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项目地址 四川成都
建成时间 2022年10月
建筑面积 131,769平方米
四川农业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省政府主办的三大展会之一,201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创新办展方式,将四川农业博览会打造成“在田间地头永不落幕的农博会”。
在此背景下,天府农博园项目应运而生。天府农博园选址位于新津县兴义镇和崇州市三江镇,紧邻成新蒲快速和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景观及交通条件良好。主场馆位于农博岛片区,成新蒲快速路以北,羊马河西侧,用地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其包含农博展厅、会议中心、天府农耕文明博物馆、文创孵化、特色街坊、室外展场等功能,总建筑面积约13.2万平方米。
创新型会展模式——
田间地头、指状渗透
项目摒弃传统封闭型行列式的会展模式,采用“指状”与田园景观互相渗透的布局方式,将室外展场分散布置在建筑周边的林盘特色空间中,形成“田-馆相融”的展会空间模式,实现“田间地头办农博”的基本理念。
特色化建筑形态——
层峦叠嶂、风吹稻浪
建筑形体取义于成都平原远望层峦叠嶂的远山意向,并提取丰收时节风吹稻浪的场景,转换为建筑屋面的优美形态和丰富色彩,形成六个别具特色的曲面形体,与大地轻盈相接,成为大田景观的一部分。
复合化功能组成——
前展后街、复合多样
项目采用前展后街的布局方式,将多种功能穿插融合。设计充分发掘场地的自然景观优势,将室内展馆、室外展区、林盘展区、大田展区相结合,加入会议中心、演艺中心、文化博览、餐饮购物等多种功能,提供全天候多种体验型空间。
生态节能
主展馆在采用指状布局,与田园景观形成渗透的同时,为体现农博展览的特色并兼顾遮风挡雨的基本需求,主要采用了有顶室外展场的形式。展览部分更是做到了近似零能耗的目标,真正实现了与农博相契合的绿色生态理念。
主体建筑采用外廊式与遮阳防雨棚架结合的方式,通过适当的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引导组织气流,营造出舒适的半室外活动空间。这种做法还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空调能耗,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需求。建筑开口的设计可形成通风廊道,使得室内温度长时间处于更舒适的状态,改善人活动的微气候环境。另外,近人尺度采用雾喷附加措施,也可以对微环境有所调节。
木构棚架
根据农博展览需求,主展馆形式为大跨度建筑。结合项目位于农田之中的位置因素,主展馆设计抛弃掉施工过程中对农田破坏较大、且不可再生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而传统的钢结构形式虽然能解决大空间的问题,但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现场焊接、外包封装等问题,因此也非首选。
胶合木结构则是一种可以固碳的负碳材料,更能体现生态与农业特色,且全部为工厂预加工,再到现场拼装、减少了施工误差,保证完成质量。同时,木结构源于自然,色彩质朴,符合农业博览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在四川地区也被广泛采用。木构体系优势明显,结构性能和防火性能良好,无需二次外立面装修。其节能环保、污染小、能耗低、施工周期短、精度高、可现场组装等的优势,均体现出农博的绿色生态特性。
斑斓彩膜
为解决农博展览基本的遮阳挡雨需求,设计师需选用一种建筑材料作为室外展场的顶部围护结构。传统建材如金属屋面则具有不透光的劣势,而玻璃虽然透光,但存在自重大、易自爆、不易围护等缺点,且使用玻璃带来的荷载加大问题,会大量增加主体大跨度结构的造价,经济性不好。而ETFE膜材则自重轻、透光性好,易着色,可以通过自身彩色的肌理与彩色的大田相映衬,更好地体现农博理念。而膜材可以在工厂进行加工焊接,现场安装,更具备操作性。
节材装配
棚架内地上建筑部分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钢柱、钢梁可直接外露,省去了保温和防火涂料表面大量的封装之烦。钢柱表面、工字钢梁侧面用不同饱和度的绿色随机分段涂刷,形成了立面别具一格的色彩和肌理。
基于满足定期和长期维护修缮要求的考虑,所有建筑外廊均采用开放式吊顶系统,其中吊挂的2米×2米的镂空金属格架单元,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随意组合,既可嵌灯,也可局部封装金属网以遮挡管线。室内的格架之间还嵌入了不同颜色的吸声条板,形象表达了纵横交织的田耕肌理。
植入自然
为了把景观引入拱棚,在室内营造出户外田园的感觉,建筑在边界处伸入田野的同时,也将外部景观环境延展至拱棚内,模糊弱化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增加与自然全天候接触的机会。
室内部分,设计师将种植槽、滴灌系统、花槽组合在标准钢架单元内部,进而组合成穿插在空间中透光点景的绿植幕墙。幕墙上植物的搭配,设计师选择了适宜在半室外环境生长的的绿植种类,并配合紫外线光谱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构建出拱棚内部有机富氧的微生态系统。
除少量的封闭交通设施外,拱棚内的垂直交通空间均具备自然通风、采光和景观视野,并可方便地串联平台,既提升了平台间参与性的行为体验,亦可减少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
模型照片 ▽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天府农博园主展馆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
完成年份:2022年10月
建筑面积:131,769平方米
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创建筑师:崔愷、康凯
设计团队
建筑:吴健、张一楠、马欣、陈谋朦、蒋涧楠
总图:齐海娟
室内:魏黎、王佳旭
结构及机电工程设计: 史杰、郭俊杰、张优优、刘浩男、李明娟、鲍晨泳、杨飞、胡洁婷(结构);车爱晶、陈静、李雪晴、禚泽华(给排水);李京沙、姜红、李想、赵雪莲(暖通);马霄鹏、邵子尧(电气);刘艳雪、张雅维(智能化)
木结构设计顾问:加拿大StructureCraft Builder,上海思卡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ETFE膜结构设计顾问:上海海勃膜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顾问:道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景观:赵文斌、路璐、刘玢颖、候月阳、任威、赵金良、魏晓玉、冯然、孟语
业主方: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团
摄影:张广源、李季、存在建筑-建筑摄影、吴健、康凯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冲口仓上的新旧叠加:广州聚龙湾城市客厅 / DOMANI东仓建设
下一篇:NIUTRON自游家汽车,广州双展厅设计 / DAGA大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