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日建设计新作:上海星云1号大厦,城市开放型超高层

日建设计新作:上海星云1号大厦,城市开放型超高层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11.07 18:39
星云1号大厦  ©mintwow

设计单位  日建设计

项目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

竣工时间  2023年9月

建筑面积 78854.6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日建设计提供。

 

01. 虚实交融的建筑表达

 

这座超高层建筑位于上海市黄浦江的西岸,坐落于尖端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的上海西岸传媒港的西南角。作为先进ICT企业与游戏产业基地,其设计旨在支持未来创作者的新型工作方式,同时激发城市的活力。

 

项目整体鸟瞰  ©nikken sekkei

除开发和办公功能外,该建筑还配备了展示厅与产品发布厅等空间,既能将线上聚集人群的世界观具象化,又能为创作者与粉丝之间实现线下交流的企业活动生态系统提供支持。该建筑不仅能激发新的创意,还能发布产品,并能通过创作者和粉丝的交流建立人际联系,具备将虚拟与现实世界相连接的功能。

 

项目整体鸟瞰  ©mintwow

大楼外观以具现星云一般的柔和形态呈现出存在感。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的独特天际线为城市景观增添了新的魅力。地块内的公共空间不仅向建筑使用者开放,也向街区访客开放,通过提供安全的动线与休憩场所,使建筑本身强化了企业与城市融合的概念。

 

建筑外观  ©mintwow

 

02.远、中、近的设计方法

 

在这座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考虑了在远景、中景和近景三个层面都令人愉悦的设计。在远景层面,设计注重“城市景观的呈现方式与独特的天际线”;在中景层面,强调“场地内可体验的规划布局及超高层建筑形态”;近景设计则在“动态建筑造型所创造的功能与细节”上下功夫。

 

星云1号大厦  ©nikken sekkei

建筑顶部作为近年来普及的航拍视角下的第五立面,采用了整合屋顶花园、160米高空直升机停机坪观景台、维护机器收纳空间及空调机位等多项功能的设计。在该地区建造的超高层建筑中,塑造出尤为柔美的天际线。

 

从顶部连接的覆盖建筑外壳的板片,作为根据时间段从不同角度接收阳光、呈现出不同视觉效果的百叶,以半径130米的弧形变化排列。为了精确捕捉反射光,设计在400毫米宽的百叶侧面以18毫米的间距刻上了肋纹。

 

建筑“第五立面” ©mintwow

在低层部分,通过将建筑入口处的外立面抬升至两层高度,呈现出欢迎到访者的姿态,并通过明确指示入口和动线的位置,以确保到访人群无障碍地自由移动。入口处高差9米的外立面变化,采用了1.5米宽的羽状叠层设计,体现了大楼迎接人们到来的好客姿态。

 

建筑入口 ©mintwow

 

03.连接城市、构建文化创意网络

 

这栋超高层建筑作为街区西南部的大门,向访客全面开放了场地内的公共空间和道路。建筑周边的公共空间没有被局限在地块内,而是通过积极连接邻地和共享空间,来支持城市人际网络,并强化整个区域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的作用。设计旨在将超高层建筑超过76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与周围的城市环境连接起来。为此对建筑与地面之间的连接进行了精心设计。

 

连接超高层塔楼与裙楼的平台是为街区访客们提供的公共空间。通过与立体连接地下街、地面一层、二层这三层的“城市核”即裙楼建筑一体化,人们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建筑,也可以在各自的高度上自由移动。

 

裙楼一体化  ©mintwow

二楼的步行平台向外延伸,与景观融为一体,并进一步延伸至场地之外。在连接周围建筑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自由的公共空间。为了方便人们移动和轻松进入建筑,在确定建筑的布局和形状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与周边地块的连接。在标准层层叠设置了7个挑空3层的空中庭院(相当于21层高),挑空空间作为到达大厅通过大的观景窗口与城市在视觉上相连。

 

二楼步行平台  ©mintwow

大楼并非封闭式的结构,其顶部设有两层可以通往外部的屋顶露台。此外,直升机停机坪与空中航线相连,将建筑体验进一步延展向天空。该项目没有局限于场地内部,而是通过建立与城市的利他性关系,成为促进人际交流、颂扬城市生活与互动的建筑。

 

建筑顶部  ©nikken sekkei

 

04.环境考量与可持续性

 

设计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上海的温暖气候,打造一座开放且可持续的建筑。与传统封闭环境下完全依赖空调的能源消耗型高层建筑相比,该建筑在室内外拥有更多的非空调区域。此外,在仅使用玻璃、铝合金等常见安全材料的同时,设计追求能够凸显超大型超高层建筑特有规模感的细节表现,选择合理的材料应用与装配方法,在避免建设过程中能源浪费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独特的设计。

 

立面材料细节  ©mintwow

为了提高空调能效,通过将标准层400毫米进深的外立面装饰条向外探出200毫米安装,在减少铝材使用量的同时,实现了与600毫米深装饰条同等的遮阳效果。与Low-E玻璃组合使用,可以防止能量过度流入,减少经由窗户发生的能量损失,从而节省不必要的空调能耗。此外,还在窗边安装了自然通风装置,通过人为开窗的主动行为利用该区域导入风,借助挑高空间的气压差无需动力即可促进标准层的整体通风。

 

立面装饰条室内外效果  ©nikken sekkei

 

05.共享共赢的未来姿态

 

柔美的造型和丰富的公共空间通过为访客提供能够无障碍移动的舒适场所,改变了实际的街区体验,并促进了地区的活性化与交流。这座高层建筑既是先进企业的总部,又对城市展现出利他的姿态,发挥着城市枢纽的作用。

 

通过唤醒建筑所具有的积极特质,超越与邻地的利害关系,将其视为共同推动城市发展的伙伴,并期望对周边其他建筑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建筑所展现的利他主义态度超越了单一建筑,成为整个传媒港培育公共空间与文化交流的象征性姿态,勾勒出都市生活的新愿景。

 

星云1号大厦  ©nikken sekkei

星云1号大厦以其前瞻性的设计语言,重新定义了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角色,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实体空间的时代标杆。

 

项目预留了充分的弹性发展空间,今后将根据入驻企业的特性,分别对各个空中大厅进行不同设计风格的主题化内部装修,并计划在3层挑空空间导入AR等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

 

星云1号大厦  ©mintwow
星云1号大厦  ©nikken sekkei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星云1号大厦

用途:办公、商业、其他

项目地点:上海市徐汇区

用地面积:13000.6平方米

建筑面积:78854.6平方米(施工图阶段)

建筑层数:31层

建筑高度:157.5米

竣工时间:2023年9月

业主:上海建筑材料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日建设计

设计范围:方案设计、外装初步设计

项目负责人:大久保康路、葛海丰、新井公平、何佳琴

当地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JV・共同设计・监理・顾问等)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建筑幕墙顾问:艾勒泰建筑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ALT Limited)

摄影:杨敏/mintwow、日建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由日建设计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上海
办公超高层
日建设计
西岸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