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深圳华汇新作: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深超总首批建成项目

深圳华汇新作: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深超总首批建成项目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原源 | 2025.09.29 10:07
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  ©张超
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  ©廖沁芳
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  ©张超

设计单位 深圳华汇设计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竣工时间  2023年9月

建筑面积  2000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深圳华汇设计提供。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超总)作为大湾区最重要的全球高端产业聚集地,以绿色生态、科技互联、人文艺术作为设计主旨,以街坊式规划理念创造活力街道,打造高渗透率的复合型公共空间。

 

立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双塔  ©张超

作为深超总首批建成项目之一,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位于片区核心腹地,紧邻中央绿轴。项目在尊重深超总片区严整规划秩序的基础上,以灵动渗透的空间策略和像素化的科技语汇实现创造性回应。设计既尊重城市规划框架,又以立体生态、多维链接等手法突破形态边界,于严谨网格中书写自由跃动的建筑叙事。

 

项目在深超总的位置  ©深圳华汇设计
项目区位鸟瞰 ©张超

 

 

规划以谦逊而敏锐的姿态融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整体构架,从容回应山海城市特有的空间韵律。设计以水平方向轻柔渗透,给城市留出呼吸的通道——街巷微缩成谷,广场蔓延如泊,与中央绿轴和地铁脉络温柔相接,在严谨的网格中孕育出自由流动的底部界面。

 

设计概念:“秩序与自由” ©深圳华汇设计

与周边环境有机相融  ©张超

垂直系统则如有机生长的藤蔓,以连廊、露台与空中院落构建出一组立体聚落,在理性秩序基调上奏出一曲轻盈跃动的自然乐章。这一切并非对城市结构的简单复现,而是在理解其内在逻辑后,以建筑语言实现纪律与灵动之间的平衡——既锚固于城市秩序,又自由地向上生长。

 

晨光中的建筑  ©廖沁芳

 

设计以立体叠合的公共空间系统,构建从城市到建筑的多维连接体系。首层通过嵌入口袋公园与蜿蜒街巷,柔化地块边界,使绿意如溪流般漫入城市肌理,形成与中央绿轴及相邻地块的柔性渗透;二层以架空连廊编织出一张充满温度的步行网络,将人群、公园与光影温柔串联,激发区域慢行活力。

 

城市渗透概念示意图  ©深圳华汇设计
东侧入口广场  ©张超
口袋广场 ©张超
塔楼底部透视  ©廖沁芳

绿意自地面庭院经裙房绿化台地延展至空中露台,逐步向上形成井然有序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强化了建筑与城市的交互界面,更是超越了连接本身,它将人、自然与建筑编织成有机的整体,巧妙的将本项目融入到深超总的大生态框架中。

 

二层慢行系统示意图  ©深圳华汇设计
商业院落  ©张超
塔楼与底部街巷  ©张超
立体院落  ©张超

 

设计将深超总的绿色廊道视为城市生命的自然延伸,以建筑为媒介,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层对话。通过建筑与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与城市脉搏的同频共振。双塔以错动布局主动迎上中央绿轴,层叠的空中露台与退台形成向上延展的绿色界面,犹如绿脉自然攀升,将城市级生态序列引入建筑垂直维度。

 

建筑融于城市绿意  ©张超

这一策略不仅延续了片区生态框架,更将场地有机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脉络之中——建筑不再是孤立的客体,而是与城市共呼吸的生命体,以其立体叠合的生态架构,谱写出一曲自然、建筑与人文共鸣的生态交响,实现从宏观城市到微观场所的生命协同。

 

树梢上的建筑  ©张超

 

 

像素不再是数字世界的专属语言,当离散单元被赋予引力、张力与生命力,建筑便成为凝固的量子诗篇。方案设计以“像素”这一数字时代的基本单元作为建筑形态生成的母题,借助参数化逻辑,将体块解构为模块化的像素单元,实现标准化模块在三维空间中的自由组合与有机演变,构建出兼具高度秩序性与动态张力的建筑系统。

 

像素构型示意图  ©深圳华汇设计
面向绿轴的建筑立面 ©张超

建筑立面形象通过像素化形态与科技感材质的运用,呼应了神州数码云科技的企业特质,传递出活力、科技、未来与发展的积极寓意。

 

东侧视角 ©张超
西侧视角  ©廖沁芳

 

参数化生成的像素单元被转化为立面的基本模数语言。通过标准化4.5米×4.5米的幕墙模块,构建出清晰的结构秩序。

 

律动的空间像素  ©张超
云台 ©张超
单元式墙身节点  ©深圳华汇设计

这些单元在立面构图中有序排布、叠合与穿插,形成既整体统一又富有变化的韵律节奏,建筑立面形态于理性秩序中诞生诗意律动。

 

单元构图的室内效果:办公空间  ©廖沁芳

单元构图的室内效果:大堂空间  ©张超

塔楼与裙房延续同一模数语言,却又以差异化的像素密度和构图节奏回应各自功能属性——塔楼强调竖向挺拔与科技感,裙房则采用更亲切的尺度与虚实对比。立面不再是静止的表皮,而是承载着秩序与自由、理性与诗意双重基因的动态媒介。

 

像素肌理  ©TS倘思照明

 

材料不仅是功能的载体,更是情感与氛围的塑造者。建筑气质通过材料的精心遴选与工艺控制得以升华。玻璃的透与铝型材的实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在日光推移下演绎出丰富的光影层次,强化像素单元的立体感与韵律变化。

 

建筑构造  ©深圳华汇设计
立面细部  ©张超
立面仰视  ©张超

裙房立面的叙事则更贴近人文温度。冰裂纹釉面陶板釉面下冰晶般交织的肌理,在不同光线与视角中呈现细微变幻,既与塔楼的科技感呼应,又为建筑基座注入一抹温润底蕴。米黄色铝格栅以柔和的线性肌理与之搭配,进一步柔化体量、营造更具亲和力的近人尺度环境。陶板的实与格栅的虚形成二次对话,进一步丰富了立面层次。

 

釉面陶板  ©深圳华汇设计

立面霞光效果  ©张超
立面傍晚效果  ©张超

 

 

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以像素为笔,以科技为墨,在深圳湾畔书写着山海连城的城市新篇章。在城市尺度上,它不仅是一座地标性建筑,更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其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激活了周边区域的城市活力;独特的建筑形态与山海连城的地域特色相融合,丰富了深圳湾的城市天际线。

 

融于湾区的城市天际线  ©夏智航

早晚不同时段中的建筑  上图:©张超、下图:©廖沁芳
建筑夜景  ©TS倘思照明

 

设计图纸 ▽

 

首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负一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二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三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四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

项目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

设计时间: 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

竣工时间: 2023年9月

用地面积: 25634平方米

建筑面积: 200000平方米

业主单位: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主创建筑师:肖诚、任园园

设计团队:陈康元、高云飞、谢长金、曾小涛、高昊、李江涛

代建单位:深圳卓越商业置业公司

室内设计: CTG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 Lab D+H SH

施工图设计: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TS倘思照明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廖沁芳、TS倘思照明、夏智航、深圳华汇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由深圳华汇设计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办公
深圳华汇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神州数码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