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莫拉:住宅与环境的对抗/对话
讲座时间 2021年1月30日 20:00—21:30
互动问答 2021年1月30日 21:30—22:00
学术主持 Camilo Rebelo
直播地点 Designable.cn
讲座免费,可通过扫码入群报名,报名方式详下。
Eduardo Souto de Moura
2011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葡萄牙建筑师,师从阿尔瓦罗·西扎
曾任教于波尔图建筑学院
哈佛等高等学府客座教授
Camilo Rebelo
米兰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曾任教于波尔图大学等高等学府
葡萄牙建筑师与实践家
2011年3月,普利兹克奖评委团主席罗德·帕伦博在颁奖时曾这样评价道:“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德·莫拉不仅建立了这个时代的作品体系,而且还对传统建筑有所回应。他的建筑有着独特的能力──在同一时间内有着看似矛盾的个性传达──力量和谦虚,夸张和微妙,大胆的公权力和亲密感。”
继1992年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得奖之后,德·莫拉成为第二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葡萄牙建筑师。他早年与西扎一起工作,是经验丰富、行事低调的欧洲建筑大师,自1980年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到今天已完成了六十几个建筑实践作品。
从西扎到德·莫拉,再到当今葡萄牙建筑师们的实践作品,波尔图学派始终一脉相承却各有千秋,正如德·莫拉所说,“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动物’的自然部分——它的解剖构造、它的内在均衡、它的复杂性”。其作品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往往通过巧妙地改造基地以适应环境,但这些人工的改造不着痕迹,浑然天成,营造出建筑和自然相互对应、彼此需要的感受。德·莫拉在细节上使用的诸多巧妙处理手法,让建筑犹如有机物般获得了生命。一栋栋引人入胜的独立住宅更为他赢得了诸多殊荣,其代表作品有莫列多住宅、庞第利马的两幢住宅、马托辛尤斯的庭院住宅等。
2021年,Designable研究所邀请到2011普利兹克奖得主德·莫拉,讲述他与环境对抗的故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讲座群,并有机会在讲座当天与大师直接合影对话。
01
西扎的弟子与女婿
谈到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可能更为大家所了解,而事实上,作为葡萄牙第二位普奖得主,德·莫拉恰恰就是西扎的学生和女婿。他在1952年出生于葡萄牙,与老师西扎一样,曾学习雕塑,后来转业为建筑师。学生时代的德·莫拉在西扎的事务所工作了五年,这成为了影响他设计风格的重要经历。
△ 德·莫拉(左)和西扎(右)
从德·莫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西扎设计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发展了葡萄牙的现代主义建筑,同时关注建筑对场地的回应方式和材料的应用。但相比西扎追求材料的纯粹与场地的和谐,德·莫拉则更倾向用对抗的方式回应场地。
02
波尔图学派
德·莫拉对西扎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源于他是西扎的学生,更在于他们同为波尔图学派的传承谱系中的重要人物。波尔图学派诞生于二十世纪中叶的葡萄牙,发端于葡萄牙特殊的历史背景:“二战”对国家的影响导致了1950年代之后葡萄牙才真正地开始了现代主义运动,而这个时期的葡萄牙建筑师则开始反思“二战”时期政府强加的民族主义统一范式。从费尔南多·塔沃拉开始,到阿尔瓦罗·西扎,到最新的德·莫拉,波尔图学派的建筑师在继承中发展和完善了葡萄牙建筑的独特理念。
△ 波尔图学派的传承谱系
波尔图学派的建筑师选择从葡萄牙的传统建筑和本土崎岖的地形与大量的花岗岩石材切入,通过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材料和构法,来思考建筑。这样鲜明的特征影响了西扎和德·莫拉,而波尔图学派同时又拥有较为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这也为德·莫拉发展出与西扎不同的设计理念提供了基础。
西扎和德·莫拉是葡萄牙仅有的获得普奖的建筑师,这凸显了波尔图学派在世界建筑中的地位,也反过来印证了德·莫拉本人所取得成就的可贵。
03
新密斯主义者
德·莫拉之所以发展出了跟西扎不同的设计理念,很大程度源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与西扎从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中汲取养分、并在作品中体现出纯粹的风格不同,德·莫拉常被称为“新密斯主义者”。
德·莫拉对于密斯的推崇并不主要在于极简主义,而在于密斯对于德国新古典主义的发展。密斯的建筑很好地诠释了如何用简单理性的操作,实现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同时反映出古典建筑美学的优雅。而德·莫拉毫不掩饰对此的推崇,他说:“与其追求风格而做得很糟糕,不如追求完美而缺少创意。”他的布尔戈大厦简洁而精细的构造是其完美的体现,他的其他住宅作品也对此有所反映。
△ 布尔戈大厦外立面构造细节
虽然是一个“新密斯主义者”,但德·莫拉同时也在发展自己的独创性,这体现在他对多种建材的娴熟应用和独特见解。他谈到:“我不去使用濒临灭绝或受到保护的材料,我认为我们应该有节制地使用木材,并且在使用的同时种植新树木。我们不得不使用木材,因为它是可用的最佳建材之一。”
01
保拉·雷戈博物馆
Casa das Histórias Paula Rego
时间:2008年
地点:赫罗纳 西班牙
两座金字塔形塔楼和红色混凝土的使用,让保拉·雷戈博物馆成为附近地区的地标之一。德·莫拉在这座建筑的设计中利用了伊比利亚半岛地区历史建筑的一些元素。两座塔楼的体量并不纤细,与辛德拉宫的轮廓有几分相像,但整体上采用当代的材料技术与空间认知对历史进行了重新诠释。原有场地上的树木被整合为室外空间的基本元素,而四个高度不同、体量有异的方形体量组成了建筑的主体部分。
建筑内部有75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部采用中性色调装饰,并以卡斯凯斯蓝灰色大理石作为铺装。整个博物馆被分为多个展厅,这些展厅相互连接,并围绕着层高更高的中央房间布置,那里用于设置临时展览。整个展览空间流线完整,同时具备公开性和私密性,游客拥有极佳的空间感受。博物馆内还建有一家商店和一家咖啡馆,咖啡馆通向一个草木茂盛的花园。另外还有一个包含200个座位的礼堂。
通过这座博物馆,德·莫拉发展了一种现代建筑的新形式。从城市图像学中唤起历史的原型,用非批判性的“区域主义”方法,避免了陷入同类项目“抵制感”的窠臼,使自己脱离了现代抽象主义,而后者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特征。
02
利马桥双宅
Two Houses in Ponte de Lima
时间:2002
地点:葡萄牙
靠近西班牙边境的利马市,是许多家庭的度假胜地。利马市郊外的利马桥因一座27个拱门组成的罗马桥而闻名,那里拥有许多保存完好的自然空间。这个项目的业主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两个成员,他们购买了两个相邻的地块。这里地势陡峭,景色优美,呈东西走向,项目的任务是建造各自的避暑别墅。
德·莫拉为两栋建筑拟定了一个类似的方案,四居室,单户住宅,两栋房子的地基都埋在山坡上,因而两条狭窄的石路从附近的道路通向每户人家的出入口。
“水平屋”是北侧住宅的名字,整个体量盘旋在山上。厨房和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地排列成一个带状区域,这又使得起居空间和卧室向景观开放。整栋建筑与山坡包夹的空间,最初是有些消极的,通过在斜坡上覆盖一层草来证明它的存在,但德·莫拉通过场地设计将它变成一个巨大的天然“沙滩椅”,很自然地靠近游泳池,从而在自然和建筑之间形成了一个舒适的半室外区域。
“倾斜屋”是位于南端的住宅,共两层:上层包含厨房餐厅和洗衣房;下层背靠挡土墙放置其他服务用房和楼梯。因此,由连续露台连接的起居室和卧室可拥有全景视角,欣赏窗外的景观。侧楼梯在地块的较低区域通向游泳池。“倾斜屋”以倾斜的屋顶为标志,从外面看不到露台或窗户,是“水平屋”体量的“倒下”版本。
这两座体量相似的住宅是用完全相同的材料建造的,包括混凝土墙板、地板所用的树脂底漆、木工搭配铜板的屋顶。倾斜+水平的两座建筑体量,营造出一种妙趣横生的空间感受。德·莫拉在这一组单体住宅建筑设计中,既发扬了简洁有力的空间设计语言,又完全独立于密斯的思想,充分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03
House in Baião
时间:1998
地点:Moledo do Minho, Caminha, Portugal
按照诗人尤金尼奥·德·安德拉德的话,“……只有确切的词才是公众感兴趣的……”德·莫拉认为,建筑师们用来创作的工具——石头、铁和玻璃等材料,以及它们的连接件——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与时间相关的不可名状和宁静的作品。换言之,成为诗歌,产生情感。基于这样的理论,建筑师用简单的材料和连接手法就形成了与环境肌理融合的复杂建筑。
△ 建筑日夜两景
△ 德·莫拉对建材有独特的见解和熟练的应用
Baião山谷的住宅这一项目很好地体现了德·莫拉的这一设计哲学。项目委托来自一对夫妇,场地在位于白昂山的多罗河边,客户希望房子具有周末休憩地的特点,并要求将现有的废墟作为“(居住的)内部文化和外部现实(时间)之间的桥梁”,成为项目的起点。
德·莫拉将这一“废墟”理解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边缘,或者说建筑不再是建筑而成为自然的那一刻。这种对场地的敏感与将简单作为一种传递思想的方式的信念,是密切相关的。
△ 轴测结构示意出建筑“嵌入” 地形的状态
△ 整理后废墟形成房子的虚体,成为了建筑的入口大厅
建造工程从拆除大型花岗岩石块的挡土墙开始(花岗岩是葡萄牙北部的一种传统材料)。接着是地形营造,在地上形成了房子的“虚体”,旧的废墟开始形成一个封闭的花园,作为房子的入口大厅。
△ 左侧废墟连接山体和右侧的新建筑
△ 新的建筑藏在了地形中
由一个混凝土盒子组成,由废墟支撑并嵌入地下的是第二座建筑。这样,废墟就成了过去和新的长方形房屋之间的一个连接点,因为它的一部分被安置在地下,所以除了朝向河流的正面外,它的侧墙是无窗的。从内部看,在一个用旧挡土墙砌成的火炉旁,透过玻璃幕墙,人们可以欣赏到远处的塞尔德拉山谷。
△ 透过玻璃幕墙可以欣赏到远处的塞尔德拉山谷
ONCE AGAIN
讲座时间 2021年1月30日 20:00—21:30
互动问答 2021年1月30日 21:30—22:00
直播地点 Designable.cn
讲座免费,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报名,并有机会在讲座当天与大师直接合影对话。
本文为主办方推广文章,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展讯 | “也是风景,也是居屋”,建筑师童寯的首个摄影作品展
下一篇:方案 | 武汉南湖艺术中心:单点承托的“漂浮”体量 / CCDI境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