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经典再读166 |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一个没有阴影的世界

经典再读166 |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一个没有阴影的世界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2.10.24 13:39
©Åke Eson Lindman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

Nordic Pavilion in Venice

建筑设计:斯维勒·费恩

建成时间:1962年

项目地点:威尼斯,意大利

 

斯维勒·费恩为威尼斯双年展设计的北欧馆(The Nordic Pavilion),是瑞典、芬兰、挪威三个国家的联合展馆。这个项目展示了费恩如何面对自己的北欧身份。他在这里对造房子和讲故事、材料和语言进行了类比。1958年,费恩为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设计挪威馆时已经使用了相同的语言,但布鲁塞尔的挪威馆后来被拆除,威尼斯的北欧馆今天仍然可以参观。

 

北欧馆 ©Teigens Fotoatelier, 1962

1958年,威尼斯双年展北欧国家馆的设计竞赛举办。三对建筑师被邀请参加竞赛:来自瑞典的克拉斯·安塞尔姆(Klas Anshelm),挪威的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和芬兰的瑞玛与瑞莉·毕耶提拉夫妇(Reima and Raili Pietilä)。

 

1959年,随着费恩被宣布为获胜者,Gotthard Johansson也在Svenska Dagbladet上盛赞费恩的方案“有着令人惊叹的简洁,没有添加过多的建筑动作”,是“一个能将三个国家联合在同一屋檐下的空间”。[1]

 

1962年,展馆顺利完工,坐落在委内瑞拉馆的对面(委内瑞拉馆由卡洛·斯卡帕设计)。费恩和斯卡帕之间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有趣的是,斯卡帕曾把自己描述为“经由希腊来到威尼斯的拜占庭人”,而有人会说费恩是一个“从威尼斯去到奥斯陆的摩洛哥人”。

 

北欧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展馆是一个446平方米的无柱矩形大厅,完全向两边开放。屋顶由两层相互重叠的混凝土梁组成,在两个方向上各有一米高,每根梁都有6厘米厚,每间隔52厘米放置一次。它们一个接一个,形成了一个两米高的遮阳板系统。玻璃纤维覆盖层悬浮在最上面的梁之间,并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多次更换。这些塑料材质的元素,赋予了严谨的建筑语言一种东方的、威尼斯的腔调。为了保持光线的强度,整个建筑用白色水泥、白沙和碎大理石的混合物浇筑而成。

 

展馆平面
展馆剖面
屋顶遮阳板系统 ©Teigens Fotoatelier, 1962

 

玻璃纤维覆盖层悬浮在最上面的梁之间 ©Teigens Fotoatelier, 1962

在整个空间内,三棵梧桐树几乎是唯一的垂直元素。树木,以及巨大的玻璃墙,强化了室内和室外同时存在的印象。以一定的距离看过去,光束似乎既与树木碰撞,又避开了树木。在外面入口的左边,费恩保留了一棵古老的梧桐树;在那里,巨大的主梁分成了一个Y形。这是可以想象到的最有力的姿态。

 

展馆室内 ©Åke Eson Lindman
室内外融为一体 ©Åke Eson Lindman
Y形柱子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从室外看Y形柱子 ©Åke Eson Lindman

 

“我一生都在尝试逃离北欧的传统。但我意识到,想要逃离自己是很困难的事。”

——Sverre Fehn in A+U, 1999

 

通过在展馆中保存场地上的树木,费恩为威尼斯提供了一种北欧人独特的、对自然与环境的敏感洞察。通过屋顶的创新设计,缓和了地中海的刺眼阳光,唤起波罗的海的横向光;屋顶结构的严谨与纯粹而简洁的空间艺术相匹配,其在内在性和灵活性方面都可以被视作是激进的。

 

50多年后,人们会说北欧馆反映、巩固和体现了北欧建筑传统。然而,再深入一点看,会发现费恩实际上在试图颠覆它们。费恩选择用细长的混凝土板来代替沉重的木梁,这些混凝土板的颜色可以“发光”(即反射,一个对落在雪上的阳光的常见比喻)。他没有创造一个封闭的空间来隔绝所有元素——那是典型的挪威做法——他完全拆除了建筑四面墙中的两面。

 

北欧馆 ©Åke Eson Lindman

屋顶基本上向天空开放,建筑师由此能够特别地控制雨水如何进入这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拥有周围环境的建筑——接受它所处场地的直接背景,同时试探性地暗示另一个遥远的世界。

 

建造过程历史照片 ©Teigens Fotoatelier, 1962

费恩并没有试图模仿北欧传统——展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行为。他试图改写(而不是翻译)一些迄今为止无法描述的东西:威尼斯气候下“北欧”建筑的感觉,坐落在无人居住、独特的、碎片化背景下的双年展花园。正如沃尔特·本雅明所描述的,翻译是一种模式而不是一种行为。[2] 费恩认识到,通过组合来编配空间不同于背景嫁接——因此从一个新环境中挖掘而来的、又得以回到这个环境中去。[3]

 

将费恩的建筑手法提炼为一系列连贯的元素——屋顶、地面、墙壁、楼梯和横梁——掩盖了其作为统一空间姿态的复杂性。就像总督府(Palazzo Ducale)只能被理解为构成圣马可广场的表面、物体和空间之间“变形”的一部分(来自Giulia Foscari[4]),北欧馆也不能仅仅视作部分的组合。它是墙壁、地面、台阶、屋顶、景观、光线和“空隙”之间,空间理念和氛围协调的顶点——所有这些都由其与场地的关系构成。

 

©Åke Eson Lindman

屋顶的网格,它的严格划分可能显得单调,但被一系列开口打断;通过这些开口,剩下的三棵内部梧桐树[5]——原本有七棵——从地面生长出来,垂直地穿过、向上和向外延伸。费恩表示,在一次摩洛哥之旅后,他意识到了这种建筑方法:“你突然意识到,这些墙不仅仅是用来支撑屋顶或建造房屋的,而是时而用来遮阳,时而作为你背后的支撑,秋天是晒枣子的架子,春天是孩子们画画的黑板。屋顶和地板也是一样的。整个房子的不同部分可以被视为家居陈设。”[6]

 

在随后的意大利旅行中,费恩敏锐地意识到光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当他回到挪威时,能够以此前从未有过的视角“认识到北欧光线的独特本质”。[7]

 

像任何称职的翻译家一样,费恩同时使用了原创材料和来自现场特有的材料——白色水泥、白沙和碾碎的白色意大利大理石的混凝土组合——来塑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度和宁静的质感;最重要的是,稳定的同质性。他只想“建造一个屋顶来保护绘画和雕塑”——因为这座建筑最初的功能是作为一个画廊——“免受阳光直射”。[8]

 

©Åke Eson Lindman

屋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光井的集合,费恩设计了两层混凝土遮阳板。这些薄板,每一个都精确的尺寸:高度1米,厚度6厘米,覆盖了内部空间,形成了一个两米深的“口袋”;根据它们的宽度和高度,以1:2的比例设置。它们以一个跨度横跨整个房间,以52厘米的间隔相互支撑。它们一起将令人陶醉的、温暖的地中海光线,提炼成北欧的变体:没有阴影、均匀而明亮。

 

©seier+seier
©Thom Mckenzie

©Åke Eson Lindman

这是一种“明确而熟悉”的光。[9] 用马可·穆拉扎尼(Marco Mulazzani)的话来说,它提供了一种恒定的、同质的照明感;[10]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没有阴影的世界。

 

©Åke Eson Lindman

注释:

[1] Marco Mullazzani, Guide to the Pavilions of the Venice Biennale since 1887 (Milan: Electa, 2014), pp.122-126
[2] Walter Benjamin, Harry Zorn tran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Illuminations (London: Pimlico, 1999), pp.70-71
[3] In other words, just because wood, brick, mortar and concrete can be found or fabricated almost anywhere,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should be used in the same way everywhere.
[4] Guilia Foscari, Elements of Venice (Zürich: Lars Müller, 2014), pp.12-27
[5] According to Ole Gaudernack the three remaining trees within the pavilion are Celtis Australis, also known as the Mediterranean hackberry, the European Nettle Tree, or the Honeyberry).
[6] Richard Kearney, On Stories (London: Routledge, 2002) p.140 (via Neveu, On Stories: 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
[7] Mark J. Neveu, On Stories: 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 (Oslo: Arkitektur N, 02, 2008), accessed February 28, 2016, p.5
[8] Christian Norberg Schulz, Gennaro Postiglione, ed. Sverre Fehn: Samlede Arbeider, (Oslo: Orfeus Forlag, 1997) p.248 (via Neveu, On Stories: 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
[9] Neveu, On Stories: 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
[10] Marco Mullazzani, Guide to the Pavilions of the Venice Biennale since 1887 (Milan: Electa, 2014), p.19

参考资料:

[1]drawingmatter.org/review-excerpt-68%C2%BD-degrees-sverre-fehn-and-the-nordic-pavilion/

[2]www.archdaily.com/784536/ad-classics-nordic-pavilion-in-venice-sverre-fehn

[3]archeyes.com/norwegian-pavilion-in-brussels-world-exhibition-sverre-fehn/

[4]sverrefehn.info/project/venezia/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北欧馆
威尼斯双年展
经典再读
费恩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