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香港建筑故事:在这座多面城市里,是否有你的记忆?

香港建筑故事:在这座多面城市里,是否有你的记忆?
编辑:彭紫琦 | 2022.07.04 14:36

提起香港和香港建筑,你能想到什么?是在电影、新闻中认识的地标,例如中银大厦、近日开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是承载你专属回忆的学校、商场、街巷等等。

 

每个人也许会有完全不一样的香港印象,这也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我们整理了25个建筑项目,以时间为序,带大家从建筑视角体验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座城市的独特样貌难以从片段中管窥,但我们希望这25个项目能勾起你的回忆或是好奇,又或者你有更希望大家认识的香港建筑和背后的故事......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分享!

 

香港维多利亚港景观 ©Chapman Chow

 

1910年代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

坐标:中西区薄扶林道本部校园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建于1912年,是校园内最古老的建筑,为香港大学的设立定下基础。建筑整体比例匀称、布局工整,有着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形式。大楼由多条古典的爱奥尼式花岗石石柱支撑,以钟楼为中心,两边各建两座角楼。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

中环旧最高法院大楼

坐标:中西区昃臣道8号

 

设计采用新古典主义派的建筑风格,地面以爱奥尼亚式石柱环抱。最具特色的是中央部分的三角形山墙,山墙顶部矗立着一座希腊泰米斯女神蒙眼雕像,用以代表公义。建筑在1985至2011年期间供立法会(1997年7月以前称为立法局)使用。经修缮后,大楼自2015年开始由香港终审法院使用。

 

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官网

旧大埔墟火车站

坐标:大埔墟崇德街13号

 

旧大埔墟火车站建成于1913年,不同于过往九广铁路沿线的其他火车站的西式建筑风格,大埔墟火车站的立面、屋顶及装饰等均具中国建筑特色,内部则按火车站运作需要而设计。该项目在1984年列为古迹,经全面修复后,现用作香港铁路博物馆。

 

香港旧大埔墟火车站

 

1920年代

蓝屋建筑群

坐标:湾仔石水渠街72、72A、74、74A号(蓝屋)/庆云街2、4、6、8号(黄屋)/景星街8号(橙屋)

 

蓝屋建筑群由一组旧式住宅建筑组成,包括建于1920年代的蓝屋和黄屋,以及建于1950年代的橙屋。其中蓝屋被香港政府列为“一级历史建筑”,它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特征,是少数还有凸阳台的唐楼。

 

©LWK + PARTNERS

 

1960年代

香港益昌大厦

坐标:鲗鱼涌英皇道1010-1056号

 

益昌大厦由五栋极其密集的住宅楼组成(海景楼、福昌楼、海山楼、益发大厦和益昌大厦),于1960年代兴建,底层是商业空间,楼上是公寓。密集、拥挤是这里的标志性特征,向人们展现出旧香港的生活。

 

©jet dela cruz

香港大会堂

坐标:中环爱丁堡广场5号

 

大会堂建于1962年,是香港少有且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之一。同时,它也是首个向香港所有市民开放的多用途文娱中心,自开幕以来一直是举行多项重大历史事件的场地,见证了香港的艺术及文化发展。

 

图源: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官网

 

1980年代

汇丰银行大厦

设计:Foster + Partners,1986

坐标:中环皇后大道中1号

 

图源:Foster + Partners

在结构设计上,福斯特采用了和蓬皮杜中心类似的处理方式,将结构由中心移到外部,使整个建筑由一个类似于外骨骼的结构体系支撑起来,赋予了内部宽敞开放的空间。

 

由于没有内柱,整个办公区域被设计成了无遮拦的开放式办公区,这在当时世界上尚属首创。参考香港本地气候而设置的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配合巨大的中庭,给办公区域带来了舒适的采光。

 

图源:Foster + Partners

力宝中心

设计:保罗 · 鲁道夫、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1988

坐标:中西区金钟道89号

 

©The Estate of Paul Rudolph, The Paul Rudolph Heritage Foundation

力宝中心建于1988年,由美国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设计。由两栋办公楼组成,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如雕塑般条理分明蜿蜒上升的立面。

 

两座塔楼都是六角形的平面布局,一座高36层,另一座高40层。外立面被分为三段,形成凹凸的视觉效果。这种与众不同立面形式,让人联想到在爬树的考拉。裙楼部分则包括银行、零售店铺、酒楼及电话机楼等空间。

 

©The Estate of Paul Rudolph, The Paul Rudolph Heritage Foundation

香港中银大厦

设计: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龚书楷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989

坐标:中西区中环花园道1号

 

香港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于1989年建成,到现在仍是香港最高的建筑之一。由贝聿铭设计,该项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竹子“节节高升”的意象,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建筑整体由四个不同高度的三角棱柱组成,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香港中银大厦  ©Paul Warchol

 

1990年代

太古广场第一、二期

设计: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1990

坐标:中西区金钟道88号

 

图源: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官网

本项目为香港最大的综合发展项目之一,总面积超过490,000平方米。项目一期包括香港JW万豪酒店、曦暹轩、太古广场一座及商场一期部分。二期包括港岛香格里拉大酒店、香港港丽酒店、栢舍、太古广场二座及商场二期部分。

 

虽然项目分阶段设计和建造,四栋高楼各具风格,但又展现出统一的建筑语言,例如幕墙系统、金属挂板等元素的色彩协调,使整体性得以保留。

 

图源: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官网

香港国际机场

设计:Foster + Partners,1992

坐标:新界大屿山赤鱲角

 

图源:Foster + Partners

香港国际机场于1998年竣工,是香港唯一的民航机场,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机场之一。预计到2040年,这里每年可接待8000万名乘客,相当于伦敦希思罗机场和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总和。

 

Y形的设计,使机场整体线条流畅,交通流线简单。同时,行李运送、配套服务设施和技术设备均布置在旅客大厅下方,也更便于旅客出行。轻质屋顶的设计,平静又不失韵律感,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户,也允许旅客欣赏到周边的景观。

 

图源:Foster + Partners

 

2000年代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

设计: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本地合作单位),2004

坐标:中环金融街8号

 

图源: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坐落于中环金融街,是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建筑好似维多利亚港口入口的一座灯塔,丰富了港口天际线景观。

 

建筑形式呈锥形,由下至上逐渐变细,仿佛在垂直向上攀升。办公区域设计为开放式布局,外立面的玻璃幕墙,允许室内的人们在各个角度都能欣赏到港口和周边城市的壮丽景色。

 

图源: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

 

2010年代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

设计: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2011

坐标:金钟添马添美道2号

 

图源: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

香港全新的政府总部,包括政府总部大楼、行政长官办公室、立法会综合大楼及市政公园,彼此互相连接。设计围绕四个主题︰开放(门常开)、欢愉(地常绿)、持续(天复蓝)、共处(民永系)。

 

项目还将市内分散的绿化空间连接,包括香港公园、夏悫花园,以及将来的海滨长廊。立法会综合大楼和行政长官办公室分别竖立在两旁,与政府总部大楼的东座及西座并排,分立在市政公园两侧,眺望广阔的维港。

 

图源: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

香港启德邮轮码头

设计:Foster + Partners,2013

坐标:九龙承丰道33号

 

图源:Foster + Partners

该邮轮码头是在香港旧机场的原址上建造,也是该机场原址重建工程中首个已向公众开放的项目。设计高度灵活,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使建筑物能够全年使用。

 

设计核心在于位于旧机场跑道尽头的天台公园。这个公园建于码头平台顶层,占地2.3万平方米,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湾全景。同时,可持续设计也贯穿整个项目,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回收的雨水进行冷却等。

 

图源:Foster + Partners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

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2014

坐标:九龙红磡育才道11号

 

©Iwan Baan

项目位于校园一处狭窄且不规则的场地上,南面是足球场,背面是九龙走廊高速公路立交桥。建筑形式融合了塔/台的特征,形成了一个更加流畅的组合线条。

 

室内外庭院为学校师生提供了非正式的交流活动场所,可以灵活使用。大楼延伸至校园中心,很好地促进了各院系之间开展跨学科合作,并加强了与社区、政府、工业、民间组织和学术界的交流。

 

©Iwan Baan

香港西九龙站

设计:Aedas,2018

坐标:油尖旺区西九龙艺术公园以北

 

图源:Aedas官网

香港西九龙站于2018年9月向公众开放,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火车站之一。作为香港的“门户”,车站不但要与周边的城市环境互动联系,还要让抵港或离港的旅客都有“身处香港”的感觉。

 

大厅的内部仿佛一片森林,倾斜的钢柱支撑着巨大的仿佛悬浮在空中的屋顶,架置4千块玻璃面板,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允许旅客甚至从车站的下层也可以看到外面的城市景色。

 

图源:Aedas官网

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

设计: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Aedas,2018

坐标:大屿山顺晖路33号

 

图源:Aedas官网

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是由港珠澳大桥进入香港的边界点,此桥梁对于推动珠三角周边城市的进一步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旅客清关大楼的低层接收来自澳门和珠海需要办理入境和清关手续的旅客,而高层用于处理香港出境旅客。波浪状屋顶的方向性线条强化了设施中简洁、清晰的动线,提高可识别性并提供路线指引。

 

图源:Aedas官网

大馆古迹及艺术馆

设计:赫尔佐格与德梅隆,2018

坐标:中环荷李活道10号

 

新建筑与历史建筑 ©Iwan Baan

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旧址,是香港商业中心内的历史建筑群,由花岗岩墙体围合。它曾高居山坡之上,以全览的视角俯瞰港口,象征着法律和秩序的权威地位。

 

改造和激活遗址的关键策略之一,就是在建筑群中注入新的艺术文化活力。两个新的建筑体量悬挑于周围的花岗岩墙体上,对现有空间结构谨慎介入,但同时保有自身特色。

 

新的公共空间与交通流通空间被放置在地下 ©Iwan Baan

西九戏曲中心

设计: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Revery Architecture,2018

坐标:油尖旺区西九龙艺术公园

 

戏曲中心,香港西九龙首个落成的大型艺术表演场地

为保存、发展、推广戏曲这项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耗时8年,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 Revery Architecture与香港西九文化管理局携手打造了“戏曲中心”这座世界级的演艺场地。

 

整体建筑设计糅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借用中国传统建筑 “亭” 的概念,四面开通入口,广纳各方观众入场;建筑幕墙如同舞台帷幕,包裹着悬浮于30米高处的大剧场及地面宽阔的中庭空间。

 

中庭是24小时开放的公共场所,以现代空间承载传统艺术,让看戏或不看戏的民众都有机会感受建筑的魅力

香港艺术馆翻新及扩建

设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筑署,2019

坐标: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

 

©iMAGE28、Daniel Wong

香港艺术馆创立于1962年,初设于香港大会堂,1991年迁至尖沙咀现址,是这座城市的第一座主要大型文化博物馆。在无法应对周围的城市设计变化之后,港府决定对旧建筑进行彻底翻新及针对性扩建。

 

原始建筑的立方体形式得到强调,并通过新置入的玻璃体块与周围环境相连。主入口上方设置了一个新的悬停天篷,并作为延伸部分设置了两层凹进的楼层。原本内向的旧建筑许多早期添加物被拆除,在西侧和南侧建造了延伸穿过几层楼的带框玻璃外墙,向访客开放港口和公共空间的景色。

 

©iMAGE28、Daniel Wong

K11 MUSEA购物中心

设计:KPF等,2019

坐标: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

 

建筑滨海面 ©K11 MUSEA

项目以“海边的灵感缪斯”(A Muse by the Sea)为构想意念,成为尖沙咀沿海艺术文化的全新地标。外观设计充满活力,流畅线条与维多利亚港互相辉映。墙身沿用稀有葡萄牙石灰岩,呈梯状的外观形成一幅面向九龙和维港、绿意盎然的自然风景。

 

在室内,KPF与多名国际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设计,以独一无二的空间融汇创意、文化和创新精神,以不同的启迪方式开启社会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Oculus ©K11 MUSEA

 

2020年代

M+博物馆

设计:赫尔佐格与德梅隆、TFP Farrells(本地合作单位)、Arup(工程咨询单位),2021

坐标:油尖旺区西九龙艺术公园

 

鸟瞰  ©Kevin Mak

M+是亚洲首座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也是全球最大的现当代视觉艺术博物馆之一。大楼面朝维港的幕墙装有LED屏幕,展出艺术家的流动影像作品,公众在西九海滨长廊和对岸的香港岛均可观赏。

 

建筑师将地下楼层和地面打通,为访客提供了一个跨楼层的开放区域。三层高的天顶让人可以从不同的观测点欣赏展品。极具质感的清水混凝土和外露的承重结构,亦使大楼保持其工业风格。

 

观海长廊  ©Virgile Simon Bertrand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设计: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2022

坐标:油尖旺区西九龙艺术公园

 

图源: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博物馆位于西九文化区,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约7,600平方米为展览厅,其他博物馆设施包括一个400个座位的演讲厅、活动室、餐厅和商店等。

 

建筑展示了对传统美学的全新阐释,其灵感来自传统建筑、艺术与香港城市景观这三大元素。博物馆三个中庭空间的设计,参照紫禁城中轴水平递进的空间布局,博物馆中庭的空间垂直递进,将不同楼连成一体。参观者在中庭,可以享受博物馆入口广场、香港岛天际线及大屿山的景观,体会大楼与周边风光的和谐之美。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官网

 

即将落成

演艺综合剧场

设计:UNStudio、AD+RG

坐标:油尖旺区西九龙艺术公园

 

演艺综合剧场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是一个表演和社交聚会的综合空间。这个面积达40公顷的海滨文化区,将开放的公共空间与多元丰富的文化场所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香港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所,让不同的艺术领域互动、协作、创新、共同发展。

 

效果图 ©DBOX

香港美利道2号

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坐标:中环美利道2号

 

本项目位于香港中央商务区的心脏地带,原址为一个多层停车场。项目高36层,将在遮打花园(Chater Garden)附近创造一个城市绿洲,从这里步行即可到达中环地铁站和金钟地铁站。外观的设计则重新诠释了即将绽放的紫荆花花蕾的结构形式和层次感。

 

效果图 ©MIR

 

参考资料

https://www.amo.gov.hk/sc/historic-buildings/monuments/index.html

https://www.rocco.hk/?lang=zh&view=projects,all&p=hksar-government-headquarters

https://www.rocco.hk/?lang=zh&view=projects,all&p=hong-kong-palace-museum

https://www.westkowloon.hk/sc/the-authority/subscribe-to-e-newsletter

https://www.victoriadockside.com/100-creative-powers/tc/k11-musea

https://www.fosterandpartners.com/projects/kai-tak-cruise-terminal/

https://www.fosterandpartners.com/projects/hong-kong-international-airport/

https://www.aedas.com/sc/what-we-do/featured-projects/hong-kong-west-kowloon-station

https://www.aedas.com/sc/about-us/awards/design-for-asia-awards-2019

https://www.aedas.com/sc/what-we-do/featured-projects/hong-kong-zhuhai-macao-bridge-hong-kong-port-passenger-clearance-building

https://www.wongouyang.com/projects/pacific-place/?lang=zh-hans

https://pcparch.com/zh/work/ifc-hong-kong

https://www.unstudio.com/zh/page/10789/%E6%BC%94%E8%89%BA%E7%BB%BC%E5%90%88%E5%89%A7%E5%9C%BA%E8%AE%BE%E8%AE%A1%E5%8F%91%E5%B8%83

https://www.paulrudolph.institute/198406-lippo

https://www.lcsd.gov.hk/sc/hkch/aboutus/photogallery/historicphotos.html

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n/china/interactive-map/the-blue-house.html


本文由有方编辑整理。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各事务所官网和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版本转载。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M+博物馆
大馆
建筑合集
资讯
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西九戏曲中心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