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项目我们都派驻场建筑师,全程解决问题。”
“网媒时代,社会更容易关注到建筑,行业却失去了纸媒时代建筑师对业主的影响力。”
“公共空间如何成为有效的交流活动场所,避免建筑师过度的个人意志绑架使用者的空间权力,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私下觉得,国内建筑师应该多想想怎样与大众交流,影响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而不仅仅是内部抱团取暖。”
这是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第147个采访。受访:高亦陶,空格建筑创始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香港大学客座讲师。
高亦陶,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密歇根大学学士。曾受邀于香港大学上海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夏季设计营等举办讲座。曾在欧洲多个国家工作,包括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德国分公司,西班牙Josep Lluís Mateo Architects等。2018年获香港Perspective杂志评选为亚太区40位40岁以下卓越青年建筑师,2019年获英国WAN世界新闻建筑奖-新锐建筑师类别银奖。
有方 最近在做的项目是哪些?
高亦陶 最近在做的项目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类型,这在做什么都有人问你“之前是否做过类似项目”的情况下,显得非常难得。一个是某化工企业的研发中心,含办公和实验两部分。这是目前为止遇到过最好的业主,一路支持我们各种想法,甚至邀请我们参加施工单位甄选过程,第一次做乙方做出了甲方的感觉。实验室部分的设计很有挑战性,需要了解各类实验的流程以及对光线和温度的要求等等。我们主要在探讨公共空间如何成为整合场地、功能和景观的媒介,也是在延续之前几个项目关于公共性的思考。
另一个是马文化公园,是含规划、景观、建筑改造、构筑物设计等方面的复合型项目。由于项目类型特殊且功能复杂多样,我们得以有机会在不同的尺度上来回切换。景观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元素,串联着各个区域及建筑,并主要通过立体景观营造公共空间、氛围与动线。这给了我们对景观的一种新的认知,以及技术上的了解。
有方 和过往比,最近的项目有哪些新的思考或尝试?
高亦陶 我们从以前的一个幼儿园项目开始,便一直探讨建筑的公共性及公共空间作为媒介来整合建筑的可能。在最近的化工研发中心项目中,我们打破了传统实验室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只有走廊与实验室的固有思维,在设计中引入一条线状公区作为实验人员的活动休闲场所。它同时串联起各个实验室,既是交通空间,也是交流场所。与多年前幼儿园项目里的线状公共空间不同,这次我们更加积极地将景观整合进这条公共轴。
刚刚完成的乡村住宅项目,同样面临着公共性的议题。这个住宅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周边的邻居非常喜欢到房主家做客。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将一层打造为既有私密性,又具备乡村客厅的属性。最后项目展现了一种多义多层级的公共空间。
当今社会都在讲开放性,同时也非常注重隐私,避免集体的无意识。最近也有人在讨论办公空间是否应该从开敞大空间回归传统的小隔间布局。公共空间如何成为有效的交流活动场所,避免建筑师过度的个人意志绑架使用者的空间权力,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很幸运,我们的每个项目都有机会跟终端使用方充分交流,并实现双方对公共空间的理解。
有方 你去项目现场的频率如何?现场一般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高亦陶 每个项目我们都派驻场建筑师,全程解决问题。附近的项目我每周至少去一次,外地项目大概2至3个月去一次。事务所建成或正在施工的项目都在小城市,施工方做惯了行活,没有太多精细化施工的经验。所以经常要通过草图或1:1mock-up告诉他们设计意图,并助其理解图纸。施工方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常对图纸做自己的解读或者修改。现场把控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如何沟通调整,将工人们的二次理解视为创作过程的一部分,以达到最终满意的效果。
此外,微信的诞生大幅度提高了我和合伙人远程控制现场的准确度和作品完成度。以往需要通过邮件和电话才能沟通的事项,通过微信即刻就能解决。
有方 当下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
高亦陶 建筑师在国内大多处于被动的角色,尤其是青年建筑师。近期的广州体育场事件更加彰显这种现象。如何在这种局面下,通过自身工作方式、沟通技巧、表达工具等方法将创新有趣的概念实现,是我们一直面临的课题。
最近碰到一个项目,我们的设计结构复杂,需要专家论证审批,在不断努力和坚持下,业主最后同意了方案。同样的情况放在几年前,我们是不可能说服业主的,这也导致损失了一些设计的可能性。如何让建筑师群体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有方 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现在的处境?打算怎么应对?
高亦陶 行业总是有起有落,对中小事务所来说更是充满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很难说有好的应对策略。当下只能做好手头上的事情,积极乐观面对。在这种时刻,更应保持头脑清醒,认清自己关注的事情与方向,为未来做好准备。
从传播角度看,传统纸媒下行,网络与自媒体兴起并进入信息爆炸时代,这股力量催生了很多小事务所——每个设计师都幻想自己的小项目被广泛传播并获得更多业主及委托。但同时发生的,是业主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好的设计,对项目的要求提高,对设计却没有那么珍惜。网媒时代,社会更容易关注到建筑,行业却失去了纸媒时代建筑师对业主的影响力。
有方 在过往的设计实践中,哪些经历或事件是关键节点?让你有哪些改变?
高亦陶 我曾经在北京柯卫老师的Chiasmus Partners事务所工作,主要参与了方家胡同46号院改造的设计与施工全过程。入行不久便能参与落地项目,是件非常幸运的事。项目是将胡同里的老厂房改造成艺术中心及餐厅。工地旁边的咖啡馆就是我的办公室,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跟施工方开会全都在那里发生。
由于是改造项目,老房子经过各种私搭乱建,现场情况非常复杂。甲方为省钱考虑,找来的施工方也是半专业的。所以虽然项目是在北京,但跟乡建差不多。那是第一次驻场,认识到驻场的重要性并直接影响到我事务所每个项目都必须外派驻场建筑师。当下国内虽然工业体系相对完善,制造业发达,但缺乏审美与精细度,在建筑产业上无法形成有效链条,往往需要建筑师在业主、材料商、施工方之间周旋,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有方 最近读的有趣的书是什么?简单阐述理由。
高亦陶 王卓尔老师最近送我的新书《骑行上海》。我在香港长大,城市人口密度很高,但地形起伏大,没有自行车道,大家也不习惯骑车。我也不太有骑车的经历,所以是带着很大的好奇在读这本书。国内一直有骑自行车的习惯,但之前并没有系统化的研究。这本书从历史、案例分析、城市现状,到对未来上海骑行系统的构想乃至细微尺度的城市更新,都有逻辑化的梳理和建议。
有方 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高亦陶 最近没怎么出行。前两年又去了一次意大利,待了近1个月,把罗马城的古建筑又看了一遍。上一次去是学生时期,刚刚接触建筑。执业十几年后重游,重新体会了城市、空间、尺度、细部。古罗马建筑的空间和细节,放在当代的语境中,依然特别经典,超越了时间的局限。
有方 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高亦陶 没有最喜欢或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我本科在密歇根大学读,第一年是通识课,为了选专业,经常看贝聿铭的作品集。他是出了圈的著名建筑师。我在香港长大,贝聿铭有个亲戚贝聿嘉曾经是香港的议员,所以从小就听说过他们家族。虽然在设计观念、手法、理论上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看他的书令我了解到建筑师到底是做什么的,以及设计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建筑和空间或许能解决和反应社会问题,但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建筑师再出名,如果不出圈,对社会和个体还是很难产生直接的影响力。私下觉得,国内建筑师应该多想想怎样与大众交流,影响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而不仅仅是内部抱团取暖。
有方 上学时,对哪门课最有兴趣,为什么?
高亦陶 最喜欢在密歇根大学大四期间Lars Graebner教授的设计课。当时学校的教学手法还是偏老派,而Lars开始搞解构主义,在当时很先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比较实验性的设计课,而且是偏城市的。我们一帮学生对着底特律进行了一轮疯狂的解读,绘画,解构,重构。建筑师的思想离不开对城市的论述,图纸和模型展现出来的对底特律城的构想,至今仍然驱动着我不断探索和理解城市。这门课虽然对我后期实践没有太多直接的影响,但传递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有方 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高亦陶 农村土地可以正式进入市场,代表着乡村是未来国内发展的引擎,这到底会给乡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最近发布的项目探讨了建筑作为“占有”或“使用”媒介与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前阵子一位业主说,他想在乡村开一个有产业依托的民宿,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当地人民。这个问题值得进入乡村的开发者深思。
有方 除了设计外,近期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高亦陶 疫情期间不能外出,看了很多电影。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受访建筑师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H Code:城市与街区尺度的平衡 / 思联建筑设计
下一篇:赵扬:三年半的竹庵与西扎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