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HPP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 中国深圳
设计面积 211875平方米
项目状态 建设中
前海控股集团新大楼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的前海地区,它是“珠三角湾区”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地区将成为总部经济、新金融、科技、现代物流的汇集地。
由前海控股集团发起竞赛,HPP参与并最终为其新大楼设计室内办公空间。整个项目方案兼具文化展示、绿色生态和商务功能,旨在为各界精英人士构筑一个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国际化办公载体。
设计师从宋代画家王希孟12米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的布局中获取灵感,汲取设色和细节中的精髓,将空间分割为三部分,在整体开阔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活力。
“勾勒、皴染、罩色”是中国山水画中用来表现山岳的形貌、构造以及明暗的几种手法。设计师提色于画中,原始设色在不同程度上被揉以灰色。烙月黄作为基础色,点亮室内的主要立面,水墨灰渲染天花及地面,汁绿青设色室内的自然景观。降调后的设色既不失中国传统水墨的沉稳大气,又彰显了前海多元开放的品牌特质。
整个空间内部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三幢不同主题的塔楼像故事的不同篇章,与长长的连廊构成一幅完整画卷。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转换为现代设计语言,使过去和未来跨越时间的隔阂,于此交融。
1号塔楼:山涧竹林
设计师以“竹”为题,提取其纹路中的斜短线并重构成简洁的几何元素,通过竹林的构建手法展现了空间的魅力。走进1号塔楼,宛如走入一片修长挺拔的竹林。粗细不一的枝干形成层层竹林的视觉效果,象征着自然、增长和生命力。
1号塔楼的大堂空间由烙月黄和水墨灰调的大理石石材作为基底,墙面延续了“竹排”的自然肌理,在布局上以或缩放或起伏的贴砖工艺打造身入竹林的意境之美。石材温润自然的质感与具有现代感的金属材质相碰撞,回应了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庄重,沉稳,大气的本性。
地面铺以水墨灰色的大理石,墙体与地面和谐得融为一体。在标准层的电梯厅内,修长的绿植被置于走道尽头,与墙面垂直线条的纹理相得益彰。
2号塔楼:飞流瀑布
古人善用不同形态的“水”用来表达自己能容天下的气襟。设计师们提“崖”为弧,化“瀑”为川。2号塔楼大堂的室内设计整体以肃清利落的垂直流线构建。此处在设计师的笔下被打造成一片“水”域,转角的弧形处理则过度了大堂与电梯厅空间之间的转换。
西侧大堂拥有一堵实墙,中间部分运用通透现代的设计手法,使西侧墙不再沉闷。金属屏风分割南北休息区,半开半阖的栅格与植物按规律排布,营造窗外看景的通透视觉效果。
该设计的立面动态感契合飞流瀑布的整体故事。设计师将充满生命力的秩序线条转化为图形语汇,概括重组于建筑立面中。
大堂立面设计沿用了石材、金属与灯光的材料组合。金属嵌条将东侧的大理石立面分条处理。金属与石材的错位排布,在立面上营造了悬浮的视觉体验。
3号塔楼:烟波浩淼
在“烟波浩淼”画卷中,浩淼烟波像一层神秘面纱,轻柔地盖在蓝绿色的山上。“迷雾”元素纵横于3号塔楼的墙壁、地面和天花设计上。沙漠风直纹大理石墙面中镶嵌白色花岗玉,材料和花纹有节奏的转换点亮墙面设计,在视觉上打破线条构筑带来的沉闷感。
楼间连廊:书画廊桥
画卷中的长桥将群山联系在一起,设计师赋予其现代语言,设计了楼间连廊。步入廊中,极具功能性的设计使连廊为行人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理想场所。
地下空间:曲折江流
天花板和地面的设计弱化了空间的压抑感,并产生了视觉导向作用,格栅形式本身也是东方静谧秩序的文化表达。整个空间既有节奏感,又不失统一性,分流明确。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室内设计
项目地点:深圳
业主:深圳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HPP建筑事务所
设计主创:Jens Kump、徐珩
设计面积:211875平方米
预计建成时间:2019年
室内:
项目负责:蒋欣伶
项目团队:孙琳、李羚、姜焱、黄山
版权声明:本文由HPP建筑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建筑师们为流浪猫设计的46个家,让小生命不再漂泊
下一篇:未建成 | 汤桦的两个校园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