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5分钟 | 唐克扬:解密罗马的广场

建筑5分钟 | 唐克扬:解密罗马的广场
编辑:聂书琪(实习生):校对:赖含章(实习生) | 2018.11.19 13:42

本期建筑5分钟音频,节选自2015年3月在有方空间举办的“行走中的建筑学”系列讲座第11期——“穿城三记”,由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独立策展人唐克扬主讲。

 

▷ 古典时代诞生于罗马的广场(Forum)最初是用来干什么的?历史上罗马的广场是怎样的景象?看起来废墟遍地的罗马,如何区分“新”与“旧”?本期建筑5分钟,一起来听唐克扬解密罗马的广场。

 

 

一提到罗马我们都会想到古代(classical period),可是当地的罗马人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现代”或者“近代”,“现代”和“古代”,在罗马并置在一起成为两个罗马,下图是大家去罗马会看到的样子,通常所有旅行者都会首先到达的一个区域。我们到达这里,也是穿越时间的旅行。

 

罗马

 

罗马的常识

 

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罗马的常识,人们常说罗马建立在“七座山丘”之上,下图中的帕拉蒂尼山丘(Palatine)就是罗马中心区所在的位置,它是英文词语“皇宫”(palace)一词的语源,也是罗马城市最早起源的地方。

 

罗马的七座山丘

罗马城墙的位置大概在上图红色的范围内,显示着从帕拉蒂尼山丘(Palatine)发源的古代罗马城市比现在要大的多。画面中央那个椭圆形的建筑是著名的斗兽场(圆形竞技场),它的左下方两山之间有着非常容易识别的马克西姆斯(Maximus)赛马场,长条状的一端是圆形,两者之间整个被修整成折线(红色围合)的区域正是帕拉蒂尼山丘(Palatine),从斗兽场沿着帕拉蒂尼山丘(Palatine)的上缘引一根线往左去,直到抵达另一座重要的山丘(红色的半月形围合)卡比托利欧山丘(Capitoline),这个长条形的区域就是今天要讲的主要部分——罗马Forum。

 

Forum的重要性

 

Forum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地中海一度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罗马是公元前后地中海的中心,而Forum又是罗马的中心。但是似乎有点奇怪,这么一个重要的区域显得非常零碎,零碎到我只能用上面的方法间接地向大家描述它,它既不是一个规整的形状(比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而且也没有明确的边界或者内部秩序,或者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核心”;我们今天一下子很难理解它建筑群组的关系构成,甚至也对建筑的功能与形象迷惑不已。在我对此有所了解之前,我一直以为罗马共和国的重要权力机构——元老院(Curia),是在卡比托利欧山丘(Capitoline)上,因为美国国会的所在地(Capitol Hill)的出处也是这里,这么重要的建筑怎么也得是占据威风凛凛的最高点的,其实它只是Forum一角一座极不起眼的建筑。

 

罗马地图

 

罗马的“新”与“旧”

 

如果我们以为这张图就是Forum的全部,那我们显然不了解城市的本质——城市是变化的,不要忘了罗马经历过千年的文明,差不多以基督时代为界,公元后是帝国时期,公元前是共和国时期。在一千五百年前蛮族开始摧毁这座城市之前,罗马也一直在不断地新建和重建着,因此不存在一个连续的,像纽约那样在200年前就基本设定的格局。有趣的是当我们有了现代城市之后才有了保护古代历史遗迹的意识,早期的罗马皇帝和教皇都并不在乎过去是啥样,大多数罗马人似乎并不太在乎回过去看这座城市从前的模样,于是拆拆补补……比如斗兽场以西有一个很重要的建筑,是君士坦丁拱门,君士坦丁大帝为了在他的时期突出他的业绩,就把哈德良皇帝的像给拆掉换成他的。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很长时间,罗马人都拿斗兽场和卡拉卡拉浴场之类的巨型建筑当采石场用,重要的雕塑和大型建筑部件动辄就被拆东墙补西墙……这就造成一种局面,当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今天的城市,很多人都不太能分辨什么是“新”什么是“旧”,大家脑子里只有一种很朦胧的概念,看到很壮丽的残砖碎瓦就觉得那是旧,看到有秩序的东西就认为是新。其实并不是一直如此。

 

君士坦丁拱门
左图:君士坦丁大帝;右图:哈德良皇帝

 

Forum的“真相”

 

对于习惯了现代建筑学的人来说看这样的城市是受罪,其实废墟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它只是“空”,“空洞”的“空”,也是把脑子里的现实倒空了的“空”,不是表面的“旧”,“空”中有一些新的理解城市历史和变化的可能,若隐若现。

 

启蒙时代的人们看废墟有一点很让人着迷。因为它不像寻常那样有着清晰的意义结构,可以帮助你很快找到哪里是进门的方向,哪里是建筑的朝向。在Forum上,一排柱式可以有两个不同的朝向,而且现在你也可以随便怎么走,不拘内外。这和今天后解构主义者提出的某种理论也有关系,本来一堵墙一定一面是正面一面是反面,清晰无疑的形象给予了它这样的确定性,但在今天的Forum上初次来到的你却分辨不出来。

 

我走到这座城市的中央第一反应是寻找空间构成的层次,按现在城市流行的说法是主干道加次干道,有没有小广场?有没有喷泉和景观点缀连接其中?有没有道路尽头的照相背景?你很想把这一地区的原貌复原——或者,重新“设计”出来,得到某种美妙的图案和富于纪念性的主题,某些照猫画虎的国内教科书上也是这样教。

 

但我深入研究罗马的历史之后发现并不是这样,真相是这个地方一直在变化,这块空地下面已经修改、删除了无数次,这些不同年代里彼此重叠甚至冲突的Forum,毫无头绪的混乱恐怕才是“真相”的开端。

 

罗马的废墟

现在的这些建筑碎片是由意大利政府从19世纪初期开始慢慢挖掘、识别、辨认并逐渐放置在建筑基地的原有位置上的。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种不同的理解“新”和“旧”的方式:一种是废墟,看上去很“旧”,其实却是一种刻意营造出的幻觉,第一眼觉得是随便放在那的一堆破烂,却是现代人通过理性的方法恢复成那样的;还有一种是19世纪前自然而然的“旧”,那么这样从生到老到死并复生的城市总会是修修补补肆意涂抹的,新和旧之间反而看不出明显的裂痕。

 

早期发掘照片

 

历史上的罗马Forum

 

有意思的是引入了“复数城市”的概念,我们老以为城市就有一个,不管城市设计的好不好,但它都是那一座城市。但对于罗马来说,这招不管用,你不知道这座城市在某个时刻是否一定是这样或那样,被剥落了大理石贴面的废墟的正面或者反面都是一样,穿行于其中的贯穿道路和本不连贯的小路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以这样奇怪的方式,它反而保存了过去时代经年历久而产生的所有可能性。

 

帝国时期的罗马Forum复原图

就在两个世纪以前Forum都不是这样。现在看上去更像是罗马被毁坏之后立马就发生那样状况的情景,似乎是劫后余生的“旧”,两个世纪以前那时这片土地上连残砖碎瓦都没有,废墟也不是它现在的面目,看上去反而更“新”一些。

 

18世纪的罗马Forum

17世纪以来的画家,用相对来说比较写实的手法勾勒出了文艺复兴以后罗马Forum地区的状况,那个时代的旅行者说这个地方看起来“不太雅观,污秽无聊”,还有“穿着烂衣服的农民,还有一两头驴,一头雅灰色的意大利公牛,或者眼神狂野的水牛,”但是这种状况并不是真的启人想象,或者像今天的废墟一样给人极大的感情冲击,你看不到这个区域掩盖的丰富历史,相反它只是“毫无特点,只有星星点点的废墟,两行成行列的树穿越其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

 

画家笔下的罗马Forum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关键词:
唐克扬
罗马
视频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建筑师访谈
有方讲座
建筑5分钟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