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单位 CROX阔合
项目地点 浙江嘉兴
建成时间 2025年11月
建筑面积 98708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CROX阔合提供。
如一交错纵横编织的水网,汇聚成一股自然之源,
行径空桥中,微风,绿意,鸟语,
透过流水将四季美景引入建筑,
带来自然清新的未来工业聚落。
01
概况
中国高速城镇化浪潮中,原乡肌理渐失,如何平衡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成为当代建筑领域核心命题。友邦集成吊顶总部园区以非常规规划建造逻辑,给出实践答案——既承载“分享设计”使命,更以“环境共生”理念,让工业用地重植地域文化根系。
△ 项目视频 影像:孙中川
项目由阔合CROX林琮然担任总建筑师,以九年时间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一体化塑造,使园区成为一座“生长的有机体”。
不同于传统“设计后置”模式,林琮然以环境共生为核心,推动地方文化现代转译:彻底摒弃工业园“生产至上”逻辑,将江南水渠地景转化为串联办公、生产、展示的生态脉络,重构了“步移景异”叙事;以蔓延生长的建筑体量,呼应江南聚落“自然”的原生尺度。
“分享设计”通过开放南面的设计权,邀请了七家国际事务所共同打造,让设计力量关怀重新回到工业土地上,重现生产的聚落本应有的自由思想。


更具行业价值的是建筑师角色革新:在国际化与地域性张力间,从“设计执行者”跃升为项目统筹者与社会沟通媒介。这种实践恰是中国制造业“由量到质”转型的建筑缩影——以设计赋能产业空间,让工业用地重获文化温度,使生产聚落的自由思想在当代建筑语境中重生。
02
规划原则
友邦集成吊顶总部坐落于嘉兴百步开发区,基地被东西向水渠自然分隔为南北两地块。规划以“最大化保留江南水岸风貌”为核心出发点,构建工业功能与人文气息交融的空间体系。

核心设计“年桥”突破单纯的地面交通连接属性,以通透轻盈的空中形态接连结全年365天不同时段的生活场景:它将闲适漫步的节奏与自然水岸景致相融,以蜿蜒的生态廊道串联南北的办公、生产与展示功能。
北地块聚焦产业运营需求,布局生产、办公、住宿及餐厅等复合功能,建筑沿年桥东西两侧舒展生长,建筑群以低伏蔓延的体量嵌入大地,呼应传统聚落与自然共生的原生尺度。使机械性的工业厂房,更化作人与环境互动的核心平台,既实现园区多元功能的整合,又通过生态立体化设计优化办公空间,最终形成连贯且富有韵律感的建筑序列。

南地块平台的端点恰好呼应“滴水成河”的自然源动力,动线向上环绕形成一座艺术展览馆;以此馆为核心,设计借鉴“纵横水网”的传统聚落肌理,划分出七块“一亩三分地”。
七栋功能各异的为地景建筑分置其中,与江南自然地景相映互动,未来将营造出独具韵味的人文空间。设计不止于满足机能需求与视觉美学,通过外部连接系统唤醒人与自然的深层记忆;同时以“六感体验”为纽带,让使用者从声、光、形、味、触、气等多维度感知空间,最终实现对当代江南生活场域的诗意回归。

未来设计聚落由林琮然协同七家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共同打造,汇聚了包括里伯斯金(美国)、娜德塔·塔格利亚布(西班牙)、藤本壮介(日本)、亚历杭德罗·札拉波罗(西班牙)、承孝相(韩国)、武重义(越南)以及郭锡恩和胡如珊(中国上海)在内的九位国际著名建筑师。
03
建筑聚落
天棚年桥:连接与融合的象征

友邦总部园由北向南汇聚的回廊(年桥),其设计概念源自江南传统水流与桥的共生意象,二者交融凝练为承载风土记忆的核心空间载体。作为南北连通的主轴,年桥通过天桥系统将园区所有建筑串联为整体,这股持续的“连接力量”不仅催生了建筑阶梯舞台与景观平台,更让人与自然的关联记忆在此落地。



园区内的大型天棚与连续空中回廊采用轻型结构设计,中央走廊上方覆盖透明钢构玻璃幕墙——既保障了遮雨的实用功能,又最大化引入自然采光与通风,构建出通透舒适的过渡空间。


当多样绿植与穿梭于其间的办公人群相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边界被悄然模糊,这种“融合精神”不仅流淌于日常办公与个体活动的细节中,更成为串联园区全域、维系空间活力的重要命脉。





生产工厂: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八栋工厂采用两两对称的布局逻辑,设计以简洁实用为核心准则。方正体量为基础,搭配水滴形三角开窗,开窗形式与天棚分割语汇保持一致,确保整体设计语言的连贯性。


中庭区域留设大面采光玻璃,通过视线穿透形成内部空间的联结系统;同步配置空中廊道,构建以人为本的动线组织,一层开口面向天棚回廊,实现人员直通地面的便捷性,天桥则衔接至建筑内部,同时预留两层高的机械工作平台,满足工业操作需求。

南北向两两连排的工厂通过角度调整,释放出户外卸货场地;每个厂房单元内部整合完整流水线,既保障单栋独立高效生产,也能实现八栋厂房协同运作的整体效率,达成功能与布局的深度适配。


总部与生活楼:水岸边交错生成的建筑

建筑核心设计概念为“与流水交错的山”,旨在让建筑呼应场地肌理、传递空间动态平衡感,而非对自然形态的符号化借用。

量体规划以东西两侧建筑的水平向度共生为核心:摒弃摩天楼对垂直高度的追求,转向让建筑“贴地生长”;中心“年桥”作为串联平衡的关键媒介,既从空间上区隔两侧建筑体,又通过水平视觉呼应形成“隔而不断”的对话关系,弱化建筑高耸感,实现与场地环境的共生。



立面设计提取国画“斧劈皴”灵感,结合南面临水特质传递东方山水意境。为兼顾意趣与实用,选用折叠式百叶幕墙:其折叠肌理呼应抽象山水,幕墙虚实关系形成动态模糊感,呈现通透且不定的整体形象;功能上,凹凸建筑表面可高效绝缘隔热、阻挡光污染,同时保障任意角度观景视野,室内则借面板间光线反射形成散射光,维持明朗通透。


建筑量体细节的多维度进退处理,以创造实用空间为目的:进退间生成阳台,作为室内外过渡带;形成的室内角落空间,为总部办公或生活休憩提供灵活小尺度场域。

此外,东西侧建筑交错造型在一层围合开阔大堂,作为使用者聚集、交流的公共核心;中间楼层与顶部因量体上下错位形成内庭花园,将绿化引入建筑内部,拓展开放活动场域,使功能性空间融入自然生机。

云馆艺术中心:传统哲思的现代转译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传统哲思中,“万有、万事、万物”皆循纲纪运行,八卦以“通彻天地”之能成“大道之源”,其周而复始、包罗万象的精神,恰与友邦企业精神相契,若以廊桥道路为“河道”,这股由八卦衍生的正面力量,便如“源头活水”般贯穿整个厂区;而将八卦的“万象变化”与龙卷风的“声势宏大”相融合,更形成引人探寻的空间张力,恰应“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君子身在局中,而心在局外”的意境。


友邦艺术中心位于园区一端,相较于厂区其他建筑更具外向性,是对外展示企业文化的地标性载体。其设计概念锚定“八卦”:无论从何种角度观察,建筑皆能呈现“正面”观感,既暗合企业多面向发展、积极向上的形象,更借八卦“含盖万有”的属性,宣示艺术中心的核心价值——成为激发创意的“可能性场域”,既是设计师的灵感之源,亦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艺术中心以文化展陈、艺术交流、创意展售为核心功能,形态上采用“八面体”设计,呼应中国传统“八卦楼”的属性。空间规划延续南北长廊的动线逻辑,沿长廊向上回转,可抵达屋顶——此处既是瞭望全园的观景台,亦是进入建筑的入口:通过屋顶漩涡造型的玻璃体步入室内,再顺流线而下,整个过程暗喻“凝聚多元视野与创思”。





门卫房:与土地肌理呼应

门卫房以“地表上掀”为核心手法生成屋顶,如连接天地般自然形成开放式等候空间:访客在此停留后,经内庭进入园区。




建筑对外保留全面视野,对内则开放屋顶层,提升空间使用性。大面玻璃幕墙支撑屋顶,中部留设中庭,实现建筑与植物的共生;两层式布局强化建筑与土地的关联,让小体量空间既满足基础功能,又融入场地肌理。
04
前卫自然:生态表意到文化转译
林琮然的“前卫自然”理念在友邦总部园区中,实现了从自然形态到生态智慧、从地域符号到文化基因的升华。


这一实践不仅为产业建筑提供了“环境共生”的技术样本,更通过设计重构了工业文明与自然、传统的伦理关系,预示了中国建筑从“量产空间”向“生命场域”转型的深层探索。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总部园区
建筑规划设计:2014年6月至12月
建筑方案到施工图设计: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
室内及展厅设计到施工图设计:2018年3月至2022年8月
主建筑项目完成日期:2025年11月
业主: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百步时尚小镇
基地面积:83346平方米
项目总建筑面积:98708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林琮然
规划建筑设计团队:陈冠宇、Darcy、叶秀南、周天野、朱伽仪、王心慧、盛天宇、杜翔翔、贺亦周、王于思、周雯珏、丁山
室内设计团队:李本涛、杨维玲、万若珈、顾博闻、段美晨、莫抒琳、周晨媛、朱飔晗、黄培耿、陈灿
当地配合建筑师、施工图设计: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研究设计院
幕墙设计:上海旭密林幕墙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上海大可莱伊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胡艺怀
影像:孙中川
项目策划:Rebecca.L
版权声明:本文由CROX阔合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Baukunst + Bruther新作:布鲁塞尔FRAME媒体大楼
下一篇:日建设计新作:上海星云1号大厦,城市开放型超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