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深圳华汇设计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竣工时间 2023年9月
建筑面积 2000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深圳华汇设计提供。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超总)作为大湾区最重要的全球高端产业聚集地,以绿色生态、科技互联、人文艺术作为设计主旨,以街坊式规划理念创造活力街道,打造高渗透率的复合型公共空间。
作为深超总首批建成项目之一,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位于片区核心腹地,紧邻中央绿轴。项目在尊重深超总片区严整规划秩序的基础上,以灵动渗透的空间策略和像素化的科技语汇实现创造性回应。设计既尊重城市规划框架,又以立体生态、多维链接等手法突破形态边界,于严谨网格中书写自由跃动的建筑叙事。
规划以谦逊而敏锐的姿态融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整体构架,从容回应山海城市特有的空间韵律。设计以水平方向轻柔渗透,给城市留出呼吸的通道——街巷微缩成谷,广场蔓延如泊,与中央绿轴和地铁脉络温柔相接,在严谨的网格中孕育出自由流动的底部界面。
垂直系统则如有机生长的藤蔓,以连廊、露台与空中院落构建出一组立体聚落,在理性秩序基调上奏出一曲轻盈跃动的自然乐章。这一切并非对城市结构的简单复现,而是在理解其内在逻辑后,以建筑语言实现纪律与灵动之间的平衡——既锚固于城市秩序,又自由地向上生长。
设计以立体叠合的公共空间系统,构建从城市到建筑的多维连接体系。首层通过嵌入口袋公园与蜿蜒街巷,柔化地块边界,使绿意如溪流般漫入城市肌理,形成与中央绿轴及相邻地块的柔性渗透;二层以架空连廊编织出一张充满温度的步行网络,将人群、公园与光影温柔串联,激发区域慢行活力。
绿意自地面庭院经裙房绿化台地延展至空中露台,逐步向上形成井然有序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强化了建筑与城市的交互界面,更是超越了连接本身,它将人、自然与建筑编织成有机的整体,巧妙的将本项目融入到深超总的大生态框架中。
设计将深超总的绿色廊道视为城市生命的自然延伸,以建筑为媒介,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层对话。通过建筑与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与城市脉搏的同频共振。双塔以错动布局主动迎上中央绿轴,层叠的空中露台与退台形成向上延展的绿色界面,犹如绿脉自然攀升,将城市级生态序列引入建筑垂直维度。
这一策略不仅延续了片区生态框架,更将场地有机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脉络之中——建筑不再是孤立的客体,而是与城市共呼吸的生命体,以其立体叠合的生态架构,谱写出一曲自然、建筑与人文共鸣的生态交响,实现从宏观城市到微观场所的生命协同。
像素不再是数字世界的专属语言,当离散单元被赋予引力、张力与生命力,建筑便成为凝固的量子诗篇。方案设计以“像素”这一数字时代的基本单元作为建筑形态生成的母题,借助参数化逻辑,将体块解构为模块化的像素单元,实现标准化模块在三维空间中的自由组合与有机演变,构建出兼具高度秩序性与动态张力的建筑系统。
建筑立面形象通过像素化形态与科技感材质的运用,呼应了神州数码云科技的企业特质,传递出活力、科技、未来与发展的积极寓意。
参数化生成的像素单元被转化为立面的基本模数语言。通过标准化4.5米×4.5米的幕墙模块,构建出清晰的结构秩序。
这些单元在立面构图中有序排布、叠合与穿插,形成既整体统一又富有变化的韵律节奏,建筑立面形态于理性秩序中诞生诗意律动。
塔楼与裙房延续同一模数语言,却又以差异化的像素密度和构图节奏回应各自功能属性——塔楼强调竖向挺拔与科技感,裙房则采用更亲切的尺度与虚实对比。立面不再是静止的表皮,而是承载着秩序与自由、理性与诗意双重基因的动态媒介。
材料不仅是功能的载体,更是情感与氛围的塑造者。建筑气质通过材料的精心遴选与工艺控制得以升华。玻璃的透与铝型材的实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在日光推移下演绎出丰富的光影层次,强化像素单元的立体感与韵律变化。
裙房立面的叙事则更贴近人文温度。冰裂纹釉面陶板釉面下冰晶般交织的肌理,在不同光线与视角中呈现细微变幻,既与塔楼的科技感呼应,又为建筑基座注入一抹温润底蕴。米黄色铝格栅以柔和的线性肌理与之搭配,进一步柔化体量、营造更具亲和力的近人尺度环境。陶板的实与格栅的虚形成二次对话,进一步丰富了立面层次。
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以像素为笔,以科技为墨,在深圳湾畔书写着山海连城的城市新篇章。在城市尺度上,它不仅是一座地标性建筑,更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其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激活了周边区域的城市活力;独特的建筑形态与山海连城的地域特色相融合,丰富了深圳湾的城市天际线。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
项目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
设计时间: 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
竣工时间: 2023年9月
用地面积: 25634平方米
建筑面积: 200000平方米
业主单位: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主创建筑师:肖诚、任园园
设计团队:陈康元、高云飞、谢长金、曾小涛、高昊、李江涛
代建单位:深圳卓越商业置业公司
室内设计: CTG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 Lab D+H SH
施工图设计: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TS倘思照明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廖沁芳、TS倘思照明、夏智航、深圳华汇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由深圳华汇设计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零壹城市+ZIAD新作:江山市虎山运动公园游泳馆,山川卧龙
下一篇:昆嵛山生态基础设施:不是厕所,是一棵大树的种子 / 大小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