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柳亦春:为人文城市而建造

柳亦春:为人文城市而建造
编辑:原源 | 2021.10.22 16:17

△ 龙美术馆主入口  摄影:苏圣亮

 

2021年9月16日,“再利用,再更新,再循环:来自中国的近期建筑”(Reuse, Renew, Recycle: Recent Architecture from China)展览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幕。这场聚焦于当代中国建筑在社会、环境和文化可持续性方面探索的展览,是MoMA历史上第一次以群像的方式,呈现了7位中国建筑师的作品与实践。这其中便包括了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柳亦春的代表作品:龙美术馆西岸馆。

 

 

以龙美术馆西岸馆为标志,柳亦春的实践呈现出了一种更为清晰的事件特征与理论线索:从早期的新城建造到上海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从对江南园林的抽象化空间探索到围绕结构建筑学展开的新建构,从一种内向自主的建筑走向了拥抱城市的开放公共景观。而投射在这种实践与理论建构之中的,不仅是一位建筑师的自我实现,更是对城市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一份允诺与责任。

 

 

城市更新中的时间切片

在谈及“再利用,再更新,再循环”这一展览标题时,策展人、MoMA菲利普·约翰逊座席建筑与设计总策展人Martino Stierli指出,英语中的前缀词're'通常意味着再次或重新。面对过去四十年中国城市的狂飙式发展,'re'是一种挑战的态度。它是对白板式(tabula rasa)城市的质疑,并试图借助适应性再利用、循环回收和材料实践来另辟蹊径。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或许最为恰当地概括了柳亦春与大舍的近年实践所面临的城市情境。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它源自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制定的《巴拉宪章》,为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而特别提出,指的是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容纳恰当的新功能。而如何通过恰当的建筑介入,使得过去服务于城市生产性功能的工业建筑重新焕发生命力,正是柳亦春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当柳亦春第一次来到如今被称为“西岸”的这片地方,吸引他的是从稠密的城市向着江边而行的骤然开阔,而在那里,一艘巨轮如山一般,缓缓驶过。在一个日常的城市环境中与工业的庞然大物偶遇,这戏剧性的一幕无疑对龙美术馆的设计具有启示意义。在龙美术馆的场地中,残留着一段建于1950年代的煤料斗卸载桥。对于柳亦春来说,当这段曾经服务于实用性的结构物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之后,作为一个纯视觉与空间的景观物,它却成为了一个“美”的物体。而如若时间快进,当美术馆的功能丧失之后,它又是否会被未来的人们保留下来呢?正是这种时间意识使柳亦春在设计中有意地构思了美术馆的“伞拱”结构,来与煤料斗卸载桥在形式上形成一种语言性的对话。

 

△ 龙美术馆 模型  ©大舍建筑

 

△ 龙美术馆 室内  摄影:Walter Mair

 

类似地,在由上海毛巾十六厂改造而成的雅昌(上海)艺术中心中,柳亦春以最大限度利用原有空间为原则,通过与艺术家丁乙的合作,赋予了粗粝的工业建筑以新的视觉想象。在艺仓美术馆中,老白渡码头煤仓的残留架构通过新结构的巧妙加入,既发挥了旧结构的“余热”,又赋予了其新的意义。在位于杨浦滨江的边园中,场地中毫不起眼的一堵卸煤挡墙,成为了新的构筑物的基础。

 

△ 雅昌(上海)艺术中心  摄影:张嗣烨

 

△ 艺仓美术馆  摄影:田方方

 

△ 边园  摄影:陈颢

 

在这些项目中,大多数遗留的工业构筑物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建筑。龙美术馆西岸馆中的煤料斗卸载桥、西岸艺术中心的前身上海飞机制造厂组装车间,均在建筑完工后才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名录,而老白渡码头煤仓及其附属的高架运煤廊道以及边园中的原煤气厂码头卸煤挡墙,则并未进入任何保护名录。尽管如此,这些一度丧失了功用、被遗忘的普通工业构筑物,却在与新的结构结合之后,重新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与公共场所。如果说白板式的城市建设试图通过拆除与重建,不断创造时间的零点,那么这些项目则致力于在过去所留下的、即便是最为普通的构筑物中发现一种潜力,不仅使得它们免于被拆除的命运,也通过巧妙的设计令它们重新成为“可用之物”。

 

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不仅在功能意义上再次发挥作用,其美学价值亦得以显露。工业建筑内在具有的质朴与秩序感以及时间留下的痕迹,无疑是对当下时代的符号化美学和时尚潮流的反思。更进一步地,当城市中的任何一座建筑被拆除之时,消失的不仅仅是物理的构筑物,更是萦绕其中、随着时间发生的生活与记忆。如果说拆除与重建因对城市历史基底的不断擦拭而失去了某种时间的连续性,那么这些项目则试图在现状的基底上生长出更近的时间切片。在“旧”之中,蕴育出“新”,这些不同时间的片段共同编织成为一个连续的城市有机体。这种设计态度暗示出了一种动态、连续的时间观念。它承认并拥抱建筑在时间中的变迁命运,并积极地从中寻找新的机遇。或许建筑的功能会改变,但它留下的“只言片语”却足以将旧的故事融入新的故事,令旧的记忆编织入新的记忆。

 

△ 龙美术馆主展厅  摄影:陈颢

 

 

“因借体宜”与结构建筑

在城市历史的基底上蕴育更近的时间切片,意味着需要更加审慎而巧妙的设计策略。如果说建筑师在白板式城市中的自由创造如同一场外科手术,那么对旧结构的再循环利用则更近乎一次针灸。柳亦春从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中汲取灵感,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凝结成为“因借体宜”四字,对这种针灸式操作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理论表述。

 

“因”关乎事物发生的条件,“借”指的是对外在条件的利用,“体”作为事物根本的内在性的呈现,可延伸出“得体”之意,而“宜”则为“合宜、适宜、适合、符合”之意。如果说在《园冶》中,“因”“借”“体”“宜”作为造园活动的重要原则,更多地指涉了一种空间关系,那么在柳亦春的实践中,它们则更进一步地被赋予了一层时间的内涵。对于龙美术馆西岸馆、艺仓美术馆、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以及边园来说,这些坐落于黄浦江两岸的建筑物,都有着共同的“因”,即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留下的种种痕迹。无论是煤料斗卸载桥或是高架运煤通道,卸煤挡墙或是粮食筒仓,这些构筑物与所在场址以及更大范围上的黄浦江的关系,并不会因生产性功能的退出而消失。它们刻画了每一处场地,而新的建筑本体“因”它们而存在。

 

△ 边园 鸟瞰  摄影:田方方

 

“借”,首先是新结构对于老结构的借力。如果说龙美术馆中的新结构与旧结构仍是并置的类比关系,那么在艺仓美术馆中,新与旧之间则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力学与文化意义上的互相依赖。考虑到艺仓美术馆所在的滨江高桩码头的场地特殊性以及基础施工作业的难度,柳亦春与结构师以近似“戴斗笠”的方式满足了新的空间需求。设计为原煤仓屋顶既有的两排柱子“戴”上了一个四边外挑的钢结构桁架,而下方的各层新增楼板则通过垂直钢拉杆层层下挂。新的结构,既生长于旧的结构之上,又在材料和结构形式上与之保持了分离的姿态。在美术馆北侧的高架运煤通道段,新结构同样既依托于旧的结构,又在视觉上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轻盈效果。正如造园中有着“借景”一法,“借”也意味着与周边的某种视觉联结。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借助悬浮在外的外挂自动扶梯,使得一座原本封闭的工业仓储建筑重新建立起与城市和黄浦江之间的景观视觉关系。而台州当代美术馆的筒拱,则通过方向的暗示将户外之山景带入了建筑的内部。

 

△ 艺仓美术馆结构模型  ©大舍建筑

 

△ 艺仓美术馆  摄影:田方方

 

△ 上海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  摄影:田方方

 

△ 台州当代美术馆  摄影:田方方

 

△ 台州当代美术馆 室内  摄影:田方方

 

△ 台州当代美术馆 模型  ©大舍建筑

 

“体”与“宜”,或者说得体,在柳亦春的实践中,依赖于结构的途径。这既源自柳亦春对结构本身的关注,也得益于他与结构师张准从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始的多次合作。这也进一步催生了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的成立,使得“结构建筑”成为了更多中国建筑师开始重视的基本概念,这无疑是中国当代建筑中的一项重要补缺。柳亦春曾用“回应性”与“敏感性”来概括其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处理,从而使“结构建筑”作为一个基本方法具有了鲜明的个人化特征。回应性(responsive)试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敏感性(sensitive)则需要去捕捉项目条件中的潜在要素,这有赖于个人的学识与情感。在黄浦江两岸的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中,新的结构,如同旧的工业构筑物一般,具有一种匿名性,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使得新的日常生活在这些曾经热火朝天的工业场址中慢慢发生。

 

这种关于结构的理念,亦在柳亦春正在进行中的作品里继续延续,特别是一些小型的项目中显得更为鲜明。如最近即将完工的金山岭上院,正在设计中的溧阳森林望楼和泉州新妈祖庙,对比业已建成的例园茶室、大舍西岸工作室以及花草亭等,柳亦春的设计逐渐呈现出一种平面上的几何性与形体上的有机性,这在最近连续两年的中瑞结构论坛上,在柳亦春与瑞士建筑师的对话中均有明确展现。在武汉琴台美术馆、张家港美术馆、荆门龙美术馆这些更为大型的新建建筑中,连绵起伏的屋顶构成了它们最为关键的视觉形态,但在屋顶之下,依然可以发现一套精准、严密的结构几何。

 

△ 例园茶室  摄影:田方方

 

△ 金山岭上院  ©大舍建筑

 

△ 森林望楼 模型  ©大舍建筑

 

△ 泉州永宁小妈祖庙  ©大舍建筑

 

△ 琴台美术馆 研究模型  ©大舍建筑

 

△ 张家港美术馆  ©大舍建筑

 

△ 荆门美术馆  ©大舍建筑

 

作为设计策略,无论“因借体宜”或是具有回应性和敏感性的结构建筑,它们均表达了一种对于现状的尊重以及与之建立联结的意愿。需要指出的是,“现状”并非当下这一孤立的时间点,而需要被理解为在时间之中不断累积至今而形成的一种状态。也正因为如此,“因”或是“借”,不再仅仅是一种空间关系,更建立起了一种时间关系。而“体”和“宜”,或许揭示了为何是工业建筑而非其他类型建筑的改造,在柳亦春的近年实践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柳亦春曾指出“得体”对于理解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如何展开建筑作为物的设计,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正因为这些工业构筑物曾经需要服务于效率和经济性的目的,它们才得以摈弃了一切形式上的多余,而回到了“物”本身。作为“物”,它们在形式、建造与使用的逻辑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这也正是柳亦春的结构建筑所希冀实现的目标。

 

无论龙美术馆的伞拱或是台州当代美术馆的筒拱,艺仓美术馆的“斗笠”结构或是边园的列柱与屋顶,它们既呈现出清晰的受力逻辑,亦与空间的感知融为一体。正如工业建筑一般,“因借体宜”与结构建筑并不强调一个可识别的视觉形象,而意在一种与事物的内在性及其所存在的基本条件相适宜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并非功能主义建筑的教条理性,而建立在建筑师对于诸多条件的综合判断与创造性把握之上。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诗意的合理性,它既不脱离理性的范畴,又致力于在其中创造出感知的丰富度。在大舍最近的一些新项目中,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工业建筑之外的遗产更新,如第一产业的渔村,或者传统江南的民居,我们期待在“因借体宜”策略下可以展现更为丰富的新成果,因为它并不预设一种固化的形式风格,而是通过一种态度与策略,敏感地回应鲜活与具体的个体。

 

△ 龙美术馆  摄影:田方方

 

从美术馆到公共景观

在柳亦春与大舍的近年实践中,美术馆无疑是一个最为主要的建筑类型。从蜚声国际的龙美术馆西岸馆到业已举办多次全球性艺术博览会的西岸艺术中心,从即将竣工的武汉琴台美术馆到开工在即的海南省美术馆,以及尚在方案阶段的张家港美术馆、荆门龙美术馆等等,柳亦春不仅致力于在每一个项目中创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更希冀通过它们,为不同的城市打造一处开放的公共空间。

 

△ 西岸艺术中心  摄影:苏圣亮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中,在标志性的伞拱之外,柳亦春也屡次提及由煤料斗和美术馆所形成的滨江空间。在柳亦春的构想中,龙美术馆不但属于艺术和每一个参观者,更属于每一位来江边遛狗、玩滑板、散步、游憩的市民,而后者的发生恰恰依赖于美术馆外挑的“伞拱”的庇护、微微下沉的广场地形以及面向滨江的开放广场。在艺仓美术馆中,与美术馆同等重要的是由美术馆北侧的高架运煤通道段改造形成的滨江公园。高低错落的平台以及点缀其中的咖啡、餐饮,使得它们成为了市民乐于前往的滨水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被盘旋而上的景观步道包裹其中的美术馆,不再仅仅是一座内向的建筑,还构成了滨水空间的一处景观高点。即便在美术馆闭馆或是布展之时,它的底层以及开放的步道和平台仍然欢迎着市民的进入,在此驻足,眺望江景。

 

△ 龙美术馆 鸟瞰  摄影:田方方

 

△ 艺仓美术馆及其长廊  摄影:田方方

 

△ 艺仓美术馆底层展厅  摄影:田方方


这种具有开放性的美术馆的理念,亦在柳亦春正在进行中的美术馆项目里得到体现。武汉琴台美术馆的开放式屋顶,在平原城市中创造出起伏的丘陵地形的体验。海南美术馆亦通过遮荫挡雨的围廊和环绕盘旋而上的开放屋面使得美术馆成为了一座可全年、全天开放的艺术公园。可以想象,这些美术馆在建成之后无疑将成为各自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的公共性和设计所赋予的身体性及其自由感密切相关,这或许也在揭示着“因借体宜”和结构建筑的本质所在。

 

△ 琴台美术馆  ©大舍建筑

 

△ 琴台美术馆 室内  摄影:田方方

 

△ 海南省美术馆  ©大舍建筑

 

△ 海南省美术馆 室内  ©大舍建筑

 

如果说艺术与文化是当代城市发展软实力的象征,那么柳亦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非仅仅局限在建筑师的层面。自2014年以来,柳亦春便担任了西岸规划建设委员会和西岸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为上海西岸实现“铁锈地带的华丽转身”出谋划策。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拉开了“西岸文化走廊”的序幕之后,余德耀美术馆、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等文化艺术空间相继落成,连缀成为了全球最受瞩目的美术馆大道和新兴地标性艺术区域。诚然,艺术与文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导向,但它们最终是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好、更为公共的人文城市。如果说对于城市历史连续性的认知是内在的设计态度,“因借体宜”和具有回应性与敏感性的结构建筑构成了一种设计策略,那么,为一座人文城市而建造则是最终的愿景。如此,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宜漫步的,城市,则始终是有厚度、有温度的,让我们,生活其中。

 

 


 

本文由大舍建筑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深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