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郭廖辉建筑工作室
项目地点 广东广州
建成时间 2023年10月
建筑面积 24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天色渐暮,一次稀松平常的工作室内部的非正式讨论。离项目完工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希望借此机会凭各自仅有的记忆,留下一份最接近真实样貌的项目档案。
讨论参与者:
郭廖辉 主创建筑师
薛羽卉 项目建筑师
吴旻 项目建筑师
2022年夏,春阳台邀请一批建筑师来到毗邻文化中心的塱头古村,这个城乡临界处的广州小村由此迎来了长达15个月的蓄力和营造;日后,这些成果在一场名为“临界与差序——塱头古村的差异化营造”的展览上得以集体呈现。
郭廖辉:折亭其实是个展品——春阳台开馆之际邀请建筑师们在塱头村规划参观流线上选取点位做一个作品。预算有限,体量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的就是根据分配的场地,找到一个能够得体地出现在这个环境里的点,对村落的空间做有质量的干预。
吴旻:我进入这个项目比较晚,了解不多,且客串路人抛砖引玉提些问题吧。刚才提到坐标非常重要,那么项目一开始是如何发现这个点的潜力的呢?
郭廖辉:一开始大家的点位都在村内,但我们的点位临时要作为他用,于是策展人将我们的点位移动到了村面的风水塘。塘里有一条路径穿过水面联系村庄和耕种的农田——这种穿过风水塘的路径我是第一次见。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这条路不是笔直过去,而是两头放大在中间偏心处折了一下的,这个特别的形式自然地成为了我们的关注点,也转化为发展设计的一个起点。你能想象这个转折其实是不易察觉的,当你走到两头顺着路径的方向看过去,才会看到明显的一个转折。
这种判断最初其实来自根据测绘资料做的场地模型,当时我们还没去到现场,是通过中国美院的策展团队在现场发来的信息了解场地的。亭子也是用小模型逐渐推敲出来,两头出挑的长长的屋顶顺着转折的趋势形成了这个亭子的基本形式逻辑,也成为了所有的形式和结构的基础——我们是希望通过很轻的动作把转折提示出来。
《山阴县志》载:“塘内舟行既可避风涛之险,兼以捍卫沿湖田囿。”一时不知此堤缘何而来,只眼见着一石亭点于其上,水天之间骤然多了处歇身之所。
吴旻:对于这条路的定义,我从来有些困惑。是快速连通两岸的桥的作用?是田埂?是堤坝?它于这个地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薛羽卉:整个村子的外围水田遍布、阡陌交通,这样一种水田的划分似乎是这个地方地理格局上一种很寻常的肌理。
郭廖辉:但同时风水塘无疑又是具备特殊性的,可以看到隔壁村的风水塘就没有划分,似乎是原初的格局。此处或许是后来村民为了加以利用对其进行的划分,这仅仅是我的猜测。
这一点上我们前期确实没做过太多功课,是稍有不足的。其实很多老师认为这个选点是欠考虑的,毕竟整个村落的格局是从村面的一排树到风水塘再到水田,这样层层向前递进的,而我们在中间放了另一朝向的亭子,事实上让这个风水塘从单一的面向变成了人绕着圈观看的,类型上是有些干扰的。当然,我们当时的考虑主要还是从更小尺度上如何来勾画一下这个转折的问题。
薛羽卉:不过即便整体风貌是横向展开的,这条穿塘路的存在似乎本就带来了另一方向的格局。它同它的砌筑方式在现场本就是一根醒目的横线条,我们只是在上面做了一个小的点睛或者说雕琢。
吴旻:它事实上借着这道分割水塘的线,取得了湖心亭的位置。这条路本身可能是意外的、多余的,或者说至少不那么理所当然的,但现在它被一定程度上合理化了。
薛羽卉:不过在类型上,我们似乎本就有一个更加精确的参考?我跟郭老师之前路过一个明代的水利设施,整条堤从水中长出来——不同于桥架空横跨的状态,它是从原生的景观里生长出来的一条道路,还兼有避风浪的作用。我们行进在水里面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小片阴影,透过小窗还可以向外望。亭子是石材砌筑的,但总感觉很轻盈,可谓神来之笔。
郭廖辉:刚刚提到的参照确实还是非常重要的。当时我们在那里走的时候,能感觉到中间的亭子仿佛就是轻轻标记了一下,这似乎一下击中了我们理解的风景中的建造:基础的、合理的、轻盈的、精确的……
吴旻:大家的描述让我想到了我们家那里的古纤道。应该也是方便纤夫稍作歇息吧,所以整个纤道的行进过程当中会有石亭点缀。开阔的运河上,石板路平静地在水天之间缓缓展开的那种画面,包括在岸边望见石亭宛在水中央的效果,即便没有见过你们的参照,我已经能够想象到它跟折亭之间的那种关联了。
一番考证下来,不曾想彼此说的竟是同一处——大概这种潜在的意向在建成的折亭连同言语的谈论之间也确是依稀可辨的。至此那途径的塘堤的身世也算是解了谜。
似乎是推敲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机会,慢慢把这个结构攒出来了。最后就是紧密咬合的几根构件,没什么榫卯关系,完全是简单的穿插和拼接,极其干净明确地提供一种对结构的阅读。
郭廖辉:结构的形式来自于基地的转折。这种微小的转角本身是特别脆弱的,我们想通过结构的演绎使这种微妙的几何关系呈现出来;处于村前开阔地场地上,我们也同时希望结构放低姿态,以一种匍匐而轻盈的状态。
折亭的结构构件简化到了极致,梁柱一共只有八根主构件。考虑到如何把这个水平方向上的转折角度用起来,我们试着借此形成梁夹柱的状态;进而平面上有了转角,是不是立面上也可能有点转角?梁的两端下压去传达出些许传统亭子的古意,并且实现了最初模型上出檐深远的两翼。
吴旻:我理解它有一个浅浅的坡顶或者说攒尖顶的状态,但又做得相当水平向。
郭廖辉:屋顶的角度本质上就是为了腾出结构的空间,结构构件的边界清晰可读,甚至加强了它的延伸感,好多人去的时候都说像是轻落在水塘上的一只鸟。
吴旻:说到这个姿态,我注意到结构上悬吊的平台在一侧有个略往前探的动作,这里有何种考量呢?
郭廖辉:这个位置处在转折的外角上,本意是希望在这里形成继道路转向之后的第三个方向。脚下是浅浅的平台出挑,相应地,整个屋顶形式也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三向表达。这个方向的浅平台由同方向的梁下的细柱悬吊起来,成为了四根主柱之外的第二层级的竖向构件。
吴旻:不过这件事情好像更多是视觉意义上的。
郭廖辉:对,实际底下还是有结构支撑的。
吴旻:印象中它的立足方式其实也是有过一些调整的——我似乎就是在那时候进入这个项目的。
郭廖辉:一开始我们是想重做部分砌体把基础藏起来的,柱子直接落下去。但现场条件不允许破坏原来的塘堤,所以最后做了独立的基础配重,相当于两侧基础夹在中间的砌体上来防止它侧翻,现在大概也经历过台风考验了吧。
吴旻:其实是巧妙地借了一部分原砌体的力。
郭廖辉:最后一个比较关键的可能是两翼的姿态。屋顶跟钢结构其实是分离的状态,以此避免跟主梁的穿插关系冲突,便于清楚地阅读结构,又突出了屋顶材料自身的特点,轻薄的绿色混凝土板获得了纸一样的观感。
薛羽卉:屋顶的角度其实是经过了好几次调整的。起初只是彼此脱离给钢结构腾出空间,后续又加入了力学计算深化才一步步落实到目前相对微妙的角度。
吴旻:材料也是重要的变动因素。从原先的木板错缝胶合调整为UHPC板由定制连接件固定,无论是生产工艺的最大尺寸还是金属件之于钢结构的联结逻辑,都对屋顶的分板和角度产生了新的限制。另一个变化拜我的制图失误所赐,当时出于方便安装识图考虑却忽略了轴向缩比,竟在轴测图上直接标注了尺寸,这导致短柱组整体的高度和斜率都减小了。
郭廖辉: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两侧将错就错,中央段为了避让主梁按原高度和斜率重新裁切。可以说是阴差阳错获得了奇效,原本精确控制之下的紧张直线竟然做出了两头微微起翘的感觉。
薛羽卉:挺有意思的。
吴旻:实际还是比较惊险刺激的。
郭廖辉:这么一说,好多事都想起来了。
天边落日的余晖跌落在一池荷塘里,棱角分明的绿色折亭歇在微曲的路径上,观望着老村的人来人往,私以为也有几分夏荷之亭亭。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折亭
项目类型:构筑物
项目地点:广东广州
设计单位:郭廖辉建筑工作室
事务所网站:https://atelierguo.com
联系邮箱:atelierliaohuiguo@gmail.com
主创建筑师:郭廖辉
设计团队:郭廖辉、薛羽卉、吴旻、江知远
驻场:倪璟浩
结构:张齐
业主:春阳台艺文中心
设计时间:2023.2—2023.6
建设时间:2023.7—2023.10
建筑面积:24平方米
照明顾问:UNI-Lighting 昭之宇照明/周轩宇
施工:如壹(广州)艺术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摄影:吴清山
展览名称:临界与差序——塱头古村的差异化营造
策展人:王志磊
版权声明:本文由郭廖辉建筑工作室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乡村制造: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 / 可空建筑设计工作室
下一篇:方案 | 北京某老厂区改造 / SOPA祚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