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长物建筑在建方案:成都海洋路中学,可扩展、可停留、可偶遇的微型城市

长物建筑在建方案:成都海洋路中学,可扩展、可停留、可偶遇的微型城市
编辑:王子怡 | 校对:王子萱 | 2025.08.22 09:40
校园整体施工场景  ©长物建筑事务所
校园内部空间  ©长物建筑事务所

设计单位  长物建筑事务所

项目位置  四川成都

项目状态  在建

建筑面积  5976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长物建筑事务所提供。

 

 

长物建筑事务所于2021年6月赢得“成都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理想校园设计竞赛”——海洋路中学项目。项目于2023年3月动工,2024年4月主体封顶,目前正进行细部收口及景观优化等收尾工作,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天府新区首个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校园项目,自项目中标以来,长物建筑团队在各方支持下,与业主、校方、设计院及施工方紧密协作,全过程参与深化并把控设计及施工品质。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座凝聚集体智慧、承载教育理想的校园,即将迎来首批师生。

 

原中标方案鸟瞰图  ©长物建筑事务所
推敲模型  ©长物建筑事务所
深化方案鸟瞰图  ©长物建筑事务所

深化方案墙身大样  ©长物建筑事务所

 

作为年轻工作室成立后首个大型且异地实施的公建项目,这个项目贯穿了疫情反复与行业下行的艰难期,在资源有限、经验尚浅的背景下,设计既要坚持设计的完整性与原创性,又要专注项目落地细节,实现从“图纸”到“建成”的跨越,其挑战不言而喻。

 

尽管前辈们早已分享过诸多经验,但唯有亲身“踩过坑”,才真正理解每一步背后的分量。项目中标后,设计团队系统性地推进以下关键环节:与业主及使用方沟通功能需求,与合作设计院配合规范、结构、设备、构造等问题,与施工总包研究材料搭接、构造节点,并派驻场建筑师现场与施工方讨论具体做法并沟通协调各方。尽可能确保每种材料经过打样确认后才施工,确保项目尽可能呈现好品质,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实战经验。

 

建造前场地地景  ©长物建筑事务所
地下施工场景  ©长物建筑事务所
地面施工场景  ©长物建筑事务所
驻场沟通  ©长物建筑事务所
讨论外观细节  ©长物建筑事务所
与业主一起协调室内收口  ©长物建筑事务所

 

前几十年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我们的城市正逐渐失去独特性。相似的轮廓、标准化的肌理、重复的空间类型,穿行其间,难觅归属。这个位于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场地,三面环绕百米高层住宅,四周被标准化的城市街道环绕,这样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肌理,在中国的城市里太过常见。相较于用满足校园既有类型布局及规范标准预设的空间生产将其填满,设计希望将这个4.5万平方米的平地单元置于成都这个包容的地方重新审视。试图突破常规的校园空间范式,尝试建立一种安静、谦逊、自由的空间类型,让风、光、人的行为,在此找到更自在的流动方式。

 

场地分析  ©长物建筑事务所
内部结构骨架呈现瞬间  ©长物建筑事务所

 

基于对场地的深入分析,设计最终采用最简洁的平行布局:西侧布置运动场,东侧布置校舍,二者平行并置,形成稳定而开放的空间结构。东侧校舍与场地西边密集的高层住宅共同围合落地的运动场,形成一个巨大的庭院,为学生提供一片真正开放、自然生长的运动空间;东侧则创造了一个悬浮4米高的自由平台和10个特色院落,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平台上托起13个尺度各异的单体,整个校园内部营造了多种不同的自由交往平台以及一系列尺度、围合感各不相同的空间。在这里,校园不再是封闭的教室集合,而是一个鼓励探索、激发互动的成长乐园。期待师生在未来使用中不断挖掘空间的可能性,让教育真正融入空间之中。

 

设计策略  ©长物建筑事务所
深化方案总体关系  ©长物建筑事务所
深化方案校园场景  ©长物建筑事务所

 

我们从成都“宽窄巷”中汲取灵感,将自由漫步的城市体验引入校园。校园内部设置了宽窄不一的“街”与“巷”,连接起各个庭院与功能空间。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巷道”“庭院”“平台”等多元空间共同构成一个可扩展、可停留、可偶遇的微型城市,激发学习、社交、游戏与探索的自然发生。

 

街巷概念  ©长物建筑事务所

为了打破传统校园尺度高耸、排列单调的布局,设计通过架高4米的共享平台重新定义“地平线”。校园功能根据使用需求被分解为聚落式体量,依据不同的采光、通风及空间需求围合院落,错落布置。学生在共享平台上活动只能感受到1—3层高的低矮体量,营造出尺度亲切的屋顶聚落。

 

聚落概念  ©长物建筑事务所

我们相信空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此有意在内部营造洞穴般的空间体验。坡道、台阶、连廊连接不同的共享空间,引导脚步深入。食堂、体育馆及图书馆、报告厅、排练室等功能空间从不同方向、不同高程向使用者开放,如同隐藏在路径中的“秘境”,光线、绿意与空间在校园中交织,等待孩子们偶然“闯入”。

 

洞穴概念  ©长物建筑事务所
内部体验空间呈现  ©长物建筑事务所
架空层街巷空间  ©长物建筑事务所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较少,阴天频繁,设计充分回应本地气候特征:建筑整体布置于基地东侧,教室集中于中北部,避开西侧与南侧高层住宅的阴影,争取最佳日照;建筑首层整体架空4米,各层形成贯通的通风廊道,促进自然对流;所有教学楼采用“南廊窄、北廊宽”的设计,并错位排列,朝向内部庭院敞开,既保证采光,又形成丰富的课间活动环廊;在平台、公共建筑内部设置顶部或侧向高窗,形成“拔风效应”,提升自然通风效率。阳光漫洒庭院,清风穿行廊间,树影摇曳,鸟鸣隐约——设计希望这所校园,是气候与建筑共生的结果。

 

首层街巷模型  ©长物建筑事务所

 

项目毗邻天府五小、天府五幼及多个高层住宅区,上下学高峰期人流密集,因此设计针对不同接送人群设置不同方案。一方面在南侧入口周边设置家长等候廊和等候室,为附近家长提供接送路径及等候空间,另一方面在图书馆负一层预留等候空间,与图书馆室内、下沉庭院大台阶及地下车库连通,方便远距离开车接送的家长。

 

同时,将食堂、图书馆、报告厅、体育场等公共功能集中布置于西侧靠近运动场区域,形成公共共享配套,便于未来在非教学时段向社区开放。作为一座拥有大量公共空间的非寄宿制学校,设计期待校方采用灵活管理机制,让校园成为社区共享的资源。

 

流线分析  ©长物建筑事务所
通往地下接送区的下沉庭院  ©长物建筑事务所
垂直高层住宅与水平的校园  ©长物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深知设计的完整性永远存在于“未完成”的动态过程中,设计期待的不仅是空间的物理呈现,更是其作为教育载体的持续进化能力。尽管存在未能完全呈现的设计构想与细节,但想到空间即将迎来它的使用者,这份期待便足以弥合缺憾。设计期待看见师生踏入校园时,在自由的大院、不同宽窄的街巷、趣味的“洞穴”与阳光流转的庭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使用图景,探索、学习、成长。

 

垂直高层住宅与水平的校园  ©长物建筑事务所
庭院与宽窄巷  ©长物建筑事务所
院落空间  ©长物建筑事务所

项目完整信息

项目名称:海洋路中学

年份:2021年6月—至今

用地面积:44071平方米

建筑面积:59760平方米

地点:中国四川成都天府新区

 

业主: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

建设单位: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竞赛主办: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理想实验室

竞赛及方案前置评判会组织:全球知识雷锋

 

设计单位:长物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蔡长泽

设计团队:蔡长泽、黄善创、吴启翔、朱元正(竞赛阶段)、朱家富、郭家欣、曾博嘉(竞赛阶段)、靳欣、陈杰明、郑力、蔡菁、林友鹏、杜慧洁

驻场建筑师:朱家富

合作设计院: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方: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长物建筑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物建筑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中学
学校
成都
教育建筑
长物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