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深圳光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建成时间 2024年11月
建筑面积 33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 甲方:创作与思辨的角度
这个以健身房作为原有业态的社区空间,为何要在这样一个经济下行的时刻,更新成为一个社区艺术空间?
设计将这一疑惑抛给甲方。得到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提问:在社区健身板块饱和泛滥的情形下,未来深圳人的城市人文精神生活,是怎样的面貌?思辨的背后,能感受到来自甲方的一种使命感,这让项目的起点跨越了时间维度,并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意义。
/ 进步:从运营思维中学习并突破“设计”的过程
设计强于营造却往往制约了运营?是设计师傲慢的自我表现,还是对于商业的理解过于表浅。交织在两个大的结构中,一个是运营体系和数据,一个是设计规划和体验。依据,远不止一纸任务书,还需要创造性的满足和支持运营的创新。所以,这次设计过程可以说经历着可贵的成长。
△ 项目视频 ©张超
/ 设计理念:心的自然是“由外向内”的一种洞察
向自然学习,首先需要看见自然。
光之河讲述的自然,是一种心的自然。自然的第一个维度,是看见自己。置身于全然开放的外部回廊,时光留痕,转瞬即逝,这里既是交通的动线也是展览本身。另一个维度,是看见自己的心。被包裹的内部空间,像是我们的心房一样闪闪发光。
抛去外在,在一片静谧中去感受自己的呼吸。这样由外到内的叙事结构,所产生的反差和对自然明暗的表达,是设计底层希望给大家带去的一份独特体验。
/ 空间设计生成策略
01.转:打破惯性
光之河没有前台,而是希望呈现一组光影下的装置。
两次转身,提示着我们经常要换一个视角看世界。第一次转,转染成净,杂念脱落。第二次转,步入展廊,光阴如画,四季融汇。
02.退:融合自然
退让出来的空间,就是光之河的外部展览空间。
这些空间本身,自然成为了观展的动线。漫步中,感受一天当中任意时刻的光线注入与流淌,把自然还给自然。
03.折:内外皆景
山有山的层次,海有海的度量。折叠,让空间的直线,转变为递进和层次的关系。起伏的韵律如歌,停驻是楼阁。边走边放慢脚步,就会注意到不经意的光。
在观看一幅作品的同时,是否有人会坐在“画框”里,留意这个世界的美好,这是一个有趣的期待。展的呈现,拓展一个人的见识。而理解了皆是风景,和光阴的弥足珍贵,则是空间意义的传递。
04.慢:感受自己
定可生静,静能生慧。脚步和身体放慢下来了,心也就随之调和。缓和着,沐浴在阳光之中的我们,会慢慢的觉察自己,更多的感受内在。
05.漏:缝隙有光
裂缝,是光进来的地方,这是漏的第一层解。诸漏皆苦,那些生命经历当中,所谓的裂痕,最终都会成为带给你光明的理解,这是漏的第二层解,烦恼即菩提。
06.心:和光同尘
被展廊包裹着的盲盒,是光之河的多功能厅。
盲,却并非看不见。相反,闭上眼睛向内看,心力、感知力会有所提升。这道精神轴线的终点,是玲珑心。
从心看向远处,是曲折亦开阔的。而从远处看向心,就正好看到一个和心交织的“中”字。见心者,无限。玲珑心,也是光之河最代表智慧本质与身心合一的地方。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光之河社区艺术空间
项目类型:城市(社区)微更新、教育与文化交流、室内改造、邻里友好与环境品质提升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深湾一街翡翠海岸芝麻社区空间2楼
建成状态:建成
建设时间:2024年6月—2024年11月
建筑面积:330平方米
设计单位:深圳光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张博
设计团队:章加勤、王子珣
施工:深圳市展鸿鑫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心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灯光:谱迪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声学:深圳市悦自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深圳市羋宝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泛思贸易有限公司
模型:深圳奇之艺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师:张超
设计单位联系方式:guanghai1122@qq.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深圳光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武汉麓客岛动物农场|万社设计
下一篇:建筑地图269|山西:当代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