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张永和:设计体验 | “湾TALK”系列讲座02介绍

张永和:设计体验 | “湾TALK”系列讲座02介绍
2019.09.05 19:18

9月6日,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FAIA),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张永和来到深圳湾1号·云颂音乐厅,带来第二场湾TALK讲座。

“我倾向于将建筑学理解为一种设计体验的行为”,而在本次讲座中,以设计体验为题,张永和将分享的是自己曾参与设计的四种体验。

 

讲座由深圳湾1号·湾汇主办,有方承办。

设计体验DESIGN EXPERIENCE

主讲  张永和

时间  2019年9月6日14:30—17:00

地点  深圳湾1号莱佛士酒店71F·云颂音乐厅


 

我倾向于将建筑学理解为一种设计体验的行为。在这次讲座中,我想特别探讨的是非常建筑曾参与设计的四种体验。

1. 设计视觉体验

观看,是我们日常体验中最为基本的一个。在我尝试设计视野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实际是在设计我们寻找、框定、定位、探索以及理解的方式。

2. 设计时空体验

建筑师始终在设计空间,我们甚至相信这正是建筑学的核心。然而在现实中,空间永远无法脱离时间、独立存在。时间需要被设计,但是如何做到?我的答案的灵感之一,来源于一部电影。

 

3. 设计都市体验

我们知道,当下更多的人们生活在城市里。社会体验和都市结构是无法分割的,都市空间结构可能带来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因此,城市设计是否可能等同于社会工程呢?

 

4. 设计教育体验

每个校园规划的背后,都有对于一种教育系统的想象。或言之,一所校园的建筑设计中,总是有着希望引导学生度过他们成形时期的设计理念。建筑本身即是教育的一部分。”

本场讲座有方仅可开放30个到场名额。我们期待对非常建筑的设计实践有长期关注的读者来到现场,并于提问环节进行互动。

如欲报名,请于本文文末回复留言,写下一个您对张永和或非常建筑的提问。我们将从中选取30个问题,为留言读者发出本场讲座的入场门票。本场讲座必须凭票入场。

留言截止时间:9月4号18:00。我们将于9月4号21:00前,回复留言入选的读者,对接门票事宜。

 

△ 讲座场地 云颂音乐厅

讲座内容将于“有方讲座交流群”内进行图文直播,扫描下方二维码、以备注“讲座交流”添加有方君微信,即可加入。

 

 

 

张永和

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FAIA)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实践教授、前系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曾在中国和美国求学,于1984年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建筑硕士学位。自1992年起开始在国内实践,并于1993年和鲁力佳创立非常建筑。他曾荣获诸多奖项,如1986年荣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美国“进步建筑”1996年度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200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2006年获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的学院建筑奖,2016中国建筑传媒奖实践成就大奖等。至今为止出版发表多本书籍和专著,包括英语专辑Exhibition as Construction Experiment,中英双语《世界建筑 - 造的现代性:张永和》,英法双语图书Yung Ho Chang / Atelier Feichang Jianzhu: A Chinese Practice以及意大利语图书Yung Ho Chang: Luce chiara, camera oscura等。他曾多次参加国际建筑及艺术展,从2000年至2008年,先后六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所建筑学校任教。1999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教授;曾任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4年任美国密歇根大学伊利尔·沙里宁教授教席。2011至2017年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垂直玻璃宅

2013

南立面外景  摄影:吕恒中

室内  摄影:吕恒中

诺华上海园区实验楼

2016

餐厅  摄影:吕恒中

天井内景  摄影:吕恒中

砼器

2018

夜景  摄影:田方方

室内空间  日本设计中心提供

吉首美术馆

2019

鸟瞰  摄影:田方方

透过步行桥天窗仰望大展厅  摄影:田方方

关键词:
张永和
深圳湾1号
湾TALK
讲座
设计体验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