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山脊:马尔默东郊墓园

山脊:马尔默东郊墓园
作者:张弛 |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0.04.28 14:15

以“山脊”为题,融规划、景观与建筑为一体的马尔默东郊墓园,是跨越了瑞典建筑师 Sigurd Lewerentz 50年职业生涯、凝聚其各阶段设计精粹的作品。而比Gunnar Asplund长寿得多的Lewerentz,职业生涯后期作品中所蕴藏的能量也已经大大超越Asplund,更为深刻地影响着诸如彼得·卒姆托等后继的建筑师们。

 

现居德国的建筑师/摄影师张弛,在实地探访后东郊墓园后,用文字与图像完整记录下这段“山脊线之旅”。借此机会,我们得以再度走近Sigurd Lewerentz。

 

*本文由作者张弛授权有方转载,图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东郊墓园,马尔默  ©张弛

东郊墓园

Östra Kyrkogården

—————————————

地点:马尔默,瑞典

建造时间:1916 – 1969

建筑师:Sigurd Lewerentz

拍摄时间:2019 秋

“He never possessed the immediacy of talent of his contemporary Gunnar Asplund, but raised himself slowly, and what finally emerged had the mark of genius.”

摘自 Sigurd Lewerentz, architect

 

这个概括是准确的,不同于Asplund,Lewerentz在不断的风格变化中摸索着属于自己的建筑语言,渐入佳境。他比Asplund长寿得多,且保持自己忙于各种项目,因而积累了大量的思考和经验。Asplund最初的作品就非常精彩,而Lewerentz后期的作品所蕴藏的能量,已经大大超越了Asplund,也更深刻地影响了后继的建筑师们。

 

 

1916至1969年间,Lewerentz陆续负责了马尔默东郊墓园的规划和加建。这个时间跨度见证了Lewerentz的整个建筑生涯。

 

此前,该区域就已是一片墓地,沿一道不高的山脊排布着。20世纪初,工业化城市的指数级增长促使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就不断上升的居住需求进行讨论,而城市需要承载的不只是生者,还有逝者。

 

以“山脊”为题,Lewerentz谨慎和谦逊的设计策略赢得了重新规划东郊墓园的竞赛。从1916九月起,竞赛评委会给他一年的时间完成整体规划设计。而他的完美主义倾向驱使他不断调整细节,竟用了两年七个月才完成。而最终的完成案与最初的竞赛草案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别,而评委会的耐心早已被耗尽,以至设计费被扣压。

 

相比与Asplund合作的斯德哥尔摩林地公墓,这个墓园的整体景观规划并没有那样精彩的地形变化,而是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的改变。

 

林地公墓,斯德哥尔摩  ©张弛
林地公墓,斯德哥尔摩  ©张弛

 

规划

 

墓园的东、南、西面以宽阔的树林种植带隔开已经规划好的居住区。从南侧居住区进入墓园,要先穿过一片草地,再穿过一片树林,生者和逝者的世界被拉开了一段距离。被树林包围的墓园也更加静谧,城市的杂音被过滤,只能听见树顶的摇曳和飞鸟的振翅。

 

 

 

总平面

山脊将墓园分成两部分,北侧的墓地排成列,随着地形起伏;南侧相对平坦,墓园被分割为小单元,每个单元都被厚厚的灌木围合,成为相对闭合的空间。走入这个空间,整个墓园就被隔绝在外了,只能望见远处的树林和起伏的山脊,注意力被凝聚在这个空间里,营造了一个与逝者独处的氛围。

 

而当登上山脊顶部,放眼望去,那些围合的小单元便连成了一片,墓碑也似乎被隐去了。墓园这个属性被消解,看到的只是一片绿色原野。这种登高远眺的全局感和置身小单元中的隔绝感形成鲜明对照。

 

被围合的墓地单元  ©曾雅涵
1923年的鸟瞰透视图

沿山脊南侧辟出主路,另一条道路顺着山脊平坦的顶部,与之呼应。单体建筑被沿着这条东西向的主路布局。墓园最初的范围只在东部,后来根据需求由向西扩展,如果把这条主路看作一个时间轴,那么Lewerentz作品的建造顺序大致按照由东向西排列。

 

最初的范围
东郊墓园的单体建筑以及建造时间

不妨将这些单体建筑按建造年代粗略地分为三组来看,在上图中我用红色虚线把它们隔开了。

 

 

圆形典礼广场、等候室、St. Brigitta教堂

 

这些是墓园的第一批建筑,此时Lewerentz三、四十岁,同时在做斯德哥尔摩的林地公墓。

 

圆形广场的四门两侧设置了烛台托架。广场向下凹进,中心是水池,周围一圈圈地排布着石质的同心圆牙石。想象一下,将烛台排列在这些牙石上,应该很壮观也很温馨吧。圆形广场以矮墙和厚厚的灌木围绕,灌木外侧有一圈小路,可以通过入口外两侧的台阶到达。西南侧的门通往山脊顶部。

 

圆形广场东南入口  ©张弛
烛台托架  ©张弛
俯视  ©张弛
通向山脊顶部  ©张弛
从通往山脊的路俯视  ©张弛

原本,Lewerentz计划在山脊的最高点建造一个可容纳三百人的主教堂,但最终没有实施。而是将葬礼教堂St. Brigitta和等候室嵌在山脊南坡,教堂顶部与山脊顶部齐平并且植草,成为景观地形的一部分。

 

最初的设计透视图 圆形广场的入口有顶,远处是一开始规划的主教堂
St. Brigitta教堂  ©张弛
门廊  ©曾雅涵
等候室  ©张弛
等候室图纸
St. Brigitta教堂前半圆形广场正对的林荫道  ©张弛

Lewerentz曾在柏林和慕尼黑游学,也曾在奥地利和意大利旅行考察,早年醉心于新古典主义风格,深受申克尔的影响。这点我们可以从较早的斯德哥尔摩林地公墓复活教堂清楚地看到。同样,东郊墓园的St. Brigitta教堂和等候室均采用了新古典式柱廊作为正立面,然而将建筑体量嵌入山脊这种在当时并不寻常的手法,显示此时Lewerentz并非简单地遵循古典主义范式,而是通过进一步的独立思考并对其作出了新的诠释。建筑从地形中钻出,让人摸不清这个建筑的真实边界,便可以用极少的建筑体量控制广大的地形。我们知道卒姆托是受到Lewerentz深刻影响的,不过不知道瓦尔斯温泉浴场嵌入山体的做法是否有意或无意地借鉴了这个教堂呢?

 

复活教堂,斯德哥尔摩林地公墓  ©张弛
St. Brigitta教堂,马尔默东郊公墓  ©张弛
瓦尔斯温泉浴场  ©张弛

 

双子教堂,希望教堂,钟塔

 

30年代下半叶,由于墓园西扩,因应上升的需求,Lewerentz扩大了原有的火葬设施,并配置设计了双子教堂(St.Gertrud和St.Knut),1950年代又在这个基础上加建了希望教堂。这个时间段Lewerentz大概五、六十岁,应该是受到了功能主义的影响,进而转向更为复杂的形式,对古典形式的参考也更加间接。

 

双子教堂  ©张弛
St. Knut  ©张弛
St. Gertrud  ©张弛 透过门可以看到服务区域以及对面St. Knut的入口

必须说,双子教堂没有Lewerentz巅峰时期的砖教堂那般直指人心。但当我看到等候室时,还是被震撼了一下。

 

等候室设置在教堂入口的左侧,与教堂没有室内联通,而有独立入口。等候室部分突出于整体体量,做成了室内阳台的形式:嵌着圆形玻璃砖的混凝土栏板和倾斜的玻璃封顶。充足的光线被引入,照亮了阳台铺着白色马赛克的地面和上面的绿植,坐在墙边的条凳上看这个场景,使人平静。

 

等候室室外  ©张弛
St. Knut 的等候室室内  ©张弛 这个等候室的窗外对着两个教堂之间形成的内院
St. Knut 的等候室室内  ©张弛
St. Gertrud 的等候室室内  ©张弛 这个等候室的窗外是紧贴教堂东侧的林荫

1931年建造的火葬设施原本配套了一个小教堂,从图纸判断,分为室内和半室外两部分。室内的半圆形房间用作最终的遗体告别,与火葬设施通过弧形的移门连接,整个弧形的墙被布帘覆盖,这扇门隐藏在布帘后侧。半室外的空间两侧是寄存骨灰瓮的壁龛。

 

1931年修建的火葬设施和小教堂(左下)

1950年代Lewerentz扩建了这个小教堂,扩建后得名希望教堂。原有的部分采用木质墙面和顶面;向外扩展的部分采用与室外墙面一致的大理石覆盖墙面和顶面,地面向半圆形神坛一侧倾斜,木质座椅的脚部也遵从同样的角度。

 

希望教堂室内  ©张弛
希望教堂室内  ©张弛
立面
室外  ©曾雅涵

三个教堂以及火葬设施,因建造年代不同而互相叠加,最终被整合为了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整体。

 

笔者简单标记的演变过程

钟塔的设计和建造与双子教堂同步进行,它矗立在主道路北侧,与双子教堂遥相呼应,定义了墓园西部新的核心区域。钟塔的形式简洁明晰地突出了构造:裸露的混凝土框架之间嵌着纹理清晰的Ekeberg大理石板。

 

钟塔南立面  ©张弛
钟塔和墓地的关系  ©张弛
西立面  ©张弛

花店

 

这是他最后的建筑项目,于1969年建成。此时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巅峰之作-斯德哥尔摩和克利潘的两座砖造教堂,年届耄耋,同年三月他的夫人去世。

 

花店定义了墓园西入口,它的姿态像一个谦逊的看门人,守望着墓园,迎候着来为逝者献上鲜花的扫墓者。

 

对比St. Brigitta,花店的风格已大相径庭,从墓园主路的东头走到西头,我们看到了一个建筑师在他漫长职业生涯中的巨大转变。

 

花店在墓园大门外面  ©张弛 1971年Lewerentz设计完成了这扇墓园的大门
西北视角  ©张弛 右侧为后来新增的员工食堂

花店的外观是粗野的,而这种粗野的结果却是经过缜密思考和精心设计的。为了强调建造感,现浇混凝土墙面的模板采用了带有粗糙倒角的胶合板,使模版相接处的混凝土产生了凸起的禅缝。

 

北立面的高窗  ©张弛

单坡屋面覆盖着铜皮,北高南低,Lewerentz宣称这是为了抵御盛行的西南风所裹挟的雨水。但似乎真正的原因只是为了实现这个他已经想定的形式。巨大的单坡屋顶制造的不平衡感增大了体量的势能,同时隔绝了来自南侧的阳光,低矮的南立面仅留一个长条展示窗,北立面的两个巨大的高窗从北侧引入相对稳定的天光,保证了这个空间容器内部光环境的纯粹。

 

图纸
东南视角  ©张弛 挑檐在东南角缺了一角,指示了入口

高窗和展示窗都没有窗框,而是将玻璃嵌在混凝土的凹槽内,保持与周围的墙面齐平,以耐候五金件作点式固定,这样从室内看到的是纯粹的洞口。克利潘的St. Petri教堂也采用过类似的细节。

 

挑檐、入口  ©张弛

除了窗的处理,从别处我们也能看见他独有的元素:室内地面斜向铺设的瓷砖在St. Petri教堂的办公区也有类似的处理;倾斜的天花覆盖铝箔反射天光,则是来源于他自己的工作室。

 

花店室内  ©曾雅涵
高窗  ©曾雅涵
室内  ©曾雅涵 包覆着铝箔的天花板以及黑色的钢梁
柜台  ©曾雅涵 电灯和裸露的电线是唯一来自lewerentz的装饰

通过营造一个无法进一步简化的形体,Lewerentz使空间的纯粹性达到极致,衬托主角花的复杂性。同时又故意强调构造感,不使建筑过分抽象。

 

温情而有力,精妙而粗野,复杂而简洁,古典而现代,这是Lewerentz的句点。

 


关于拍摄

采用6×9胶片技术相机和135数码相机拍摄。

 

 

 

 


本文由作者张弛授权有方发布,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申请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关键词:
Sigurd Lewerentz
建筑摄影
瑞典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