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与文化共生: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中心绿轴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启动;历经专业评审及网络评审两轮评选,获奖名单于今日正式公布。
由深圳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组成的团队(成员:林润榕、陈佳鸿、朱芷谊、云雪蛟,指导老师:刘瑞雪)夺得桂冠,收获一等奖8万元的奖金。
△ 竞赛一等奖方案
2021年9月12日,专业评审以线下评审会的方式在有方举行。评审委员会由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主办单位代表冯晖(华侨城华南集团/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及政府代表1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共同推举韩冬青为评审组长。
△ 评审委员会成员(从左上到右下:董功、冯江、韩冬青、李晓东、李保峰、冯晖)
为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本次竞赛所有参赛作品均以匿名方式呈现。7位评委秉持公正、客观、专业、严谨的态度,历经4轮5次投票及多次深入充分的讨论,依次评选出本次竞赛的优秀奖22组、三等奖5组、二等奖2组、一等奖1组,共计三十强。
网络评审于9月14日开启,历时四天。截至9月17日24时,投票文章阅读次数逾13万,总票数达52656票。网络投票得票最高的两组为14号、4号,得票数分别为12586票、11828票,两组作品获网络人气奖。
作为本次竞赛场地,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中心绿轴承载着重要文化意义,参赛作品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对场地的倾向性认知,表达细致、充分。以“与文化共生”为主题,这场竞赛不仅是一次设计技巧比拼,也是一场有关大尺度城市空间如何承载城市文化的讨论。
设计概念:在城市的诞生与扩展历程中,大江大河往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中山的母亲河,岐江两岸孕育了中山城市及其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然而,其发掘仍较为欠缺。滨水空间及文化景观资源的管理利用不足,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掣肘。
我们从宏观出发,将场地视为一个整体,把步行街、商业区、创业园区、景观、导视系统的关系整体、系统化考虑,使其相互呼应。在设计中,我们挖掘了中山滨水区的地域特色,寻找原本由中山人民积累多年的历史文化记忆,营造一个结合文化展示、体验、经营的文化步行街,一个关于岐江之美的流动的文化体验馆。
评审意见:作品解题轻盈、准确,不着过多笔墨。形式语言简单、直接,留白使未来的发展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曲线的使用契合中山亚热带的气质,也避免了轴线设计惯用的直线的拘谨,多了些轻松。作品在历史文脉、当地植物,以及与项目的整合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思考。
设计概念:
三大策略:
1. 绿轴规划:对场地进行分析,对现存绿化系统、建筑形式、环境肌理、公共空间等进行系统总览;
2. 文化梳理:对于中山的历史文化进行考量,注重人群体验;
3. 资源引入:将传统文化融入基地设计中,吸引人群。
四大系统:
梳理中山市的各项资源优势,总结为运动、艺术、特产、景观四点,分别用游、艺、市、憩四个方面重点表现,采用步道廊架、建筑小品等将其串联,移步换景。
评审意见:该方案针对中山市当地市井街巷文化做了充分的关照和挖掘,呈现出某种可贵的带有烟火气的日常性和地方性。在空间操作上略显繁复,可以考虑局部更多的留白,为未来空间触发丰富的生活内容预留可能。
设计概念:本方案以中山的四季变换为主线。文化为暗线,贯穿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主题活动园区,并融入中山的农耕、渔业、海洋、岛屿等文化要素,以叙事性空间的设计手法配置景观和建筑装置,呈现出四种不同风格的主题广场。
水是中山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希望在设计中以水来串联场地,或为水田,或为河涌,或为汛、墟,从而形成连续的水的意象,推动着中山的四时流转,延续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评审意见:本方案用连续的折廊、潮汐水池、绿地和三角形人行桥编织而成公共空间,引入源自中山传统的岛屿、田园、墟市和菊会等元素,空间节奏明快,注意回应两侧环境。若取消伞形构筑物,将更有助于建立方案的特色。
设计概念:城市广场公共空间不仅承载着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是人们生活的当下,当下集中着人们的全部过去。为本地市民而设计,展示此刻,本身就是在书写历史。利用场地铺陈一幅关于中山生活、文化的长卷,是我们设计的核心。
聚焦大众关注的问题和需求,运用设计回应,同时让场地能和周边风格融为一体,高格调的同时更接地气;关注文化习俗的传承,并探索以新的方式呈现,以延续香山记忆;多种功能空间、道路和设施的相互搭配,为不同需求的大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生活选择,提升大众的生活幸福感;考虑所处区域气候,利用生态、设施等,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公共空间。
最后建成为接地气但不失格调,多元、舒适、具有历史记忆的广场。
评审意见:对城市的历史进行了挖掘、对基地的条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多样化需求制定了相应策略。方案不仅考虑东西方向的连续性,也对南北侧的重要节点给予了关注,还为建成后的运营提出了建议。
设计概念:本方案选取中山的母亲河:岐江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以岐江文脉的发展历程来讲述中山的城市故事。把岐江文化的起源、分化、融合、发展、未来与场地内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满足文化体验、生活休闲、商业服务的功能需求。赋予文化相应的空间载体,在游览过程中重拾历史记忆,复兴特色文化,传承中山精神,实现文化共生。
评审意见:该作品从岐江的探寻切入设计创作,把历史文脉的传承融入场所功能、商业休闲的发展精神中,从而创造出与地方历史文脉密切关联的水文化特点。
设计概念:项目位于中山华侨城中部,用地狭长且呈东西向,是连接园区南部、北部和东部的重要通道。
设计者以“露天博物馆”为概念,将具有各时代特征的不同文化,以建筑材料、互动装置等形式拼贴在不同的“露天展厅”当中,使得游览者通过这些历时记忆来拼凑出一个中山印象。此外,设计者还在场地中设置了坡道与空中连廊,连接东西两岸的同时,为游览者提供多样的游览体验与视觉效果。
场地设计中,可达性十分重要。游览者可通过园区所有出入口到达中心绿轴,也可以随时离开,整个项目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服务于整个园区。在空间序列上,设计者并未安排强制流线,而是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展厅)安插在了场中,供游览者自行选择,使游览体验多样而有趣。
评审意见:方案对场地的历史线索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梳理和思考。空间结构和流线组织清晰。可以适当放松对“设计形式感”的追求,使空间最终能够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容器和背景。
设计概念:我们沿着华侨城制定的活动策划日程表,思考如何让场地可以在不同活动之间切换自如。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中山的气候出发,发现遮阳布起到了调节微环境、改变空间组织的作用。过去的市井中,人们在用遮阳布遮挡阳光之余,利用它可变、安装方便的优势,为自己限定想要的空间,由此我们提出“布期而域”的概念,意在让市民利用布无需约定地自由改变空间。
为了激发市民参与中山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设想了一系列布的使用场景,来建立使用者与公共空间的联系,从而活化我们所设计的城市绿轴。于是我们设计了一种可变动的装置,由若干柱子和带卡扣的布组成。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变柱子的位置或者间距以及布放置的高度,营造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来满足活动需求。
评审意见:方案以布为主题,选取特定时日,采用灵活方式组装成临时市集,以激发空间的活力,响应香山文化中的商业传统。方案突显了开敞空间的生活气息和可变性,但未能充分显示出驾驭这一构思的设计能力。
设计概念:本设计方案名称为“新·香山八景”。香山八景,一言一景,是历史中山的代表。我们依据前人留下的文字,提取八景经典元素,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使之成为“新·香山八景”,在绿轴中一一再现。
从金紫岩溜里的紫藤瀑布只能中起始,穿行而过,至天池芰荷下的小亭小憩片刻,或上楼赏天池,赏荷花,赏边景;再向东走,长洲烟雨和石岐晚渡,也是儿童乐园和滑板公园,配合周边林下小座,水雾弥散,宜动宜静。中心广场,连接四周,开阔流通。可以到旁边的浮虚春涛里走走,看看电影,看看书,或是在南台秋月的湖边与阜峰文笔的塔下,一起追溯历史。过了桥,和金鼓朝阳一起,在live声中享受极致欢乐,在河边小坐,也是不错的选择。
评审意见:该作品在地区历史和微气候分析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历史文化、交通动线、功能行为相互融合的香山新八景,体现出地方历史文化在当代的新形态。
设计概念:该设计主题为——流“商”曲水,借用曲水流觞的典故谐音,表达作品的形式以及整个作品的概念。
“日落月来天在水,行人浑入镜光中。”香山自古以来便有着壮阔的岐江水景以及悠长的商贸文化。该设计便是通过梳理中山的商贸文化历史,以水为贯穿场地的活化意象,以回顾时间轴的方式述说动人的中山商业发展文化故事。以水系为纽带,以商业为轴线,围绕时节春、夏、秋、冬营造勾勒出一幅“曲水流觞”图,实现行人的良好动态游览体验以及中山的静态文化承载。
设计概念:设计依据中山市古早网河区的地形特征,以“岛屿”为设计语言,设计上下两条通行路径,三个行人可达高度,通过下部人流形成类似河流的意象,实现“以人为景,与人互动”的设计初衷,既可以分隔慢速参观的游客和健身锻炼的居民,也可以形成岛屿和网河的抽象关系。绿轴两条路径的私有性级别不同,东侧直通未来科技乐园,则乐园的边界也就迁移到桥东——与“岛屿”的边界重合。
1个参赛团队被取消参赛资格。
2021年7月24日
竞赛发布
竞赛信息于“有方空间”“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微信公众号正式发布,竞赛官网同步上线。竞赛推文获国际竞赛发布网站Bustler、Archinect,以及清华大学“建院3ATHU”、同济大学“未来建筑师协会”、东南大学“东大建院团学联”等二十余个微信公众号发布,受到海内外高校学子的广泛关注。
2021年7月27日
开题解析(线上直播)
中山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军,对项目背景及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规划作出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江进行了题为《香山·中山——历史与建筑掠影》的演讲。开题解析旨在帮助参赛者更好地理解场地与城市背景,挖掘设计灵感。直播间人气峰值高达7070。
2021年9月12日
评审会
专业评审以线下评审会的方式于有方举行,7位评委出席,共同评选出本次竞赛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2021年9月14日—17日
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以微信网络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文章阅读次数逾13万,总票数达52656票。
主办单位
中山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组织策划
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街道办事处
中山市青年联合会
资料整理 / 林国锋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林国锋、陈杨
本文由主办单位授权有方发布。转载须取得官方授权并注明出处,未经许可禁止以摘编、编辑版本发布或使用本文。
上一篇:建筑一周 | Anne Lacaton任2022阿卡汗建筑奖评委;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德国新作开放
下一篇:建筑地图140 | 迪拜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