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TAG
项目地址 四川攀枝花
建成时间 2023年4月
建筑面积 135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老村落需要新出路
迤沙拉是现四川省最大的少数民族村落,六百年前,明初屯边的汉族军士与本土彝族居民融合,将这里发展成为茶马古道上出川入滇的重要驿站。2005年,迤沙拉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原本应沿着古村落文旅模式发展,然而,受2008年汶川地震和多年建设管理失控的影响,村落风貌品质大幅下降。与周边云南丽江、大理等明星村落相比,迤沙拉略显逊色,因而迫使本地政府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在村里建天文台
出路是老天爷给的。迤沙拉地处攀西裂谷,东西两侧的大凉山脉和横断山脉挡住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季风的水蒸气,形成了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全年空气干燥通透,尘埃与水蒸气含量较低,加之人口稀疏,远离城市光污染,是天文观测的理想环境。因此,当地政府计划利用村东侧一座废弃气化站用地,联合四川省天文学会和国有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川南天文台。一来希望依托周边金沙江峡谷地貌,独辟一条自然地理的旅游蹊径,二来借此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让山里的孩子也能接触到先进的科普教育。
为了减轻长期财政压力,天文台加入了居住和餐饮功能,形成一个可以住宿、观天文的旅游产品;天象厅和科普厅的星空模拟、天文讲堂,补全了日夜间活动内容;部分天文设备也可租赁给科研机构用于采集天文数据,以此创造科研收入。通过多种功能复合化利用,让川南天文台拥有自生存的造血能力。
▲ 项目视频 摄制:刘松恺、陈旸
传统聚落的现代生长
迤沙拉村外是卵石堆叠的层层梯田,村内是依山就势的院落民居。攀西裂谷强烈的阳光,穿过屋檐之间的缝隙,在狭窄曲折、上下蜿蜒的山村巷道中,投射出棱角分明的几何光影。这就是进入迤沙拉时的第一视觉印象,也成为天文台空间设计的原型。
原气化站建造时,为了降低施工难度而开挖山体、平整场地。这一做法破坏了完整的地貌,在山麓上留下一块疤痕,切断了与村落的环境关联。因此设计首先将辅助空间压缩“回填”,并以阶梯式方式修复山地的高差。接着,设计将功能拆解,形成四个小尺度单元错落分布,彼此间通过阶梯、檐廊、连桥串联,用现代的建构语汇转译出传统的生动趣味。
粗糙的混凝土
攀西裂谷的土壤因含铁而呈红色,迤沙拉居民以红土筑墙,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村落风貌特征。受2008年汶川地震的影响,村内大量民居损毁倒塌,为了确保抗震安全和加快重建,新民房统一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立面涂刷红色涂料以延续原有风貌。
传统的建筑方式保留了村落的历史价值和感官体验,设计团队想要复刻“真红”,相比选择被规范束缚住的夯土,红色清水混凝土明显更为现实。但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较高,国内工程大多是由专业团队分包完成,以达到精致细腻的效果。无奈村里天文台有限的投资难以再次分包,只能 “将就”由本土施工队完成。
得不到的精致反而催生了对精致的怀疑:混凝土这个“糙汉子”,为什么一定要打扮成“小姑娘”呢?粗糙的混凝土成本低、易施工,反而更适合用来推广“真红” ,而且粗糙的质朴感与环境的粗犷感也更为协调。因此,沉色的不均匀、交接的不平整、表层的小瑕疵等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小毛病,都被原本地保留下来且不做修复。粗糙的红色混凝土犹如脱胎于攀西裂谷,任性自由、粗犷不羁。
阳光是一种材料
攀西裂谷全年日照时间2700小时,在全国仅次于青藏高原,强烈的阳光下,阴影与高光塑造出一个高对比度的世界,阳光和混凝土是天文台最主要的两种材料。
天文台立面的混凝土墙体作为阳光自由的画布,顶部向外不规则出挑,并通过屋盖与墙面的角度错位,形成锐利的立面阴影形态;屋盖之间水平脱开留出缝隙,再利用层高差异将缝隙竖向撕开,缝隙勾勒出的光带投射在墙地面上,其形态随时间的推移而实时变化。
天文台的公共系统大多为半室外环境,空间只需洞口、无需窗户。因此,在设计上用异形的洞口作为强调。阳光穿过三角形的洞口,在黑暗的走廊中切出楔形的光锥,以黑暗感知明亮,塑造出光的体积。
科普前厅墙面朝东,撕开一个通高的洞口,实墙内嵌多个小圆洞,清晨的阳光透过洞口翻过大凉山洒向迤沙拉,穿过圆洞,在红色混凝土墙面上形成跳动的光斑。
混凝土屋盖全天域等候区的中心位置挖出一个圆洞,阳光穿过圆洞打亮混凝土墙,犹如一座光的“壁炉”构筑了公共区域的精神核心。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川南天文台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四川攀枝花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2年2月—2022年6月
建设时间:2022年6月—2023年4月
用地面积:1650平方米
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
设计单位:TAG
主创建筑师:汪妍泽、吴冠中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白思杨、俞懿晟、辛宇曦
施工:四川和苑智仁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方: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仁和城市发展集团
摄影师:刘松恺、陈旸
视频版权:刘松恺、陈旸
版权声明:本文由TAG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西扎谈萨伏伊别墅
下一篇:南京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 / 南京尚美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