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年发布重要设计竞标的频率,给全球建筑业留下了“疯狂”的印象。作为深圳公共项目设计竞标的观察者、亲历者,有方开展了一项关于“深圳建筑竞标2010-2020”的研究——伴随制度的日趋成熟和国际化,从过去十一年的数据中,我们能窥见哪些有趣的信息?
通过深圳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网,以及由招标人/主办方授权发布的其他公开信息,我们检索并整理了深圳市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有相关信息发布的建筑设计类竞赛、招标和方案征集项目,列选其中的226个重大公共项目作为分析样本。在这一庞杂数据库中,本篇聚焦公开报名入围及中标团队:
谁是公开报名入围次数最多的设计团队?
联合体是否更具优势?
哪家公司在深圳摘得最多中标?
……
2500字后文为你揭晓。
在统计时间段内有相关信息发布的[1]、共计226个重大公共项目[2]的分析样本中,有确切入围信息的样本共163项,有确切中标信息的样本共156项,同时有确定入围和中标信息的样本共117项。本文分别对公开报名入围团队和中标团队两个部分进行统计,各自对应其中有可用信息的163项和156项样本。
[1] 统计时间段: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
[2] 重大公共项目:此研究仅列选当前公共平台可获取资讯的项目,包括政府投资的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民生项目,以及重要的企业办公、综合体等其他类型。此项统计暂不包含规划类项目,亦不包含住宅区或EPC总承包项目。列选项目类型具有一定公众影响力,通常有公共交易平台之外的媒体宣传推广。
[3] 由于统计为人工进行及部分数据久远或未公开,下文如有疏漏,感谢指正并请谅解。
样本项目基本都采用了公开设计招标/竞赛,“入围榜”统计的是通过公开报名的方式参加竞标、并通过了“资格预审”或“初审”等第一阶段审查的入围名单。
受邀入围的设计团队不含在统计样本内。
—
1 独立入围 vs. 联合体入围
在163项有入围结果的分析样本中,共计入围团队信息1034条(例如,若一次招标有5家入围单位,则记为5条入围团队信息)。其中独立报名入围的信息有584条,联合体入围的信息有450条(每个联合体记为1条)[3],两种情况相差不大。
在联合体入围团队中,超过79%的情况是2家公司联合,家数越多的联合体情况越少见。
[3] 几乎所有统计样本都允许联合体报名,因此不考虑由报名条件所限制对统计结果的影响。
以下统计中,以联合体方式入围的公司数据,将分别计入该联合体成员各自的入围次数总数中。
—
2 哪些国内设计公司入围次数最多?
入围总次数排名前20位的国内设计公司,入围次数均达到13次及以上。
在入围TOP20的国内公司中,深圳本地设计公司共计13家,占榜单席位的65%;榜单前7位均来自深圳本地。其余上榜单位包括来自香港、广州的设计公司,以及在深圳设有分支机构的外省公司。
2.1 入围总次数排名前三的国内公司为:
第一: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入围48次,且独立入围次数最多,为30次;
第二: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入围38次,且联合入围次数最多,为20次;
第三: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入围35次。
△ 入围总次数前20名的国内公司
2.2 联合入围次数排名前三的国内公司为:
入围总次数排名前三的国内公司,同时也是作为联合体入围次数最多的公司。在作为被联合成员参加的项目中,这三家公司通常担任国外设计单位的本地合作方。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入围次数最多,为20次;其中14次为联合体牵头方,6次为联合体成员;其中与澳大利亚PTW Architects合作入围4次,与Studio Link-Arc LLC.合作入围3次。
△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入围情况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共19次联合入围,其中14次为联合体牵头方,5次为联合体成员。其与荷兰Mecanoo International B.V.合作入围次数最多,达到4次。
△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入围情况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共18次联合入围,其中10次为联合体牵头方,8次为联合体成员。其中与法国Aube Conception SARL d’Architecture合作次数最多,联合入围6次。
△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入围情况
—
3 哪些国外公司入围次数最多?
有效统计样本中,入围次数在5次及以上的国外公司共17家,其中多数为较大型的综合设计公司,也不乏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团队。
入围总次数排名前三的国外公司为:
第一:gmp International GmbH,入围25次;
并列第二:Mecanoo International B.V.与Gensler Ltd.,各入围14次。
△ 入围5次及以上的国外公司(17家)
如上表所示,独立入围次数最多的国外公司有Mecanoo International B.V.、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均达到9次。
gmp International GmbH联合入围次数最多,为17次,其中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和联合体成员的入围次数均为国外团队中最多,分别为9次、8次。其中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次数最多,联合入围4次。
在156项有中标结果的分析样本中,存在同一项目中包含多个标段、其中有不同设计团队(联合体)中标不同标段的情况。在以下统计中,不同标段均按独立项目分别计算。
—
1 独立中标 vs. 联合体中标
共计中标团队信息172条;其中,独立中标的信息有119条,联合体中标的信息有53条(每个联合体记为1条)。
以下统计中,以联合体中标的公司数据,将分别计入该联合体成员各自的中标次数中。
—
2 哪些国内公司胜出最多?
中标总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国内公司共有16家。
其中,深圳本地设计公司12家,占榜单席位的75%,榜单前5位均来自深圳本地;其余上榜单位与入围榜情况类似,为香港、广州的设计公司,以及其他在深圳设有分支机构的外省公司。
中标总次数排名前四的国内公司为:
第一: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标12次,且独立中标和联合体中标次数均为最多,各为6次;
并列第二: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并列第二,中标均为8次。
△ 中标3次及以上的国内公司(16家)
—
3 国内中标公司的城市分布
按照中标方的总部所在城市统计分布情况(仅计设计公司数量,同一公司多次中标不重复计算),深圳数量最多(32家),其次是北京(11家)、香港(10家)、上海(7家)、广州(4家)、成都(3家);另外,沈阳、天津、青岛、杭州各有1家设计公司曾中标。
△ 国内中标公司的城市分布
—
4 哪些国外公司中标最多?
中标总次数排名前三的国外公司为:
第一:gmp International GmbH,中标6次;
并列第二: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Zaha Hadid Architects,各中标4次。
独立参加竞标并中标的国外公司有:
独立中标3次:gmp International GmbH、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AECOM;
独立中标2次:MVRDV B.V.、Foster+Partners Ltd.、Mecanoo International B.V.、Gensler Ltd.、Zaha Hadid Architects;
独立中标1次:Woods Bagot Architects、AUBE Conception SARL d’Architecture。
△ 中标2次及以上的国外公司(10家)
国外公司独立中标的数量比联合体中标更多,再次说明国外公司参加深圳项目的设计竞标时,与国内公司联合参加并不是硬性要求,似乎也不构成增加中标机会的必然条件。国外优秀的设计团队完全有机会独立赢得项目。
—
5 国外中标公司的国家分布
按照中标方总部所在国家的分布情况(仅统计设计公司数量,同一公司多次中标不重复计算),美国公司最多(14家),其次为英国(7家),德国(5家),荷兰、法国各4家,澳大利亚(3家),丹麦、加拿大各2家,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日本各1家。
△ 国外中标公司的国家分布
“诚邀全球优秀设计团队参与”
几乎是每个竞标公告中都会表达的期望
从深圳近十一年的重大项目竞标入围及结果中
有世界各国知名建筑事务所的激烈角逐
更有本土设计力量在其中的深度参与。
今日,深圳众多重要建设仍在推进过程之中
期待优秀设计团队的持续关注。
视觉 / 李茜雅、张晶轩 校对 / 陈杨、原源、崔婧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摘编及转载。
上一篇:佛山梅沙双语学校:多元复合的“游园社区” / 欧博设计
下一篇:盛极辽时:义县,北镇与锦州古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