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韩岭水街改造:古村里的新房客 / DC国际 · c+d设计研究中心 | 推广

韩岭水街改造:古村里的新房客 / DC国际 · c+d设计研究中心 | 推广
编辑:原源 | 2020.04.28 20:09
韩岭村鸟瞰  ©行知影像

设计单位  DC国际 · c+d设计研究中心

项目地点  浙江宁波

建设时间 2017.4-2019.10

建筑面积  18365平方米

撰撰文文  董屹、喻桥苹


 

一. 韩岭往事

韩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古称“韩岭市”,是浙东典型的水乡古村落。其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唐天宝三年东钱湖疏浚之时。村中风景秀丽,闻名一时的“韩岭十景”大部分至今仍有迹可循。村中建筑古朴自然,檐、廊、院、桥、井、树,一派水乡古村的田园诗意。无疑,它的过去是值得回溯与留恋的,但与其他古村一样,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时代的困境。

 

韩岭村鸟瞰  ©行知影像

村中幸以留存的大量古建筑与古街成为重要的历史遗存,它们如同久居村中的房客,一砖一瓦都记录着古村从兴盛到衰败的每一个细节。由于自然风化、保护不当等原因,这些“老房客”们或是饱经沧桑、容颜褪去,或如耄耋老人、摇摇欲坠。但这还不是古村落寞的缘由,在面对现代生活的冲击时,劳动力的流失、业态的滞后、空心化的村落才是韩岭面对的真正困境。

 

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如何留住原住民?如何将积淀的空间文化资源变成新生活的动力来源?资本和产业的进驻如何成为延续古村生活的支持者而不是破坏者?这些成为走在空荡荡的韩岭街道上的政府、开发者和设计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 谦卑的“新房客”

面对韩岭带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场所,我们不做创造者,而愿做一些有幸陪着它们走过眼前这一程的人。韩岭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面临数次改变,但其一直保持着它自身的气质,在设计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它选择一些带着谦卑与敬畏的“新房客”,得以传承这份气质。

 

韩岭村鸟瞰  ©行知影像

1. 织补匠

 

我们经常说“物是人非”,人非是必然的,物是就尤为珍贵。这个“物是”在韩岭就是它所展现的真实的田园生活,那么为了留住这份“物是”,同时唤醒韩岭古村的历史记忆并激发古街往昔的活力,设计能做些什么?

 

作为设计师,我们选择成为保持谦卑的织补匠。以村落肌理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古村里、水街两侧修复和新建了八十多栋房子,每一栋都不一样,但都很克制;见缝插针,通过反复推敲与环境的关系和降低设计的自我表达,小心翼翼地织补韩岭的空间肌理,抚平其长年留下的疤痕。

 

韩岭村改造后总平面图
韩岭村改造后一层平面图
韩岭村肌理图 – 改造前(左)、改造后(右)

2. 设计的消隐

 

作为织补匠,针对不同的情况,对这八十多栋房子采取了保留元素,保护修缮和谨慎新建三种不同的策略,但原则都是不彰显自己而融入村落。

 

韩岭水街鸟瞰  ©夏至

作为保留元素的“花间堂”酒店位于水街前部,也是入住韩岭古村的第一家“新房客”。花间堂地块原有的建筑是裴君庙主殿,建筑风格特别,但破损严重,故选择将其富有地域特色的立面复建融合到“新房客”的立面上。

 

同时,其基本格局延续原有的院落特征。村头原有的青石板路、高大的古树、洗涤埠头、石砌的水岸都得以保留并进行修复,继续见证着韩岭古村的有机生长。

 

花间堂改造前后对比
花间堂改造前后对比
花间堂  ©行知影像
花间堂  ©夏至
花间堂庭院  ©夏至

作为保护修缮的银楼位于水街的中段,是韩岭水街上被保留以续写韩岭故事的“老房客”。我们对其实施整体保护,保留建筑外观,内部加固,建筑内部的牛腿、月梁等做法参考韩岭村本地的具体做法进行设计。

 

银楼旧时被两兄弟平分使用,内部的梁柱一半被刷成紫檀色,另一半为朱红色,划分出两兄弟各自的空间。在修缮的过程中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方法,为了方便后续使用加入的加固结构呈原木色,与紫檀色、朱红色的梁柱体系交织在一起而又颜色分明,也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分别代表着银楼不同时段的记忆。

 

银楼内部结构改造 

新建的“韩岭印巷”在韩岭村尾端,既是村落的延续,也是外来新村民的聚集地。其设计尊重古村的宗法礼制居住传统,使其在满足多住户交流共享的条件下又保证独户的私密性。

 

韩岭印巷在古村五个院落基本原型的基础上,对院落和建筑进行更新与重组,基本保证每户做到“前庭后院内天井”的“一户三院”模式。院落不是简单的大院,而是可分可合的院落,尤其是其中的四合院和六合院,在充分享受自家私密院落的同时还有一个可以供几户人家进行邻里交流的公共院落。这种空间结构保留了古村原有的传统居住模式,也延续了古村百年前的邻里交往模式。

 

韩岭印巷院落分析
韩岭印巷鸟瞰
韩岭印巷
韩岭印巷

3. 新身份的认同

 

韩岭此次改造,与老街抵脊而行,沿水铺陈,从湖起,入山遁,有“六百米长街”、“韩岭十景”、“韩岭三场”,希望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重拾活力。新来的“房客”身份各异,有酒店、民宿、餐厅、零售、工作室、会所、住宅……但无论“你”是谁,在这里只有一个统一的新身份:“韩岭村的村民”。

 

这不仅是设计的消隐,也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是一种乐于成为大多数的态度。这些“新房客”正是因为认同了韩岭的文化才有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从而认同了这里的空间场所,也认同了这里的产业模式。

 

韩岭村鸟瞰  ©行知影像

 

三. 古村里的新生活

1. 集体记忆

 

在韩岭村民看来,此次改造恢复了很多留存在大家集体记忆中的场景。

 

例如“大溪观鱼”曾是位于太平池的韩岭十景之一,太平池作为韩岭水街上最大的空间节点及公共空间的核心,其北侧是居民区,南侧是咖啡馆等拆除重建的商业建筑。一边是家人相聚家长里短,似乎古村百年的生活模式一直这样延续着;一边是游人如织店铺林立,仿佛依然是百年前商业重镇的模样。在改造过程中,太平池的周围留有较为宽阔的公共空间,南侧设置亲水台阶,可供游人休憩停驻;北侧搭建一个简易戏台,以太平池北侧的老居民楼为背景,一出传统的韩岭社戏便传唱开来,展现出韩岭独有的文化氛围。

 

韩岭村太平池  ©行知影像

2. 一日睦邻

 

清晨六点,韩岭的早市准时唤醒古村的一天,穿过宽阔的入口广场南侧的小巷子,一箱箱新鲜的时蔬鱼虾沿着道路铺陈开。村民们沿着水街两侧的道路匆匆赶集,穿过鉴湖广场到达热闹的早市,最后满载而归,各自陆续消失在小巷之中。

 

韩岭村早市  ©行知影像

当阳光遍洒韩岭,从宁波市区方向赶来的游客,来到了村口的广场,拍下对这个古村最初的印象。开阔的广场与略抬升檐口高度的周边建筑群,于无声处诉说着韩岭厚重的历史,而个中乾坤则藏在每一处转角、每一个小巷之中,待游人们细心探求。

 

韩岭村巷道场景 

晌午时分,青烟渐起,行走在水街,时而可以瞥见老街上络绎的人群。至韩岭深处,耳边是锅铲相互碰撞的声响,眼前是幽静的民居后院,时有居民提着食材至溪边清洗,或是攥着零钱快步走到新开的杂货铺买回紧缺的调味品。游人们则三五成群寻得一口味适合的酒家,边欣赏着溪边遗存的古树埠头,边沉醉于韩岭浑厚的历史氛围中。

 

韩岭村巷道日常  ©行知影像
韩岭村民居院落  ©行知影像
韩岭水街场景  ©行知影像
韩岭水街场景  ©行知影像

当夜幕降临,入口广场的灯光亮起,入口广场与南侧的阶梯型休息平台便成了一个小剧场。晚饭后的村民们在广场中央自发跳舞锻炼,正对广场的阶梯型休息平台便成了绝佳的观赏地。有散步至此的村民平台边闲谈,有欣赏古村夜景的游客在平台上休憩,入口广场的设置为古村的入睡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入口广场广场舞
韩岭村落夜景  ©行知影像 

3. 回来的乡亲

 

韩岭既不是凭空捏造的旅游景点,也不是人去楼空的残留遗迹,这里的原住民都仍在韩岭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我们通过对韩岭当地不同人群的回访,探究韩岭水街上“新老房客”对韩岭居民生活的影响。

 

韩岭村生活日常  ©夏至 

在韩岭生活了七十四年的李大爷谈到:“村里很多破旧的老房子被拆掉了,新造的房子跟记忆中的韩岭很像,溪水也变清澈了。现在每天早上会去早市上买菜,需要买生活用品就去水街或老街上的超市买,生活变得很方便。”

 

在韩岭生活了七十四年的李大爷

参与韩岭村改造建设的村干部在受访时说到:“韩岭水街改造后,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变好了,水街和老街上布置了灯光,石板路也不再坑坑洼洼了,白天和晚上村民都有了休闲活动的地方。”

 

参与韩岭村改造建设的村干部
韩岭村生活日常  ©行知影像

韩岭水街改造后,夜景的灯光、宽阔的广场、平坦的路面使得居民茶余饭后的生活空间丰富起来,正如受访的店铺老板说到,“在水街没改造之前,没人会在这里散步的;现在大家都愿意出来走走了,店铺门口的人越来越多了”。

 

受访的店铺老板
韩岭村改造后环境提升
韩岭村改造后环境提升

韩岭本地的村民施阿姨说到:“之前因为年龄大了不方便外出打工,韩岭改造后让我不用出村子就可以工作了。我现在在村口的花间堂当保洁员,离家只有三五分钟的路程。现在每天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就去村口的大广场上跳舞,慢慢的这已经成了每天的一个习惯。在太平池周围和村口的广场都会有村民跳广场舞,两个广场还是两种不同的舞种。”

 

韩岭本地的村民施阿姨

均胜集团韩岭改造相关负责人也谈到,“韩岭水街运营初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五十个工作岗位,比如保安、保洁、建设工人、花间堂的服务人员等相关岗位,之后会有更多的机会留给韩岭村民,让流失的劳动力逐渐回归,让古村获得生息的动力。”

 

均胜集团韩岭改造相关负责人

古村里入住的“新房客”与“老房客”们一起展开了新的古村故事,还望族人还乡之时,在古树之下,识得旧时墙垣、桥下埠头,无需开口,闲坐之间便解乡愁。若能如此,韩岭会成为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式乡愁的载体和寄托。

 

韩岭老街生活场景
改造后的韩岭水街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韩岭水街改造

项目类型:改造、建筑、规划、景观

项目地点:浙江宁波

设计单位:DC国际 · c+d设计研究中心

事务所网站:http://www.dccd.com.cn/

主创建筑师:董屹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程久军、王斌、贺玮玮、魏烯醇、毛蓓、 张芹、 蔡蔚、金渊

业主:宁波均胜集团有限公司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4.8-2017.4

建设时间:2017.4-2019.10

用地面积:26236平方米

建筑面积:18365平方米

结构:宁波中鼎建筑设计研究院

景观: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照明: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浙江凯盛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摄影师:夏至、行知影像

 


 

本文为DC国际 · c+d设计研究中心推广文章,欢迎转发。

 

关键词:
2019
宁波
推广
改造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