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我们离中国建筑文化体系有多远?|中国建筑文化论坛2022精彩直击

我们离中国建筑文化体系有多远?|中国建筑文化论坛2022精彩直击
编辑:原源 | 2022.09.24 12:54

“现代性”是一个中性词,并非如过去人们理解的“现代即西方”。

在历史长河中的任何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应该有自己对“现代性”的理解。当前,建构我们的话语体系,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现代性的反思和新构”。

今天我仍然以为:如果在理论建构和制度创新这两个问题没有突破,中国建筑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难!

——程泰宁

9月17至1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作为总发起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建筑文化论坛2022: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学术体系建构”在南京举办。

崔愷、孟建民、王建国、庄惟敏、梅洪元等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邵韦平、汪孝安、胡越、周恺、倪阳、李兴钢、赵元超、钱方、孙一民、张鹏举、韩冬青、张利12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数十位高校教授及知名学者、一线设计院设计总、独立建筑师应邀参会。

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于现场致辞,孟建民、庄惟敏、梅洪元、邵韦平、周恺于线上致辞。在学术报告环节,围绕两大议题:“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建筑理论的价值”与“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思考”,15位学界业界代表择取理论梳理、实践案例、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等丰富多样的切入点,呈现了自己的思考。后续两场内容聚焦的圆桌会议,则进一步拓宽了讨论的广度。

以下为15场学术报告及2场圆桌会议的扼要呈现。对本次论坛总发起人程泰宁院士的有方专访,即将发布。

修龙、周岚、吴刚、王建国在开幕式现场致辞,陈薇、丁沃沃、汪孝安主持学术报告。

中国建筑的现状如何?十年前我们在做工程院课题“当代中国建筑现状与发展”的时候,曾经把当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为三个失: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和制度建设失范。同时,也提出改变现状的策略建议,我把这些建议归纳为两条,一是理论建构,二是制度创新。十年过去了,当然不能说中国建筑没有进展(至少,实践和理论比以前活跃了),但总的来说,情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甚至在有些方面(例如创作环境)还有明显倒退的迹象。

问题在哪里?今天我仍然以为:如果在理论建构和制度创新这两个问题没有突破,中国建筑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难!

当前建构我们的话语体系,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现代性的反思和新构”。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思考将集中在对“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人为本”这一被视为现代性“至理”的反思和新构上。

基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同时也是基于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我提出“回归自然” ——希望以“自然”为哲学本体,探索建筑学的“规律性”;同时以整体性、模糊性和科学理性有机结合的“自然而然”的思维模式来诠释建筑。这就是我在现代性反思的基础上,希望建构的话语体系的思路。我认为这样的话语体系可能更加接近建筑学的本体要义,在个体与整体之间、在人与自然之间、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找到某种平衡。

建川博物馆·战俘馆 摄影:筑境设计;浙江美术馆 摄影:姚力;南京博物院二期 摄影:筑境设计;首钢三高炉博物馆 摄影:王栋

建筑文化实际上有不同层面,我们今天说的是设计文化其是在国有设计院发展历史上,我们如何看待前辈的工作和他们的思考,以及我们今天的责任。我觉得这是文化的一个片断。

在中国院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做了三件事,一个展——院史展;一本书——《重读经典》;一卷名册——几代中国院员工的全名录。这是一种纪念仪式,这更是一种传承方式,对那个年代,对那些前辈,对那些优秀的经典作品,充满敬意和怀念。对这个新时代,对这个院的所有后人,对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正在面临的挑战,传承中国院的设计文化,传承先辈们的创新精神,担负起新时代的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 会议现场

2022年网络都市化下的中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这是直接关乎全球政治竞争领导权定义文化话语与重建文化自信的课题,甚至是创造力的升进与中国文化能动力,运用生命智慧的创新与制造以至于城市重建的课题

在都市政策上,城市快速发展与巨量房地产开发的泡沫阴影,住宅市场化vs社会住宅,小轿车堵车vs都市公共交通轻轨落后,摊大饼式都市蔓延与大规模都市更新,城市的片段化与环境的不可持续,以及市中心大面积拆除与高层建筑物竞立,都是必须面对的新都市问题。

与以前不同的是,都市与区域政策上开始以保护或保存为优先价值,值得继续观察执行的成效。现在亟需一些时间,在都市与区域政策执行中再多加诸一些具反思性的“社会空间”,深化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正当性认同。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对社区参与的深层需要,没有城市与乡村的差异,也没有聚落、建筑及地景之分。在长三角龙头的中心城市上海,在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的诸多案例中,跨过不同年龄、性别及阶级,市民们的活力已经表现在“共治”的景观之中了。

会议现场

当下建筑实践环境的机制问题,我暂且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创作机制不健全;二是专业素养待提高;三是文化自信需要重拾。树立正确的机制导向是建立中国建筑新机制的第一步,这种导向体系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优化创作环境,做到清晰公平;第二,主观层面要回归建筑本原做到科学系统;第三,精神层面提升文化自信做到自知自觉。

提升文化自信,包括塑造中国文化价值观,梳理中国现代性审美,以及追求自然与科学融合的创作境界这三个方面。这当中有一些新的课题,比如说传统哲学要素如何体现在中国建筑创作当中,科学与人文的辩证关系如何平衡,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针对业界普遍关心的决策机制,我们课题组也将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例如适当增加决策群体当中的专业性、社会性和人文性成员占比,进一步发挥行业领军人物的专业判断力。同时还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差异化决策体系,要在决策体系当中进一步强化文化自信的要求,提供遵循竞争和决策机制的环境。长效机制的评价体系优化也非常重要,一方面增加专业评价中公共价值、文化价值、文化自信等方面的评价要素,还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性的正负面清单。同时,要主动引导大众审美及社会评价向专业、规范性方向来发展,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评价体系,促进行业提升及文化自信的形成。

会议现场

“形式”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词,常常被理解成为形体、形象、风格等等。我在这里把形式作为一个组织体系来看待。空间和结构的组织,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而比起功能或策划,“内容”这个词可能包容性会更好些,它可以把生活方式也包含在内,大家也能够想象在建筑容器里面发生的场景。

当你研究建筑本质的时候,其实它是超越风格的,它无所谓是古代还是现代;就跟数学基本原理一样,你永远可以去使用它或是否定它。时间发展本身并没有跟风格有特定的关系。

形式赋予建筑的是组织结构和空间的方式与诗意,而不仅仅是形象。结构和空间与功能之间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建筑设计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使用方式即内容的想象,因此内容也往往在形式限定的框架之中。进而,形式有可能把结构、空间及内容整合为一个建筑整体。

宁波东钱湖大师工作室 摄影:有方;中国美院良渚校区 摄影:吴清山;中国美院良渚校区 摄影:田方方

我们在文里·松阳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里用的是耐候钢。刚提出这个想法时受到很多反对,当地就不能接受钢结构。他们原先想象,这么一个历史街区必然得用传统的形式去改造;直到房子盖完,他们才觉得好像不错。耐候钢的红色和传统的调性是相符的,而且它本身的沧桑感也能和老房子的肌理有联想式的融合。

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基本上就用了几种材料:钢、复合材料,还有混凝土和当地的石头。这个建筑群改造完成后,我觉得基本上实现了沉积和飘然的双重性格,既融入场地又跳脱山水;希望难得的地形和白酒的性格,共同表达出像古画里面的中国传统人居。

文里·松阳街区保护与更新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文化不啻于感知的现象,更是内生的力量,是社会精神的集聚与彰显。建筑文化根植于社会现实,生发于发展机能,形成集体意识和深层认同。强盛的文化,其产生之时必然与当时当地的主体意志和最强发展内力相契合;在传承散播过程中又具有容纳异质/变迁因素的能力,取得持续的、内生的发展。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讨论建筑文化的学术体系建构,同样需要从当今社会发展的主体驱动中找寻文化生发的内在根脉和力量。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无疑是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引发的社会发展模式及人居环境建设的深刻转型。已经确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期限,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建造体系、空间形态、运维模式等多方面带来变革,也必然会影响甚至重塑当代的建筑文化。

每个房子的建造,都是人的建造与自然的契合。如果对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与展示服务中心这两个项目作个小小的概括,我想应该是:在建筑环境性能的实现中获得形式特征与文化表征,在绿色设计创新中寻求建筑文化的当代发展。

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摄影:姚力;博物馆序言厅风环境模拟;海昏侯国遗址展示服务中心 摄影:姚力;展示服务中心内院 摄影:姚力

南京佛手湖一号地的地块前,是非常有意境的风景。设计始于对场地的解读和畅想,这样的思考后来慢慢成为了我设计中一个重要线索。当时我希望这个建筑能够沉下去,尽量贴近水,让对岸的人可以看到它后面的建筑。尽管施工有点糙,但性格还是对的。

而在格萨尔广场项目中,我看到当地所有建筑都是非常简洁的——就地取材,用很朴素的语言和恰当的尺度,与大山大水相融。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因此把当地盖房子的方式借鉴过来、但语言都是现代的,做成纪念性与功能性兼备的建筑。

韶关印雪精舍酒店,这个项目我们做得挺过瘾。它使用了当地民居的一些建造办法,不是传统的酒店,而是看起来野性的、带有泥土芳香的建设。造价不高,但这可能是我做得最放松的一个设计。材料不是太好、细节有点偏差也可以接受,这样更贴近于民居的感觉。

会议现场;南京佛手湖一号地;格萨尔广场 摄影:魏刚;承德博物馆 摄影:魏刚

对中国建筑文化体系的建构,可以追溯到梁思成、刘敦桢先生及营造学社的努力。他们整理国故,希望让中国建筑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实践方面,吕彦直、董大酉、杨廷宝、墨菲在早期中国建筑的现代化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与历史研究相互印证。他们的继承者在此框架内继续填充,使中国建筑文化建构这个大厦的轮廓、结构、体系得到完善。比如1980年代末西南院成城掀起的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热,让我们对中国建筑遗产的理解不再限于宫殿和庙堂,而是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开始了中国地域建筑的研究。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文化学术体系建构的变化趋势包括:一是“中国建筑研究”的总概念向中国地域建筑研究的转变;二是官式建筑研究向民居建筑研究的转变;三是历史建筑研究向建筑创作的转变;四是建筑单体向群体乃至城市的转变;五是城市建筑向乡村建筑的转变;六是建筑形式语言向空间范式的转变;七是符号性向在地性的转变;八是建筑形式研究向建筑科学技术研究的转变;九是学术研究向建筑教育的转变。这些变化多是碎片化的呈现,但横向的脉络是清晰的,可以看出“起平台框架 - 填充框架 - 探索新的可能性和生长点”三阶段的变化。

然而在今天,依然有我们需要追问的问题。第一,经历了暴风骤雨式的现代化建设,拾遗补缺的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已近完结,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潜力还有多少?第二,穿衣戴帽式的中国建筑创作还能走多远?第三,接受西方建筑教育以及现代建筑信念的中国建筑师,如何寻找中国性?第四,当中国已成为建筑全球化规模最大、变化最快、转变最彻底的国家,中国性是否依然是中国建筑文化学术建构中的一个目标?目标还应包括什么?我提出这些设问,但并不是有什么答案。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吸收了西方文化、历经现代化洗礼的中国,中国建筑文化建构不仅需要面对过去,更需要面对未来。   

会议现场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设计面对着四大挑战:一是技术条件,赛区内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顶级场馆的设计建设运行是高难度、高复杂度的;二是环境的挑战,因其地形复杂、气候严苛;三是可持续性挑战;四是文化挑战:在冬奥会这样高标准、国际化的大事件背景下,如何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形象?之于我们,前三个挑战是必须完成的,第四个则是追求的目标。

我们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这也体现了我们应对四个挑战的策略。工作模式可以三句话总结:“以场馆带规划,以设计带需求,以科研带工程”。工程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创建了冬奥会级别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道场馆建设建造运行的技术体系;二是创建了冬奥会雪上体育运动和生态环境共生、建设生态冬奥的范例;第三,以全生命的视野、全过程低碳管控绿色技术,达到冬奥场馆设计运行的绿色低碳示范;第四,研发了适用于山地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场馆建设和运行条件下的成套数字化技术手段和智慧平台。

而在文化和建筑学层面,整个赛区希望作为超大型的实地山水图卷,来创造视觉与体验的愿景,在赛区内我们按照中国文化传统设计了“冬奥八景”。延庆赛区一直强调消隐和对平衡的追求,山水环境中的大量基础设施,希望既有实际功能,又能变成大地景观。在我的理解中,人和自然之间最佳的状态,既不是粗暴的介入和破坏,也不是决然隔绝与臣服——恰当地介入是最重要的。

会议现场;自西南向东北俯瞰延庆赛区 摄影:孙海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西南方向鸟瞰 摄影:孙海霆

“关联设计”是通过对“时、地、人”三个维度的关联性思考,探索建筑设计内在生成逻辑,以指导理性设计的建筑理论。

“人”是关联设计的核心。无论是以活动模式分析的“集体人”,还是以知觉体验来研究的“个体人”,只有通过对其的深入研究,才能设计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空间。“地”意指扎根场地、顺应气候、融于环境的设计立场。许多建筑符号的背后,其实是当地的传统共识,是建筑形式与场地的一种关联。比如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的设计中,我们对“场地·氛围”进行了慎重思考,希望通过新建筑与现状遗存的关联,建立建筑与场地应有的隐形逻辑,表达一种客观揭露真实的历史态度。而关于时间,如罗杰斯所言,每一个伟大的建筑在它的年代都是“当代建筑”。我们要在“此时”做这个时间的事,产生对应当下的关系。

对于今天反复讨论的“中国性”,我认为如果你考虑了中国人的活动,在中国场地的地域气候内,用现在的思想、技术、方法给现代人的生活做设计,这无可置疑地就是一种中国性。我们要掌握的是背后的逻辑,传承中国建筑本质性的部分。

会议现场;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

无论建筑学的技术工具如何改变,建筑跨越生命传递文化信息的身份是不变的。这是建筑作为艺术得以留存的本分,也是这个行业一直屹立在人类文明中重要领域的原因。目的论不变,变的是方法论。技术是增进建筑师文化呈现的方式,用来搭建建筑师、建造者、使用者之间的桥梁;而不能取代建筑师的判断、更不是新的目的。

今天我以7个建成案例及2个建造中案例,展现我们工作室的设计问题域,从物端向人端、设计操作过程从类比向分析的转变。通过金昌文化中心我们学到一件事,即人对空间的使用方式,很多时候是区别于建筑师的预设的。阿那亚启行营地重点关注了对受众身体自由度的唤起,这对后面很多项目影响很大;而在冬奥会的两个跳台项目中,我们不再做场景,也不关注界面本身,干脆想人能通过跳台的建筑空间获得什么样的体验。跳台既要承载超人的竞赛,在赛后作为公共设施留存时,还要满足常人的使用;要兼顾比赛时的空间形态任务与赛后的空间体验任务。因此我们利用跳台和工业场景的对比,来触发其他非运动的感受;从数据观测人的注视等反应,做沉浸式的验证。而在正在建造的北京三山五园艺术中心,我们第一次有了一个完整的虚拟模型,在过去三年不停地叠加模拟,得以更精细地加工设计的每一个细节。

会议现场;阿那亚启行营地 摄影:布雷;从冰玉环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与周边环境

纵观当代全球建筑学理论体系,可划分为三个范畴:1. 建筑学本体理论,2. 建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3. 建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的结合。而西方做过、在做的这些工作,应当也可以给我们启发。我们需要知道在不同年代,人们关心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占据主导话语的议题是什么。中国的建筑理论也应该做这样的梳理。

对现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回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1950至60年代初的理论小高潮,包括苏联建筑文化与理论的影响,对民族形式的讨论,“双百”方针下建筑理论的探索。

第二,1980至90年代初,整个中国社会涌动着一种蓬勃的文化热,也催生了西方建筑理论翻译的热潮。“文化热”外,同期引入国内的自然科学思想,也推动着建筑学科边界的拓展。

第三,1990年代末以来,是多元发展与本土理论建构的时期,开始思考中国的建筑文化如何能被重新认识和理解,也出现了建筑理论的人文化、科学化趋势。

未来我们的理论建构,可以从哪几个方向进行探索?以下问题是急需解决的:

1. 中国建造传统如何在当下构建它的创造性价值?

2. 当代中国的建造与城市化经验如何建构它的理论话语?

3. 数字技术与智能建造如何形塑它的文化表达?

4. 基于低碳、健康、智慧、安全的建筑性能如何能形成当代建筑价值论的新导向?

5. 融合中国本土传统与当代经验的理论建构如何为全球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6. 如何在当代全球建筑与城市发展的语境中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把我们自己总结好,同时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话讲、作为一种参照影响他们。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会议现场;当代全球建筑理论关键词图谱;现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关键词图谱;当下中国建筑的关键概念

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基于中国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建筑理论体系建构与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参加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贺从容、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讲师费移山,分别带来了报告。

智能语境下的建筑设计、AI设计快速高效,通过海量数据学习和训练形成的算法模型,可以自动生成设计,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但另一方面,AI设计存在同质化、简化真实世界、难以学习感性因素、“黑箱”算法生成存在隐患等问题。人们对AI的技术执念,还可能导致以展示数字化新技术为目的的创作泛滥、造价过高、环境及功能不适等,违背基本的建筑理性判断,并加剧设计思维和建筑师队伍的工具化。

问题的根源,在于近代以来现代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发展。因此,重要的是我们要主动调适建筑理性的平衡,增强价值理性的砝码。由此,我们尝试提出畅想与大家讨论:从AI算法模型的建立开始,就消解与人对立的隐患,在训练AI、设计算法模型的时候同时赋予其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道”的底层逻辑。纳入中国传统思维的有益补充,将自然、建筑、AI、人视为整体,消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

会议现场

今天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断裂,技术与人文的冲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自然观念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思考、方法系统、生产实践的转变。当代文明通常认为,自然和文化一为客观存在、一为人造,之间存在着区隔。这其实给建筑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分离自然与文化、强调人对事物的科学测度和数理表达时,要意识到诸如艺术理想、道德诉求的主观感受是难测的,而这部分恰恰是建筑学很关注的内容。

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另一种可能的对自然的认识,即中国文化提出的“自然而然”。人与万物被视为一个相互联系、休戚与共的整体。西方“Nature”的含义更多是在“求真”的意义上,它是对世界本质的追问,会导向技术工具的巨大进步;而中国自然观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天人和谐,有强烈的“求善”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不同认识,可能为今天建筑学的发展赋予它的意义,所以我们提出重返“自然之道”,将对自然的重新理解作为当代建筑认识论重构的起点,重新将建筑嵌入到人、建筑、自然的巨系统中,回归一种大写的建筑,以克服现代性的困境。

会议现场

在后续由韩冬青、李晓峰主持的圆桌会议 1上,郭华瑜、李华、史永高、季欣、费移山、刘刊、殷建栋、江兵、吕成、高庆辉、刘志军、褚冬竹、王幼芬、丁沃沃、张彤(按发言顺序)等学者、建筑师围绕“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建筑理论的价值”这一议题,从各自领域出发进行了深入探讨。程泰宁院士参会。

正如韩冬青的最后总结,跨文化语境是在不同类型之间、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形成联系的比较,是开放的格局。而中国建筑理论的价值在于帮助形成一种认识论,以此支撑学者、实践建筑师的日常工作判断。其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理论研讨,对于实践行业也至关重要——因为没有是非判断的实践是非常恐怖的。

我们仍然需要宽厚的视野与扎实的工作。‘宽厚的视野’意味着不必拘泥于自己的专业为理论或是实践,两者应当相互接近、相互关照,共同推动对问题的研究。‘扎实的工作’则在于鼓励大家动起来,不管路线多艰难,如果有方向就一定要走起来,哪怕走半步、走一步都没有问题。

 

由刘恩芳、王静主持的圆桌会议 2,议题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思考”,刘克成、李兴钢、倪阳、任力之、李青、胡慧峰、马晓东、袁野、崔海东、向上、沈旸、蒋楠、李向锋、王大鹏、钟容、王超进、汪孝安(按发言顺序)等学者、建筑师对议题作出回应。

圆桌尾声,汪孝安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所有物质的、精神的都是文化,用传统的材料和现代的技术同样重要。有个性、有共性,形成世界观、哲学观、大文化……建筑师在各种建筑事件上的探索、对文化的定义,基本上都有共识。”

“我们讲中国建筑,实际上是在讲过去的结构体系。我们不需要完全废弃它,也不需要完全仿造它。国家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建筑应当反映时代的特点。建筑师要挖掘质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去表达建筑,顺应自然是比较好的。

 

 

撰稿 / 原源、李菁琳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李菁琳

本文为主办方推广文章,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有方报道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