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旅行现场 | 漫游在西扎建筑的角角落落

旅行现场 | 漫游在西扎建筑的角角落落
作者:詹丽羚 | 编辑:李菁琳 | 2023.07.28 10:15

时隔5年,由建筑师赵扬担任学术领队、有方跨越葡萄牙、西班牙的精华考察线路——“超越几何:西扎与葡萄牙当代建筑”重启,吸引了众多建筑师、建筑爱好者参加。

 

本文为有方领队詹丽羚撰写的一手旅行现场。通过8个要点,63张饱含细节的照片,一起来回顾西扎建筑中、那些令人着迷不已的角角落落吧!

 

 

 

5月底,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出发:什么是体验、认知建筑?为什么要踏足现场感受?

 

在学术领队赵扬的带领下,看完西扎、达沃拉、德·莫拉等多位葡萄牙建筑师的作品之后,我的疑问也被解答了。建筑的每一个构造、元素都在诉说着它背后的故事和经历,而我们在其中探索之间的联系、隐藏的奥妙,以及建筑师的巧思。建筑是积累了时间沉淀的作品,无法仅仅通过图像、视频完全表达和被感知;当它值得品味的细节越多,这种“只有身处其中时才能体验建筑”的感觉才会越强烈。西扎的建筑恰恰如此,如果仅通过平面和图片去了解,会错过许多细节。

 

从外立面看:阿威罗大学图书馆南立面
从内部看:阿威罗大学图书馆楼梯间一角
从远处看:塞图巴尔教师学校
从近处看:塞图巴尔教师学校二层栏杆

 

 

 

“那个就是西扎的建筑吧!”

 

导游在跟着我们考察了几天后,也能够立刻辨认出西扎的建筑了。西扎的房子很好认——在周围都是葡萄牙红瓦屋顶乡土建筑的背景下、赫然出现的纯白体量。这也是大家普遍持有的对西扎建筑的印象——低调、纯净。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马尔克教堂
塞拉尔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
圣地亚哥大学信息科学系馆

然而在早期,西扎也曾做过将现代主义与乡土建筑融合的尝试——保·娜瓦小餐厅(原茶室)。在材质的选择上,西扎加入了代表现代主义建筑的混凝土和铜板。这次的融合尝试在当年启发了不少建筑师。

 

保·娜瓦小餐厅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年的竞赛中,相比起其他让茶室更靠近大海的选址,西扎的老师达·沃拉认为茶室应该建在礁石之上。这个选择最终赢得了评委的青睐,也为这个项目奠定了基调,西扎后续对项目的思考都由此出发。

 

 

 

 

保·娜瓦小餐厅常常作为研究建筑与场地关系的优秀案例,其建筑的外部形态与场地的关系确实十分值得考究,但当降到人视角来感受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时,才能真正理解其卓越之处。比如站在阶梯前,会看见白色的阶梯平台与海平线刚好齐平,西扎对建筑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我们惊叹,我也才理解西扎是如何展现他对场地自然元素的尊敬。

 

保·娜瓦小餐厅入口白色阶梯
阶梯与海平线的关系

小餐厅内对大海的框景,也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对自然和场地的重视。

 

从茶室观看海景

距离保·娜瓦不远处,是西扎在23岁时设计的勒萨·德·帕梅拉游泳池。这个游泳池是纯粹的现代主义建筑,同样体现了对海平面的尊敬,采用了如保·娜瓦小餐厅般的低矮体量,这使得城市经过此处的车辆和行人依旧能够享受海平面。游泳池没有设置明显的入口,而是一个像进入山洞般的向下的斜坡步道,让人进入场地后立刻与城市环境隔绝开来。

 

勒萨·德·帕梅拉游泳池街景
勒萨·德·帕梅拉游泳池入口斜坡

游泳池与礁石和海的关系

考虑到本土环境,以及潮汐对泳池的影响,更衣室的隔板采用了当地用于建造渔船的松木板。隔板并不是像往常一样从地板上建造,而是悬挂于天花上,与地面保持距离,这是为了让木板底部免受潮汐侵蚀。

 

更衣室顶部结构
悬空的更衣室隔墙

同样采用当地材料的还有混凝土墙,西扎选用了帕梅拉沙滩的沙石作为砌墙的材料。墙面经历了多年海风侵蚀后,出现了一道道凹缝,西扎将其比喻为历经了时间洗礼的人脸上出现的痕迹。这是一个与环境共同创造和建造的作品。

 

混凝土墙与礁石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西扎设计中饱含着的人文关怀。游泳池的更衣室,通过门口的开关,设置了十分合理的单向更衣流线,已换好衣服和未换衣服的人并不会相遇,也自然不会出撞见更衣的尴尬场景。在西扎的建筑中,单纯用设计来解决生活中的“痛点”,总是显得那么“轻松”,表现形式也十分克制。这背后缺少不了建筑师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

 

这次旅程中,我们还从讲解员那里了解到:西扎在他作品中经常会留下很多小彩蛋。比如女士洗手间的盥洗池上方,总会设置天窗采光,这是为了给女性提供光线充足的化妆环境。这样的设计源自于西扎对爱人的情感,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女性群体的尊重。

 

左图:游泳池女士更衣室盥洗池 右图:Abade Pedrosa市立博物馆女洗手间盥洗池

在波多·萨尔达布卡住宅的设计中,同样能体会到西扎对使用者的关怀。波多·萨尔达布卡住宅是为低收入人群所设计的集合住宅,住宅的门窗比例、外廊尺度十分狭窄;单单从图纸上看,也许并不能了解其用意。亲自到现场感受,才意识到这恰恰保障了居住空间的私密性。

 

波多·萨尔达布卡住宅

狭窄的门窗与走廊

 

 

 

当然,只有以上这些不足以概括西扎建筑的魅力。无法通过照片传递的细节还包括建筑中对材质的运用和建造的逻辑,以及各个构件的处理。西扎对石材的运用和切割、拼接的处理,有时候是对平面几何线条的呼应,有时候是对功能用房的强调和区分,有时候也许只是为了创造“逻辑闭环”。所以在看西扎建筑时,我们总会各处寻找隐藏的“密码”,尝试解开他藏在建筑里的一个个小谜题。

 

石材拼接与线条

 

在塞图巴尔教师学校中,通过赵扬老师的讲解,我们发现入口处柱子和阶梯的下部包边线条其实都维持在同一高度,而这水平线之间的呼应关系甚至延伸到了对面的外廊柱。

 

塞图巴尔教师学校入口

每一块石材的切割和拼接总能找到其对应的线条和逻辑。西扎对建筑每个细节的把控精确到了毫米。这样细致的搭建和拼接,需要现场极为精准的把控,最终呈现的效果仿佛是把建造的瞬间都凝固在建筑里,让人着迷。

 

塞拉尔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二层阶梯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阶梯
马尔克教堂阶梯 摄影:林嘉敏

 

门窗的仪式感

 

门窗作为建筑中与人接触最为频繁的部分,西扎认为它们的开关体验极其重要。西扎喜欢在建筑中使用一整面大尺寸的玻璃门窗,不同于现在常见的工业化生产的构件,西扎建筑中门窗所使用的机械构件经过精心设计,开一扇窗可能会需要好几个步骤,但也为日常增添了一份仪式感。

 

在卡洛斯·拉莫斯馆、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体验开窗
左图:卡洛斯拉莫斯馆二层窗户 右图: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楼道高侧窗

在马尔克教堂中,这份仪式感发挥到了极致。教堂以门窗的细长比例及超人类尺度,营造出神圣的空间体验。在参观的尾声,神父破例开启了这扇大门,让我们体验到了从这扇象征着耶稣基督的门回到世俗空间的仪式感。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扇大门仅需两根手指就可以轻松打开。

 

“西扎是个非常勤奋的建筑师”,学术领队赵扬参观完教堂后如此感叹道,“到底要把教堂研究得多透彻才能设计出这样的教堂”,这确实是超乎想象的一个作品。

 

马尔克教堂(右下)  摄影:林嘉敏

 

 

 

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在西扎同类型的作品中,总能找到一些相似的设计语言。这一系列的设计语言形成了西扎建筑的风格,一致的逻辑之下不乏灵动的变化。比如阿威罗大学图书馆、圣地亚哥大学信息科学系馆、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的栏杆扶手都用了相同的材质和相似的样式。

 

阿威罗大学图书馆楼梯扶手
圣地亚哥大学信息科学系馆楼梯扶手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坡道扶手

不同于室内整体偏暖色调的学院建筑,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和Abade Pedrosa市立博物馆的铺地都用了偏白色的大理石面砖,也采用了类似的灯饰。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前厅
Abade Pedrosa市立博物馆前厅

 

 

西扎在年少时曾有一个成为雕塑家的梦想,虽然最后选择投身于建筑领域,但在他的作品中依旧能感受到他对雕塑的偏爱。例如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光是内部空间就极具雕塑感。光投射在在不同深度和角度的白墙上时,产生了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右下)  摄影:杨小贞

Abade Pedrosa市立博物馆和塞图巴尔教师学校一层的楼梯设计得如此特别,却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很炫技。它区别于所有熟悉的制式,扶手、楼板、铺砖的拼接、光线的处理等等,都被重新设计和定义。

 

Abade Pedrosa市立博物馆楼梯
塞图巴尔教师学校楼梯

在吸睛的设计之外,热爱雕塑的西扎也会在作品中藏下小彩蛋。比如波尔图建筑学院里的某根柱子,它其实并不是柱子,只是一个雕塑。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主楼坡道

 

 

 

充满雕塑感的空间的营造,与采光照明密不可分。在参观多个作品之后会发现,西扎在尽可能地创造一个泛光的世界。从建筑外立面看,西扎对开窗相当克制,但室内光线却非常充足,可以看出西扎对人工与自然采光的处理相当讲究。

 

例如,在阿威罗大学图书馆内看不到直接光源,天窗照亮了整个中庭,西扎还考虑到天光不足的情况,在天窗外增加了人工光源。这种简单、纯粹的操作使得使用者在图书馆内能够有连续的体验。另外,为了达到内部光线均匀的照明效果,在书架上方也设置了光源。这种把灯具“藏起来”的手法让内部空间能够保持简洁、纯粹。

 

阿威罗大学图书馆

在建成三十年后,图书馆依旧能够维护得如同建成时的状态,这与图书馆成功的运营也密不可分。直至今日,西扎仍会参与图书馆的运营工作,包括书架构件、灯饰的选型,确定挂画位置等。很难想象这种持续解决问题的“售后服务”会带来多少工作量,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付出,也许就不能保持设计语言的一致性,我们也无法看到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品。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
塞拉尔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

 

 

 

从西扎倾注在他作品上的用心足以体会他对建筑学的热爱,另一方面,他对建筑学教育也同样重视。在设计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的时候,他试图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本“教科书”,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与细节,从中思考推敲,体会何谓“建筑”。

 

教学楼外景

建筑的每一个构件都可以做文章,光是一个房间的四根立柱,他就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材质,展现了柱子多种变化的可能。

 

主楼一层

即便是一个简单的空间也可以做出丰富的变化。比如负一层的长连廊连接了所有的塔楼,其中采用了加强透视的手法;当连廊变窄的时候,侧窗的面积也逐渐增多,通过连廊时也能感受到视觉和体感变化。

 

主楼负一层连廊

他还告诉学生们,当需要面对现实需求与限制之间的矛盾时,应该如何应对。当西扎被告知学院的报告厅有规模限制时,他并没有直接缩小报告厅的面积,而是用可升降的隔墙将它分为两个房间。

 

学院报告厅
本次考察团队合照

他在这个作品中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各种各样的设计,使其真正成为了一本珍贵的“教科书”。

 

这次旅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认知建筑”这件事本身。建筑学教育让我习惯从平立剖、流线分析、功能组合等视角去分析,但面对设计密度和空间复杂度极高的作品,这种分析方法似乎也无法充分解读其中的奥妙。

 

而当我来到现场,感受建筑与场地的联系、视线的变化、漫游在建筑之间、近距离地接触构成建筑的一切,才会发现有些设计的动机是如此简单纯粹,却又饱含了对人生的感悟和认知,以及对世界的态度。只有通过这样的互动和对话,我们才能真正“认知建筑”。

 

 


本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文中照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所摄,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

关键词:
有方旅行
葡萄牙
西扎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