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8日,柏林-泰格尔机场的最后一班离港航班起飞。自机场六角形主航站楼投入使用开始,泰格尔机场历经46载,承载着由“通往西德的大门”到两德统一后成为首都机场的历史记忆。2019年,它被正式列为文保建筑。
在最初的规划中,泰格尔机场的年客流量预计为250万。至“退休”前,它承担着超过2400万的年客流量任务。今后,该地区将以“城市-科技-共和国”为蓝图,建设公寓及面向未来的科技园区。
故事从1965年说起:曼哈德·冯·格康,福尔克温·玛格和克劳斯·尼克尔斯这三位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建筑师一举赢下柏林-泰格尔机场的国际设计竞赛。当时的他们虽然还未有过建成作品,但是学生时期已在其他事务所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竞赛获胜经验,这一背景正是他们拿下本项目委托的原因。
恰好在参加设计竞赛不久前,冯·格康完成了以汉诺威-朗根哈根机场为题的毕业设计,他将具有先锋的理论带到方案中,探讨机场类型学和运营流程等课题。冯·格康、玛格和尼克尔斯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驶入式机场”的设计理念,最终使泰格尔机场成为“短距离快速登机”的机场典范,从下车后到达登机口最近只有不到30米的步行距离,这一纪录至今未被其他机场打破。
实现该设计理念的关键是去中心化的功能布局,警察局、行李托运、海关以及值机柜台等站点被分散地安排在登机口之间,旅客可通过快速的流线到达所有区域,高效地获取服务。乘机的便捷程度是无可比拟的,登机廊厅形成闭合环线,使旅客以最短距离从航站楼大厅前往登机口。
沿用环线组织思想,建筑师研发了一个正六边形几何模数,并将其贯穿于建筑的每个角落。机场整体由正六边形元素统一协调,均衡稳固的60度正三角的踪迹随处可寻,大到城市尺度的总体分布,小到家具设施和地面铺砖的细部,均由gmp设计。早在设计竞赛阶段,项目就将机场规模扩建一倍的可能性纳入考虑,提出了新增另一个正六边形环线航站楼的二期建设计划。
机场项目实施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建筑师罗尔夫·尼巴拉主导,他是事务所的第一位合伙人。机场建设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分为多个项目独立进行,包括飞机维修机库、能源中心、砂石存储库、其他机场运营建筑以及飞机调试库房。
建成后的泰格尔机场的建筑与功能品质是具有未来导向性的,设计初衷旨在打造全球推行的范例式建筑。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机场的建造要求早已今非昔比,在恐袭事件和商业扩张的背景之下,机场设计的重点转移到了安保举措和零售商铺等方面,泰格尔机场的去中心化布局与旅客友好型理念与现今社会需求有所出入,因此它再无相似的超越者。
2016年,该项目获得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DA)颁发的Klassik-Nike 奖。2019年泰格尔机场被正式列为文保建筑。即使在后期面临客流量压力无奈超负荷运作的机场,在旅客和柏林市民眼中仍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宠儿。
冯·格康早在2008年就提出对机场腹地后续使用的“TXL plus”初步构想。目前,gmp受泰格尔项目有限公司的设计委托,在“城市-科技-共和国”规划的框架之下,负责开发机场航站楼、入口大厅、主候机大厅和航空塔台的转化使用。
据柏林官网报道,机场的重新规划将包含新的公寓、技术园区以及大学校区。其中,公寓项目将包含5000套公寓,容纳约10000名居民,日托中心、学校、体育及购物设施等也将一并配备。这些建筑将主要由木材制成,符合可持续性的标准。
“城市-科技-共和国”是新规划的最重要的部分,将有多达1000家公司围绕气候中和、现代交通、能源和可持续建筑等主题研究新技术。另外,这里将建设Beuth大学的校区,它也将是“城市-科技-共和国”的一部分,学生可在此进行关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与城市植物相关的研究。
参考资料
[1] gmp官方资料
[2] https://www.berlin.de/aktuelles/berlin/6344375-958092-zukunft-tegel-flughafen-areal.html
版权声明:本文除特殊说明外,资料均由gmp授权有方编辑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开幕现场: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上海站,平行世界中的建筑对话
下一篇:藤本壮介Shiroiya酒店建成;2020柏林建筑奖公布;隈研吾联手福斯特事务所打造度假圣地 | 建筑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