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王大鹏:看得见人与生活,是设计建筑的底线|筑境20周年访谈

王大鹏:看得见人与生活,是设计建筑的底线|筑境20周年访谈
有方专访 | 编辑、采访:袁蓓祺、原源 | 审校:原源 | 2023.09.29 13:40

​“空间里人特别多的时候,必定是嘈杂和散乱的,原本设想的意境也会被破坏。但这反而应该是公共建筑的常态,作为建筑师你要预料和接受这个事实。”

   

“当人真正熟悉了一座城市,每一天的生活细节,才是这座城市给他的记忆和留恋。真正有地域性的建筑,需要跟人的实际生活发生关联,进而延续记忆。”

 

受访:筑境总建筑师 王大鹏

在有方旅行中,我们曾数次与筑境总建筑师王大鹏同行。随和、才情、对细致场景的观察入微,是这次采访前他给我们的突出印象,在12道问答后也愈发鲜活。

 

作为筑境“文化·会展·教育”设计版块的核心人物、与程泰宁院士多年合作的重要主创,王大鹏认为建筑设计要先敏锐地发现根本问题,进而创造性地将其解决;建筑师的工作并不止于“造城”,更在于通过多方协作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活品质

 

“烟火气一词,在这近两小时的采访中频频出现。喜欢阅读、持续写作、习惯步行,基于对环境的敏感,王大鹏以生活场景激活着空间,在22年执业中创造出众多与人相关联、承载着生活记忆的建筑

 

有方筑境20周年系列报道最新一期,走近王大鹏的生活、职业观察,与设计代表作。

 

 

 

有方  文采与亲切,是我们对王老师的突出印象。而你对自己的画像是怎样的,这些特点是否影响了你的设计?深耕“文化·会展·教育”建筑多年,你对此类项目的核心关注是什么,设计策略是否有过调整?

 

王大鹏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喜欢阅读,也自然会以文字记录自己的一些见闻感受;其次就是我喜欢走路,在杭州工作二十年基本都是步行上下班,习惯一边步行一边观察身边场景中的故事。

 

做文化建筑首先得喜欢文化,而不是把文化当作符号或者标签“贴”在建筑上了事。阅读、走路中的观察对我的作用大多是潜移默化的,类似“通感”。如果说它们跟设计有什么关联,那可能是我会在设计中注重空间中切身的体验,或者说场景感。比起追求很干净纯粹的建筑美感,我更能欣赏空间中带有“烟火气”的场景。

 

但是我也发现一种让我惊讶的现象——我曾协助出版社审稿《中国建筑设计年鉴》,发现100多个建筑作品中,90%的照片上一个人都没有。为什么这些建筑作品明明是为人而建造,拍照时却刻意避开,仿佛人在这些建筑中是多余的、是不能入画的?因此我后来常跟团队说,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不是以建筑师一个人为本,而是以身处其中的所有人为本——空间里人特别多的时候,必定是嘈杂和散乱的,原本设想的意境也会被破坏,但这反而应该是公共建筑的常态,作为建筑师你要预料和接受这个事实。那么,设计的策略就应该始终围绕着如何让建筑空间被人们充分地使用,怎么让大家愿意自发地去跟它发生关系,让建筑“活起来”,在我看来这是设计的底线

 

程泰宁为王大鹏随笔集《西北偏北》写的序言
河畔之春  摄影:王大鹏

 

有方  在过往教育经历中,哪些事件或节点,对你设计理念的形成是重要的?具体有何影响?

 

王大鹏  高考之后,我进入了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学校里氛围比较自由,“牧羊式”教育,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喜欢什么就自己去做。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位老师:一是李巨川老师,他当时围绕身体的主题,以行为、影像、装置等方式进行建筑实践,很有个性和想法,在观念上对我的影响很大;另一位则是带我们水彩课的王兆杰老先生,我记得有一次他带我们到一个寺庙里写生,取的景不是殿也不是塔,而是生活区一片墙里边挂着的、早上刚洗完还滴着水的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靓丽非常,这让我很受触动——在这种充满烟火气、生活化的场景细节中,同样蕴藏着可以入画的美

 

关中老家晾晒小麦  摄影:王大鹏

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1999年的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我获得了佳作奖,学校前后多年仅此一例。今日的我回顾起来,奖项倒在其次,对我影响更深远的是那一次的设计过程。竞赛主题是“大学生夏令营营地设计”,自由选址,只规定面积大概四五千平方米,但需要考虑夏令营结束后建筑怎么改造利用。我选址在武汉东湖边,用模型尝试了多种改造方案但都不满意。后来我想,建筑最终会退化成一片废墟,仅在土地上留下一点痕迹,于是倒推生成装配式建筑的方案,夏令营结束只结合入口停车场保留一个模块构架,在设计说明中我写到:“暗示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这个设计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在心态上——想到所做的建筑终将消失,设计时我也更放松,不会刻意去输出我个人强烈的主观想法,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设计,比如从需求、材料、朝向、周边等条件去推敲形式,而非一味凭借主观审美。

 

 

 

有方  2003年,在寻找新的职业方向时,为何选择加入了筑境?在你与程泰宁院士一起工作的二十年中,合作方式是怎样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王大鹏  毕业后我进入了大连规划院,事业编制单位的节奏悠闲舒适,做设计全凭自觉和兴趣。这样工作了两年之后,改制在即,我便请了长假,乘火车辗转到北京、南京、上海、苏州、杭州,一边找同学玩一边找工作。到了杭州之后,我蛮喜欢这个城市,绿化挺好、城市氛围也轻松。面试的几个公司除了程院士这边,也有几个跟我之前的单位规模近似的大院,我想换换环境,这里当时还是个十几个人的小工作室,氛围不似之前工作的地方那么喧闹,工作年限也匹配,于是最后就定了筑境。

 

我和程院士的合作方式,也随着时间变化。早期我曾调侃说:三公分以内的我能做主,三公分以外的部分基本都是程院士定(笑)。不过后来随着我们逐步积累合作的默契,以及我的阅历、经验增加,现在程院士在方案阶段之后的直接管控基本上就比较少了,主要环节时找他汇报阶段性成果,或者遇到一些问题会找他拍板决定。

 

与程院士共事二十年间,我发现他一直在“化”。为什么我说“化”而不是“变”?是因为他不是随波逐流地根据时代或市场改变,而是始终保有自己的主体性,主动筛选后,从外界中择取一些东西“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他的设计无论是曲线的还是方正的,都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他做的。当业主的某些设计意见会使空间感受“打折扣”时,程院士也会特别坚持己见。

 

王大鹏、周晓平、程泰宁在工地  摄影:言海燕

 

有方  你目前带领的团队规模如何,一般会同时推进多少项目?在项目类型的选择上是否有倾向,原因为何?

 

王大鹏  我带的团队一般保持在20个人左右,项目数量上基本上是三四个方案阶段的、约两个扩初/施工图阶段的、四五个施工配合阶段的项目同时进行。不像有的公司会在方案阶段之后便移交,筑境做项目一直都是从方案到施工图再到建成落地全程参与。也是因为这种方式,我们得以更好地把控落地效果。公建设计前期节奏快,项目复杂,规模又比较大,方案阶段很多问题其实是没法解决到的。从方案跟到落地,建筑师就有机会持续深化设计,在节点构造、规范标准等方面考虑得愈加周全,并积累对于其他专业与合作团队的深入了解与协作经验。

 

在项目的选择上我倒是没有什么倾向,有什么就做什么,除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这些文化建筑,我也做了许多中小学、幼儿园、大学等教育类项目,此外工业建筑如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中转站等,我也做了不少。如果有条件的话,可能比起挑项目,我更希望能挑业主(笑)。

 

 

有方  可以分享一下你对“理想型业主”的希望吗?

 

王大鹏  我喜欢业主能从一开始就真实地表达出他的想法,而不是到了项目后期双方才发现彼此的想法大相径庭。我曾经对甲方说,我不一定“善始”,但我一定“善终”——项目期间尤其是初期,大家有分歧、有摩擦甚至有碰撞都是非常正常的,无需掩藏;双方坦诚交换意见,哪怕一路磕磕碰碰,到了竣工验收那一天“善终”,大家都开心,也能打好下一次合作的基础。

 

 

 

 

有方  建成逾15年的浙江美术馆,是筑境经典之作。回顾项目历程及你与程院士的合作,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挑战?

 

王大鹏  浙江美术馆最大的挑战在于,这是浙江省政府第一个采用代建模式的民用建筑项目,限价卡得非常严格。项目期间我们跟甲方一起去苏州博物馆新馆调研,苏博的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投资近3.4亿;而我们要做的浙江美术馆是31,550平方米,土建投资2亿元,单方造价不到苏博的一半。当时为了省经费,项目办公室的饮水机边上是不放一次性纸杯的,要喝水得去另一办公室签字领取,省一个杯子就省7分钱。尽管造价限制给设计、选材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为了准确把控设计的呈现效果,程院士还是亲自去德国矿场选了石材,甚至选定了具体的矿层;玻璃材料等也经过多番比对之后选择,力求实现半透不透、如水墨画般的温润感觉。

 

浙江美术馆外观及中庭  摄影:建筑译者姚力、筑境设计
光线长廊  摄影:筑境设计

除此之外,项目坐落在西湖边,建筑限高15米,设计也因此受到掣肘。美术馆展厅对净高的要求比较高,设计首先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其次通过结构上的处理,尽量多地节省出净高。结构设计采用预应力梁,于是将空调的主风管靠墙布置,次风管则布置在应力梁之间的“剩余”空间,而不像通常那样将设备管线布置在梁底,如此一来,跨度为18米、层高5.2米的展厅,最后净高达到4.3米。这个方法,后来在我们的其他项目,包括我们自己现在的办公室装修中也有应用到。

 

利用预应力梁空腔布置设备管线节点图  ©筑境设计

 

有方  而在备受关注的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中,改扩建工作面对的最大难点为何?“将主体大殿抬升3米”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阻力?

 

王大鹏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我国第一代著名建筑师几乎都参与了设计;也是江苏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改扩建最主要的难点就是新旧建筑之间的对话关系,既包括民国时期建成的老大殿,上世纪90年代扩建的次新建筑(艺术馆)也必须纳入考虑;其次的关键点是对于高差、功能、交通等方面的梳理和整合。例如,从博物院大门走到老大殿约200米距离间是一路向下的,存在约3米高差,无法突出老大殿的主体地位;老大殿仅2.2米净高的一层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008年这个项目最后一轮招标的时候,在陪程院士去现场踏勘的路上,我们聊起之前征集的那些方案,其中基本都没有注意到高差问题,我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要不我们把建筑抬高3米,这样可以把2.2米的部分利用起来,在地下空间也能做很多文章。程院士当时表示可以系统分析看看,踏勘完我们回来一碰,发现这个思路很可行。除了整合空间,抬升的操作还因为减少开挖节省了投资,更重要的是,当时已建成逾70年的老大殿所用的松木桩基已经腐朽,原设计中也没有考虑抗震,借抬升的机会,可以在下方加做抗震垫和整体的筏板基础,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加固,延长建筑寿命。当然,抬升操作在技术上也是颇有难度的,需要将两千多平方米范围内的两百多根柱子截断之后,以千斤顶同步抬升,若是此时高低不一致,就会有侧倾的风险,好在最后在各方努力下,进行得比较顺利。

 

老大殿抬升前后与艺术馆高度关系  ©筑境设计
抬升前后地下展厅空间比较  ©筑境设计
抬升对视线的影响分析  ©筑境设计

技术上的困难倒在其次,更大的阻力来自于观念上,对于这一文保单位,包括许多文保专家都希望“能不动就不要动”,哪怕多方综合评定之后方案得以通过,外部还是存在着争议。比如,著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任教于美国的赖德霖先生,曾经对南京博物院做过长达数万字的细致分析研究,对南京博物院很了解、也很有感情,听闻我们将老大殿抬升了三米,他托人给我们捎话说,他不认可这样的做法有趣的是,2013年竣工开馆之后,赖先生实地去感受了一趟,又托人给我们捎话说,他收回他原来的评价。实际上,建成之后老大殿实地看起来就好像没有抬升过,但是场地上原本存在的其他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因此最终学界及公众对这个项目都还是十分认可的。

 

南京博物院的新旧对话  摄影:张广源、筑境设计

 

有方  近期落成的南京美术馆新馆造型独特,而内部对公众而言还较为神秘。可否简要介绍其灵感来源,以及设计具体的推演过程?

 

王大鹏  这个项目是江北新区启动的两个重要工程之一。因为它所在的环境较为空旷,没有参照物,常规的建筑形式对于整个场地的控制力是不够的。于是我们把美术馆功能架空到离地面18米处,让它和远处的老山、长江去进行对话。此外,一般美术馆到了下午5点或5点半便会结束运营,每周还有一天闭馆,然而人们工作日往往是晚上下班后才有空闲时间,这样的错位限制了美术馆的日常利用率。而通过架空使得餐饮、娱乐、文创商业等服务于日常生活的空间与美术馆功能脱开,不仅方便了安防管控,二者的运营时间也得以相互独立,这样即使在美术馆闭馆的时候,场地也依然具有人气,能对周边起到激活作用。这些理性的推演,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形态和功能布局。

 

当然,做文化建筑也离不开相对感性的“文化调性”。刚才提到,这座建筑要与山水环境对话,于是我们希望透过上方如云悬浮的美术馆能望见老山和长江,而当人们站在屋顶的时候,能感受到远处自然的山林与脚下人造的山石相互映照,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在这种文化调性的指引下,建筑上部的立面采用了云雾状的穿孔铝板、有“云锦”肌理的数码打印玻璃,下部散布的体量则处理成“叠石”,结合内部空间与草坡、跌水形成立体园林式的体验。

 

南京美术馆新馆外观及室内  摄影:筑境设计
南京美术馆新馆中庭  摄影:筑境设计

 

 

有方  你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提到当下城市对于建筑地标性和地域性的追求,如何理解公共建筑的“地域性”和“地标性”?

 

王大鹏  城市化伴随着人的流动和信息交换,在这种背景下,要以建筑语言给一个瞬息万变的城市定义什么是它的地域性,是很困难甚至是无解的。从2000年至今杭州人口增长了几倍,到2022年底常住人口已经有1200多万,其中约七成人口是短短几十年间从五湖四海聚集起来的,他们如何理解杭州的地域性?他们的“乡愁”又该怎么去寄托?

 

但是,当人真正熟悉了一个城市,他会知道自己去哪里买菜、去哪里能吃到喜欢的早饭,这些生活细节才会是这座城市带给他的记忆和留恋。我们之前在景德镇参与过一个历时7年半的项目,业主最初想将它打造成针对游客展览和售卖瓷器的高端艺文空间,但是后来逐渐认识到同类竞争者太多,最终做成了面对当地的,以餐饮、婚庆、会议等为主要功能的空间,而且室内陈设、用具都采用了大量考究的瓷器。投入使用两年间,里面举办的婚礼、满月酒、升学宴数不胜数,那么这个地方对于当地人而言,就是承载他们人生重要记忆的地方。因此,真正有地域性的建筑,需要跟人的实际生活发生关联,进而延续记忆

 

地标性也是同理,重要的是其承载着的活动内容。大学毕业这么多年,我们同学间提起校园里的“三角地”,大家一下就都知道说的是哪里。实际上那个地方只是一个空间尺度很好的广场,上面有发传单的、贴海报的、卖旧书的,但是由于那里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公共性的互动”,哪怕“三角地”不存在一个具体的建筑形象,它就是绝对的地标

 

景德镇古窑印象综合体  摄影:筑境设计

 

有方  你曾说自己在面试中常会提问,“这个城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建筑或者场景是什么?”,而你对于常年生活的杭州的答案是怎样的?敏感于生活场景的习惯,如何影响了你的设计?

 

王大鹏  杭州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让我感受最深的部分。也许因为水对于西北人而言较为稀罕,来了杭州之后,无论是租房子还是买房子,我都选择住在运河边,而且我们公司的新老办公室也恰巧都在运河附近,于是我每天都是沿着它走路上下班。运河一直是“活”的,上面每天都有密集的船只来来往往。有的运输船满载着货物,在运河上缓缓行驶着,我在岸上略微加快脚步就能轻松将其超越。船上的人显然是常年在上面生活,甲板上摆着白色的搪瓷脸盆,里面种着绿油油的小葱,他们做饭时随手就从盆里掐一把。历史如此悠久的一条河,至今还如此鲜活、有“烟火气”,这非常有魅力

 

运河日暮  摄影:王大鹏
运河之窗  摄影:王大鹏

在做南京博物院民国馆的时候,生活场景就成为了设计的切入点。在南博“六馆”中,民国馆是甲方特别想做的一个题材,但是对于展陈内容,大家都犯了难——这个题材,展品选取和描述方式等都容易踩到边界。后来有一次在与甲方讨论时我提出,能不能以街道场景重现的方式来展示民国的民俗生活?大家顺着这个思路一讨论,就都很兴奋。要营造街道,那就把地下室尽可能地挖深,在里面纳入南京拆掉的一些老房子、浦口火车站卸下的火车头,另外收购一些民国时期遗留的物品,营造出一个互动的场景。民国馆建成之后果然效果很好,现在也是南博人气最旺的一个展馆,永远是熙熙攘攘,我对于自己这个提议也是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以这种方式达成了文化的活化,跟当下的生活也产生了对话

 

南博民国馆老茶馆内听戏的人群  摄影:王大鹏
南博民国馆“街上”的人群  摄影:王大鹏

 

 

有方  在你的观察中,近年甲方及社会对“文化·会展·教育”类项目的设计要求是否有变化?

 

王大鹏  一个大的变化是:以前在建设一个场馆之前,它的功能需求甚至要容纳哪些藏品都已经确定好了,对建筑会有比较清晰的要求和指引;然而城市建设发展到今日,对于文化建筑的刚性需求基本上都已经被满足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每个城市都不缺,现在新建一个文化建筑时,里面承载什么内容并不那么清晰。那么作为建筑师,你不能仅仅是重复已有的功能,或者将小尺度的“网红建筑”移植到大型公建中来,建筑做完以后冷冰冰的、用不起来,我觉得那就太失败了。现在建此类项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带动周边地区、注入活力,这就要求建筑要有原创性的功能,在策划上有爆发力

 

 

有方  最后,在筑境成立20周年之际,有什么感受希望分享?

 

王大鹏  首先我非常感谢程院士对我的指导、包容和认可,他对于设计精益求精的追求锻炼了我的能力。此外我特别想要感谢的是这么多年间来来去去的所有同事,既包括那些一直与我共事多年的,也包括因为种种原因已离职的。建筑设计是一份强度很高的工作,公建项目周期也相对更长,期间常常面临设计的不断调整,感谢大家愿意配合。

 

对于未来,我希望行业经过盘整之后,能回归一种更为正常合理的运行节奏。我曾对同事说,我希望我们能够在一起工作很长时间,而并不希望看到你鼓足力气做完一个项目就转行了。只有当建筑师花时间去体悟生活,才能设计出有人情味的作品

 

 

 


 

本文为筑境设计推广文章,文字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筑境设计授权发布,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人物
公共建筑
文化·会展·教育建筑
有方专访
筑境20周年系列报道
筑境设计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