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下午,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该奖项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创立,2016年起面向国际展开评选,是国内授予建筑师的最高荣誉。经过评审,建筑师庄惟敏、曼哈德·冯·格康(Meinhard von Gerkan),获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
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评选工作于2018年4月27日启动,面向全球征集提名。2018年9月18日,奖项专家评选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评委会主席宋春华,评委会委员阿尔伯特·杜伯乐、矶崎新、盖里·哈克、修龙、张锦秋、何镜堂、王小东、孟建民、王建国、常青、胡绍学、刘力,观察员托马斯·沃尼尔、瑞吉娜·贡蒂尔、贾抒与会,并最终确认2位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
庄惟敏,1962年10月出生于上海。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庄惟敏自1992年起,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始执业。曾主持中国美术馆改造工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游泳跳水馆、2008年奥运会国家射击馆、飞碟靶场和柔道跆拳道馆、中国国际博览中心等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
曼哈德·冯·格康,1935年出生于拉脱维亚,里加,1965年作为创始合伙人与福尔克温·玛格共同创立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gmp)。设计项目包括柏林泰格尔机场、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基督教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上海临港新城规划等。曾获德国弗里茨-舒马赫建筑奖、罗马尼亚国家奖、汉堡高等自由艺术学院奖章、德国建筑师协会(BDA)大奖等荣誉,并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等十字勋章。
东北大学文科2楼
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严格细致的校园规划的限定下
“正中求变”。
项目位于沈阳东北大学浑南新校区,是建筑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及国际交流学院的教学楼。校园的整体规划由日本鹿岛设计公司先行完成,采用轴线对称的严谨格局。
作为中心区域的四大学院组团之一,设计受到校园规划的详细控制:四大学院组团均要求为三个方形庭院构成的品字形,一期为靠近中轴的两个方形,分别为四层和六层;朝向中轴和校门的立面必须贴线,并沿用红砖材质以呼应老校区文脉。
作为文创学院,尤其需要一个开放和共享的环境。在严格细致的校园规划的限定下,如何“正中求变”,是摆在设计团队面前的课题。
最终,设计团队提出的策略是“体面分离”:将规划严格控制的“面”作为独立的元素从建筑形体上分离出来。分离的操作带来了各司其职的清晰逻辑,以及取得变化的契机——“面”主要回应校园统一的形象诉求,而“体”则被解放出来,为营造开放自由的环境提供了可能。
“体”获得自主性后,设计将北侧的方体扭转。扭转使体与面之间形成两个趣味性的楔形灰空间;同时,扭转也使规划中原本咬合的两个方体分离开,在二者之间形成一条穿行路径。这条路径是这个设计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在设计初期,设计团队对校园人流进行了梳理:校园北侧主校门外将建设地铁站,校园西南角则是学生生活区,未来两点之间必然会产生大量人流。因此新的设计希望提供一条从两个方体间穿行的捷径。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创造出与学院文化交流碰撞的可能。
作为寒地建筑,如何激发室外空间活力是设计团队的一个考验。最终的设计策略是,在楔形灰空间上设置了满布三角形天窗的屋盖,免除雨雪之虞,也带来了丰富的光影。其中一个楔形灰空间位于两个方体之间,是穿行路径的一部分。另一个楔形灰空间位于北侧,与文创学院的大、中、小三个工坊在平面上恰好可以契合。三个工坊的屋顶形成叠落台地,作为师生作品的室外立体展场。在内院空间处理上,设计将大报告厅设在六层庭院的底层,将活动平面抬升至其屋顶,此举使庭院深度减小,增加了日照。同时,庭院与最高的台地相通,形成从内院穿过叠落台地到达地面的路径,以可达性激发空间活力。
在立面语言和材料选择上,设计团队在沉稳的基调中求新意。对于分离出的“面”,将老校区最经典的理工学院大楼的立面简化提取,赋予朝向主入口广场的东立面,并按规划要求采用红砖材质,回应了师生们对于老校区的情感诉求。对于“体”自身的立面,基座部分也采用红砖材质,与分离出的“面”形成某种关连。其余大面则采用具有现代感的白色涂料,功能性开窗为主;采光要求不高的空间采用形式活泼的三角形凸窗,也成为容身休憩的场所和对外展示的“橱窗”。
一个路径通达的开放建筑,一个融入严谨校园秩序而不失变化的组团,这就是设计团队此次尝试给出的解答。
项目地点:中国沈阳
主持建筑师:庄惟敏
设计团队:庄惟敏、张维、张红、龚佳振、李若星、陈瞰、解志军、李滨飞、李青翔、徐京晖、王一维、刘力红等
场地面积:3130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8377平方米
建筑高度:23.98米
设计时间:2011.11—2012.11
竣工时间:2015.02
摄影:苏圣亮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三幢建筑各成方向,相互对话
共同营造文化的场所感。
陕西省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是由三幢建筑组成的聚落。庄惟敏的设计团队调研了近二十个案例,并考虑到二三线城市的剧场维护成本过高等社会因素。最终,设计团队决定此次项目在不设置整体集散大厅的设计思路下,研究建筑的在地性问题,以非对称布局方式,弱化了所在行政中心区主轴线带来的呆板感,并加强了建筑的群体感。
三座建筑的外墙材料分别采用关中传统的青砖、石材,以及当代的玻璃幕墙。青砖墙面做凸凹肌理变化,玻璃幕墙采用开缝构造,形成灰空间避免能耗,强调两种不同时代材料的质感对比。青砖立面上有2厘米、6厘米和10厘米三种凸出尺寸,以砖的光影变化为建筑增添生气。型钢的斜线手法实际是与文化行政中心区的大绿地肌理有所呼应,由墙面延伸下来和地面融合,与绿地景观形成一种同质关系。
南立面窗檐部分进行多重的叠涩处理,延续关中传统建筑的特质。建筑的场地规整,通过不规则的地景和水池设计,以及丰富的建筑形体关系和表皮肌理,活化并激发出独特的场所氛围。
整个文化艺术中心根据调研结果还配了约1万平米的商业配套设施,以商养文。小剧场不设固定座椅便于商业会议、派对等租赁。考虑到周边社区群众活动问题,小剧场北侧设置了室外舞台,专业的舞台后台因此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中心景观水景可用作亲子活动场所,退坡景观下还设置了供户外活动使用的卫生间以及更衣间。
三幢建筑各成方向,相互对话,共同营造文化的场所感。秦腔高亢激昂、激烈碰撞,借此文化特性,建筑以长方盒子为基础进行变形,形体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耦合。
项目地点:陕西省渭南市
建设单位:渭南市文化局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庄惟敏
设计团队:庄惟敏、张维、高国成、梁思思、康立桥、潘安平、刘忆川、罗新宇、米忠、高桂生、徐华、李淑琴、孟秀婷等
室内设计合作方:陕西金菱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场地面积:40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3942平方米
建筑高度:24米
设计时间:2009.7—2010.9
竣工时间:2014.8
摄影:姚力
柏林泰格尔机场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
“驶入式短距离机场”首创者
1960年代的超前概念
在50多年前,泰格尔机场首创的“驶入式短距离机场”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超前概念。六边形的航站楼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线,内环接驳城市交通,外环提供了充足停机位,同时缩短了登机距离,从停车场到登机口只有30米。经过20年的讨论,2019年4月1日,柏林文物保护局正式宣布,将gmp设计的柏林泰格尔机场列入文物保护建筑清单。
泰格尔机场的传奇性还在于,这是gmp创始合伙人曼哈德·冯·格康、福尔克温·玛格以及当时合伙人克劳斯·尼克尔斯赢得的第一个设计竞赛,三个毫无经验的建筑师才刚刚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甚至还没有经历过“适当”的建筑实践。然而,正是这样的情况,令这些年轻建筑师可以毫无束缚地构想出一个综合性概念,从整体到局部,创造一种范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
一个置于中央的空间元素将两栋建筑合二为一
展现建筑本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变。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原有建筑建于1959年,是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紧邻紫禁城,被誉为新中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2004年初,共有10家著名国际建筑事务所获邀参与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建及扩建工程设计竞赛,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参赛,并一举折桂。2004年10月,gmp事务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又合作击败了福斯特、KPF、OMA以及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赢得了项目的设计委托。
最初的设计构想为拆除现存博物馆建筑的核心部分。以一座古铜色屋面覆盖于拆除核心后产生的巨大的空间上方,将旧建筑和扩建部分连为一体。博物馆的主要展览空间位于巨大的屋面之下,享有眺望北京城内各名胜景观的美好视野。通过与业主以及中方专家的合作对话、反复论证,方案几易其稿,最终确定了设计目标——扩建部分应与保留建筑均衡一致,与此同时新旧建筑形象一目了然,从而展现建筑本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变。
原有的位于南翼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北翼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两座建筑被一分为二,改建工程的目的为通过一个置于中央的空间元素将两栋建筑合二为一。一座长达260米的艺术长廊作为建筑体的中央交通连接贯通南北。长廊正中位置扩展成为一座入口大厅, 原有建筑的柱廊大门得以保留,加强了博物馆与其正对的天安门广场之间的联系。这座“博物广场”可作为前厅以及多功能厅使用,其内设有各种为参观者服务的功能设施,如咖啡厅、休息室、书店、纪念品摊位以及公共卫生间等。
业主:中国国家博物馆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施特凡·胥茨,施特凡·瑞沃勒,多莉丝·舍弗勒
方案设计人员:Gregor Hoheisel, Katrin Kanus, Ralf Sieber, 杜鹏,董春嵩
方案调整阶段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施特凡·胥茨,施特凡·瑞沃勒
项目负责人:马提亚斯·魏格曼,帕特里克·弗莱德
结构设计:schlaich bergermann und partner, 斯图加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景观设计:雷瓦德景观建筑事务所,德累斯顿/北京
中方合作设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项目管理:北京国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曼海姆美术馆新馆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
从一个“城中之城”的理念发展而来
体验艺术、建筑和城市三种元素的有机融合
曼海姆美术馆新馆在2017年底举行竣工仪式之后已正式交付城市及其市民使用。继此之后,美术馆将在今年六月初举行为期三天的开幕仪式。在过去几个月中,各种艺术展品已进入新老建筑的各个展区并布置完毕,观众可亲自体验艺术、建筑和城市三种元素的有机融合,这也是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初衷。
美术馆新建部分位于曼海姆菲德烈广场上,与青年风格的历史建筑旧馆局部相连,建筑从一个“城中之城”的理念发展而来。在一个简洁的整体体块内,独立的展览和附属功能空间穿插错落,构成极富张力的空间尺度。
单体空间围合于一个中央光庭四周,其间的交通通过连廊、平台和空中桥梁来实现。这令人们联想到城市中构成空间的元素——建筑和街区、道路和广场,建筑充满变化的交通流线、闭合与开放的转换,为室内增添了丰富多变的视角。
如此一来,美术馆正如同曼海姆棋盘状的城市布局一般,为一个整体上严谨有序的结构提供了清晰有效的空间辨识性,同时丰富多样的建造形态、变换退进的空间边界、挑空留白和叠加扩展塑造出崭新的空间体验,令美术馆空间变得独一无二。在城市布局上,正如同100年前美术馆建立时的初衷一样,美术馆气势磅礴的主立面在菲德烈广场公园一侧。来访者将从此处的主入口进入中央光庭。
“艺术之城”的理念体现在一个统一的城市肌理之下,每一座独立建筑体都可以实现自我表达,这样的展览空间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艺术展览在策划和布置上的自由度。
幕墙
建筑立面上黄铜不锈钢织网赋予了博物馆建筑体块令人过目不忘的整体形象。金属织网由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市的迪伦织造工场,是专门依据曼海姆美术馆的需求设计生产的,具有艺术独特性。
整个金属织网覆面总面积为4635平方米,由72组独立的镀铜不锈钢面板构成,每8条直径3毫米的不锈钢管由四股缠绕的绞索固定。而直径25毫米的钢管则固定在封闭幕墙外,织网表皮悬挂于此钢管上。
织网表面镀铜钢管因排布密度不同,而呈现出程度各异的通透感,实现了与室外不同程度的视线联系,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日光照射条件下呈现出生动而富于变幻的形象。在夜晚,自重44吨、高21米的立面可以通过103组聚光灯照亮。通过设计精确的安装,金属织网外表皮可在极端温度或飓风等特殊气候条件下保持原状。
中央光庭
“城中之城”的概念通过一座中央光庭得以实现,中庭相当于博物馆内的“市民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延展,也是美术馆展览空间的开端。从这里可以直接到达纪念品商店。安塞姆·基弗的一幅浮雕作品处在视线的焦点处,它与另外若干件艺术作品共同刻画出中庭的形象。
参观者将通过中央光庭内的参观路线到达新建建筑上层的展览空间。美术馆开幕后,与赫尔曼·彼凌设计的旧建筑的连接处,将作为一座灯光装置展厅由当代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进行重新设计。这里的雕塑花园将成为崭新的空间背景,呈现原先展示于此的一系列著名雕塑作品,例如Nigel Hall的《慢动作》和Christoph Freimanns的《巨虫2》。 建筑空间布局令美术馆和城市空间在功能和视线上产生多元联系,艺术感知通过建筑形式被引入城市空间,同时城市的日常生活也在建筑内部获得了映射和呈现。
国际设计竞赛:2012年一等奖
设计团队: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福克玛·西弗斯
竞赛阶段项目负责人:苗笛
竞赛阶段设计团队:Ulrich Rösler, Mira Schmidt, Steffen Lepiorz, Liselotte Knall, Kai Siebke, Frederik Heisel
三维效果表现团队:Markus Carlsen, Tom Schülke, Jens Schuster, Christoph Pyka, Kenneth Wong 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Liselotte Knall, Kerstin Steinfatt
实施阶段设计团队(截至至第五设计阶段以及整体艺术设计控制):Ulrich Rösler, Raimund Kinski, Amra Steberg, Viktoria Wagner, Hanna Diers, Michèle Watenphul, Anna Falkenbach, Felix Partzsch
第六至第九设计阶段:W+P Gesellschaft für Projektabwicklung, Sven Lemke, Kevin Puhmann, Jens Balke
技术设备:IQ Haustechnik Giesen-Gillhoff-Loomans GbR Jörg Gillhoff, Heiko Giesen, Markus Loomans
机电设计:Bremer GmbH Peter Bremer
结构设计:schlaich bergermann partner GmbH Sven Plieninger, Rüdiger Weitzmann, Sandra Küstner
幕墙设计:DS-Plan GmbH Martin Lutz, Herwig Barf, Jochen Schindel
照明设计:ag Licht GbR Klaus Adolph, Daniel Walden, Ngurah Clifton Pinatih
消防设计:hhpberlin Christoph Klinzmann, Isabelle Schatton, Gunnar Buhl
业主:曼海姆美术馆基金会
建筑面积:17366平方米
柏林德意志剧院排练中心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
一座空间构成感极强的建筑,
以谦和的姿态对邻近文保建筑进行补充。
柏林德意志剧院排练中心正式落成启用。新建建筑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这是一座空间构成感极强的建筑,被置于剧院的中庭之内,以谦和的姿态对邻近的文物保护建筑进行了补充。建筑形体优雅,内部设有三座排练舞台,与德意志剧院正式舞台的规模一致。排练中心位于剧场建筑群的核心位置,建成后极大优化了德意志剧院的物流管理流程。
德意志剧院建于1883年,位于柏林市中心历史悠久的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城(历史城区名称,现为柏林米特区一部分)内。剧院后院墙内围合了由卡尔·格哈德·朗汉斯于1790年设计建造的医学院解剖剧场及其附属建筑。
新建排练中心以简洁的形式语言构成了整座文物保护建筑群的空间收尾,与朗汉斯建筑群和德意志剧院建筑保持垂直,错落退进的形体回应了楔形地块轮廓。平面呈L型的建筑在垂直方向上的体量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在院落中清晰地定义出了室外空间。新建建筑较高的中间部分内上下分布排练舞台,东西两座设有附属功能的侧翼将其围合。
排练中心内的三座舞台仿照德意志剧场舞台一比一建造,可搭建实际舞台布景进行排练。建筑二至五层为德意志剧院主舞台的排练舞台,首层设有小剧场排练舞台。排练中心所有技术设备均供演出团队自主操控。与主剧场相同的灯光、音响和多媒体设备令排练者更加身临其境。每座排练厅都设有旋转舞台、环绕帷幕以及灯光音响环廊,排练厅之间还进行了高效的隔音设计。浅色木质地板和纤维板墙面与黑色天花板形成对比,营造出激发创作的空间氛围。充足的手工车间、仓库和直通庭院的中央载重电梯优化了排练中心和演出空间之间的联系。
封闭的抹灰墙面和垂直方向的窗带之间的变化刻画了建筑立面的整体形象,底层的水洗混凝土墙面和煤黑色门窗与上部立面形象呼应。建筑配有高效保温的外表皮的同时,也采用了混凝土核心活化技术,大大降低了自身能耗。
完整项目信息
设计竞赛:2010年一等奖
设计师:曼哈德·冯·格康和施特凡·胥茨以及尼古劳斯·博兰克
项目负责人:Christian Hellmund, Stephanie Brendel
方案阶段设计人员:Madeleine Kindermann, Philipp Buschmayer
实施阶段设计人员:Florian Illenberger, Ivanka Perkovic, Markus Busch, Chris Hättasch, 胡啸晗, Stefan Both, Sonja Kautz, Johannes Waldschmidt
项目监理:Christoph Rohner, Mario Roßner, Frank Julius Hüpeden
业主:柏林州城市发展与环境部
建筑面积:4426平方米
排练舞台建筑面积:小剧场223平方米, 一号主舞台493平方米, 二号主舞台469平方米
建设周期:2013—2018年
项目地址:德国,柏林,舒曼街
版权声明:本文信源中国建筑学会,项目资料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gmp建筑师事务所授权有方发表,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密歇根阁楼住宅改造:从厂房到居所 / Vladimir Radutny Architects
下一篇:建筑地图52 | 京都:一叶知秋