园,为茶人营造晒青、休憩、品茶的工作与休闲空间。篆山木构特有的精致感,平衡了山野之气,在野性的自然之中,描绘出清润雅和、意境深远的人居氛围。

 

宽亭,入口的对景,雅集之所。采用改良的简洁柱式,背向相交于屋顶,支撑出一个相对辽阔开敞的室内空间。细小秀美的柱式,精巧韵律的构造,与屋脊的光线一同,吞吐着草木之气。

 

青架,采用同样的柱式,以相互错动的折线展开,两柱之间连接的密梁变成晒茶的青架,在和合茶园的入口,形成一面虚的茶青墙,散发着茶园的清芬,让原本停车、放垃圾桶的入口,能够成为茶园的展示空间。

 

茶廊,弥补原有朝北低矮搭建的空间,给人凭栏坐望的可能,空出了大片的灰空间,增加了与整个场所的融合。

 

 

10

小溪家

设计:WEI建筑设计,2017

坐标: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

 

摄影:金伟琦

小溪村是赤溪村的一个自然村。1984年赤溪村被定义为中国首个扶贫村,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建筑师选择将村子里小溪崖边一栋被遗弃的老房子和它旁边的两个羊圈,改造为一个两层的主房和一层的客舍,两栋建筑之间是连廊和园林,建筑面积共计275平方米。改造后的这组房子成为村子里的第一个民宿。

 

景观先行,指设计需要从对周边环境的理解和感受开始,沿袭了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传统思想。建筑师将空间设计转化为对人的经历的设计。人的动线、视线和远山、近景、老房子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个空间场景设计的线索。

 

老房子最东侧的双层砖墙保留下来,整个房子的层高和形状都和原来的房子完全一致。一层面向溪边小庭院的挑檐,原结构是非常有趣的曲线斗拱。因为木结构具有柔性特性,时间久了檐口便会形成自然的弧线。改建延续了这种弧线,并和其他房檐一起做整体考虑。房屋采取了传统的榫卯结构与木质围护,大多数材料都是从周边地区回收的老木料、老门窗。当地工人根据材料的情况,因地制宜,手工加工,建筑师也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设计,因此房屋的每个细节都带着人的温度。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地图
福建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