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一条路的自在蔓延:成都麓湖生态城G1艺展公园 /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一条路的自在蔓延:成都麓湖生态城G1艺展公园 /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编辑:鲍思琪 | 2019.03.26 19:07
鸟瞰麓湖生态城G1艺展公园

项目地点  四川成都

项目面积  8800平方米

设计时间  2016年


整个项目的设计,开始于一条路。由路,逐渐提炼和塑造出一个完整空间,一切的展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设计团队在原本空无一物的场地上创造了一个带状、完整的公共空间。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生活场景,使其成为城市与人的连接。

 

麓湖生态城G1艺展公园

项目所在地是麓湖艺展中心与市政路、湖区交汇处的一段滨水公共绿地,是麓湖在入口区域与城市共享的一个节点。因依附于雕塑感很强的艺展中心主体建筑,因此命名为艺展公园。

 

原场地分析图

场地地形从市政人行道向水边单向放坡,景观空间形态单一,而作为艺展中心通往其它地块的重要步行通道,人的行走动线完全被限定在路边的人行道上,人与湖的联系因此被大大削弱。

 

地形重塑

最初,设计团队只想做一条进入湖面的展示路径,以解决途经此处的人“临湖不见湖”的空间难题。但分析场地现状后,设计团队重新研究该区域交通流线,试图通过空间的革新让人们获得更丰富的观景体验。

 

驳岸的流线分层

通过地形重塑和立体交通植入,设计最终将原本单一的滨水坡地变得立体生动,让人的进入、通过 、停留、聚集等行为各得其所。不论是亲水还是临水通行,人们获得了更多选择。城市与自然融洽结合,整个场地因为人的进入和使用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入夜后的滨水坡地

通过优化岸线,设计一方面将滨水路与驳岸融为一体,形成更富韵律感的岸线;另一方面挤压坡地,强化了竖向上高差的变化,将原本平直的岸线转化为谷地、山峰等最具有自然特质的地貌形态,有控制地收放观景视线,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向湖面延展现状的狭窄驳岸,将现状的流线在驳岸当中进行分层、编织,强化场地的可达程度,拓展了观景视角。

 

驳岸上植入的景观桥

滨水的谷口上方则植入了一座向水中顶出的人行景观桥。桥体平面呈U型,中间围合出公园主广场和谷地,桥身两端连接入口广场和市政人行道,直接把人从市政道路拉至水面上方。人们由此可以近距离亲近并欣赏湖景,以更高的视点远眺湖光景色。

 

景观桥作为一个人工与自然的枢纽,又将平地、山峰、谷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设计将人工景观植入丰富的地形当中,塑造了驳岸景观的核心。

 

景观桥亦作为艺术雕塑,成为了此处的标志性场景。其形体和灯光设计灵感源自红色岩石爆炸的定格,与远处的艺展中心遥相呼应。

 

由景观桥看艺展中心
景观桥灯光设计

最后,谷地设计的概念,来自湖面产生的水波,从湖中一层层蔓延至驳岸。整个空间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融。身在其中,自然、舒适、愉悦。

 

水波纹状的谷地延伸至驳岸
谷地细部

 


 

版权声明:本文由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GVL怡境国际设计
成都麓湖生态城G1艺展公园
景观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