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本末联合建筑
项目地点 浙江宁波
建成时间 2025年
建筑面积 1789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墩岙村是宁波乡村建设的样板村,每年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访问学习团队。同时,墩岙村也是民宿特色村,来自上海宁波周边大城市的乡村旅游团队络绎不绝。村子的鲍书记是个精力充沛且很有乡村建设想法的村带头人,他希望这个项目成为墩岙村乡村建设经验的传播地、民宿群的公共客厅、村民活动的集聚点。
/ 一个大屋顶
建设用地位于群山山脚和村落间的过渡地带,一条小溪隔离了村子和用地,建立了清晰的边界。
传统村落都会有一个乡村礼堂来承担各种大型公共活动,每个乡村礼堂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木构大屋顶。以一个巨大的屋顶作为整个建筑空间的控制性元素成为设计最初的想法。所以,如何支撑这个大屋顶便成为设计的一条结构性线索。
/ 两个界面的回应
梯形场地的两个长边面向两个截然不同的界面:山体和村落。两种不同的尺度,两种不同的景观。假如把建筑比喻为一个巨大的坡顶凉亭,坡顶之下的空间则连接了这两种不同的风景。于是,设计将传统大屋顶的对角线两端抬起,形成望山和望村的两个视角,一个沿着对角线双向起翘渐变的屋面出现了。
/“扁担”状结构体系
如何实现渐变大屋面的支撑成为设计的关键。设计想到老农挑扁担的方式,中央支撑、两端悬挂,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
如果以此为单元,渐次调整扁担的倾斜角度,就可以实现一个连续变化的屋顶。中央支点以一个稳定的三角来完成支撑,三角支撑下的大空间恰恰是设计需要的聚会场所。两侧对称悬挂的细小拉杆连接了屋面和地面,形成稳定而经济的结构单元。
/ 一条上山的路
场地中原先就存在一条贯穿场地的上山路,设计保留并延续了这条道路,使其穿行于屋顶之下,不仅强化了山、建筑和村庄之间物理联系,也为行走者提供了一种身体可以感知的路径体验。
/ 一个综合空间
借助扁担结构在屋顶和地面之间插入楼板,梯形场地内连接地面和山脚的坡道穿越建筑,切分出多种不同尺度的丰富空间,容纳会议厅、活动室、咖啡厅,厨房,厕所等多重功能,成为多股人群与村落、自然交流生活的公共场所。
/ 一次在地建造
借由结构即空间的理念,通过工厂定制的装配钢结构、现浇混凝土地面、就地取材的毛石墙围挡,木檩条石板瓦屋顶等一些在地建造方式,降低施工难度与建造成本,减少装修投入。
在有限投资的条件下,在乡村施工队和村干部努力下,一个熟悉又新鲜的礼堂、一个翻飞的屋顶、一个通透的大凉亭静卧山脚,承接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村民的生活。
设计图纸和模型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墩岙乡村治理学院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项目地点:浙江宁波,象山墩岙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1
建设时间:2025
用地面积:3476平方米
建筑面积:1789平方米
设计单位:本末联合建筑
设计团队:王忠祥、陈再团、陈家星、陈正芳、汤泽天、尹力、彭静岳、施旒、郑禹城
结构顾问:刘彦君
设备顾问:顾建刚、汪俊
摄影师:彭静岳、王忠祥、尹力
设计单位联系方式:benmounion.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末联合建筑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BIG公布“未来之城”特洛萨规划最新效果图
下一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