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春光正好,诚邀望海观天”,MAD新作海口云洞图书馆,有一个温柔的亮相方式。
4月12日,这个被当地工人亲切称为“洞洞”的项目,正式启幕。经由MAD创始人马岩松,合伙人党群、早野洋介及项目主持副合伙人傅昌瑞的导览及群访,建筑的理念、建造与细部得以完整呈现。
△ 摄影:CreatAR Images
云洞图书馆所在地过去是音乐广场,是海口人看夕阳的地方。新建景观维持了足够留白,留存着与自然的连结。马岩松希望这座建筑能为城市滨海空间带来新的可能,将艺术融入海口日常。
项目异形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的做法,对支模精准度要求极高,自方案发布以来就备受关注。酷暑之下的现场定位、放样,让工人常是叼着藿香正气水“边吸边干”,项目管理团队和建筑师也都“钉”在现场。施工总包负责人说,“原来想着就是个木构,结果是结构家具装饰一体化施工;对于混凝土,我们第一次玩得这么花活。”
△ 摄影:CreatAR Images
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项目“海口·海边的驿站”中第一个落成的高标准驿站,建筑南侧的书馆藏有约一万册图书并设有多功能影音区,向公众免费开放;北侧为咖啡厅、公共及无障碍卫生间、淋浴间、母婴室、公共休息区及屋顶花园等配套,可24小时独立开放、服务沿海公园。
△ 摄影:存在建筑
———
叙述 马岩松,MAD创始合伙人
△ 马岩松 摄影:存在建筑
△ 海口云洞图书馆MAD设计团队:后排左起 – Dayie Wu、孙菲菲、Alan Rodríguez Carrillo、傅昌瑞、强思旸、尚立;前排左起 – 早野洋介、马岩松、党群 摄影:李英武
我的设计依赖感觉
来到场地的第一反应是
缺一个能“出发”的地方
每个建筑师的设计思路都不太一样,而我比较依赖感觉。设计与其地点、环境、我当时对它的反应,特别有关。
初次来看这个海,第一感觉是“缺了个东西”——海岸线很长很美,但它是客观的存在,可以是任何地方。场地上缺一个能“出发”的地方,缺少进入后能开始一段历程的空间。所以我想,这座建筑可以是一个通道,从背后的城市把人们“吸进来”,将日常的维度和感受抛开,让对未知的想象显现。
△ 摄影:CreatAR Images
为什么要到海边读书?
在阅读之外,让建筑也打开一个世界
立项之初我曾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读书要到海边,那人们是看海还是看书呢?后来我说服了自己,就像听音乐可以在家戴耳机听、也可以到音乐厅去,空间还是能营造一个氛围。如果阅读可以打开一个世界,我希望建筑能同时打开另一个。
这个空间希望将人们心中特别有趣的部分释放出来——由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眼前日常,看到新的内容。
△ 摄影:存在建筑
我相信建筑能把时间暂停、拉长、抽空
我希望将空间艺术做出时间感
十年前我去看路易·康在海边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曾看到有人在那面海的广场上发呆,然后开始哭泣。那一幕让我印象很深,就像空间中人的心灵有了个暂时的停顿。我相信建筑可以把时间暂停、拉长、甚至抽空,我希望把空间艺术做出时间感。
图书馆穿透的入口与海相连,可以直接走通,即使不看书、不进入建筑内部,在那灰空间里待着也很舒服。
△ 入口灰空间 摄影:存在建筑
△ 驻场建筑师尚立(左)、傅昌瑞(右)在施工现场
建筑室内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引入自然光线并实现自然通风,为热湿环境内的建筑“降温”。层层嵌套的洞型空间带来混沌而连续的多层次感受,自由而无界限,像一个发现的过程,在反复中加深空间层次的复杂感。
△ 摄影:存在建筑
△ 摄影:CreatAR Images
室内外整体浇筑一次成型
想法简单,实现很难
建筑室内外为清水混凝土分段多次浇筑为一个整体。地面、墙、天花的区别不甚清晰,材料本身也“不说话”,有点“反材料”的意思。长期以来,混凝土被视作力量的象征、坚硬的堡垒,但这次我们想表达一种与海协调的更柔和的状态。最终的清混效果也无过度修饰,只上了一遍清混保护剂,呈现真实。
△ 清水混凝土细部 摄影:存在建筑
想法简单,但实现很难,最大的挑战是钱和时间。云洞图书馆是我迄今作品里体量较小的一个,而在大建筑中,可能很难完成这么复杂精致的效果。设计深化全部基于数字化模型,用计算机精准“雕刻”,再把房子用木头先盖一遍;最后的浇筑和拆模其实很快,就好像十月怀胎、最后生了一下,然后就要把这孩子给别人了(笑)。
△ 驻场建筑师尚立检查异形模板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 项目主持副合伙人傅昌瑞。在媒体群访中傅昌瑞表示,“这么复杂的异形清水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是世界级的。在这个建筑里你看不到直线,多是柔软的钝角。超大弧型推拉门和木构架家具都是定制,在模型里我们已推敲到设计的每个细节。印象尤深的是方案深化阶段正好赶上了疫情,最长的一个会议开了12小时,各方单位都是全身心投入、凝聚在一起。”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 公共区域座椅上的气泡是一体浇筑的自然结果,有点像海边的礁石,傅昌瑞视其为项目意外的神来之笔:“工人浇筑出来后想赶紧修掉,但我说你们千万别修,这就是最真实的。我们想客观地体现建筑工艺而不是过度干预——这个项目的魅力就在于一次性浇筑,浇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摄影:存在建筑
儿童阅览区
施工的极限挑战
对我来说,这个小建筑像一部交响乐,有自己的起承转合各个章节。它有一个大的中心(贯通首层与二层的面海阶梯式阅读空间),有稍暗的或狭长的空间,有流动的丰富性。
与主阅读空间一墙之隔的儿童阅读区,可以说挑战了施工极限。我们有意把空间做得小而复杂,好像是在建筑中另辟出一个不同比例的世界,有着更强的私密感。
△ 进入儿童阅读区之前的屋顶,有着整个建筑中形态最为复杂、与人距离最近的天窗 摄影:CreatAR Images
△ 儿童阅读区 摄影:存在建筑
项目的最大难点
是“在一个公共项目中,谈‘个人’”
但施工并非项目的最大难点,过程中我感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一个公共项目中谈“个人”。首先是“建筑师的个人”。
人们好像对“建筑是不是艺术”这件事一直抱有疑问,似乎觉得艺术家都可以发挥自我,唯独建筑师不该特别“任性”。但你看历史中大家觉得好的、感动的、能算作艺术的建筑,创作者一定是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古典建筑里还有书画、雕塑、装饰,进入后可以一直读一直理解,建筑师把多少情感放在里面都可以。
我觉得真正的问题,不是建筑师在项目中是否表达了自己,而是我们甚至没有渠道表达——都觉得不应该。然而只有当我们觉得别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都很重要,这时才能有真正的欣赏产生。就像当下热议的“丑陋建筑”,当然有很多是品味问题,但也可能误伤了创造性。
当你否认了建筑是艺术、是人们心灵的出口,你就会被迫去谈论建筑的其他方面:技术的,材料的,社会的……我觉得这些当然都是建筑基本的层面,但它可以有更多的价值。我相信建筑是一个“大艺术”。超前,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气氛,都是建筑的首要任务,而不仅仅是去满足眼前的复杂性。
△ 马岩松在施工现场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再大的项目,也要追求个人感受
——不谈个性,何来集体?
其次是来到建筑中的个体。我一直觉得公共空间的质量,不在于多大、能聚集多少人,而在于来到这里的人是否能有一个自己内心的“大世界”被打开了,跟过往的日常不再一样。我觉得这才是好的空间质量。
这种“异时空”是我在文化建筑项目中特别追求的。文化建筑不仅是一个容器,空间的魅力可以创造出一个独立的时空。你去音乐厅、美术馆,肯定不希望得到说教式的体验,而是希望能有一个对更大时空的感觉,对百千年前或者未来有一个不同的看法。
△ 摄影:CreatAR Images
又比如我们在嘉兴设计的“森林中的火车站”,非常大,一座城市可能就那么一个,几千万人在里面坐火车;但其实对具体个人来说,那就是自己个人的体验。如果个体的思想、感受不存在,集体空间和人文就都不复在了。我觉得再大的项目,追求的也是个人的感受——不谈个性,何来集体?
我的最高愿望
是建筑能超越它的功能
中国的公共空间,以往多是功能明确、目的性强,而我希望云洞能超越这个。在我们城市过去的发展中,速度、力量表现得很强势,而今天应该更注重品质和文化艺术性了。
云洞图书馆的体量不大,但好像有个特别大的精神世界在其周边。海平线背后到底有多远,要靠每个人内心去感受。我最高的愿望就是建筑能超越它的功能,有精神性的、能让人感动的、跨越时间的东西。
△ 摄影:存在建筑
△ 摄影:CreatAR Images
△ 首层平面图 ©MAD
△ 二层平面图 ©MAD
△ 屋顶平面图 ©MAD
△ 剖面图 ©MAD
完整项目信息
海口云洞图书馆
中国海口,2019 – 2021
基地面积:4,397平方米
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傅昌瑞
设计团队:强思旸, 尚立, 孙菲菲, Dayie Wu, Alan Rodríguez Carrillo, 解奇霖, Beatrice Bavuso
业主: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总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标识设计:2×4北京
软装设计:北京玲和步尧空间设计
施工总包: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除标注外均由MAD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讲座实录 | 张准:感受·结构·线索
下一篇:BIG为OPPO打造杭州研发总部,巨大“O”圈造型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