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全称 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设计大赛
方案状态 规划建筑组(宿舍类)规划建筑奖
设计单位 前及建筑设计事务所(change architects)
项目地点 上海
建筑面积 18,657平方米
撰文 姜求
作品创作起始于2022年3月的上海,封控式的社区防疫政策把居民的日常生活几乎全部压缩在了社区内部。由于物资供应的匮乏,许多社区的居民自发建立了如“邻里生活盛会”的物资贸易小集市,但随着封控的结束,集市盛会随之烟消云散。
然而,正是这短暂存在过的,真正意义上的邻里生活散发出的零星光辉,触发了这个社会住宅社区竞赛方案的哲思起点:学界一直提倡的开放社区或者共享社区到底有没有意义?在外力影响下,所有的开放性都随着封闭管理而消亡了,但邻里生活依然存在,并且是最有价值的存在形态。所以,邻里生活的产生,不在于其产生的形态,而在于如何导致这个形态产生的产生过程。
这个作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哲思,提出了一种具有极高人民公社乌托邦情愫的社会宿舍社区结构,那就是“把可能产生的邻里生活,置放于邻里生活产生的过程中”的强制过程体,即把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环境建构成居民回家之路上的一站式公共生活巨构体。这个形态产生的过程塑造了这个作品的形态。
▲ 动画 ©change architects
社会住宅,一直是建筑师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change architects)决定参加上海市的这次关于社会住宅的公开竞赛,是希望用“change”的视野去“change”社会住宅,或者说是居住建筑,的传统模型认知。在竞赛之初,团队在内部进行了一次非常直观的关于“社会住宅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话题讨论。我们选择了2个参考案例各1张项目图片进行了讨论。
这个有趣的学生公寓是由Studioninedots设计并于2016年完成的,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这个项目起初是我们的对标样式之一,理由是它展现出极具乌托邦色彩的一种集体宿舍理想,为社会住宅使用者和设计者的心灵都带来冲击。
但更深入地思考之后,我们发现对标这种“网红”的乌托邦场景又或许不太准确。在单一同质客群的小社会范畴内,楼友们具有近似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模式,彼此之间的边界是相对模糊的,这种语境下,采用社交友好促进型的集体宿舍似乎是适宜的。
然而现实中,容纳不同年龄、工作、文化、生活和教育背景的多元社会客群的群居住宅,会呈现这样的状态吗?比如说,在上海有很多人生活在群租房里,但他们与私人住宅中的居民具有同等规格的不被干扰的私密性诉求。完全不同教育背景、职业领域的人,作息时间差异也许很大,彼此的生活交集也很少,因而对共同群租的“家”的观念比较淡薄,甚至可以将他们的实质关系理解成酒店住客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类高度复杂的群居客群,解决私密性问题仿佛成为了首要关切。
进入我们视野的第二个案例,是位于巴黎塞纳河畔伊夫里的一个保障性社会住宅项目,由Atelier du Pont设计。引起我们注意的一处,是其水平交通空间与建筑本体的彻底分离。这个将交通与居住分离的设计语言,似乎不仅仅是建筑形式上一种故意为之,而更像是思考复合客群的居住方式过后,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出手。
对着这张照片,大家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两位年轻的男士在外挂的走廊上小声地聊天,避免引起走廊背后住宅里其他住户的休息;深夜中一位回社区的女士,穿着高跟鞋轻声地走在走廊上,摸着手包里的钥匙,而走廊边住宅里,第二天一清早就要出门的面包师已经睡下,不必担心被高跟鞋声音挠醒......对这些场景的想象,使得我们似乎一下子就抓住了将交通走廊甩在建筑之外的意义——生活是私密的,要交友,外面去!
对单一和复合两种集体群居的讨论,表面上好像解释了社会圈层混合群居生活的空间内核,即一种反社交的空间居住模型。但是这准确吗?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鼓励和支持的生活模式吗?好像又不是,因为这完全没有集体归属感的生活是不近人情的。或者说,群租客群之所以排斥社交生活,到底是本质如此,还是只是现象?
20世纪70年代,英国伦敦的城市中心区域出现了现代欧洲最伟大的乌托邦社区之一——巴比肯(Barbican)。社区的居民是伦敦社会中形形色色来自各种职业和教育背景的人,以年轻人为主。这个混杂圈层的大型乌托邦社区的产生和成立,到底具备了什么条件呢?
巴比肯建立了一个社区共享的集体公社性质的公共空间体系,包括文化馆、健身活动房、PUB、商业设施、医疗设施、文化教育培训设施等一系列内向型平等共享的公共客厅,打破了混合群居群体之间、私密空间之间的坚硬“墙壁”,带来了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对于希望真正融入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一代群体而言,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身份属性的形成非常重要,也是其对于社会住宅居住生活的根本诉求。
后来巴比肯凭借其位于中心城区的地段优势,进一步打造了城市客厅级别的巴比肯城市美术馆,使得社区最终走向了城市。无论是物理空间亦或是社会圈层的虚拟空间层面上,巴比肯最终都走到了全面社会性的程度,这也许就是其最伟大之处,也或许是被称为现代城市最伟大的乌托邦社区的关键原因。
于是,一个荒谬但有趣的想法在我们设计这个作品时被抛了出来:
巴比肯社区+伊夫里住宅(在封控状态下)=?
本案总建筑面积约1.86万平米,其中商业占比不超过15%,置于外侧,对社区内外双向服务,为项目贡献了一定的商业利润空间。服务配套设施占比不超过5%,约950平米。建筑师将这近千平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部计划建构于社区内部,作为一个封闭的社区内客厅立意存在,为实现巴比肯范式的社区创造了指标基础,且在内向配套与居住之间,用分离式的交通转换接驳,实现伊夫里住宅居住、交通分离的结构基础。
接下来,整个设计中最精彩的大系统构想应运而生——公共服务设施客厅建筑体兼作整个社区所有居住建筑的交通体,服务于垂直与水平向居住空间的公共交通。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所有居民在从外部回到社区,再到家的过程中,都必然感受到这个公共服务设施体的空间和体验。
出于这个目的,车行交通并未按照常规惯例的人车分流来考虑,而是将人车混行交通集中在了社区中心的一个平面环状范围内,使车行交通必须经过建筑主要出入口。打开社区生活的方式,必须先从地面通过垂直交通到达架空于二层、兼具公共交通职能的社区服务设施客厅体,而后水平向导流,体验公共服务功能空间,最后无缝对接到客厅体背后、居住主体的二级交通内。
设计通过这样一次“从一级公共服务交通到二级居住公共交通”的交通转换,实现了居民从社区客厅到家的回家体验之路,并同时产生了动静分区的流线组织。最终这个复杂混合客群居住社区内,实现了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兼收并蓄。
在公共服务设施客厅体中,社区居民可以平等地享受公共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必要圈层融合;同时,真正私密的居住生活空间在二级交通系统的分流后,保持了居住空间自身需要的不被干扰性质的结构关系。
二层的公共连廊上布置了多种多样的公共空间,而且连廊连接了居住者的归家之路。居住者通过垂直交通达到相对应的楼层后,通过连廊归家并途经这些多样化的公共空间,或许会受到吸引想要亲身体验一番。
首层的生活广场大阶梯,除了单纯的交通使用功能,也可以供人们在上面闲坐、观察四周环境,成为转换心情的场所。而中间的生活广场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散步场地,也可以容纳派对、演唱会,给住户提供多种娱乐活动。
清晨,社区的屋顶花园开始有了人气。一些住户已经沿着屋顶花园上的跑道开展清早的慢跑,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傍晚,陆陆续续开始有人归家,整个场景又开始了有了烟火气息。有人三五成群地在走廊上或者屋顶花园上交谈着,也有的人骑着自行车或者漫步在花园中,放松自己的心情。
住宅门口的走廊上也有人停驻,默默地观察着所有人的活动,仿佛思索着什么。当夜晚降临,人群渐渐散去,一些加班夜归的居民也陆续回家,在走廊上走着。走廊距离住宅卧室有着一定的距离,因此他们也不必担心打扰到他人的休息。
当然,屋顶花园下层的公共空间也不会被浪费。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文娱活动:有的人在公共餐厅享受着自己的晚饭,也有人在隔壁的电影室观看社区今天放映的电影,也有的人在社区健身房中锻炼着,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活动。
巴比肯范式的公共系统背后,是伊夫里住宅动静分区逻辑下,串联居住功能的外置交通廊道。每两层设置一层疏散外廊,既是一种打破常规“层层外廊”造成某种过度公摊的探索,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外置廊道对建筑内界面的影响。
为了尽可能提高利用效率,传统的单边或双边的集体宿舍常以矩形的大进深宿舍空间形式呈现,一个宿舍往往有且只有一个窗户,一条长走道串联几十个宿舍房间。这样的形制带来了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每一个宿舍居住者拥有的私密生活空间仅仅是一个床位,房间内部除了公用卫生间和公共收纳空间外,能被个体利用的空间仅仅是一条房间内的公共走道,以及走道旁分配给每个使用者的学习空间,通常仅有一张桌子大小。居住者相互之间的干扰极其严重,这对于个体来说无疑是远远无法满足私密生活诉求的。
而合租房这样的类社会宿舍基本形态,相对而言,就更适合社会宿舍居住客群的实际生活诉求:复杂混合客群,教育和圈层背景差异是极大的,每个个体都拥有完全独立的个人私密生活空间。这是我们在宿舍基本单元设计中,所考虑的核心问题——将任务书中的“床位/人”概念转变为“房间/人”。
本案居住功能总面积1.58万平方米,共需解决至少1000个床位,每个床位个体平摊的居住空间面积是每人15.8平方米。去掉必要的外部交通等公摊面积,个体平均生活面积约为11.85平方米。按照八人间考虑,一个合租宿舍套内的面积大约就是11.85×8=94.8平方米,这大约就是一个八人间所需要的面积了。其中大约有多少套内公摊呢?可以按照套内纯房间面积占比60%考虑,这样算下来,平均到本案每一个居住者身上,每个人可以拥有约7平方米的私密生活空间,以及平均下来每人约5平方米的套内公共设施。
为了实现个体私密居住房间权利的最大化,建筑师充满勇气地决定,让每一个独立私人床位都变成一个全明通风采光的独立私密的7平方米房间。按照南北双排的方式,这些独立全明全通风单元房间横向排布,东西两侧各4个,中心设置一个纵向过厅(客厅+厨卫等),构成“凸”字形的八人间基本单元。
居中的套内服务设施采用比主体7.2米进深更长的大进深体量,使得单元的主入口与相邻侧居住单元至少有4—5米的距离,对标伊夫里社会住宅的分离式交通模型,我们为八人间单元设计的外部走道,距离最近的私人房间有4—5米的间距,最大限度地减少居住空间外部交通对生活单元的干扰。
针对未来不同客群可能出现的不同生活方式,我们对7平方米个体空间设置了平层空间和“loft”两种基本空间形式格局,并通过增设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不计容飘窗,形成一个大约3×3米见方的基本生活单元,最大限度地让房间具有更适宜长期生活的尺度。两种模式基本都按照入户区、生活区以及飘窗多功能区来划分功能模块,每个功能也基本都是复合的,且多以收纳功能为基底。
在空间设计上,我们模拟个体长期生活可能产生的生活场景,希望能从中寻找到更灵活多变的单元可能。比如友人来访时可能的借宿、游戏、闲聊等场景;以及个体独立生活时产生的读书、办公、发呆、收纳整理、衣物晾晒等场景。综合模拟之后,设计依托全景支持的收纳功能,夯实这些场景产生的空间载体。
这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巨构的建筑。在整个设计中,两级强制交通系统是这个巨构社区的最核心手笔,通过交通系统的组织,强制形成一个贯穿回家之路始终的、不同层级的公共生活。这是我从疫情封控中感悟之所得,有关真正意义上的邻里生活的本质。邻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邻里所必需的公共生活是否会产生。
我相信,这个设计在社区结构、产品可能、以及未来的居住建筑可能性上,也许都是具有一定革命性的启示的,这或许是因为change本身不擅长居住建筑,反而可以“无知者无畏”地去改而变之。以二级的居住走廊为例,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得房率以满足居住单人间的指标,我们采取了每两层疏散一层的方式,无形中节约了一半的公摊面积,也消解了交通外廊围合建筑空间的封闭压迫感,这个手法我不知道是否有先例,但我的一个朋友看过之后曾建议我们申请交通设计专利。这让我很感慨,因为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把每一个项目都作为change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设计。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竞赛主办方: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房屋管理局
承办方:上海市建筑学会、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用地规模:12,438平方米
建筑面积:18,657平方米
设计团队:前及建筑设计事务所(change architects)
主持建筑师:姜求
创作团队:侯晓濛、周洋洋、金小莉、边科铭、郝紫婷、丁怡如(实习生,东南大学)、吴凌菊(实习生,东南大学)
设计顾问:束磊、殷文军、蔡晟、金义星、林向明、于卫东、郭奇为、程蕾、贺颖、任传松等行业友人
模型制作:上海利均模型
竞赛设计周期:2022.03.25—2022.07.29
本文由前及建筑设计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沙特NEOM揭晓新项目,XAYNOR私人海滩俱乐部
下一篇:2023建筑新锐榜发布:哪些年轻事务所,入围最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