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内勒工厂
Van Nelle Factory
建筑设计:约翰·布林克曼、伦德特·范德·卢格特
建成时间:1931年
项目地点:鹿特丹,荷兰
起源于1782年的范·内勒(Van Nelle)是一家主要生产烟草、香烟、咖啡和茶的荷兰公司。范·内勒工厂是建筑师约翰·布林克曼(Johannes Brinkman)与伦德特·范德·卢格特(Leendert van der Vlugt)于1925至1931年间为范·内勒公司设计建造的生产总部。
这座纯白通透的工业建筑被誉为是玻璃与钢的诗篇。建成后不久,便得到了“最美现代建筑”的盛赞。1932年,法国现代主义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来到工厂参观,也不禁赞叹它为摩登时代最美丽的奇观。
1996年以后,范·内勒工厂停止了生产产品。工厂后来逐渐成为许多新媒体和设计公司落户的选择,另外,部分区域也用于举行会议和开展活动。范·内勒工厂作为荷兰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见证者,已经成为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文化的象征,更被誉为“现代工厂的纪念碑”。
厂区内最显著的无疑是8层高的主厂房。因为范·内勒工厂主要生产小产品,对高大空间的需求不高。这些因素促使建筑师选择了多层厂房。
厂房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蘑菇柱支撑的无梁楼板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能承受大量荷载,满足了重型机器的要求。电梯和传送带等发明解决了货物和人员的垂直流通,钢筋混凝土相对铸铁和木材而言更为耐火,消防楼梯的出现也让防火措施更为周全。
主厂房的平面简单,其标准层前、中、后各有一楼梯核心筒,主要空间为蘑菇柱阵列形成的自由平面。
与自由平面相悖的是工厂早期的流线管理——据说当时男女工流线严格分开,只有在一处剪刀梯有交汇,恋爱中的男女工只能在那有片刻相遇。
主厂房立面与柱子脱开,形成8条通透水平窗带,为室内带来充足的自然光。这在当时是对传统厂房的一种挑战,通常加工此类初级制品的厂房窗户狭小,工人都是昏暗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的。
从室外透过窗带看到室内精致整齐的蘑菇柱阵列,大大增强了建筑的层次和通透感,而柱子的蘑菇柱头更强烈地加强了节奏感。
与丰富而有韵律的室内相比,立面玻璃反射度低、简单而轻薄,没有当代窗户系统各种性能构件所带来的厚重感和反射度。
范·内勒工厂是荷兰建筑史乃至欧洲建筑史上重要的节点。在近当代建筑史里,工业建筑技术至上的倾向让它们保持了时代的敏感度——从首先在英国出现的蒸汽机纺织厂,到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奠基的彼得·贝伦斯的AEG汽轮机厂房,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阿道夫·梅耶的法古斯工厂,再到范·内勒工厂,都成为了时代的先锋。
范·内勒工厂作为国际风格荷兰化后形成的“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作之一,于2014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荷兰最“年轻”的入选建筑。
“设计和制造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鹿特丹西北部Spaanse Polder工业区的范·内勒工厂是20世纪工业建筑的典范。复杂的厂区、钢铁和玻璃的外墙以及大规模应用的玻璃幕墙,使得范·内勒工厂成为了一个通向广阔世界的‘理想工厂’。工厂内部的工作空间契合需要,在白天可以提供愉悦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迷宫式的清晰:荷兰结构主义建筑》,有方
本文文字及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
上一篇:现代极简主义住宅:集装箱改造 / Marilia Pellegrini Arquitetura
下一篇:或将消失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汤普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