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年轻建筑事务所”专辑第一期,聚焦来自北京的10家年轻建筑事务所,与他们的2022“最__”项目。入选名单如下(依事务所名称音序排列):
ASSA超集组 / 北京土驻设计事务所 / 成为建筑 / 大河建筑 / 方书君工作室/STUDIO FSJ / 共鸣建筑 / KAI建筑师事务所 / 青亭建筑 / 星球建筑 / 与石建筑设计
过去一年里,这些新锐团队经历了怎样的创作历程,又有怎样的思考与转变?一起来看他们的年度答卷,期待能带来一些启发与激励。如业主、合作单位有意与文内收录团队取得联系,可于文末留言,我们将代为转达。
ASSA超集组创立于英国伦敦AA(建筑联盟学院)的酒吧,是一系列具有批判思维与冒险精神的个人与团队的集合。未来不确定性是恒久的挑战,团队强调形式在提供空间智慧性和灵活性方面的重要性,并试图打破“典型”的思维,打破边界,跳出经验主义推演类型,强调不去定义与被定义。
深圳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其住房矛盾也在激化。随着住房成本上升,“住得起”和“住的有尊严”成了社会各个群体的诉求。这是一次实践也是一次实验,团队希望建筑能有更广泛的作用,成为周边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座孤岛。
与典型的重复楼板、房间堆砌相比,团队设想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社区,它能通过自身的类型学智慧来对不断变化的潜在使用者和他们的诉求进行适配,具有更高频的社会参与性和渗透性,可以重新激活区域内公共关系,重塑生活。
北京土驻设计事务所致力于通过分析与研究,为每一次宝贵的落地实践提供合理、积极、好看的解决方案,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营造举重若轻、润然天成的轻松感和愉悦感,使设计建造过程和建成作品成为事务所和业主之间的一次美好体验。
在该项目中,设计顺应自然现状与废弃构筑,起柱建亭无拘无束,写意山林,且整个设计建造过程建筑师都在现场:驻场设计、驻场监造,偶有调整犹豫,也能就地判断优劣,即刻解决。
不同于传统设计过程的由绘制图纸到施工实施的分离与秩序,此次造亭更加即兴,甚至散漫,却也不乏自然天真,简单松弛,任性肆意,是一次颇为愉悦的设计建造体验。
成为建筑是一个新锐而追求品质的建筑师团队,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经验,致力于和不同领域的合作者一起创造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以及景观设计新的可能性与解决方案。主创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拥有多年建筑设计和产品研发经验,以及多项发明和工业设计专利。
团队主要设计思路是以模块化、产品化思维做建筑,让公厕更像是便民产品集合地。
解决方案分三个层面:第一步是透明化,用透明可视的界面和完全封闭独立的模块化单间,让市民对卫生隔间的整洁情况有直观的认识;二是打造新的认知标签,采用视觉上将空间塑造出代表坪山智造的智慧生活展厅;最后设计结合更多的便民服务模块,依托公厕点位系统,打造一套给予市民温度和尊严,同时能代表坪山区城市形象的市政便民服务载体。
如同河流作为冰川与江海的中间过渡一般,大河建筑希望作为一个连接体将人们与空间相聚合,形成或公共或私密的叙事场所。大河建筑亦关注建筑学之外的多元学科,积极尝试村落研究、艺术装置、策展等文化实践,以建筑为原点生发出由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成的“河流”生态。
项目位于山城重庆,悬崖、立体交通、传统建筑、重庆景观,共同构成场所的特征。
作为“大”建筑。团队采用看起来“巨大”但确能带来更加开放空间的结构形式,结构同场地周围“交通栈道/桥梁”等基础设施类型相似,让建筑从结构上融于场地。
作为“小”建筑。团队采用看起来“轻盈”但确足够抵挡炎热/降水的大屋顶形式。屋顶同场地周围“自由建造”等房屋类型相似,让建筑从气候上融于场地。
方书君工作室/STUDIO FSJ致力于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各种尺度与功能的项目中进行基础学术研究与空间创新紧密结合的设计实践。精确捕捉时代下每个项目的具体性,坚持以最个人化的表达探索最大可能空间创造力。
全室外的气候、中庭的广场尺度以及街道感的流线为这个项目带来了完全城市性的特别氛围。咖啡馆空间由一个“支点”Kiosk出发,通过连续的、如洞穴般的水磨石结构,传递到店铺内部,雕刻式地形成了各式功能空间。它像硕大公共广场上立着的小边亭,对于从任意方向来的行人,这都是强有力的存在—一个买卖与交流的中心。
与石材的重量感相比,长向立面上,一片叶子形状的卡座区呈现向内轻蜷的轻盈姿态,将路人柔和地“拥”进来。通过让出与激活部分红线内空间,增强与外界人流的互动性。
共鸣建筑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旨在打造能与大家产生共情的建筑。一栋房子本身并不会开口说话,团队工作聚焦于尝试着去激发房子和身处其中的人不断进行对话。通过一系列的建筑设计实践思考,团队秉承本土设计理念,致力塑造具备人文关怀的开放市民空间。
半个世纪前,数以万计的惠安女子凭借众志成城的担当奉献,以纤瘦柔韧的身躯驯服了坚硬冰冷的磐石,造就了气势磅礴的惠女水库。
建筑与海一路之隔。从望向基地的那一刻,思绪便开始在大海与岩石之间纠结:以石头凸显惠女坚韧不拔的刚毅,还是以大海体现惠女婉约绮媚的柔美?
将“刚柔并济的张力”提炼为惠女与海最为契合的精神特征关联,设计采用顺势而为的地景策略,以柔美的曲线和坚硬的棱角交替勾勒出一座“自然建筑”。
KAI建筑师事务所(Atelier KAI Architects)合伙人成员兼具法国留学和工作背景,以及中国院十余年设计实践经验。团队希望以一种批判的眼光,试图通过对建筑的本体性(物:空间、结构、材料等)的思考与实践,联系当下这个世界(境:场所),产生一种触及情感的真实体验(人)。
游泳中心位于襄汾星原钢铁厂的一处闲置堆料场,功能由多种构成:泳道、戏水池、水疗池、餐饮健身中心,甚至还有家具展示中心和绘本馆。设计通过庭院组织大小空间,营造一种连续延绵的林间水世界。
说它最“熬”,是因为项目2020年开工后过程坎坷:历经2021年百年级洪水和2022年疫情的数十次关停。何时竣工不曾可知,就像疫情以来的生活,只能积极地“熬”着,想像着那是一块一块在树林间闪烁的水面,当人们一跃而入的瞬间,获得了自由。
青亭建筑对事物朴实自然的状态感兴趣。生活无需过度包装:舒适的尺度,阳光,空气,解放生活。使用,变化,增长的自由远比精致的外观有价值。团队希望巧妙机制地利用资源,无论是已有的物质条件还是其他,设计策略应挖掘每件事情内在的潜力,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从更少中创造更多。
重庆,山水之城,其魅力和气魄,来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学校场地伸展起伏、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有机的栖息结构。未来校园需要在这个山野中找到更温柔亲切的方式存在,继承原有场地的秩序、个性、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状态。
设计希望场地既往浪漫的环境记忆激发独特的校园气质和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们在课堂和书本之外探知、在自然中学习,创造一个根植于重庆地貌、气候和历史脉络的、记忆与想象共存的未来校园。
星球建筑(MARS Studio)是一所面向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室内设计方向、充满活力的年轻国际化建筑事务所。事务所关注“空间”对城市、社会和人的影响力,通过关注空间中清晰的轴线和对称关系,挖掘场所的秩序感和序列感,以此探寻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并创造出独特的体验。
团队在深圳福田中央商务区鳞次栉比的高楼间,创造了一座电影场景般的“沙丘”餐厅。一系列沙丘状的拱形吊顶成为联系不同高度空间的纽带,在解决室内净高问题的同时,还创造了一片洞穴般独特的艺术空间。
在就餐区域,随着沙丘的连绵起伏,空间属性从开放到半围合再到私密,划分出不同层次的空间。沙丘餐厅突破了商业室内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固有界限,不经意的吸引着深圳忙碌的人群停下脚步,进入“沙丘”,放松、休憩和找回自己。
与石建筑设计(YUSTONE ARCHITECTS)是一个研究型事务所。“石”是团队奉为圭臬的设计核心内容,“与石”传递的是对这一内核的动态触碰。团队相信当代设计在坚持其本体的同时,需要向外围拓展学科和行业的边界。因此,团队的设计思考始终沉浸在一个完整的环境、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将建成环境视为人类栖居的基础设施,在宏观中践行微观。
项目位于北京旧胡同内的一处小四合院,业主是一家年轻的律师事务所。原庭院中有一棵石榴和一棵枣树,使得院子更显拥挤零碎,但庭院和树带来的光和影却是现场的动人之处。
设计通过一系列不同透明度的玻璃界面将庭院纳入室内,并塑造两棵树间的空间,拉长两棵树间的路径,使原本逼仄的院子变得深远。石榴树位于入口前台,枣树被设置在工位上。树,由此被赋予了一种与人相关的生命感;人,也将树吸纳为其工作生活的一员。
上海、江浙等地合辑即将发布
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事务所与项目信息均由对应事务所提供。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版本转载。
上一篇:2022建筑新锐榜抢先看:哪些年轻事务所,入围最终榜单?
下一篇:2022新锐榜|21家上海年轻建筑事务所,与他们的年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